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工业技术>建筑科学>第八届全国建筑与规划研究生年会
第八届全国建筑与规划研究生年会

第八届全国建筑与规划研究生年会

  • 召开年:2010
  • 召开地:南京
  • 出版时间: 2010-10-25

主办单位:南京大学

会议文集:第八届全国建筑与规划研究生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外围护结构的遮阳是建筑节能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于夏热冬冷地区而言,外围护结构的遮阳设计更具难度.本文以华中科技大学南四楼加建项目为例,重点介绍气候适应性窗、主动式动态空心墙和太阳能光伏板屋顶等三种建筑外围护结构的遮阳方式,提出了建筑外围护结构遮阳设计的新思路.
  • 摘要: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渝东南土家族传统民居的营建技艺正在迅速消失.本文在深入研究土家族传统建造技术的基础上,提出适应性策略,并从选址择地、功能布局、结构与材料革新、细部装饰几个方面总结出符合当地地域特点和乡村建造条件的房屋建构方法.希望通过对土家族传统民居营建方式的继承与再创造,为渝东南地区土家族新农村民居营建提供一种新思考的方法和一条可操作的技术路线.
  • 摘要:本文选择了两间构造、保温情况完全相同,装有玻璃窗的实验箱和实验板房,通过对佛甲草及重庆常见耐旱灌木珊瑚树的4种不同遮阳措施进行实验,得出绿化遮阳最大可降温3~8℃,可见其降温节能效果非常明显.但如果将植物放置在室内,且门窗封闭,会增加房间内的空气湿度,所以应考虑适当通风除湿,以使房间获得最佳热环境.
  • 摘要:中国古代文明最璀璨的时期之一的唐代在西安这座城市烙印上浓重痕迹.在西安城市建设正在不断加速今天,唐长安城及唐时期遗存的大遗址必然的对西安的城市形态产生影响.本文通过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得出唐时期大遗址对于西安城市形态的影响,以求更好的促进西安城市形态空间的科学发展.rn 唐时期的大遗址无论是在城市轮廓用地结构等宏观方面还是建筑形式等微观方面无疑都对西安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笔者个人认为更为巨大的影响则是在对于人们内心和情感的一种影响。作为西安历史乃至中国上最为光辉璀璨篇章的唐长安城使得现代人它十分的向往,而这种向往不断促使人们去保护去发掘唐代的遗存,在城市的建设中不断的试图去体现唐长安的格局和风貌。这种文化和精神上的影响力才是唐长安对于西安这座城市最大的影响所在。
  • 摘要:本文从自然特征、文化传统、经济因素、社会背景等多个角度,对影响近代南洋文化背景下琼北民居衍变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阐述了在南洋文化背景下琼北民居空间形制的衍变原因,梳理出近代南洋文化背景下琼北民居与中原建筑以及东南亚建筑几者之间的关系,以揭示出这类民居承载的历史和文化信息.
  • 摘要:本文结合华东片区历史文化村落的普查工作,确定出历史文化村落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具体介绍了各项指标的内容及评价结果,最后以皖南文化圈的查济历史文化村落为例,介绍了基于综合评价的最终结果,指出未来的评价工作应面向全面性和系统性.rn 本文系统阐述了综合评价的具体因子和指标,并以查济历史文化村落为例,介绍了评价的具体结果。从以查济为例的历史文化村落综合评价结果中可以得知,尽管历史文化村落的物质文化遗存和非物质文化遗存相当丰富,但倘若不能处理好村落遗产的保护与发展问题,这些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必将面临来自多方面的威胁。因此综合评价的意义也在于找到与遗产保护相关的各个方面,对其进行评价,从而为之后的村落发展、建设活动等提供依据,以避免盲目开发建设,破坏文化遗产的行为发生。未来的评价工作应着眼于全面性和系统性,应该是面向多元对象的评价标准,评价标准操作方法也应多样化。本文中所选择的评价指标是根据目前调研的历史文化村落的整体情况概括所得,受所选择调查的对象数量的限制,不免存在疏漏,因此历史文化村落的综合评价标准体系的建立还有赖于更多调研实例的补充和完善。
  • 摘要:本文分析了中国集合住宅的背景与现状,通过对中小户型集合住宅问题的分析,试图找到符合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小户型住宅设计模式.利用空间回路设计手法同双层立面系统的具体应用,在营口鲅鱼圈回迁区住宅当中达到了实践的探索.
