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战时沦陷区内民族资本与日方的“有限合作”问题——以上海刘鸿生企业为例

战时沦陷区内民族资本与日方的“有限合作”问题——以上海刘鸿生企业为例

         

摘要

1937年8月13日军进攻上海后,刘鸿生于1938年6月离开上海去香港,最后到达大后方。但他仍将其企业集团的大部分资金和设备留在了沦陷区和租界。这些企业与日本占领当局的关系基本是处于一种"有限合作"的状态,除了在战时初期的短时间内对日方坚拒合作之外,越到后来,各企业与日方的关系越是紧密,并在火柴业和毛纺织业上与日本的"国策公司"进行了"合资",基本上是通过"一部分的合作"来换取"另一部分的独立",经济利益已超越政治忠诚。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