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国际眼科杂志》 >自然光暴露对PRK法单眼远视离焦幼年恒河猴角膜组织的影响

自然光暴露对PRK法单眼远视离焦幼年恒河猴角膜组织的影响

         

摘要

目的:探讨自然光暴露对单眼远视离焦幼年恒河猴正常和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损伤后角膜组织潜在的光损伤作用.方法:选取12只2月龄恒河猴,行右眼PRK,矫正度数为-4.0D,制作单眼远视离焦近视动物模型.幼猴体质量和性别均衡配对后分为两组:人工照明组(AL组,n=6)和自然光组(NL组,n=6).两组幼猴饲养于同一人工照明条件室内饲养环境,NL组幼猴每天9:00~11:00和15:00~17:00于室外随单笼接受自然光照射.PRK术后裂隙灯检查比较两组PRK眼角膜愈合及haze形成情况;PRK术后50d,每组各取4只幼猴双眼泪液,采用蛋白质芯片法检测泪液11种细胞因子含量.PRK术后180d取角膜组织,分别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组织结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TGF-β1和 α-SMA表达;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以及采用羟胺法和硫代巴比妥酸法分别测定角膜上皮细胞SOD和MDA含量.结果:PRK术后NL组PRK眼出现一过性haze,术后40d两组haze分级评估有差异(P=0.015).PRK术后50d,两组PRK眼泪液EGF和TGF-β1含量均有差异(P=0.045、0.038),两组间对侧眼均无差异(P>0.05);且AL组、NL组组内泪液TGF-β1水平有差异(P=0.003、0.036).术后180d,两组双眼角膜组织形态学一致;角膜组织内各层偶见细胞凋亡染色,且无明显TGF-β1和 α-SMA表达;两组PRK眼和对侧眼角膜上皮细胞SOD活力和MDA含量均无差异(P>0.05).结论:自然光照射量可加剧幼猴PRK术后角膜组织修复反应,但远期未对角膜组织造成不可逆病理组织学改变,对正常的幼猴角膜组织无明显光损伤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