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当归苦参丸治疗湿疹的作用机制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当归苦参丸治疗湿疹的作用机制

         

摘要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研究当归苦参丸治疗湿疹的作用机制。方法借助TCMSP、GeneCards、NCBI数据库,分别筛选当归、苦参的有效成分、靶点和湿疹的疾病靶点,将中药靶点与疾病靶点取交集得到共有靶点,构建蛋白质与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中药-成分-疾病-靶点网络并分别导入cytoscape 3.8.0软件中进行拓扑分析,筛选关键靶点、关键成分,将中药-疾病共有靶点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构建中药-成分-疾病-通路-靶点网络。结果筛选得到47个有效成分,83个中药-疾病共有靶点,40个关键靶点,5个关键成分;分析得到1654条生物过程,46项细胞组分,101项分子功能,123条信号通路。结论当归苦参丸可能通过影响细胞因子受体结合、细胞因子活性、受体配体活性、信号受体激活剂活性、DNA结合转录激活剂活性及RNA聚合酶Ⅱ特异性等途径发挥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治疗湿疹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糖尿病并发症中的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osylation end product,AGE-RAGE)信号通路、白介素(interleukin,IL)-17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TLR)信号通路、C型凝集素受体(C-type lectin receptor,CLR)信号通路、松弛素信号通路、T细胞受体(T cell receptor,TCR)等信号通路相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