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我国古代文学评点中的人物塑造理论

我国古代文学评点中的人物塑造理论

         

摘要

正元、明以后,我国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从数量到质量,都超过了以前任何时期。它们象灿烂的群星,光照了封建社会的文坛。窦娥,红娘、包拯、鲁智深、武松、牵逵、张飞、关羽、诸葛亮、孙悟空、贾宝玉、林黛玉等形象,至今仍以其感人的艺术魅力振憾着读者的心灵,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随着成功的人物形象的涌现,人物评论活动也逐渐活跃起来。明末李贽(1527—1602)用作序,写眉批、腰批等方式品评作品,开了评点先河。后来经金圣叹(1608—1661)的奋力推进,到“乾嘉盛世”的脂砚斋,评点作品已蔚然成风。 文学评点是一定的文学理论的实际运用。我国古代文学评点中体现出来的人物塑造理论观点,总的说来,贴切精当,言筒意赅,吻合人物塑造和人物欣赏实际。有些新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