  • 摘要:建筑遮阳的目的是夏季防止过多的太阳辐射,冬季又能获得足够的日照,只有较好的协调两者的关系才可以提高房间的热舒适性,同时降低整个建筑的能耗.但现实情况是大多数现有的建筑都缺少遮阳设计或者遮阳设计不合理.故笔者选择徐州地区进行调研,汇总了一些现有建筑的遮阳实例,对其进行归纳分类,同时使用计算机模拟相关遮阳情形,以评价现有建筑遮阳效果,同时对不尽如人意的实例进行优化改造,以提供一些建筑外遮阳设计的有效的经验.提出要增加遮阳宣传,强化全民遮阳意识;丰富遮阳类型;采用新型的遮阳材料;发展可调节外遮阳;采用遮阳和建筑一体化设计。
  • 摘要:在当代,全球走向低碳经济时代,建筑也要走向低碳生态建筑。重新关注建筑设计与自然、人文、历史环境的和谐性,已不仅仅是出于为民族文化的延续做出贡献,而是关系到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减少建造活动对全球环境的影响,使人类免受“末日劫难”的积极响应措施。传统地方性建筑充分回应了地方气候、自然环境、资源等条件,利用可得的地方材料和能源,用朴素生动的建筑技术和设计手法获得生态性,给予人们发展中国的生态建筑的启示。可以预见,提倡低碳经济的当下,是一个促使中国地域主义建筑获得新发展的契机,地方传统建筑因其生态性获得关注是顺理成章的。回到传统寻找应对危机的方法,汲取现代建筑进步的方面,相信低碳时代亦将催生中国地域特色建筑传承与发展的春天。
  • 摘要:本文从点、线、面三个方面对维多利亚港旅游空间进行研究,同时研究出影响滨海地区旅游空间结构的因子,从而根据各项因子再对维港旅游空间做出深入分析,最终总结出维港旅游空间结构的优劣势,并提出优化建议:针对内港区旅游容量趋于饱和现象,建议采取分流措施,积极发展外港地区,增设旅游节点在空间离散度分析己经发现,虽然整个滨海区的旅游节点处于离散状态,但是内港核心区的旅游节点却属于凝聚型分布,再从旅游节点层级、分布及公共服务设施的供给分析,内港区旅游发展己经处于饱和状态,因此应把旅游发展重点从内港区转移向外港区,增设旅游节点,以容纳一些由于容量关系未能在海港中心区设立的设施。
  • 摘要:城镇用地扩张是影响碳排放的主要驱动因素.本文基于苏州市1985年、1995年、2000年和2005年4个时期的LandsatTM遥感影像数据,提取苏州市1985-2005年的城镇用地扩展信息,定量测算了1985-2005年苏州市各个地区的碳排放量,并分析了城镇用地扩展与碳排放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和协同扩张关系,为构建可持续的低碳城市发展模式和低碳城市规划体系提供参考.rn 苏州市1985-2005年城镇用地面积净增长了488.93公顷,由1985年的2.49%上升到2005年的8.14%,全市1985-2005年间的年平均扩展速度为11.32%。苏州市各个地区城镇用地面积均逐年增长,而三个研究时段的扩展速度则有所波动,1995-2000年城镇用地扩展速度比1985-1995年有所下降。从空间对比上来看,张家港市和昆山市的城镇用地比例较大,2005年分别占12%和13.18%,且其年平均扩展速度也较大,其中又尤以昆山市的城镇用地扩展最为显著,城镇用地面积比例和扩展速度均为最高。rn 根据碳排放的测算方法可以计算苏州市不同地区的碳排放量,全市碳排放量从1985年的731.778万吨增长至2005年的23452.260万吨,且绝大多数地区的碳排放量均呈逐年上涨趋势,而碳排放的年变化速率则有所波动,在三个研究时段有升有降。通过对比研究发现,市区的年平均变化速率最高,为304.07%;吴江市的年平均变化速率最低,为51.68%rn 基于城镇用地扩展特征和碳排放的时空演变分析,可以发现城镇用地扩展具有显著的碳排放效应,在苏州市城镇用地扩展的同时,碳排放量亦随之快速增长;从空间差异上来看,常熟市和昆山市城镇用地扩展与碳排放的协同扩张效应比较明显。城镇用地扩展之所以会产生强烈的碳排放效应,主要是由于城镇用地是最为主要的碳源,远远高于耕地利用过程中农作物生长产生的碳排放量,而城镇扩展又意味着林地和草地等碳汇的减少,继而导致了显著的碳排放效应。
  • 摘要:近年来,随着低碳理念的发展,低碳园区应运而生.本文结合南京紫东低碳示范园区项目,介绍园区概况,提出园区建设目标和规划设计指导思想,从构建指标体系、优化规划设计方案、补充专项规划、整合绿色技术和预评审星级绿色建筑等五个方面,总结出低碳示范园区规划设计的策略,对今后中国低碳园区的建设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推进,城市问题日益严峻,同时全球范围的粮食危机迫使农业突破现有方式,进行新的探索.在这样的背景下,垂直农业进入人们的视野.垂直农业分为垂直农场和表皮农业两类,包含资源化处理城市有机废水、废物和农业生产两种功能.垂直农业作为一项低生态成本的新兴绿色产业,具有改善城市环境,减少城市能源使用和废气排放,建立城市生态廊道的能力,并能为城市带来一定的社会效益.
