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慢性胃炎中医学临床实践指南制作方法暨治疗性文献的质量评价研究
【6h】

慢性胃炎中医学临床实践指南制作方法暨治疗性文献的质量评价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临床实践指南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慢性胃炎中医学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慢性胃炎中医学临床实践指南制作方法研究

前言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

3 研究思路

材料与方法

1 指南开发小组的建立

2 临床问题的分解与定义

3 文献检索

4 文献评价与证据形成

5 证据评价及推荐建议合成

6 指南书写

7 指南草案的专家评审、修改与初稿定稿

结果

1 AGREE评测结果

2 专家评审意见

3 指南中慢性胃炎的中医学推荐意见摘录

第三部分 慢性胃炎治疗性文献的质量评价影响因素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材料

2 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

1 文献基本情况分析

2 结果

3 研究小结

第四部分 讨论

1 中医学临床实践指南制作方法研究

1.1 循证指南的制作方法需要与中医学的特点相适应

1.2 慢性胃炎中医学临床实践指南的特点

1.3 慢性胃炎中医学临床实践指南质量评价

2 文献评价及应用研究

2.1 文献评价的基本思路

2.2 中医学文献评价的特点

3 慢性胃炎治疗性文献的质量评价影响因素研究

3.1 临床类型

3.2 样本量

3.3 诊断标准与疗效标准

3.4 临床试验方法

3.5 疗效指标

4 存在问题及展望

4.1 形成具有中医学特色的指南制作方法仍需不断探索

4.2 中医学临床研究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第五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慢性胃炎临床实践指南文献评价表

1 理论研究类文献

2 临床基础研究类文献

3 临床研究类文献

4 共识评价

附录2 文献摘要表

1 温哥华格式文献摘要表

2 理论研究类文献

3 临床基础研究类文献

4 临床研究类文献

附录3 证据综合评价表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
   1探讨中医学临床实践指南的制作方法,并以之指导慢性胃炎中医学临床实践指南的制作。
   2探讨慢性胃炎治疗性文献中各相关因素对临床疗效的影响,为临床试验设计提供参考。
   方法:
   1慢性胃炎中医学临床实践指南制作方法研究
   在系统分析国外指南制作方法和指南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将其与中医学的特点相结合,并联系慢性胃炎的中医临床研究实际,制定慢性胃炎中医学临床实践指南制作流程;对各个流程的具体操作方法加以分解,用以指导慢性胃炎临床实践指南的制作。通过实践操作,对原方案加以修正,形成相对完善的中医学临床指南开发方法。
   2慢性胃炎治疗性文献的质量评价影响因素研究
   收集1998.3-2008.3十年间有关慢性胃炎的治疗性文献,制定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对筛选合格的文献,通过分析慢性胃炎各临床类型研究文献的临床试验方法、样本量、诊断标准、疗效标准等因素对疾病痊愈率、有效率的影响,归纳总结影响中医药临床试验质量的因素。
   结果:
   1慢性胃炎中医学临床实践指南制作方法研究
   1.1制定了慢性胃炎中医学临床实践指南
   慢性胃炎中医学临床实践指南的开发流程包括:建立指南开发小组、文献预调查、临床问题的分解与定义、文献检索、文献评价与证据形成、证据评价与推荐建议形成、书写指南草案、指南草案的专家评审、指南的初稿定稿九个步骤。其中对中医学文献评价方法作了探讨,并在指南制作的过程中加以应用。
   1.2慢性胃炎中医学临床实践指南评价
   (1)慢性胃炎中医学临床实践指南的AGREE评价:①AGREE评分结果:在范围与目的领域标准化得分为71.4%;参与人员领域的得分为50.0%;制定的严谨性领域的得分为80.6%;清晰性和可读性领域的得分为66.7%,编辑独立领域的得分为83.3%;由于指南开发小组不负责指南的发行与推广,在应用性领域(条目19(指南中已经讨论了应用推荐建议时可能会遇到的来自一些组织的障碍)、条目20(指南考虑了应用推荐建议时潜在的费用问题)、条目21(指南提供了为今后便于监控/或审计的标准))得分较低。②对指南的全面评估:建议指南在局部地区进行预试验后,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推广。
   (2)指南的专家评审意见:指南引进国际上先进的指南制作方法,并与中医学的特点相结合,制定出慢性胃炎中医学临床实践指南,符合中医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实际,体现了中医学的特色,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建议在临床验证后加以推广。
   2慢性胃炎治疗性文献的质量评价影响因素研究
   2.1临床类型临床类型对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有影响。慢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较高,胆汁反流性胃炎次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较差。
   2.2样本量样本量对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痊愈率有影响,对慢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有效率均有影响。样本量对临床疗效的作用方向具有一致性,大样本量的临床试验痊愈率与有效率高于小样本量者。
   2.3诊断标准诊断标准对慢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痊愈率有影响,对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有效率有影响。在各组中,诊断标准对临床疗效的作用方向具有一致性,诊断标准不明确的临床试验痊愈率与有效率高于诊断标准明确者。
   2.4疗效标准疗效标准对慢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痊愈率有影响,对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有效率有影响。在各组中,疗效标准对临床疗效的作用方向具有一致性,疗效标准不明确的临床试验痊愈率与有效率高于疗效标准明确者。
   2.5临床试验方法临床试验方法对慢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影响未显示出统计学差异,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与胆汁反流性胃炎痊愈率与有效率的影响均显示出统计学差异。总体而言,病例系列研究的痊愈率与有效率高于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有对照组的前后对比试验总体疗效低于病例系列,但与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相比,结果呈现不确定性。
   2.6痊愈率与有效率对各组的痊愈率(症状痊愈率、镜下痊愈率、病理痊愈率、总痊愈率)的分析表明:除胆汁反流性胃炎三种痊愈率无差异外,其余均有差异。总体而言,症状痊愈率、总痊愈率较高,镜下痊愈率次之,病理痊愈率最低。对各组有效率(症状有效率、镜下有效率、病理有效率、总有效率)的分析表明:各组中不同的有效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总体而言,症状有效率、总有效率较高,镜下有效率次之,病理有效率最低。
   结论:
   1中医学临床实践指南制作方法符合中医学的特点,与中医学临床文献特点基本相适应,能够指导慢性胃炎临床实践指南的制作。
   2慢性胃炎中医学临床实践指南符合中医学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实际,体现了中医学特色,具有科学性与实用性。
   3中医临床试验设计因素中的临床类型、样本量、诊断标准、疗效标准、临床试验方法对临床疗效均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诊断标准与疗效标准不明确,缺乏对照等均可夸大临床疗效。有必要提高慢性胃炎中医学临床研究质量,建立中医学临床研究论文的发表规范。
   4慢性胃炎中医药临床研究中应对各临床类型单独研究;对中医药进行临床疗效评价时应明确疗效指标,在痊愈率方面,将症状痊愈率、镜下痊愈率、病理痊愈率单独评价;在有效率方面,将症状有效率、镜下有效率、病理有效率单独评价。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