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要素市场化背景下乡村治理体制的改革

要素市场化背景下乡村治理体制的改革

         

摘要

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旨在实现要素市场自主流动、高效公平配置,构建更加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当前我国农村及整个国家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农村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是农村改革开放和市场化改革的新阶段,不仅对农村集体经济的产权结构、成员构成及组织和经营体制产生直接影响,也对乡村治理的组织基础、结构功能及领导和运行方式产生深刻影响。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阻碍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让市场在要素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进一步深化产权改革,构建更加开放的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让集体经济独立自主经营、走向市场;进一步理顺政经关系,实现村委会和村集体“政经分开”、村民自治向社区自治转型;进一步改进领导方式,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全面领导和支部书记“一肩挑”的法律和政策的衔接;进一步破除城乡二元化体制,实现城乡双向开放、要素自由流动以及基本公共服务和基层治理体制一体化,构建与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农村基层治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