  • 摘要:通过对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的巴塞罗那馆的研究,分析其建筑拟态传播系统的元素构成,进而分析建筑拟态传播环境下建筑传播效果和普通建筑传播效果的差异.rn 在拟态建筑传播环境中,建筑真实的型体、颜色、构件、空间等属性被一些识别性或特征更鲜明的符号代替,为了让建筑受众更好地体验到建筑空间特征。但由于某些建筑客观属性在传播过程中被信息滤除,受众对于建筑物的建筑感觉和建筑知觉上的认知的丰富性将和实地参观建筑物的感受有差别。rn 在拟态建筑传播环境中,为了传播的效果和由于传播条件的某些限制,信息的选择和优化是必须进行的步骤。这就将导致建筑构件细部等元素的缺失,从而使得拟态建筑传播媒介与实体建筑媒介相比,给建筑受众带来了建筑心理感知的差异。rn 其次,在建筑拟态传播环境中,符号有其特别设计的一整套编码体系,这也是为了让受众更好地体验建筑而设计的。这也将造成建筑体验的程式化。rn 真实的建筑环境中,人们感受建筑可以通过各自不同的方式进行:如触摸材料、感受光影变化、体验空间韵律等等。不同的方式能够造成对建筑不同的感受。rn 由此可见,拟态建筑传播环境对受众的建筑体验的丰富性将会造成一定的影响。rn 再次,跨地域的建筑传播本身就充满挑战。不同的地域其建筑文化必然是不相同的,不同的文化的符号系统一定是有差异的,这些差异对交流传播将造成障碍。rn 如果对于符号的选择与运用没有很好的掌握,没有很好地适应受众的文化符号体系,很有可能造成建筑传播的实际效果与预期相比的差距。
  • 摘要:当今世界,城市化己成为一股不可抗拒的滚滚浪潮,正在席卷全球.知识城市是21世纪一种全新的城市发展理念,其出发点是对现在的原型城市通过创新和空间再造促使其转型到以知识为基础的发展之上来.这种过程其实就是一种城市创新活动.要确保这种创新活动和城市转型的成功,就需要在一个城市内塑造出一种有利于知识交流的公共空间,或是共享知识的网络体系,这对知识城市的建设尤为重要.本文首先对知识城市的概念与理论的演变进行了回顾,并简要阐述知识城市理论在国内外城市规划设计中应用的现状与不足.在具体的技术路线基础上,以知识文化基础设施为切入点,基于深圳市中心城区的航拍图,运用知识城市的研究方法,探究深圳中心区的空间特征.其次根据实地调研过程中获取的数据资料,并以工作日和节假日的人口分布和行为特征状况为调查对象,来分析研究深圳市中心区的城市空间使用状况.最后,将深圳市中心区的空间结构分析图和人口行为分布图叠加,找出深圳市中心区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现状存在的问题,对深圳市知识城市的建设提出指导性意见与规划设计导则,同时也为知识城市设计的理论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案例与研究思路.
  • 摘要:本文选取控规核心指标中最具有关键性的指标——容积率,以武汉市汉阳钟家村片区控规细则的编制为例,详细解析了其定性与定量结合的容积率赋值的方法.提出了在定性方面,以上位规划确定的强度分区与现状测算的容积率为依据.在定性方面,根据《用地建设强度指标控制表》测算基准容积率,再依据《容积率调整系数表》矫正后得出地块最终的额定容积率.本文对于国内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容积率指标测算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与借鉴意义.
  • 摘要:梅州市是全球最大的客家人及客家文化的聚集地.作为客家居住建筑代表的传统客家民居,是梅州市的文化瑰宝之一.然而目前对客家民居的保护和改造规划及工程均不尽人意,导致传统的客家民居及其环境遭受破坏.本文对此提出了梅州市传统客家民居的保护更新与文化传承的几点策略,包括明文界定保护范围及内容,提供法律支持;做好客家民居保护规划,确保合理实施;通过申报文化遗产、加强文化宣传来提高全民保护意识;以保护为基础,适当的建筑更新;从内涵出发传承建筑文化,而非纯粹的外形模仿;统一开发管理民居旅游资源,尽量体现其原始特色等.
  • 摘要:作为个人营建的典型代表,鼓浪屿家庭旅馆以其精心的设计组织,实现了旧建筑的维护和再利用的双赢,激发了城市活力。它们充分体现了普罗大众对居住营建和更新的智慧思想,并产生了丰富多样、具有高度适宜性和地方特色的城市景观,在塑造城市多样性和景观和谐性方面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rn 在20世纪之前,建筑师和规划师尚未成为营建的主体,而今,随着营建的制度化和专业化,专业人士成为设计的主导,曾而经占据主体的个人营建则日趋没落,甚至被排斥,认同缺失。然而多角度主体的营建活动对于城市环境的塑造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对于多元化、生活化的有机城市景观的塑造有着独一无二的积极作用。在公众参与不断凸显的今天,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对多元营建方式的重视必将有益于社会的和谐,有益于城市的长远发展。rn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鼓浪屿家庭旅馆现象巫需得到专业人士的关注。作为一个有着丰富近代建筑遗产的旅游区,其景观资源是不可复制的,当下家庭旅馆的升温和政府的推动可以带来更加繁荣的投资,但个别旅馆营建破坏建筑景观的现象同样存在,需要相关专业对此真空地带进行介入和评估,尤其是建筑学的参与。
  • 摘要:在对赣中新农村建设现状和传统乡土民居地域性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将地域主义建筑思想的相关理论结合当地实际,有选择的借鉴并应用于当地农村,总结出以地域性为基础,以全球化为背景,发展低成本生态技术,以被动式节能为重要辅助手段,并以现实生活为根本的新乡土民居设计理念,对当前进行的新农村建设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
  • 摘要:近几年,消费文化对建筑学与建筑设计的影响越来越显著,主要体现在对建筑的影响,以及对建筑作为一种文化的表达方式的影响.本文着重从后者入手,探讨了建筑作为一种媒介,在表达与制造信息的过程中如何受到了消费文化的影响,并提出了建筑师在这种局面下的历史责任.提出建筑师有责任辨别这种消费文化中的利与弊,要积极地去争取以自己的能力所及来对建筑文化进行掌舵,进而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人们的观念,参与到信息(社会思想与文化)的创造中去,这样才能根本地积极地发挥出建筑作为人类文明产物、作为媒介、作为文化形式的根本意义。
  • 摘要:本文从"影像"与"建筑"的关系这一角度出发,试图针对朱利斯·舒尔曼和查尔斯·伊姆斯等人的建筑"影像控制"展开分析,并由此扩展为对战后美国现代主义建筑的兴起与其自身的"影像"之关系的研究.这一研究将有助于在媒介泛滥的今天重新审视那一段广为人知的历史,帮助人们更加立体的看待美国现代主义成形的历程,从而明晰"影像控制"制造的"再现"与现实世界的差异.
