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6h】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

1.1 研究的缘由与背景

1.1.1 问题的提出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1.2.1 健康的概念

1.2.2 心理健康概念

1.2.3 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

1.2.4 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渗透的概念

1.2.5 心理健康的标准

1.2.6 高中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3.1 国外关于学科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研究

1.3.2 国内关于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第二章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分析和意义

2.1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

2.1.1 国内外研究提供了成功经验

2.1.2 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为学科渗透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2.1.3 学科本身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2.1.4 高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为渗透提供了需求市场

2.1.5 教育理论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研究依据

2.1.6 信息技术学科提供了优势的内部教学环境

2.2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2.2.1 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2.2.2 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2.2.3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2.2.4 认识自我,发挥自我最大潜能

2.2.5 提高学生的综合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第三章 高中学生心理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3.1 方法

3.1.1 样本

3.1.2 选择调查问卷

3.1.3 调查实施过程

3.2 结果分析

3.2.1 实验班、控制班调查十个因子统计

3.2.2 实验班、控制班前测对比分析

第四章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验研究

4.1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目标

4.1.1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总目标

4.1.2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4.2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的实施策略

4.2.1 课前渗透

4.2.2 课中渗透

4.2.3 课后渗透

4.2.4 典型教学案例

4.3 后测结果

4.3.1 十个因子统计表

4.3.2 实验班前后测对比分析

4.3.3 控制班前后测对比分析

4.3.4 实验班、控制班前后测对比分析

4.4 信息技术课堂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建议

第五章 结论、启示及不足

5.1 结论

5.2 启示

(1)信息技术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

(2)学生心理的健康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合力

(3)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教师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拥有健康心态

(4)学科渗透心理健康要求教师做个有心人

5.3 不足

5.4 今后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

展开▼

摘要

高中阶段是学生逐步由少年向青年的过度时期,生理、心理都会发生急剧的变化,心理发展的不稳定性决定了这个时期的学生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如果不能正确教育引导,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不但会影响学生的学业,甚至影响学生终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已有研究证明: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仅仅依靠心理健康课堂和心理咨询室是远远不够的,学科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主要方式,因此在学科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应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式和有效途径。信息技术学科以学生喜欢、交互性强、渗透自然等特点决定了其在渗透心理健康方面的独特优势。
   本文主要采取了文献研究、教学实验、问卷调查等方法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对高中信息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展开研究。理论方面,在参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明确了健康、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具体含义及心理健康和高中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科教学内容以及高中学生的特点,分析了渗透教学的可行性、必要性及意义。实践方面,笔者选择了江苏省沛县中学高一年级2个班11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调研发现学生实际存在的心理问题,然后针对存在的问题,将心理健康教育从课前、课中、课后全方位渗透于实验班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经过一学期的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班的心理健康水平有了明显的改观,而控制班前后基本没有变化,相反焦虑、学习压力和情绪不稳方面不但没有改观还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研究证明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全方位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能增强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有效改善学生的敌对关系和抑郁现状;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实现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双赢。
   论文的创新点在于打破了依靠经验进行片面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方法,将心理健康教育全方位的渗透于信息技术教学,最大可能的提高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为一线信息技术教师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