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BRAF基因检测物在制备ACTH型垂体腺瘤分子病理诊断及分型产品中的应用

BRAF基因检测物在制备ACTH型垂体腺瘤分子病理诊断及分型产品中的应用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BRAF基因检测物在制备ACTH型垂体腺瘤分子病理诊断及分型产品中的应用。实验证明:BRAF基因突变为ACTH型垂体腺瘤所特有,其他类型的垂体腺瘤中未见该基因突变,可作为ACTH型垂体腺瘤一个特异性的分子病理诊断标记物。根据BRAF基因是否突变可进一步将ACTH垂体腺瘤分为两种亚型,即BRAF突变型和野生型,前者平均体积偏小,侵袭度小,午夜血清皮质醇浓度小于或等于22ug/dl;后组平均体积偏大,侵袭度大,午夜血清皮质醇浓度大于22ug/dl。因此可以通过检测BRAF基因是否突变判断ACTH垂体腺瘤的不同亚型,从而及时采取不同的临床治疗策略。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1-08

    授权

    授权

  • 2016-05-1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12Q1/68 申请日:20160105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04-2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BRAF基因检测物在制备ACTH型垂体腺瘤分子病理诊断及分型产品中的应 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垂体瘤(Pituitaryadenomas)是人体最常见的神经内分泌性肿瘤,也是最常见的脑肿瘤 之一(发病率占第2位)。按其不同的内分泌特性,可分为泌乳素型、生长激素型、促肾上腺 皮质激素型,促甲状腺激素型、无激素型以及混合型等若干亚型。肿瘤通过异常分泌各种激 素,导致患者出现不孕不育、肢端肥大、Cushing综合症、甲亢等显著的内分泌紊乱症状。垂 体瘤发病隐匿,生长缓慢,当患者出现临床症状前往就诊时,肿瘤往往已体积巨大,呈侵袭 性生长,压迫邻近重要解剖结构,导致患者出现垂体功能低下、双眼视力下降和颅神经麻痹 等神经功能缺失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型垂体腺瘤系由垂体腺中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分泌大 量的ACTH,促进肾上腺分泌大量的皮质醇,最终导致内源性血皮质醇增多症,继而产生一 系列的代谢紊乱和病理变化,特称之为库欣病(Cushing’sdiease),数量占ACTH依赖性库欣 综合征的85%。库欣病是一种严重的内分泌疾病,极少自行缓解,若不及时诊治,病死率很 高。该病患者主要表现为向心性肥胖,高血压,心血管疾病,代谢紊乱综合征,骨质疏松等。 虽然库欣病的分子发病机制已被广泛研究,但ACTH产生过剩的致病遗传机制仍然不明确。 目前垂体瘤的临床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药物和立体定向放疗为辅,但只有少数患者通过这 些方法获得治愈,大多数经治病例在较短的症状缓解期后出现肿瘤复发。因此临床上噬待新 的治疗方法。此外,发现ACTH型垂体腺瘤可呈现截然不同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表型:部分 肿瘤体积微小,且病灶呈弥散状分布,手术前定位非常困难;而部分肿瘤体积巨大,同时向 周边侵袭性生长,手术中极难获得肿瘤全切除。推测它们可能分属于ACTH型垂体瘤两种不 同的亚型,对其应该采取不同的临床治疗策略。目前尚无特异性的分子诊断标记物可将它们 进行鉴别诊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检测BRAF基因是否发生突变的物质的新用途。

本发明提供了检测BRAF基因是否发生突变的物质在制备检测或辅助检测待测ACTH型 垂体腺瘤患者肿瘤亚型的产品中的应用。

上述应用中,所述BRAF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为序列1。

上述应用中,所述检测BRAF基因是否发生突变的物质包括如下1)或2)或3):

1)扩增所述BRAF基因的引物;

2)含有所述1)的PCR试剂组;

3)含有所述1)或所述2)的试剂盒;

所述扩增所述BRAF基因的引物为引物对1和/或引物对2;

所述引物对1由序列2所示的单链DNA和序列3所示的单链DNA组成;