  • 摘要:本文主要以承德、丽江、泰安三座城市为例,通过对三地的城市特征、经济社会及其世界遗产地进行的全方位调查研究,参考现有理论体系并结合一手数据和资料,建立关于城市形态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评价指标体系.继而着重借用城市规划、计量经济学与保护学的部分分析方法,讨论其对所在城市经济社会与景观形态发展所具有的促进作用、作用的基本模式、产生的长期效益等问题.最终,试给在遗产地影响下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道路提供建议.研究表明,遗产对于城市形态与经济发展各个方面带来许多正面积极的影响,但问题同时存在。比如遗产地本身的可持续发展、城市投入与引导的力度方向等。丽江的过度开发与居民矛盾、承德的国际旅游城市定位与实际执行间的困难、泰安山城一体的限制这些问题,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分析、严谨规划、正确引导,才能真正使遗产地城市走上一条蒸蒸日上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 摘要:本文从建筑学的角度,探讨对城中村内犯罪行为产生影响的空间因素,考察空间的组构与犯罪行为的内在联系.笔者对易发案场所及其同类场所的空间深层结构的异同进行分析,并绘制图表对其中的重要影响因素进行量化对比,在理论层面探求通过空间改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城中村犯罪率的途径.并对西安市城中村改造的方式提出一些建议:减少出入口,以增加拓扑深度;改树状结构为环状结构;拆除部分堵塞街巷的建筑,增加相邻空间数;消除视觉死角,修整界面,提高空间监视度。
  • 摘要:本文应用HAP.net软件,叠合高速公路网和主要障碍对全国33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势力圈进行划分和结果分析.表明:城市势力圈在不同地区呈现显著不同;沿海地区城市密度高,规模趋同,形成了均质的跨越省界的城市连绵区;中部地区城镇体系结构明确;西部城市分布分散,规模较小,省会城市的首位度很高.对比叠合路网前后的结果发现,高速公路的建设使得东部城市群原有层级结构趋向扁平化;而在中部地区,路网促进了中心城市吸收周边资源.
  • 摘要:预计到2020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6%-58%,每年将有1700万的人口转移,这将是建设生态城市和良好城市景观的巨大挑战.研究城镇化进程中这样一个庞大的人口转移主体——农民和企业的主体行为模式,对当地城镇化的发展方向具有实践意义.rn 无论是现在的城市还是即将被城镇化的未来城市,维持其稳定发展的脉在于社会层面的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社会关系,当追根溯源的时候,发现这种融洽的社会关系源自于人们对生活的满意度。一般地,大力推进城镇化的发展,目的无疑是促进城市生活朝更舒适的方向发展,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城市给人们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同时,也给予了一定种类的公共文化生活,但是,所有的这些生活大部分都是一种满足市民必要交际的手段,并非人基本的精神内核需求。而乡村往往具备了含有精神内核的习俗和社会关系。当市民满足并愿意维持自己的生活状态时,所处地方推行的规划政策就是成功的,相反,得反思规划。rn 研究中,通过分析,包括现有乡村的价值所在、即将被城镇化的农民的经济行为模式和乡镇工业企业的行为模式,即以城镇的经济发展为指向,大力建设城镇基础设施,让居民享受到城市的便捷、活力,同时,在城市中保留乡村的自然景观、田园景象、生态绿洲,形成一个拥有农村特有的社区和谐的都市乡村,建立便利的生活途径,拥有和谐的社会交往关系真正属于当地居民的更好的幸福生活,让他们拥有景观良好的物质环境和饱满的精神生活。
  • 摘要:对世界文化遗产资源进行监测,以便对其保护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引导,而监测指标是监测体系中监测结果评价、警区界定、趋势预测的重要依据.首先,从实际操作角度提出监测指标选取的原则,并提出世界遗产资源监测指标体系中的两个指标类型的概念.一类为依据构成遗产资源自身突出普世价值要素的保存情况厘定之"静态基准指标",另一类为由遗产资源身处的自然及人工环境、相关影响其突出普世价值要素的干扰因素的"动态浮动指标".同时,考虑世界遗产委员会之要求,以国际宪章、宣言、契约等国际间有所共识的文件等构建监测指标的选取方法.
