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心脏磁共振IVIM技术评估肥厚型心肌病微循环功能障碍的研究
【6h】

心脏磁共振IVIM技术评估肥厚型心肌病微循环功能障碍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Abstract

目 录

展开▼

摘要

目的:应用心脏磁共振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IVIM)技术评估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微循环功能障碍。  材料与方法:收集 2016年4月份 到 2017 年10月份 于兰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完成 3.0 T 心脏磁共振(CMR)检查的24名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HCM 组),同时选择12名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24名HCM患者均进行包括电影扫描、IVIM扫描、心脏首过灌注及延迟增强扫描在内的CMR检查。测量心肌16个节段的灌注分数f (fraction of ADCfast )、纯扩散系数D (ADCslow)、灌注系数D* (ADCfast)及舒张末期心肌厚度(EDTH )。将正常对照组设定为A组,根据HCM组16个节段肥厚与否将HCM组分别设定为非肥厚节段组(B 组)、肥厚节段组(b 组),继续将肥厚节段组(b 组 )按肥厚程度的不同设定为轻(b1)、中(b2)、重度(b3)、极重度(b4)组。同时根据16个节段是否出现延迟强化,将HCM组分别设定为无强化节段组(C组)、强化节段组(c组),使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对正常组与HCM组之间各参数、HCM组内不同分组间各参数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LSD-t检验、Kruskal-Wallis检验及Mann-Whitney 检验。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对16个节段心肌的IVIM参数与心肌EDTH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正常对照组及HCM组心肌最厚的部位主要见于基底段及中间段室间隔部(2、3、8、9段)。HCM 组16个节段心肌舒张末期室壁厚度(EDTH )均比对照组相应16段的舒张末期室壁厚度(EDTH )增大,且差异显著(p<0.01 )。 HCM 组延迟强化也主要发生于基底段及中间段室间隔部(2、3、8、9段)。  D* 及 EDTH 值在正常对照组与 HCM 组之间差异显著(p<0.01 ),HCM组的D*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小,EDTH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大;f及D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 )。  非肥厚节段组(B组)及肥厚节段组(b组)的IVIM各项参数 f、D、D* 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A组)的(p<0.05 ),f及D*值减小更显著(p<0.01 )。b 组较 B 组的f 及 D* 值减低更明显(p值分别为0.000、0.001)。A、B、b 三组的EDTH 逐渐增大,差异显著(p<0.01 )。  D*值在 HCM的轻、中、重、极重度(b1、 b2、 b3、 b4)组间总体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但各程度肥厚分组内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 f 及 D 值在四组中总体趋势无统计学差异(p>0.05 ); EDTH 差异显著(p<0.01 )。  HCM 无强化组(C 组)及强化组(c 组)的f、D和D*较正常对照组(A组)减低(p<0.05),其中,D*降低更显著(p<0.01);c组较C组 f及D* 值降低(p值分别为0.007、0.032),其中f值降低更显著(p<0.01),而D值在两者之间中无统计学差异(p=0.130)。A、C、c三组的EDTH组间逐渐增大,差异显著(p<0.01)。  EDTH值与f及D*值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209、-0.310)。  结论:应用 3.0 T 心脏磁共振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技术可无创、定量评估肥厚型心肌病的微循环功能障碍,提示无肥厚及无强化节段局部心肌节段早期的微循环功能异常改变,且发现微循环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与心肌的增厚程度呈正相关。D* 值可以更为敏感地提示HCM心肌微循环灌注损伤情况,将会主要应用于监测和预测心肌微循环灌注的改变情况,从而为HCM的临床诊断、危险分层、预后分析及诊疗计划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