所述引物对2由序列4所示的单链DNA和序列5所示的单链DNA组成。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检测BRAF基因是否发生突变的物质。

上述物质中,所述检测BRAF基因是否发生突变的物质包括如下1)或2)或3):

1)扩增所述BRAF基因的引物;

2)含有所述1)的PCR试剂组;

3)含有所述1)或所述2)的试剂盒;

所述扩增所述BRAF基因的引物为引物对1或引物对2;

所述引物对1由序列2所示的单链DNA和序列3所示的单链DNA组成;

所述引物对2由序列4所示的单链DNA和序列5所示的单链DNA组成。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检测或辅助检测待测ACTH型垂体腺瘤患者肿瘤亚型的 试剂盒。

本发明提供的检测或辅助检测待测ACTH型垂体腺瘤患者肿瘤亚型的试剂盒包括上述物 质中的引物对1或引物对2。

上述试剂盒还包含数据处理装置;所述数据处理装置内设模块;所述模块具有如下功能: 根据待测患者肿瘤组织中的BRAF基因是否发生突变确定所述待测患者为ACTH型垂体腺瘤 突变型还是ACTH型垂体腺瘤野生型,若待测患者肿瘤组织中的BRAF基因发生突变,则待 测患者为或候选为ACTH型垂体腺瘤突变型;若待测患者肿瘤组织中的BRAF基因未发生突 变,则待测患者为或候选为ACTH型垂体腺瘤野生型;

所述BRAF基因的序列如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

所述ACTH型垂体腺瘤突变型患者的BRAF基因全长或部分片段序列与序列表中序列1 所示的BRAF基因全长或部分片段不完全一致;

所述ACTH型垂体腺瘤野生型患者的BRAF基因全长或部分片段序列与序列表中序列1 所示的BRAF基因全长或部分片段完全一致;

所述BRAF基因的部分片段序列为序列表中序列1的第19200-19609位或序列表中序列 1的第19221-19444位。

上述应用或物质或试剂盒中,ACTH垂体腺瘤的两种亚型:肿瘤午夜血清皮质醇浓度大 于22ug/dl为野生亚型,野生亚型的肿瘤体积小,且病灶呈弥散状分布;肿瘤午夜血清皮质醇 浓度小于或等于22ug/dl为突变亚型,突变亚型的部分肿瘤体积巨大,同时向周边侵袭性生长。 突变亚型为BRAF基因野生型发生突变得到的基因。

上述应用或物质或试剂盒中,所述突变共有两种突变方式:第1种突变方式为将序列表 中序列1所示的BRAF基因的第19324位核苷酸分子由A突变为T(杂合突变);第2种突变 方式为将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的BRAF基因的第19324位核苷酸分子由A突变为T(纯合突 变)。

本发明的最后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检测或辅助检测待测ACTH型垂体腺瘤患者肿瘤亚型 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检测或辅助检测待测ACTH型垂体腺瘤患者肿瘤亚型的方法是检测待测患 者肿瘤组织中的BRAF基因是否发生突变,根据待测患者肿瘤组织中的BRAF基因是否发生 突变确定所述待测患者为ACTH型垂体腺瘤突变型还是ACTH型垂体腺瘤野生型,

若待测患者肿瘤组织中的BRAF基因发生突变,则待测患者为或候选为ACTH型垂体腺 瘤突变型;

若待测患者肿瘤组织中的BRAF基因未发生突变,则待测患者为或候选为ACTH型垂体 腺瘤野生型;

所述ACTH型垂体腺瘤突变型患者的BRAF基因全长或部分片段序列与序列表中序列1 所示的BRAF基因全长或部分片段不完全一致;

所述ACTH型垂体腺瘤野生型患者的BRAF基因全长或部分片段序列与序列表中序列1 所示的BRAF基因全长或部分片段完全一致。

上述方法中,所述检测待测患者肿瘤组织中的BRAF基因是否发生突变的方法为如下A) 或B):

A)直接测序;

B)用能够扩增所述BRAF基因的引物扩增所述待测患者的基因组DNA。

上述方法中,所述扩增所述BRAF基因的引物为引物对1和/或引物对2;

