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在“十七年”的延长上——“高加林难题”再解读

在“十七年”的延长上——“高加林难题”再解读

         

摘要

历史交汇处的城乡“交叉地带”,因汇集了诸多层面“历史/现实”的矛盾,成为1980年代初期复杂社会问题的隐喻,而《人生》所构筑的“高加林难题”,则可以视为是思考上述矛盾问题的艺术实践。有鉴于此,《人生》中,青年高加林在城市遭遇挫败后,变得“衰老”的身体修辞描绘便意味非凡。它实际上表明,《人生》正渗透着路遥对乡村知识青年在历史“转轨期”的命运遭遇,及其现实出路的叙事探索。而这也使得成长于“交叉地带”的高加林,追求个人理想而遭遇挫败的“成长”过程,由此获得了一种关于历史的隐喻。由于交织着“传统/现代”等多重意义的复杂矛盾,“交叉地带”这一空间形态,实际上也成为路遥观照历史/现实的一种“总体性”框架。路遥借助“现实主义”所确立的本土性立场,不仅突破了1980年代初期探讨“青年问题”及其出路的基本框架,也使得高加林遭遇的“难题”,在关于“传统”的经验、框架内部,获得了一种策略性的转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