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大都市郊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碳储量时空格局影响研究:以武汉市黄陂区为例

大都市郊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碳储量时空格局影响研究:以武汉市黄陂区为例

         

摘要

为了探究土地利用与碳储量的关系,提升区域固碳能力,以大都市郊区武汉市黄陂区为研究对象,采用Markov-FLUS耦合模型模拟自然发展情景、经济优先发展情景和综合发展情景下的土地利用变化,并运用InVEST模型定量研究不同情景下土地利用变化对碳储量的影响。结果发现:2000—2020年黄陂区耕地和林地分别减少63.916和3.549 km^(2),建设用地和水域分别增加63.826和5.406 km^(2)。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剧烈,转移地类面积为76.041 km^(2),其中耕地转出面积达64.486 km^(2)。2000—2020年黄陂区碳储量减少4.27 Tg,尤其是2010—2015年减少量最多,但整体上生态底色良好,地均碳密度较高。3种情景下耕地转向建设用地依然是区域碳储量减少的最主要原因,但综合发展情景下减少量最小。1 km×1 km尺度下土地利用强度与碳储量的莫兰指数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而局部自相关分析表明综合发展情景下两者协同发展的栅格占比最多。据此提出大都市郊区在未来开发建设过程中要坚守生态安全底线,减缓碳储量的快速流失,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