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6个野生鼠尾藻种群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6个野生鼠尾藻种群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摘要

运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大连庄河石城岛(SCD)、瓦房店将军石(JJS)、长海县大长山(DCS)、旅顺董砣子(DTZ)和旅顺盐场(YC)5个野生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种群与山东蓬莱(PL)1个野生群体的共60个个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采用10对引物组合共扩增出条带530条,其中多态性带417条,平均多态性检出比例为78.68%.AMOVA分析显示,大部分的遗传变异(76.58%)存在于种群内,少部分(23.42%)存在于种群之间.遗传分化系数(Cst)为0.241 8,与遗传固定化系数(Fst)的值(0.234.2)接近,表明鼠尾藻种群内部具有较高的遗传分化,同时种群间的基因流N=0.817 5,表明基因流动较低.UPGMA聚类分析表明,大连5个野生鼠尾藻种群与山东蓬莱鼠尾藻种群遗传距离较远,明显聚为2支;大连种群中将军石和大长山2个种群聚为1支,遗传相似系数为0.769 8,再与董砣子种群聚类到一起;盐场种群单独聚为1支,且与其他种群的遗传相似系数均在0.583 0以下.分析结果表明,各鼠尾藻种群内部存在着较高的遗传多样性,而种群间的遗传多样件水平较低,其遗传距离的远近不仅与地理隔离因素有关,高盐等外界环境胁迫也可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鼠尾藻的生殖方式、种群间基因流动的大小以及生长环境的差别可能是其种群分化的主要原因.

著录项

  • 来源
    《中国水产科学》 |2010年第5期|922-929|共8页
  • 作者单位

    辽宁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辽宁省植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辽宁,大连,116029;

    辽宁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辽宁省植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辽宁,大连,116029;

    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辽宁,大连,116023;

    辽宁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辽宁省植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辽宁,大连,116029;

    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辽宁,大连,116023;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水产生物学;
  • 关键词

    鼠尾藻; AFLP; 遗传多样性; 遗传距离;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