  • 摘要:本系列研究试图利用对街区外部空间形态进行定量化评价的方法,即城市形态学的方法与数值流体力学(CFD)的方法相结合,探讨街区的外部空间形态与风环境的相互关系.城市空间形态的定量化评价指标有皱褶率(Rugosity)、孔隙率(Porosity)等,本文将重点讨论皱褶率与街区风环境的分布状况的关系,为探索基于改善街区风环境的外部空间设计策略进行一点有益的尝试.rn 建筑的布局对街区内平均风速影响很大。较高的建筑处于迎风向的端口,会对整个街区形成较大的遮挡,造成街区内部形成较差的风环境,迎风向上建筑由低到高布局会比由高到低布局的风环境分布较好。rn 在容积率不变的情况下,布置板式建筑街区比布置点式建筑的街区平均风速大,涡流区、风影区较少,有着更好的风环境。rn 街区皱褶率的改变,对街区下部平均风速的影响较小,没有明显的规律性;对街区上部的平均风速影响较大,平均风速和街区皱褶率呈现负相关的关系。rn 街区街道剖面平均风速和街区皱褶率呈现负相关的关系,即皱褶率越大,街道剖面平均风速平均风速越小,反之亦然。
  • 摘要:本系列研究从街区空间形态与街区自然通风的相互关系入手,结合城市形态学理论重点探讨不同街区空间形态下,街区风环境的分布状况,探讨有利于改善街区微气候的街区空间设计,从而达到创造良好的街区风环境,提高街区环境质量的目的.本文将重点讨论孔隙率对街区风环境的影响.rn 无论是点式建筑还是板式建筑,整个街区的平均风速都是随着孔隙率的增长而增长;rn 街区内东西向冠层的平均风速却更多的与建筑的形态、布局等多种因素有关,而与孔隙率关系不明显,其原因可能与本次计算案例较少有关,下一步的研究中将增加相应的案例数量,进一步讨论孔隙率与冠层内平均风速的相互关系;rn 在街区的顺风向留出更开敞的风道对街区风环境比较有利,也就是对东西向冠层平均风速有利;顺风向对建筑进行大的错动比进行小的错动对东西向冠层平均风速有利;rn 在点式建筑的排列下,背风区处于建筑的北面,南面则处于前排建筑的背风区内,这种排列方式所形成的街区风环境状况并不理想。板式建筑的背风区处于建筑的东向,在东西冠层内具有良好的通风,这样对建筑室内的通风以及污染物扩散都有着良好的自然引导作用;rn 孔隙率对不同形态街区通风状况的影响更多的表现在近地面和低楼层,随着高度的增加相应的影响会减小;rn 以数值模拟的方法预测街区的风环境,能以较短的周期和较高的精度为街区形态的选择和街区布局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 摘要:本系列研究试图利用对街区外部空间形态进行定量化评价的方法,即城市形态学的方法与数值流体力学(CFD)的方法相结合,探讨街区的外部空间形态与风环境的相互关系.城市空间形态的定量化评价指标有皱褶率(Rugosity)、孔隙率(Porosity)等,本文将重点讨论皱褶率与街区风环境的分布状况的关系,为探索基于改善街区风环境的外部空间设计策略进行一点有益的尝试.rn 皱褶率的大小与街区内不同高度处的风速的关系是不同的,当达到某一高度时,皱褶率对风速的影响值接近于零,而当高于这一高度时,皱褶率越大,风速越小,而当低于这一高度时,皱褶率越大,风速越大。rn 孔隙率与街区内风速值的关系是一定的,孔隙率越大,风速越大,反之,则风速越小。rn 沿流入风方向建筑高度差的增大有利于街区风环境状况的改善。
  • 摘要:土地适宜性评价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一项基本工作和重要内容.各类城市用地对用地条件、资源环境、交通条件等的要求不同,本文将城市土地开发的分为公共设施用地、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三大类,建立不同的指标体系,应用GIS空间分析分别进行用地适宜性评价.最后将评价结果叠加,形成城市土地开发的适宜性空间结构图示,从而指导城市总体规划的功能分区.
  • 摘要:通过对中国城市老年设施类型和功能的总结,以及有关研究的文献综述,提出中国老年设施体系建设急需应对的问题,包括对设施名称、功能和适用对象的明确;对社区照顾内容的拓展;对体系薄弱环节的增强补充.研究认为当前中国老年设施体系以发展普惠性为主,福利功能仍不健全,为缺乏自理能力并难以获得帮助的半失能老人提供日间照料以及失能老人提供机构护养是主要的薄弱环节.建筑学科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老年住宅的室内外环境方面,而针对提供公共服务的设施研究不足,还需要从规划方法、设施的专门特征和使用者需求等方面进一步展开.
  • 摘要:目前,国内规划人员在制定城市发展战略和土地控制指标时,多根据经验,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研究外部环境影响,缺乏量化数据的支撑.即将出台的"终结高价者得"的土地出让新政,也要求政府对特定外部环境下土地出让价格范围的估算更加准确.本研究针对此类定量分析不足的问题,尝试使用Hedonic住宅价格法,从二手房单位面积价格的角度对土地价值进行外部环境影响的量化分析.
  • 摘要:本文以作者对里斯本世博园区后续利用的考察体验及相关文献研究为基础,思考其成功后续利用并实现地区重建复兴的原因.通过分析其经验,得出在后续利用时充分利用已有资源延续原吸引力并根据使用人群及需求的变化创造新吸引力从而形成地区对人群的持久吸引力是其成功关键的结论.希望能给越来越多的将举办大型赛会作为发展契机的中国城市提供一点启示.
  • 摘要:"红专厂"曾是广州的鹰金钱罐头厂,经过两年的改造已经成为一个艺术氛围浓厚的创意产业园区.在快速城市化热潮下,如何在工业废弃地中实现生态恢复?如何再现工业用地的场所精神?在工业遗址的更新过程中,管理部门、设计师与业主将承担怎样的角色?本文将以广州红专厂的更新为基础,从规划到建筑和环境的改造方面来探讨工业遗址的再生,提出要有准确的价值评估,明确的定位,合理的开发与管理模式,建筑与环境的改造要契合工业精神的主题。
  • 摘要:本文主要以武汉洞庭街区更新与青岛路片区概念规划为例.针对目前历史街区更新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主张从空间角度入手,以中介空间为主要媒介,作为历史街区更新主导模式的补充与引导,在原有群体基础上通过不同类型中介空间介入,营造向参与其中的人们传达各种历史、建筑、集体记忆等信息的城市空间符号系统,缓解交通压力,整合城市空间,传达情感信息,塑造历史剖面景观统一体,激活街区活力,诱发历史街区内源式发展模式.
