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临床儿科杂志》 >小儿肾小球疾病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表型特征及其纤维化关系探讨

小儿肾小球疾病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表型特征及其纤维化关系探讨

         

摘要

目的探讨肾小管间质的损害、细胞的表型转化在小儿肾小球疾病进展中的作用.方法对123例患儿肾穿刺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波型蛋白(Vimentin,Vim)及Ⅳ型胶原(ColⅣ)的表达.对44例伴有小管间质损害的患儿进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检测.结果 123例中:①肾小管间质无损害者占23.6%,轻度损害者占46.3%,中度损害者占22.8%,重度损害者占7.3%.②肾小管间质有损害者,肾小管上皮细胞可出现间质细胞标志物Vimentin及α-SMA的表达.③随着肾小管间质损害加重,α-SMA的表达增加,重度损害者肾间质内出现大量α-SMA阳性细胞,并伴有Ⅳ型胶原(ColⅣ)的聚积增多;α-SMA的表达与肾小管间质损害的程度、球性硬化及Scr呈正相关.④PCNA在轻度、中度损害肾小管间质病变时表达增加,在重度损害时表达减弱.轻度、中度肾小管间质病变时,PCNA的表达与α-SMA的表达、肾小管间质损害及球性硬化呈正相关,与肌肝清除率呈负相关.重度肾小管间质病变时,PCNA与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尿蛋白呈负相关.结论随着肾小球疾病发展,肾小管上皮细胞和间质成纤维细胞可发生向肾间质肌纤维母细胞的表型转化,参与肾间质纤维化的发展.肾小管间质损害越重,患儿的病情也越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