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管理科学》 >责任型领导与组织惩罚对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影响

责任型领导与组织惩罚对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影响

         

摘要

亲组织非伦理行为是一种具有亲组织性和非伦理性双重特征的行为,其出发点是为了组织的利益,但由于本质上是非伦理行为,因而会危害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当前,国内外学者对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促进性因素进行了相当程度的探讨,丰富了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形成机制研究.但若要对亲组织非伦理行为进行更为有效的预防和管控,还需要深入考察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抑制性因素和抑制机制.基于社会学习理论和领导替代理论,从组织外部关系和组织制度两个视角,通过问卷调查和情景实验双重方法,探讨责任型领导和组织惩罚对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影响机制.问卷调查采用多时点测量方式,收集长三角地区20家本土企业354名基层员工数据,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层次回归分析和Bootstrap法进行实证检验.情景实验以浙江省金华市一家保险公司的156名业务员为被试,采用2×2组间实验设计,模拟保健品销售情景,通过t检验、双因素方差分析和简单效应分析进行实证检验.问卷调查和情景实验的结果均表明,不同于伦理型领导和变革型领导等视股东为唯一责任对象的领导风格,将责任对象范围扩展至组织内外部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型领导,其对亲组织非伦理行为存在负向影响;组织惩罚对亲组织非伦理行为存在负向影响,说明对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预防和管控还可以从组织制度环境的设计方面入手;组织惩罚负向调节责任型领导对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影响,即组织惩罚越高,责任型领导与亲组织非伦理行为之间的负向关系越弱.以责任型领导为切入点,探讨组织与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对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影响,补充了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抑制机制研究,拓展了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研究视角;从组织制度的视角考察组织惩罚对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影响,丰富了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检验组织惩罚与责任型领导两种抑制性因素对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交互作用,深化了对亲组织非伦理行为抑制机制的理解,同时也为领导替代理论中组织特征对领导的替代效应提供了经验证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