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明清耶稣会圣母像研究
【6h】

明清耶稣会圣母像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圣母崇拜是明清中国基督教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学术界此前主要是从明清耶稣会士利用圣母像传教的现象、耶稣会圣母传记文献中的圣母形象以及圣母与中国民间女神信仰的接洽等方面探讨圣母崇拜,对明清圣母像本身的研究相对较少。就明清圣母像的研究来说,又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指出圣母像比“耶稣受难像”容易被国人接受,因而在天主教传教事业中被传教士广泛运用;二是指出圣母像作为西来美术作品,其明暗写实技法对中国传统艺术产生了冲击。本文是根据圣母像艺术形态、表现手法及图像内容,对明清时期耶稣会圣母像的系统研究。主要探讨了明清圣母像的来源与原型、圣母像与天主教灵修、圣母像中体现出的圣母论等三个方面的内容,提出了如下观点:
  一、十六世纪,耶稣会基于圣母崇拜,遵循欧洲传统圣母像原型,创造并向世界各地传播的圣母像,是明清中国圣母像的直接源头和原型。明清中国圣母像作品中表现的天主教灵修方式和圣母论等教义,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二、耶稣会大力推崇的圣母崇拜,对圣母像的流行产生了重要影响。无论是著述立说、海外传教、训练修士还是修建教堂,耶稣会无一不将虔诚的圣母崇拜与天主教神学思想贯彻其中。耶稣会艺术家们为后人留下的带有浓郁宗教艺术特点的圣母像,随着传教士的足迹传到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地。
  三、中国圣母像的原型来自欧洲。《程氏墨苑》圣母像原型为西班牙塞维利亚大教堂的太古圣母,利玛窦版画中圣母像来源于日本。但都不是现存的那幅威尔克斯兄弟作版画中的圣母像,而是西班牙传教士所传的太古圣母像。至于落款为“唐寅”的白衣圣母像,其作者是晚明中国丹青高手或中国天主教信徒以当时耶稣会士带入中国的“罗马人民守护神”圣母像摹本为参照所作。
  四、明清圣母像与耶稣会的灵修有密切关系,是耶稣会士默观、效法和祈祷的对象。《诵念珠规程》中的圣母像体现了以天主教传统默想《玫瑰经》为主的灵修;《出像经解》中的圣母像体现了以耶稣会《神操》为体系的灵修。它们与耶稣会中文默想类书籍与版画类图书一样,既宣扬基督教教义,又推行欧洲耶稣会的修行模式。
  五、圣母像是圣母论的形象化,蕴含丰富的耶稣会圣母论思想,又与中世纪的基督教神学思想中圣母论的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澳门圣保罗教堂前壁上的石刻圣母像与圣母象征符号-长楣上的门、石榴树、葡萄树、金灯台和花等八个图像宣扬圣母的卒世童贞;中央的圣母无原罪像由圣母像与相关的象征图像组成,是十七世纪初“圣母无原罪”的艺术表现形式。整座教堂前壁完整表现了圣母论四大信理:天主之母、卒世童贞、圣母无原罪和圣母升天。又如“万民四末”(临终、炼狱、审判、天堂)圣母像,表现的是期望圣母在人临终之时,保佑其得以善终,升入天堂;处于炼狱中的灵魂,也期望依赖圣母的代祷早日脱离炼狱;末日审判之时,圣母为世人向天主求情;在天堂中,与圣母一同享受天国的荣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