  • 摘要:本文以列斐伏尔空间理论为视点,通过对淹城的历史以及对武进城市化进程中空间生产的研究,阶段性分析淹城的历史文化因素对武进城市化进程的作用,认为历史文化被资本转化为消费品,并且标签化、符号化为武进城市的品牌对其城市化起促进作用,从而使武进城市空间得以更适合资本积累、增殖.
  • 摘要:为实现精明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本文将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思路视为规划的基本策略之一,提出建构绿色基础设施维度的战略性引导:规划层面统筹城乡发展,尝试建立统一、完善、多层面的国家空间景观规划体系;技术层面则针对城市建成区,提出基础建设方式由灰色向绿色的转型.并将相关研究成果探索地应用于城市河道景观规划的相关实践,以期实现"人-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共融共生.
  • 摘要:私家车的膨胀发展使城市居住区停车问题日益突出,本文简要分析了几种停车方式的优劣,并针对中国特有情况,提出现阶段中国居住区解决停车问题的主要对策应是"以地下停车为主、其它停车方式为辅".根据地下停车库设计特点,提出了一些可行的设计建议与方法。rn 居住区进行地下停车库设计时,要结合各个住宅小区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地下车库布局,优化车库平面和剖面设计。充分考虑车库的合理性、经济性、实用性、安全性和节能性,通过新颖、合理的规划设计,提高一定面积地下停车库的停车数量,提高地下停车库的使用效率与环境,使地下车库同小区的总体环境融为一体,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达到缓解居住区日益增长的停车压力的目的。
  • 摘要:本文以日本《建筑物综合环境性能评价体系》为参考对象,对中日两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产生背景,节能管理体制与政策框架,节能政策执行方式,节能技术研发,以及节能理念的宣传教育五方面进行比较研究,指出目前中国在建筑节能工作中的不足,并尝试提出合理的解决策略以促进中国《绿色建筑标准》的推行以及中国绿色建筑的发展.rn 从目前中国的绿色建筑政策体系上看,加快制定更具实际操作性的标准与规章,建立能效标识制度是完善并加强政策体系建设的关键所在。在制度执行上,则应通过更科学合理的,带激励性措施的政策来代替单一的行政命令推广模式。同时,完善相应的专业监管体系,定期检查政策的落实情况也是必要的。只有通过这些举措,才能提高政策制度的现实执行度、贯彻度,发挥制度的引导性。rn 在节能技术研究上,节能技术产业化势在必行。只有对建筑全寿命周期的节能技术进行研究,获取更大量的基础性数据,将相对分散的绿色律筑技术策略与措施,统一到ESGB所构建的技术框架下,才能完成节能技术的体系化建设,为制度建设提供科学的依据和保障。
  • 摘要:多元拓展的城市化进程背景下,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呈现多维发展的趋势.以公共利益为导向的新城建设不仅需要逐步完善市政、交通和信息等经济基础设施,同时需要生态基础设施(EI)和社会基础设施(SI)的支撑.本文拟以烟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三维复合"的新城建设支撑系统营建为例,切入社会学与经济学的相关理论知识,采用建立基础设施的多维分层模块化体系的方法,表达了规划设计研究的政治经济学倾向以及社会学趋势.
  • 摘要:本文首先以解放前的拉萨城区为研究对象,介绍各个时期城市建设情况,运用城市设计的空间分析方法分析宗教与拉萨城区城市空间的关系,包括土地利用、空间格局、道路交通、开放空间、建筑形态和城市色彩六个方面;其次总结出宗教影响下的西藏地区城市设计的原则、理念和方法;最后通过对昌都市昌庆街城市设计项目的案例分析,完成西藏地区地域性城市设计原则、理念、方法和实践的全面论述.提出要尊重自然,结合自然;尊重信仰,满足宗教需求;体现历史、宗教、文化的连贯性;创造满足现代需求的空间环境;协调环境、社会、经济三者,效益达到最大化。设计理念为:尊重神理、尊重人性、尊重自然。宗教影响下的西藏地区城市设计与一般的城市设计在方法上很相似,项目前期的收集资料、明确目标、调查研究等,项目中期的反复比较进行方案设计,以及项目后期的不断深化设计。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对于宗教与城市空间对应关系的分析与应用,作为城市设计的原则和理念己经被论述了的宗教问题在城市设计的方法上也必然有所体现,而且应该得到很大的重视。
  • 摘要:绿地是城市中重要的开敞空间,在城市防灾避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针对山地城市防灾的特殊性,通过攀枝花城市防灾避险绿地规划的实例,探索如何提升防灾避险绿地的安全性和规划的可实施性,在用地评价、容量控制、规划布局、建设实施的等方面建立适宜山地城市的规划方法,提升城市的综合防灾能力.
