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国际眼科杂志》 >OCTA检测糖尿病肾病患者黄斑区及视盘周围的微循环和结构改变

OCTA检测糖尿病肾病患者黄斑区及视盘周围的微循环和结构改变

         

摘要

目的: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定量分析糖尿病肾病(DKD)患者的黄斑区及视盘周围的微循环和结构改变,探索能够预测DKD发生、发展的无创有效监测指标。方法:横断面研究。收集2020-01/2021-01期间就诊于山西省人民医院的糖尿病患者52例,包括DKD组23例(合并糖尿病肾病)和非DKD组29例(不合并糖尿病肾病),另选20例健康人作为健康组。所有患者均行裂隙灯显微镜、最佳矫正视力(BCVA)、OCTA及眼底彩照检查。应用OCTA扫描所有参与者的黄斑及视盘,检测黄斑区浅层血流密度(SCP-VD)和深层血流密度(DCP-VD)、中心凹无血管区(FAZ)面积和周长、FAZ周围300μm区域中心凹血管密度(FD300)、黄斑区视网膜厚度、视盘旁血流密度(peripapillary-VD)、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和神经节细胞复合体(GCC)厚度。并分析OCTA这些参数改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分期与DKD分期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旁中心凹、中心凹周围(SCP-VD、DCP-VD)、peripapillary-VD、FD300在健康组、非DKD组、DKD组均呈逐渐减小趋势(P0.05)。FAZ面积和GCC厚度在健康组、非DKD组、DKD组均呈逐渐增大趋势(P<0.05);DR分期与DKD分期呈正相关(rs=0.648,P<0.05);旁中心凹SCP-VD、旁中心凹DCP-VD、中心凹周围DCP-VD与DKD分期呈负相关(rs=-0.535,P=0.009;rs=-0.712,P<0.001;rs=-0.641,P=0.001);与非DKD组相比,DKD组患者具有更高的收缩压、较低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更高的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P<0.05)。结论:通过OCTA可以检测到DKD患者的视网膜微循环及结构改变,表现为黄斑区和视盘周围血流密度降低、FAZ面积增大、GCC增厚。更重要的是,我们发现视网膜血管密度随肾功能损害而降低,这提示视网膜血流密度或许可以作为预测DKD严重程度的一项无创、有效监测指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