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临床儿科杂志》 >室间隔缺损经导管关闭术后传导阻滞的相关因素分析

室间隔缺损经导管关闭术后传导阻滞的相关因素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采用膜部室间隔缺损(室缺)双盘封堵器关闭膜周型室缺术后发生传导阻滞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临床回顾性对照研究的方法,分析患儿年龄、性别、缺损位置、缺损直径、封堵器大小、封堵器直径与缺损直径的差值及封堵器形状与术后房室传导阻滞的相关性.结果 220例患儿室缺封堵术后,发生不同类型的传导阻滞55例(发生率25%).其中以束支传导阻滞最多见,Ⅱ度Ⅱ型以上的传导阻滞发生率较低.其构成比分别为完全性右束支阻滞(CRBBB)27.3%,完全性左束支阻滞(CLBBB)5.5%,左前半支阻滞(LABBB)23.6%,右束支阻滞合并左前半支阻滞(RBBB+LABBB)30.9%,Ⅱ度Ⅱ型1.8%,高度3.6%,Ⅲ度7.3%.结论 经双盘封堵器关闭膜部室间隔缺损术后传导阻滞的发生与患儿年龄、缺损位置、缺损直径相关.膜周型室缺与房室传导束密切的解剖关系是经导管封堵术后传导阻滞发生率较高的主要原因,术前如何通过影像学分型,选择恰当的病例,以及封堵方式和封堵器材的改进将是今后亟待解决的课题.

著录项

  • 来源
    《临床儿科杂志》 |2007年第12期|1002-1004|共3页
  •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童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中心,四川成都,610041;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童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中心,四川成都,610041;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童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中心,四川成都,610041;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童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中心,四川成都,610041;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童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中心,四川成都,610041;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童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中心,四川成都,610041;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小儿内科学;
  •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介入治疗; 传导阻滞; 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