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肺癌患者放疗期间睡眠障碍与临床因素及免疫学指标关系研究
【6h】

肺癌患者放疗期间睡眠障碍与临床因素及免疫学指标关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2.2 研究对象睡眠障碍及其他癌性症状现状

2.3研究对象放疗期间免疫学指标水平现状

2.4研究对象放疗期间睡眠障碍与临床因素及免疫学指标关系分析

3讨论

3.1研究对象放疗期间睡眠障碍现状

3.2研究对象放疗期间睡眠障碍的临床相关因素

3.3研究对象放疗期间睡眠障碍与免疫学指标间关系

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综述:癌症患者睡眠障碍相关因素与干预方法研究进展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
  动态调查肺癌患者放疗期间睡眠障碍发生率的变化趋势,分析放疗不同时期临床因素(人口学资料、疾病情况、焦虑抑郁、疼痛、治疗不良反应)对睡眠障碍的影响,明确放疗期间睡眠障碍风险因素,为制定放疗不同时期肺癌患者睡眠个体化护理方案提供理论依据;分析睡眠障碍与淋巴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间关系,探讨放疗患者睡眠障碍与免疫学指标间关系,为后期睡眠障碍预测和预防性干预奠定理论基础,进而改善患者治疗期间生活质量及其预后。
  方法:
  于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选择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需要接受放射治疗的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时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调查患者人口学资料和疾病相关情况;于放疗前、放疗2周、放疗4周、放疗结束时4个时期填写调查问卷,包括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常见不良反应事件评价标准(CTCAE4.0),选择13个与肺癌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进行评估(疲劳、体重降低、厌食症、恶心、呕吐、便秘、腹泻、口干、吞咽困难、嘶哑、咳嗽、呼吸困难、放射性皮炎)。于相同的4个时期分别采集患者静脉血,检测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IL-6、IL-1β)水平。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运用χ2检验、t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等进行单因素分析;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明确睡眠障碍相关风险因素。
  结果:
  放疗前69例肺癌患者纳入研究,放疗2周随访69例,放疗4周随访69例,放疗结束随访57例患者。随着放疗进展,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由33.3%上升至52.6%。
  1.肺癌患者放疗期间睡眠障碍相关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显示,社会人口学资料与疾病相关资料中,不同年龄、有无糖尿病、既往是否化疗患者放疗2周睡眠障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同步化疗患者放疗4周睡眠障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睡眠障碍组(PQSI>7)与睡眠正常组(PQSI≤7)相比,放疗4个时期焦虑、抑郁、疼痛发生程度较重(P<0.05)。治疗不良反应分析中,放疗前不同级别的疲劳、便秘、咳嗽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2周不同级别的疲劳、体重下降、厌食症、便秘、咳嗽、呼吸困难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4周不同级别的疲劳、口干、咳嗽、厌食症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结束时疲劳、口干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睡眠障碍组与睡眠正常组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放疗前淋巴细胞亚群各指标均无差异(P>0.05);睡眠障碍组放疗2周CD4+水平较低(P<0.05);放疗4周CD3+、CD4+、CD16+56+水平较低(P<0.05);放疗结束时各指标均无差异(P>0.05)。细胞因子在两组间比较分析,放疗前、2周、4周IL-6水平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结束时睡眠障碍组 IL-6水平较睡眠正常组高(P<0.05),IL-1β在4个时期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肺癌患者放疗期间睡眠障碍相关因素的logistics回归分析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肺癌患者焦虑(OR=1.191)、疼痛(OR=28.476)、疲劳(OR=4.269)、咳嗽(OR=4.482)是放疗前睡眠障碍风险因素(P<0.05);高龄(OR=2.565)、抑郁(OR=1.112)、厌食症(OR=2.825)、呼吸困难(OR=7.256)、便秘(OR=8.986)是放疗2周睡眠障碍风险因素(P<0.05);同步化疗(OR=1.801)、疲劳(OR=4.272)、厌食症(OR=1.496)、口干(OR=3.884)、CD3+(OR=0.361)、CD3+CD4+( OR=0.274)是放疗4周睡眠障碍风险因素( P<0.05);焦虑(OR=1.156)、疲劳(OR=1.685)、口干(OR=1.711)、IL-6(OR=1.441)是放疗结束时睡眠障碍风险因素(P<0.05)。
  结论:
  肺癌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较高,且随治疗进展呈上升趋势。放疗不同时期睡眠障碍相关风险因素也随着变化,应加强放疗不同时期睡眠质量和相关风险因素的评估,给予针对性的治疗与护理。放疗前需加强患者症状评估,积极改善患者合并的疲劳、疼痛、咳嗽症状;放疗中期加强关注高龄、同步化疗患者症状管理,积极改善患者疲劳、厌食症、口干、呼吸困难、便秘症状;放疗结束时仍需关注患者疲劳、口干症状;加强治疗期间患者心理护理。同时放疗期间加强对患者免疫学指标如T淋巴细胞亚群和IL-6水平的监测,临床提供有效方案提高机体免疫状态,有望改善患者睡眠障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