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骨质疏松性骨折治疗效果的改善:研究现状及策略分析

骨质疏松性骨折治疗效果的改善:研究现状及策略分析

         

摘要

背景: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日趋加重,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人群的规模也逐渐增大,如何改善治疗效果,提升人民群众健康生活水平,正受到临床医生、工程师和科研人员的重视。目的:综述改善骨质疏松性骨折治疗效果的研究进展,提出治疗效果改善方案。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万方医学网、中国知网、PubMed及Elsevier数据库收录的相关文献。中文检索词为“骨质疏松症、骨折、手术治疗、植入物、抗骨质疏松治疗、生长因子”,英文检索词为“Osteoporosis,Fractures,Surgical Treatment,Implants,Anti-osteoporosis Treatment,Growth Factors”。检索文献时限为2010-2020年,最终纳入48篇文献进行综述分析。结果与结论:①目前,通过优化手术治疗环节和抗骨质疏松性治疗环节,均可一定程度上改善修复效果;在手术环节中利用骨挤压术,可提高短期植入物与骨折患处骨组织融合度;利用锁定钢板固定技术,可改善骨折患处骨组织的生长和恢复;手术中以自体骨、异体骨、人工骨材料和陶瓷材料等作为植入物,可充盈骨缺损部分,但仍然存在供体有限、需要二次手术、存在免疫排斥反应和生物活性不足等问题。②可降解聚合材料因具备良好的生物安全性、生物相容性、可塑性和可改造性,是用于骨质疏松性骨折修复的研究热点材料。③在骨质疏松性骨折药物治疗环节中,引入淫羊藿和二膦酸盐等药物并配合手术治疗,可取得更好的综合治疗效果。④研究表明,典型代表的力学敏感因子——力生长因子Ct24E对于成骨细胞的黏附、增殖、分化和矿化具有促进作用。⑤个性化设计的骨科植入物需要具备符合骨组织形成的三维空间结构,而3D打印技术可提供与患者骨折部位配备的物理结构。⑥因此,作者在综合分析了手术环节、植入物、药物和生长因子4个方面的治疗效果后认为,利用力生长因子、抗骨质疏松药物和可降解聚合物研制出复合型的植入物,再叠加3D打印技术,配合先进的外科修复手段来修复质疏松性骨折,可促进骨组织生长,改善骨质量,增强融合度并提供合适的三维空间结构,即可达到综合改善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效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