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艺术百家》 >《二泉映月》的成功及相关问题思考

《二泉映月》的成功及相关问题思考

         

摘要

阿炳的二胡曲《二泉映月》由杨荫浏录音至今已60余年,其成功的因缘在于,乐曲自身的优秀、时代-政治的选择,使之成为中国社会的一个文化符号;诸多名家的演绎、改编、研究和推崇,使之得以广泛流传.需要思索的问题是,该曲被录音记谱确定,失去了即兴性;被加上标题,出现了望文生义的“写景”误读;被解释为苦难的心声,出现了纯粹“悲怆”的演绎;被纳入“二度创作”,音准概念及把握受到改变;被改编为“新音乐”,受到多声部的捆绑,等等.文章建议对该曲采取原样保护和变化发展“两条腿走路”的方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