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贵州喀斯特石漠化山区生态恢复型土地整理模式研究
【6h】

贵州喀斯特石漠化山区生态恢复型土地整理模式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 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的理论基础

1.5 论文总体设计

第二章 石漠化山区土地整理的相关问题

2.1 贵州严峻的石漠化问题

2.2 石漠化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2.3 不同程度石漠化条件下的土地利用方式分析

2.4 石漠化治理与土地整理的关系

2.5 喀斯特山区土地整理工程特性分析

第三章 石漠化山区生态恢复型土地整理模式构建

3.1 石漠化治理与土地整理相结合的思维视角

3.2 石漠化山区生态恢复型土地整理的内涵

3.3 石漠化山区生态型土地整理的原则

3.4 石漠化山区生态恢复型土地整理规划设计的要求

3.5 石漠化山区土地整理思路的主要技术措施

3.6 石漠化山区生态恢复型土地整理思路

3.7 石漠化山区生态恢复型土地整理模式构建

第四章 案例分析

4.1 项目区概况

4.2 项目规划设计思路

4.3 土地整理项目后期运营维护措施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5.1 主要研究结论

5.2 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 录

声明

展开▼

摘要

土地整理是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具体措施和手段,在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及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目前,景观生态规划与生态保护设计成为国外主要发达国家土地整理研究的主流,也是我国土地整理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从生态角度着眼调整土地关系成为研究土地整理新的热点内容。
  喀斯特石漠化山区地形地貌复杂,生态环境极为脆弱,土地利用地域环境特征突出,在该区域进行土地整理需要转变以往传统的土地整理方式,通过土地整理行为改善区域内生态环境质量。
  本文通过生态设计措施把土地整理与石漠化治理有机地结合起来,试图通过土地整理活动达到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和治理石漠化的双重目的。结合实证分析,构建了石漠化山区生态恢复型土地整理模式,得出以下结论:
  (1)初步界定生态恢复型土地整理的理论基础、概念、特点及工程设计特性,构建了土地整理的思路、技术路线、原则、要求以及技术方法等理论框架体系;
  (2)石漠化山区土地利用具有很强的地域分异特征,各种地貌组合形态所表现出的土地利用强度差异较大,通过分析贵州石漠化山区地域条件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阐明了石漠化的危害特征,明确了不同程度石漠化条件下的土地利用方式以及土地整理工程设计要求;
  (3)基于石漠化山区地域环境特征,土地整理从重建或恢复生态系统的角度出发,其工程模式包括以下内容:提高项目区植被覆盖面积,建设绿色生态廊道,灌排系统、道路、田坎等工程项目进行生态化处理,构建农田生态林网系统,加强生态景观保护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
  (4)通过实证案例分析表明,生态恢复型土地整理工程设计很好地体现了石漠化治理过程中生态恢复的要求:①注重土地整理过程中,植被保护与恢复重建和生态廊道建设;②工程设计过程中,重点考虑生态冲沟、生态田土坎、生态水塘以及生态廊道等各种生态化工程设计;③重视项目后期运营维护。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