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对生活事件与抑郁情绪关系调节的研究

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对生活事件与抑郁情绪关系调节的研究

         

摘要

目的 探讨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对生活事件与抑郁情绪的调节作用,为青少年抑郁情绪的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于2018年9月至2019年3月按照上海市某区该学年初高中生的比例和学校类型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选取6所初中和3所高中的5491名青少年学生进行横断面问卷调查,采用自编一般情况问卷、Kutcher青少年抑郁量表(11项)、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长处和困难问卷亲社会行为分量表进行测评,采用分层回归分析检验亲社会行为的调节效应.结果 相关分析显示,生活事件与抑郁呈正相关(r=0.290,P<0.05),与亲社会行为呈负相关(r=-0.183,P<0.05),亲社会行为与抑郁呈负相关(r=-0.475,P<0.05).分层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亲社会行为的调节作用有统计学意义(β=-0.060,P<0.05).低亲社会行为时,生活事件对抑郁情绪正向预测作用较强(β=0.260,P<0.01);高亲社会行为时,生活事件对抑郁情绪正向预测作用较弱(β=0.140,P<0.01).结论 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在生活事件与抑郁情绪之间具有调节效应,随着亲社会行为水平的升高,生活事件对抑郁情绪的影响逐渐变小.

著录项

  • 来源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21年第9期|624-628|共5页
  • 作者单位

    200124 同济大学精神疾病临床研究中心 上海市浦东新区精神卫生中心暨同济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

    200030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儿少精神科;

    200124 同济大学精神疾病临床研究中心 上海市浦东新区精神卫生中心暨同济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

    200124 同济大学精神疾病临床研究中心 上海市浦东新区精神卫生中心暨同济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

    200124 同济大学精神疾病临床研究中心 上海市浦东新区精神卫生中心暨同济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

    200124 同济大学精神疾病临床研究中心 上海市浦东新区精神卫生中心暨同济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抑郁; 青少年; 亲社会行为; 生活事件; 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