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城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研究--以苏州市吴江区为例
【6h】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城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研究--以苏州市吴江区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研究目的

1.2.2研究意义

1.3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进展

1.3.2生态安全格局研究进展

1.3.3研究综述小结

1.4研究内容

1.5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研究方法

1.5.2技术路线

2.1理论基础

2.1.1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理论

2.1.2景观生态学理论

2.1.3恢复生态学理论

2.1.4生态经济学理论

2.1.5生态伦理学理论

2.2技术方法

2.2.1土地利用研究方法

2.2.2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模型构建及优化方法

2.2.3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方法

2.3本章小结

3.1研究区概况

3.1.1行政区划及地理位置概况

3.1.2自然环境概况

3.1.3社会经济概况

3.1.4土地利用概况

3.1.5生态保护现状

3.2数据来源及处理

3.2.1吴江区土地利用数据来源及处理

3.2.2吴江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数据获取及处理

3.2.3问卷调查数据来源及处理

3.3本章小结

第四章苏州市吴江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及模型优化

4.1吴江区2004-2016年间各类土地利用方式面积变化及分析

4.1.1各类土地利用方式面积变化总特征

4.1.2各类土地利用方式面积动态变化分析

4.1.3各类土地利用方式面积转移矩阵变化分析

4.2吴江区2004-201 6年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

4.2.1各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

4.2.2单项生态系统服务及功能价值估算

4.3吴江区2004-2016年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析

4.3.1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静态构成分析

4.3.2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变化及潜在影响分析

4.4吴江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优化模型构建及合理性分析

4.4.1优化模型构建依据

4.4.2优化模型构建过程

4.4.3优化模型的构建及合理性验证

4.5本章小结

第五章苏州市吴江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方法

5.1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分布的生态源地识别

5.1.1生态源地的识别依据

5.1.2识别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冷热点

5.1.3识别生态源地备选地

5.2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沟通流动的生态廊道构建

5.2.1生态廊道的构建依据

5.2.2识别生态系统服务流动阻力面

5.2.3识别不同安全水平的生态廊道

5.3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程度的生态节点识别

5.3.1生态节点的识别依据

5.3.2识别现存生态节点

5.3.3识别潜在生态节点

5.4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5.4.1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及重要性分级

5.4.2生态安全格局优化

5.5本章小结

第六章苏州市吴江区生态安全格局实施策略

6.1加强源地保护和管理工作,夯实生态安全格局基础

6.1.1优化生态红线,强化生态管理水平

6.1.2合理组织土地利用方式,构建集约型城市

6.2建设结构稳定的廊道网络,提升生态安全格局连通性

6.2.1加强潜在生态廊道建设工作

6.2.2加强绿带建设,维护河流廊道

6.3推进生态节点建设,增强生态安全格局稳定性

6.4实施多元参与的统筹规划,提升相关规划有效性

6.4.1多规合一,统筹规划

6.4.2提升公众认知,鼓励公众参与

6.5本章小结

第七章结论与展望

7.1研究结论

7.2研究创新点

7.2.1构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优化模型

7.2.2立足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构建生态安全格局

7.3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致谢

附录

作者简介

展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