所述引物对1由序列2所示的单链DNA和序列3所示的单链DNA组成;

所述引物对2由序列4所示的单链DNA和序列5所示的单链DNA组成。

本发明的实验证明:BRAF基因突变为ACTH型垂体腺瘤所特有,其他类型的垂体腺瘤 中未见该基因突变,可作为ACTH型垂体腺瘤一个特异性的分子病理诊断标记物。根据BRAF 基因是否突变可进一步将ACTH垂体腺瘤分为两种亚型,即BRAF突变型(BRAF基因突变) 和野生型(BRAF基因未突变),前者平均体积偏小,侵袭度小,午夜血清皮质醇浓度小于或 等于22ug/dl;后组平均体积偏大,侵袭度大,午夜血清皮质醇浓度大于22ug/dl。因此可以通 过检测BRAF基因是否突变判断ACTH垂体腺瘤的不同亚型,从而及时采取不同的临床治疗 策略。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实施例1、BRAF基因是否突变在辅助鉴定ACTH型垂体腺瘤亚型中的应用

对9例ACTH型垂体腺瘤的肿瘤与自身血样本DNA进行全外显子测序对比分析(测序 仪为IlluminaHiseq2500),结果在2例肿瘤中出现BRAF基因突变,肿瘤体积小,另外7例 肿瘤中的BRAF基因为野生型,肿瘤体积大;因此将ACTH垂体腺瘤分为两种亚型:ACTH 垂体腺瘤野生型和ACTH垂体腺瘤突变型。

将9例样本经Sanger验证排除假阳性后,在另外149例ACTH型垂体腺瘤(来源于复旦 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患者均知情同意)中进行BRAF基因基因型检测,共149例样本的检测 方法具体如下:

首先根据BRAF基因(核苷酸序列为序列表中序列1)设计用于扩增其的引物对,共2 对引物对,每对引物对均能扩增BRAF基因部分片段(其中引物对1的扩增产物为序列表中 序列1的第19200-19609位;引物对2的扩增产物为序列表中序列1的第19221-19444位), 引物对具体序列如下:

引物对1:1PrimerForward:5’-AGTAACTCAGCAGCATCTCAGG-3’(序列2);1Primer Reverse:5’-ACACATTTCAAGCCCCAAAA-3’(序列3);

引物对2:2PrimerForward:5’-GGCCAAAAATTTAATCAGTGGA-3’(序列4);2Primer Reverse:5’-TCATAATGCTTGCTCTGATAGGA-3’(序列5)。

以上述149例肿瘤患者肿瘤的基因组DNA为模板,分别用上述引物对1和引物对2进 行PCR扩增,得到PCR扩增产物。

PCR扩增体系如表1所示:

表1、扩增体系

组分 终浓度 体积(μL) ddWater 6.4 2X Taq PCR Master Mix 1X 10 Primer F 400nM 0.8 Primer R 400nM 0.8 DNA 1ng/μL 2 Total 20

PCR反应条件如表2所示:

表2、反应条件

对获得的所有引物的PCR产物分别测序,结果发现:BRAF基因的(未突变的野生型BRAF 基因核苷酸序列为序列表中序列1)体细胞变异与ACTH型垂体腺瘤密切相关,具体结果如 下:

在总共149例肿瘤中,发现有23例肿瘤存在BRAF基因突变(15.44%),共有2种突变 类型:第1种突变方式为将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的BRAF基因的第19324位核苷酸分子由A 突变为T(杂合突变),第2种突变方式为将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的BRAF基因的第19324位 核苷酸分子由A突变为T(纯合突变)。其中,14例患者为第1种突变方式;9例患者为第2 种突变方式。

BRAF突变型患者中肿瘤平均直径为1.171cm,午夜血清皮质醇浓度均值9ug/ul,手术全 切率100%,其中,呈侵袭性生长肿瘤的比例为4.35%;BRAF野生型患者,该组肿瘤的平均 直径为1.014cm,午夜血清皮质醇浓度均值41.17ug/ul,手术全切率88%,其中,呈侵袭性生 长肿瘤的比例为13.49%。

