首页> 中文学位 >大数据背景下个人信息商业利用之民法保护
【6h】

大数据背景下个人信息商业利用之民法保护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二、论文的写作思路

第一章 大数据背景下个人信息简述

第一节 大数据背景下个人信息分析

一、个人信息的称谓

二、个人信息的相关理论

第二节 典型案例及其启示

一、案例介绍

二、争议焦点

第二章 大数据背景下个人信息商业利用简述

第一节 个人信息商业利用分析

一、个人信息判定标准

二、个人信息商业利用含义

第二节 大数据背景下个人信息商业利用方式

一、大数据背景下个人信息获取方式

二、大数据背景下个人信息商业利用方式

第三章 大数据背景下个人信息保护规定及商业利用分析

第一节 个人信息保护规定及商业利用理论分析

一、个人信息相关立法

二、个人信息商业利用理论争议

第二节 《民法总则》对个人信息保护的不足及分析

一、《民法总则》第111条的理论不足及分析

二、《民法总则》第111条的司法实践不足及分析

第三节 大数据背景下个人信息商业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个人层面的问题

二、社会层面的问题

三、政府层面的问题

第四节 大数据背景下个人信息商业利用问题分析

一、个人层面问题分析

二、社会层面问题分析

三、政府层面问题分析

第四章 域外个人信息商业利用法律规制及启示

第一节 域外个人信息商业利用规制模式

一、隐私权理论和分散立法模式

二、德国人格权立法模式

三、我国香港及台湾地区相关立法

第二节 域外个人信息商业利用法律规制的启示

一、美国个人信息立法启示

二、德国个人信息立法启示

三、香港和台湾地区立法启示

第五章 大数据背景下个人信息商业利用的民法保护建议

第一节 大数据背景下个人信息商业利用的原则

一、明确性原则

二、安全性原则

三、知情原则

第二节 大数据背景下个人信息商业利用具体规则建议

一、个人信息商业利用的合同法保护

二、个人信息商业利用的侵权法保护

第三节 承担责任的方式

一、精神损害赔偿

二、财产限额赔偿

三、惩罚性赔偿

结论

参考文献

展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