  • 摘要:本文在对中国传统院落文化,国外空中花园、庭院文化,以及中国目前住宅建筑"空中院落"研究成果的研究基础上,分析中国南方地区住宅建筑空中院落设计的重点案例,总结不同面积区间户型的空中院落设计方法分为超小户型(65 m2以下),小户型(65-90m2),中户型(90-120 m2),大户型(120-150 m2)和超大户型(150m2以上)五个区间。
  • 摘要:建筑路径空间作为建筑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建筑内部各功能的纽带,同时也是建筑使用者体验建筑空间的最直接的方式.本文将路径空间从建筑空间中剥离出来进行研究,通过对当代建筑的路径空间的解析与归纳,得出其所具有的多重属性与特征,并针对路径空间在当代建筑中的多重意义进行阐述,希望能为建筑设计的过程提供新的视角并且对于建筑设计本身有一定意义.rn 建筑路径空间最初存在的本质意义是服务于主要功能空间,起到过渡连接作用,然而在现代建筑中,路径空间承载了越来越多的情感寄托,被建筑师给予了更多设计的空间和外延,其与功能空间早己成为了不可分割的一体化设计,或成为功能空间的前奏,或与功能空间交相呼应,成为整个建筑设计中的亮点,因而对于一个好的设计者而言,不仅应该让建筑使用者在建筑中能按其设计的路径到达目的地,更应该让整个行进过程高效而有趣,并给使用者留下充分的可选择的路径空间。
  • 摘要:本文通过对楼盘网络广告语的本体分析研究,了解了居住区景观的开发的现状和趋势,获悉了合肥市居住区外部景观的分布特征。通过Ontology为支撑软件建立的“广告景观记述体系”,研究者对居住区常用的景观元素和设计方法有了一定的认识,了解了目前中国二线城市中开发商对于居住区景观开发的侧重点。比如偏爱使用水景元素进行设计,而在水景设施中又偏爱喷泉。同时也发现了居住区景观开发和设计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盲点以及需要重视的领域。比如在景观设计中缺乏对动物的考虑,在“声景”设计中仍然缺乏有效的手法,在设计中应该注重结合人在景区散步的行动特征,充分考虑景观视点设计等。这些研究方法和结论对居住区景观的开发和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从不同的立场对建筑这一文化与形式并存的意义实体进行诠释和解读的可能性.文章首先回顾了长期以来存在于建筑学领域的两种解读建筑的基本态度:其一是"建筑作为文化手段";其二是"建筑作为自治形式".作者将西方建筑批评家迈克尔·海斯提出的批判性建筑及其世间性这一概念重新进行了定位,提出了批判性建筑存在于文化与形式之上——而非之间——的可能性,并结合密斯·凡·德·罗的建筑作品对此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 摘要:本文通过对同济大学博士生楼夏季热舒适度现场调查研究得出在有有效通风情况下,室内温度在28.5℃左右时仍能获得较舒适的热感觉.相比现行建筑室内热舒适评价标准的舒适温度存在差异.通过分析现行热舒适评价标准所考虑的因素和产生的背景来找寻产生两者差异的原因,进而讨论适当调整热舒适评价标准并运用被动节能策略改善室内热舒适度所带来的生态意义和节能减排的正面影响.
  • 摘要:在能源日益紧张的今天,各种节能措施及可再生能源技术在建筑上的利用迅猛发展.在建筑节能设计中,围护结构占了较大的比重,其中西墙的节能处理对减少总建筑能耗至关重要.通过对光和风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发展和资源现状的分析,探讨在各类不同的建筑西墙形式中光——热、光——电和风——电利用的可能性及其技术措施,同时对可再生能源与建筑一体化也进行了研究,研究成果为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运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南京市70年代以来的既有居住建筑外窗性能改造与提升,设计一种机械隔音通风器,力求实现既有外窗采光、通风、隔声和节能多重特性的平衡.通过对南京市玄武区既有住宅外窗的调研,总结现有外窗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一种适合于既有住宅外窗改造的隔音通风器.本装置外观尺寸为910×270×290(长×宽×高,单位:mm)。风机位于通风器中间位置,两端对称分隔为3个腔体。考虑到制作的便利,主体材料选用有机玻璃,大部分用玻璃胶来粘接,部分用螺丝。装置外壳为7mm厚有机玻璃+单层穿孔板(贴玻璃纤维布)+8mm空腔+5mm厚有机玻璃,内部腔体间用5mm厚开孔有机玻璃分隔,开孔率介于42%~49%之间,孔径20mm。吸声材料用开孔率28%的穿孔板(帖玻璃纤维布)、泡沫塑料和海绵。设计装置经过测试和计算机模拟验证,表明它整体隔声量为31 dB(A);通风量为60m3/h时,接收室噪声级50dB(A)左右,噪声级有进一步降低的空间.
  • 摘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中国基于屯垦戍边而建立与发展起来的一个计划单列的特殊行政与经济实体,在全国范围内身份特殊,地位举足轻重.本文基于兵团小城镇规划识别理论广义CI范畴,重点研究兵团小城镇发展模式及产业发展策略两个要素.从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出发,以发展模式及产业发展策略为切入点,选择农二师27团作为实证研究,提出27团小城镇发展模式及农业规模产业化经营方式,构建以特色农业种植区为根基、以农副产品加工区为骨架和以服务业为导向的镇域城镇经济体系.
  • 摘要:本文根据常州市新北区城市及产业发展实践,剖析了生态足迹理论在明确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状态,量化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找出减小产业发展生态足迹的途径三个方面的应用.结果表明:新北区现已成为生态脆弱地区,产业发展的不合理是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因素.而新北区产业规划中的8大支柱产业依旧是生态足迹较大的产业,这将使该地区生态环境更加恶化.本文最后,提出生态环境约束下新北区的产业发展方向.新北区应加快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和生物医药产业的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大力发展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基础产业;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纺织、印染、服装、汽摩配等传统产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实行低碳策略,发展循环经济。
  • 摘要:城市公共空间人行通道的细部设计直接关系到行人安全与公共空间品质.中国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一直偏重于宏观效果的营造,而忽略了细节之处的周详考虑,由此带来一些安全隐患和使用上的不便.本文针对中国城市公共空间人行通道细部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安全"、"便利"两大理念为出发点,以提升城市公共空间的步行环境为目标,结合实际情况,对路面、绿化植物、照明、排水设施、附属设施的设计提出一些建议和思路.
