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民国时期中国天主教知识人的国家观——以《圣教杂志》(1923-1938)为中心
【6h】

民国时期中国天主教知识人的国家观——以《圣教杂志》(1923-1938)为中心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一、选题缘起

二、学术前史回顾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四、创新点、难点

五、时间和概念界定

第一章 民国初年的冲击与引导

第一节 基督教以外人士的冲击

第二节 重要的天主教知识人的引导

第二章 中国天主教知识人的共同体

第一节 杂志立场与宗旨

第二节 主编和作者群体

第三节 内容介绍

第四节 杂志影响

第三章 国家学说

第一节 国家

第二节 国家的灵魂要素—统治权

第三节 国家的必要要素—人民

第四章 天主教与国家的调适

第一节 统治权、国家与圣教会

第二节 教民与爱国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1923-1938年,中国天主教知识人以《圣教杂志》为中心集中地阐释了他们的国家观,说明天主教与国家的融合、冲突的关系。《圣教杂志》1912年由中国神父潘谷声创办,1923年为中国神父徐宗泽接管,1938年因战事停刊。
  为回应20世纪二三十年代自由主义、国家主义、共产主义等现代思潮,中国天主教知识人在《圣教杂志》刊登了大量“国家学”的文章。本文主要以这些史料为依托,分析中国天主教知识人如何认识“国家”及国家的要素人民、统治权。同时由于公教信仰的特殊性,《圣教杂志》的国家观还包括教民爱国、政权和神权关系等问题。天主教由于是宗教信仰,强调天主(造物主)的力量,认为是天主创造了世间万物,因此当涉及到国家学的解释时,人民、统治权便出现同出一源的状况。统治权和人权既需要被尊重,又都被限制。中国天主教知识人已经认识到将超性世界的人的自由运用到世俗世界中,即国民所有权是不容国家侵犯、剥夺的。在世俗国家中,人民对统治权的尊敬具体表现为人民对现任合法政府、政权的尊重与服从,这样就限制了无政府主义的滋长,体现了天主教关于“公义”、“和平”、“秩序”的教义。中国天主教知识人鼓励教民热爱自己的祖国,参与国家社会改造事业,服从国民政府统治,甚至在抗日战争时支持捍卫祖国的合法主权。这体现了天主教试图缓和天主教与世俗国家的冲突,但归根结底这种国家观是为宣扬圣教服务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