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岭南大儒朱次琦书法艺术研究
【6h】

岭南大儒朱次琦书法艺术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生平述略

第一节 少负盛名,科场踟躇

第二节 短暂官宦,三晋留名

第三节 归田讲学,潜心学术

第二章 学书渊源

第一节 家学影响

第二节 乡贤谢兰生的直接传授

第三节 岭南先贤陈献章的影响

第二章 朱次琦的执笔论及书法美学思想

第一节 执笔论

第二节 书法美学思想

第三章 朱次琦书风嬗变及书迹探源

第一节 秀丽逸气的早期书风(1807-1841)

第二节 圆浑厚重的中期书风(1841-1857)

第三节 韵味高古的晚期书风(1858-1882)

第五章 朱次琦书史地位再认识

第一节 朱次琦与南海康氏家族

第二节 朱次琦与九江学派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朱次琦活动简单表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后记

展开▼

摘要

清代考据学的兴盛及访碑热潮的出现,使得碑派书法进入了历史舞台。康有为及其集大成著作《广艺舟双楫》的面世,将碑清代学推向了高潮。至此,碑派书法成为主流。而对康有为影响最为深远的老师—岭南大儒朱次琦,在岭南学术和书法史上占据着重要位置。朱次琦对待学术与书法的看法是有一致性的。学术上,朱次琦力言兼容汉学、宋学二家之所长,提倡宗儒家及学孔子学说思想,提出“四行五实”,以达兴国安邦之目的,在当时别树一帜。书法及书学方面,朱次琦得“平腕竖锋,虚拳实指”的笔法于谢兰生,后将其再传与门人康有为,影响深远;同时,面对馆阁体孱弱书风盛行和碑学思潮渐涌的现象,朱次琦归隐礼山讲学授徒,几十年醉心于颜真卿、王羲之,堂宇宽博,雄浑苍劲。本文对朱次琦生平、家世等问题进行钩沉,着重以朱次琦的书论及书迹为研究对象,对朱次琦的书法进行全面研究,解构其书学思想,正视朱次琦在岭南书法史、甚至是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