因此,可以通过BRAF基因是否发生突变检测或辅助检测待测ACTH型垂体腺瘤患者的 肿瘤亚型,具体方法如下:

检测待测ACTH型垂体腺瘤患者肿瘤中BRAF基因或其部分片段序列,

若所述待测ACTH型垂体腺瘤患者肿瘤中BRAF基因全长或其部分片段序列与BRAF基 因野生型全长序列或对应部分片段序列不一致,则待测ACTH型垂体腺瘤患者肿瘤为或候选 为ACTH型垂体腺瘤突变型;若所述待测ACTH型垂体腺瘤患者肿瘤中BRAF基因全长或其 部分片段序列与所述BRAF基因野生型全长序列或对应部分片段序列一致,则待测ACTH型 垂体腺瘤患者肿瘤为或候选为ACTH型垂体腺瘤野生型;

ACTH型垂体腺瘤野生型的BRAF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为序列表中序列1。

上述检测待测ACTH型垂体腺瘤患者肿瘤中BRAF基因或其部分片段序列方法如下:

1)直接测序待测ACTH型垂体腺瘤患者肿瘤中BRAF基因或其部分片段序列;

2)用引物对1和引物对2分别扩增待测ACTH型垂体腺瘤患者肿瘤中BRAF基因不同 部分片段;

引物对1由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的单链DNA分子和序列表中序列3所示的单链DNA分 子组成;

引物对2由序列表中序列4所示的单链DNA分子和序列表中序列5所示的单链DNA分 子组成。

实施例2、BRAF基因是否突变在辅助鉴定ACTH型垂体腺瘤亚型中的应用

对150例已经经过病理检测的非ACTH型垂体腺瘤患者(包括无激素型、泌乳素型、生 长激素型各50例)肿瘤和实施例1的149例ACTH型垂体腺瘤患者(来源于复旦大学附属 华山医院,患者均知情同意)肿瘤进行BRAF基因突变检测,具体方法如下:

提取各垂体腺瘤患者肿瘤的基因组DNA,用实施例1的引物对1和引物对2分别进行 PCR扩增,得到PCR扩增产物,并对其进行测序。

测序结果如下:150例非ACTH型垂体腺瘤患者肿瘤的PCR扩增产物的核苷酸序列均与 序列1所示的BRAF基因全长或其部分片段序列一致,150例非ACTH型垂体腺瘤患者肿瘤 均为ACTH型垂体腺瘤野生型;

实施例1的149例ACTH型垂体腺瘤患者中22例患者的PCR扩增产物的核苷酸序列与 序列1所示的BRAF基因全长或其部分片段序列不一致,为ACTH型垂体腺瘤突变亚型患者, 占到总数的15.83%。

因此,可以通过BRAF基因是否发生突变辅助检测待测垂体腺瘤患者肿瘤的ACTH型垂 体腺瘤亚型,具体方法如下:

检测待测垂体腺瘤患者肿瘤中BRAF基因全长或其部分片段序列与BRAF基因野生型全 长序列或对应部分片段序列不一致,则待测垂体腺瘤患者肿瘤候选为ACTH型垂体腺瘤突变 亚型;若所述待测垂体腺瘤患者肿瘤中BRAF基因全长或其部分片段序列与BRAF基因野生 型全长序列或对应部分片段序列一致,则待测垂体腺瘤患者肿瘤候选为ACTH型垂体腺瘤野 生型;BRAF基因野生型序列为序列表中序列1。

上述方法中,辅助检测待测垂体腺瘤患者肿瘤中BRAF基因或其部分片段序列方法如下:

1)直接测序待测垂体腺瘤患者肿瘤中BRAF基因或其部分片段序列;

2)用引物对1和引物对2分别扩增待测垂体腺瘤患者肿瘤中BRAF基因不同部分片段;

引物对1由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的单链DNA分子和序列表中序列3所示的单链DNA分 子组成;

引物对2由序列表中序列4所示的单链DNA分子和序列表中序列5所示的单链DNA分 子组成。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