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国际眼科杂志》 >OCTA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中的应用

OCTA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中的应用

         

摘要

cqvip:目的: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术(OCTA)观察正常人和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盘周毛细血管(RPC)层的视盘区血管密度情况,探讨该技术对POAG的诊断能力。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纳入明确诊断为POAG患者45例60眼,健康受试者48例60眼为正常对照组。采用OCTA技术对所有受检者视乳头区扫描,测量视乳头区RPC层血管密度和纵行C/D比值。Humphrey视野检测MD、PSD值。分析血管密度和C/D比值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和AUC评价患者血管密度各参数的诊断效能并进行成对比较。结果:血管密度随着青光眼的加重而降低,视盘内毛细血管密度和视盘内血管密度与MD值及PSD值相关性较弱,其它各血管密度参数与MD值及PSD值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全区域毛细血管密度、视乳头周围毛细血管密度、全区域血管密度、视乳头周围血管密度AUC>0.9,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各参数间均无差异(P>0.05);视盘内毛细血管密度、视盘内血管密度的诊断效力明显低于其它参数(均P<0.05),AUC分别为0.85、0.88。结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OAG组血管密度明显下降,并且随着病情进展而加重;视盘区血管密度是评估POAG患者结构损伤的良好指标,在POAG的诊断和随访中具有重要意义,而视盘内血管密度和毛细血管密度对POAG的诊断效能明显低于其它血管参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