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小说评论》 >人与历史的哲学建构——李浩长篇小说《镜子里的父亲》细读

人与历史的哲学建构——李浩长篇小说《镜子里的父亲》细读

         

摘要

一、穿越时空交叉小径看宏大历史文学是历史记忆的特殊方式。克服记忆缺失,是写作者执着地纠缠历史的心理动因之一。库切说:“君特·格拉斯从来不是一个伟大的散文风格家或小说形式的开拓者。他的力量在别处:在于他对德国社会所有层面的敏感观察,在于他有能力探入民族心灵的深层激流,在于他的伦理稳固性。”①一个优秀的作家,必然有自己稳定的历史观、哲学观和伦理观。李浩多年来为我们写下他对文革的思考,对人性的体察,对生活的关切,他的力量既在于形式上的创造,也在于思想上的探求。他对历史真相,对国民性持久的兴趣里,有种恒定的信念,即对自由和正义的爱。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