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身心健康智能监测评估装置

一种身心健康智能监测评估装置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身心健康智能监测评估装置,属于健康监测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座椅和坐垫,坐垫放置于座椅上,座椅的上方设置有操作台,操作台的内部设置有主控制器,操作台上设置有触控屏,主控制器上设置有测试模块、收发模块、储存模块和供电模块,坐垫的内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光纤传感器、单片机、蓝牙模块和蓄电池,压力传感器用于采集用户的坐姿数据,光纤传感器用于采集用户的心率和呼吸率数据,压力传感器和光纤传感器的输出端均与单片机的输入端电性连接,该装置采用非接触式生命体征数据采集,将传感器集成至座椅坐垫内部,在用户进行心理健康测试的同时采集生理数据,使用户身体健康状况的分析更具有效性。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7852991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武汉清易云康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221413868.0

  • 发明设计人 陈洪林;郭超荣;韦石;韩庆兵;

    申请日2022-06-08

  • 分类号A61B5/16(2006.01);A61B5/0245(2006.01);A61B5/08(2006.01);A61B5/113(2006.01);

  • 代理机构武汉聚信汇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58;

  • 代理人徐松

  • 地址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高科医疗器械产业园B9栋6-3

  • 入库时间 2022-12-29 17:33:3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1-22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健康监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身心健康智能监测评估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高度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竞争加剧,人际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这些因素都可能给人们带来沉重、巨大的心理压力。由于心理医生的匮乏,以前对健康状况的评价只局限于身体健康,而忽视了心理健康的评价,另外,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评价没有一个普遍的规则,这就导致这种评价不成体系,得出的结论不能够说服人。根据心身医学的观点,疾病的变化是一个整体的变化过程,因此人的心与身的健康是互相作用、互相联系的,在心理健康测试的同时监控人体生命体征诸如心率、心冲击信号以及呼吸率,从心理和身体两方面整体来评价能更好、更准确地反映人群的健康状况,但目前常用的健康监测装置仍仅是单方面采集用户的心理数据或身体数据,然后再通过医生主观对比观察得出结论,无法有效准确的得到用户的健康状况。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身心健康智能监测评估装置,采用非接触式生命体征数据采集,将传感器集成至座椅坐垫内部,在用户进行心理健康测试的同时采集生理数据,使用户身体健康状况的分析更具有效性。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身心健康智能监测评估装置,包括座椅和坐垫,所述坐垫放置于所述座椅上,所述座椅的上方设置有操作台,所述操作台的内部设置有主控制器,所述操作台上设置有触控屏,所述触控屏与所述主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主控制器上设置有测试模块、收发模块、储存模块和供电模块,所述坐垫的底部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与所述座椅的表面接触,所述底板靠近所述坐垫的一侧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光纤传感器、单片机、蓝牙模块和蓄电池,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采集用户的坐姿数据,所述光纤传感器用于采集用户的心率和呼吸率数据,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所述光纤传感器的输出端均与所述单片机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蓝牙模块与所述单片机电性连接,所述蓝牙模块与所述收发模块通讯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操作台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底端与所述座椅的右侧支架固定连接,所述触控屏内嵌于所述操作台的上表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测试模块用于用户心理健康的测试,所述收发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坐垫采集的生理数据,并下发主控制器的相关指令,所述储存模块用于储存对应用户监测评估的过程数据,所述测试模块、所述收发模块和所述储存模块均与所述主控制器电性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操作台的上表面还嵌设有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的输出端与所述供电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供电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主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有四个,且两两一组呈对称分布,分别用于采集用户坐姿前倾、后倾、左倾和右倾的幅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底板内嵌于所述坐垫的底部,所述坐垫的一侧设置有开关按钮,所述开关按钮与所述单片机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开关按钮的一侧设置有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的输出端与所述蓄电池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蓄电池的输出端与所述单片机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坐垫的内部填充有记忆海绵,所述坐垫的上表面呈弧形设置,且表面铺设有透气网布。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一种身心健康智能监测评估装置,其有益效果是:用户在操作台上的触控屏上进行心理健康的测试,同时坐垫内的传感器采集用户测试过程中的心率、呼吸及坐姿变化情况,由此分析用户在心理健康测试时生理数据的变化,从而判断用户身体健康状况,使分析判断结果更具有效性、真实性和准确性;本装置坐垫和操作台的设置满足人体生物学设计,降低测试环境对用户情绪的干扰,提高装置使用舒适性;同时,装置可应用于不同类型的椅子上,结构简单轻巧,方便于移动搬运,制造、改造成本低,通用性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身心健康智能监测评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身心健康智能监测评估装置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坐垫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坐垫的俯剖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身心健康智能监测评估装置的通信连接示意图;

图中:100、座椅;101、操作台;1011、连接架;1012、触控屏;102、主控制器;1021、测试模块;1022、收发模块;1023、储存模块;1024、供电模块;1025、太阳能板;200、坐垫;201、底板;202、压力传感器;203、光纤传感器;204、单片机;2041、开关按钮;205、蓝牙模块;206、蓄电池;2061、充电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

