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康复治疗对脑外伤后意识及认知障碍的临床和机制研究
【6h】

康复治疗对脑外伤后意识及认知障碍的临床和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英文缩略词表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正中神经电刺激对脑外伤后昏迷患者促醒作用的临床及机制研究

中文摘要1

Abstract

2.1前言

2.2材料和方法

2.3结果

2.4 讨论

2.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外伤患者单侧空间忽略的功能磁共振研究

摘要

ABSTRACT

3.1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结果

3.3 讨论

3.4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创新性总结

致谢

综述: 单侧空间忽略的康复治疗

展开▼

摘要

目的:
  (1)研究正中神经电刺激(Median nerve electrical stimulation,MNS)对创伤性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后昏迷患者的促醒作用;
  (2)探讨正中神经电刺激对TBI后昏迷患者促醒作用可能的机制。
  方法:
  将60例TBI后昏迷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30)和对照组(n=30),两组均给予常规促醒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MNS治疗。两组治疗前后均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Glasgow coma scale, GCS)和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ph,EEG)及单光子发射计算机化断层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检查。
  结果:
  (1)治疗4W后实验组平均GC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实验组脑电图病灶侧δ/θ活动减少,α波波幅降低;
  (3) SPECT视觉分析表明治疗后实验组病灶区脑血流量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半定量分析显示病灶区(右 ROI—左 ROI)/右 ROI%也较治疗前平均提高12.34±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正中神经电刺激对创伤性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具有促醒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病灶区脑血流灌注增加有关。
  目的:
  (1)观察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治疗脑外伤患者单侧空间忽略(Unilateral Spatial Neglect, USN)的临床疗效;
  (2)探讨高频rTMS治疗脑外伤后USN临床疗效可能的神经影像学机制。
  方法:
  (1)纳入符合入选标准的脑外伤后USN患者30例,按照随机数字发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2)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实验组给予额外的 rTMS治疗,治疗强度为运动阈值的95%,频率10Hz,刺激点位于患侧右顶叶皮层区域(EEG10-20系统的P5或P6点),每次治疗10分钟,2次/天,连续治疗10天。
  (3)对两组患者进行基线(治疗前)和治疗10天后行为学量表检查以及静息态fMRI检查,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在基线及治疗10天后行为学表现和静息态fMRI改变情况。
  结果:
  (1)和对照组相比,rTMS治疗后实验组USN症状明显改善(线段划销实验,p=0.038);图形删除测试,p=0.034;凯瑟琳-波哥量表,p<0.05);
  (2)高频 rTMS治疗可增强脑外伤患者患侧脑区颞上回、额中回、顶上小叶、楔前叶及小脑前叶兴奋性,增强患侧半球的竞争抑制作用。
  结论:
  高频rTMS可明显改善脑外伤患者USN症状,其可能的神经影像学机制是使功能脑网络发生可塑性改变,平衡左右大脑半球的兴奋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