请参照附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身心健康智能监测评估装置,包括座椅100和坐垫200,坐垫200放置于座椅100上,座椅100为用户身心健康监测提供测试区域,坐垫200用于采集用户的身体体征情况,座椅100的上方设置有操作台101,操作台101方便用户进行心理健康的测试,操作台101的内部设置有主控制器102,主控制器102用于收集监测数据进行评估,操作台101上设置有触控屏1012,触控屏1012与主控制器102电性连接,用户主要在触控屏1012上进行心理健康的测试,主控制器102上设置有测试模块1021、收发模块1022、储存模块1023和供电模块1024,坐垫200的底部设置有底板201,底板201与座椅100的表面接触,底板201方便了坐垫200内部电器元件的安装和检修,也为坐垫200的底部提供了硬支撑,保证传感器元件的正常信号采集,底板201靠近坐垫200的一侧设置有压力传感器202、光纤传感器203、单片机204、蓝牙模块205和蓄电池206,压力传感器202用于采集用户的坐姿数据,光纤传感器203用于采集用户的心率和呼吸率数据,压力传感器202和光纤传感器203的输出端均与单片机204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单片机204接收到传感器信号后将其处理、转换为数据格式,蓝牙模块205与单片机204电性连接,蓝牙模块205与收发模块1022通讯连接,蓝牙模块205通过收发模块1022与主控制器102建立无线连接,将单片机204转换后的数据发送至主控制器102上,近距离的数据传输采用蓝牙连接,传输稳定可靠。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进一步的,操作台101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架1011,连接架1011的底端与座椅100的右侧支架固定连接,触控屏1012内嵌于操作台101的上表面,触控屏1012嵌设固定,保持了操作台101台面的整洁美观,方便用户和管理人员进行触控屏1012的操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进一步的,测试模块1021用于用户心理健康的测试,收发模块1022用于接收坐垫200采集的生理数据,并下发主控制器102的相关指令,储存模块1023用于储存对应用户监测评估的过程数据,测试模块1021、收发模块1022和储存模块1023均与主控制器102电性连接,测试模块1021生成心理评估量表,并将用户的测试结果传输至主控制器102上,收发模块1022与坐垫200上的蓝牙模块205连接后接收用户测试过程中身体体征数据的变化数据,同时,主控制器102可通过收发模块1022下发控制指令至单片机204上,控制指令包括传感器的信号采集周期、信号传输间隔等,储存模块1023将主控制器102上的运行数据对应当前用户建立个人资料夹后分类储存,方便后期整理并分析用户的健康变化状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进一步的,操作台101的上表面还嵌设有太阳能板1025,太阳能板1025的输出端与供电模块1024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供电模块1024的输出端与主控制器10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太阳能板1025将光照转换为电能储存至供电模块1024内,并在需要时为主控制器102提供运行动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进一步的,压力传感器202设置有四个,且两两一组呈对称分布,分别用于采集用户坐姿前倾、后倾、左倾和右倾的幅度,通过用户身体坐姿的变化判断用户心理负荷的变化。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进一步的,底板201内嵌于坐垫200的底部,坐垫200的一侧设置有开关按钮2041,开关按钮2041与单片机204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开关按钮2041控制单片机204的启动和关闭,使单片机204开始接收各传感器的监测数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进一步的,开关按钮2041的一侧设置有充电接口2061,充电接口2061的输出端与蓄电池206的输入端电性连接,蓄电池206的输出端与单片机204的输入端电性连接,蓄电池206为坐垫200内的电气元件提供电能,充电接口2061方便为蓄电池206补充电能,坐垫200可与座椅100分离后通过充电接口2061进行充电,提高了坐垫200的通用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进一步的,坐垫200的内部填充有记忆海绵,坐垫200的上表面呈弧形设置,且表面铺设有透气网布,坐垫200上表面的弧形设置与用户臀部贴合,提高了坐垫200的舒适性,符合人体生物学设计,降低测试环境对用户情绪的干扰。

具体的,该一种身心健康智能监测评估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将坐垫200放置在座椅100上,用户坐在坐垫200上,按下坐垫200侧方的开关按钮2041,然后点击操作台101上的触控屏1012录入个人信息后,开始进行心理量表评估,测试模块1021生成评估试题,用户在进行心理测试的过程中,坐垫200内的压力传感器202采集用户坐姿的变化信号,光纤传感器203采集用户心率和呼吸率的变化信号,并将信号传输至单片机204上生成对应的身体健康数据信息,然后蓝牙模块205连接收发模块1022后将身体健康数据信息传输至主控制器102上,当用户完成心理量表评估后,主控制器102根据评估测试过程中用户心率、呼吸率的变化情况判断当前心理评测是否有效或准确,并将数据信号及分析结果传输至储存模块1023内,根据用户个人信息建立独立的档案储存,方便分析用户健康状况的变化。

需要说明的是,触控屏1012、主控制器102、压力传感器202、光纤传感器203和单片机204的具体型号规格需根据该装置的实际规格等进行选型确定,具体选型计算方法采用本领域现有技术,故不再详细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触控屏1012、主控制器102、压力传感器202、光纤传感器203和单片机204的供电及其原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清楚的,在此不予详细说明。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