  • 摘要:近年来,地震灾害的频发引发了人们对城市防灾场所建设的思考.本文以实现公共安全为目标,在对传统防灾公园规划方法进行评价和分析的基础上,调查研究城市居民的习惯性行为和应急性心理,提出在公共安全目标指引下的城市防灾公园总体布局、服务区划分和规模确定的方法及技术路线,最后以咸阳市城区防灾公园规划为例,进行实践研究和结果检验.
  • 摘要:以一个灾后重建竞赛设计的作品为例,阐述作者对震后地区民居建设的观点看法,并从抗震技术与建筑造价、地域性建筑风貌、农村的生活方式等角度提出一些在建筑设计中解决农村实际问题的探索性尝试.
  • 摘要:草原住居模式有一定的独特性,产生根源在于其独特的自然气候、人文环境和生产方式。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是其自然气候特征形成了这样的游牧生产方式,而生活方式造就了生活在这里人们的文化、习俗等人文环境。草原住居的独特性要求在规划、设计手法中具有针对性。依据当地的自然环境,更为重要的依托现今适用的生产方式,考虑经济发展水平,这样的设计手法才有存在的理由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例如牧区广泛使用的西北、华北地区的建筑形式,也是由于草原牧民在定居之初最容易学习借鉴到的建筑形式,相对来说又比较适应牧区自然条件和生产方式。草原定居住居的规模大小和形式的确定,建筑所使用的技术条件,都应该依托于现今经济发展。牧区所采取的生产方式,这样才可以创造依托于本土的、具有时代性的设计手法.
  • 摘要:基于实地调研及问卷调查,笔者认为秦淮河环境整治及滨水景观改造总体上取得了明显成效.改造后的外秦淮河风光带重新焕发出了勃勃生机,其主要有三大特点:1、拥有独具特色的"秦淮河+古城墙+绿色长廊";2、河流横贯南京主城段,是老城与河西新城的分界线;3、反映南京融古都特色与现代文明于一体的文化景观长廊.南京的改造范例对于中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创造优美的人居环境和提升城市形象,具有重要的意义.
  • 摘要:城市与自然相互交织的现状对现有的规划方法提出挑战.本文利用GIS测度景观指数的变化,从中可以发现景观格局的演变与景观空间形式的变化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临界点.空间临界点通常由具有特定意义的空间形式所限定.如果城市发展超过空间临界点,生态环境将出现不可逆转的损失.因此,本文认为城市规划的早期介入、景观空间形式识别以及搭建区域的景观骨架将有助于构建一个有序的"城市—自然"的交织空间.
  • 摘要:在城市特色湮灭的今天,塑造良好的中心商业区景观风貌已成为丰富城市交往空间、延续城市历史文脉、提升城市基本功能、展现城市特色形象的重要途径与方法.本文借鉴控制性详细规划中指标控制体系和城市设计导则中设计引导体系的规划方法,以沈阳太原街地区为例,提出中心商业区景观风貌规划的基本原理: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通过"点"、"线"、"面"空间要素的整合;按照"规划控制框架→设计策略→实施策略"的流程,制定具有地方特色,能够实现中心商业区自然景观、历史景观和人文景观和谐共荣,提升城市整体形象的景观风貌规划.
  • 摘要:文章以港口兴衰为线索,通过历史文献考证、定量分析方法论述了沙市港"兴——盛——衰——复兴"的历史过程而带动城市形态"点——线——面"的演变以及城市中心变迁的历史轨迹,总结了港口发展与城市形态演变的规律.从空间发展和经济影响两个方面论述了港口对城市的重要性,以期为城市以后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建议,提出要立足老港,轴向扩张;资源优化,环境整合;跳跃式发展,跨江发展。
  • 摘要:当前重庆农村住宅存在三种常见的基本平面类型:①传统穿套式平面布局,②外廊式平面布局,③集中式平面布局.其中以集中式布局为主.因此本文以集中式平面布局为研究对象,以提高热舒适度为目标,通过"原型——改造——二次改造"等逐步优化设计的过程,探索被动式设计策略,突显其在农村低碳居住模式中的重要性.
  • 摘要:青岛城市自1891年始有建置至今,一直延续了一种相对循序渐进的、稳定发展的城市规划布局.本文主要以近现代青岛城市街区空间结构的形态及其历史演变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运用空间句法理论,对现青岛老城区进行科学的量化分析,系统的总结出青岛老城区内的"核心街区"空间范围和特征,及其与现状整体城市之间的关系.以期使历史研究能够建立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之上,同时希望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尝试探索历史研究的新方法.
  • 摘要:商业步行街作为重要的现代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的重要对象.我国现代城市商业步行街不断增多,多种多样的步行街空间形态呈现的我们面前.在城市交通的立体化发展的影响下,现代城市商业步行街的立体化也成为了必然趋势.本文以武汉世界城·光谷步行街为例,论述现代城市立体商业步行街的空间特色和空间营造,包括外部空间营造;商业空间、餐饮空间、休闲娱乐空间、停车空间等内部空间营造;街道空间、入口空间、内广场、中庭空间等内部公共空间营造。
  • 摘要:地铁出入口与城市道路良好、合理的交接关系不仅能保证各种车辆、人群顺畅行驶,也能快速、安全地引导乘客进出车站.本文以北京市十三号线五道口站为研究对象,其所处的城市环境非常复杂,研究中运用实态调研的方法分析了影响地铁出入口与城市道路交接关系的11个影响因子,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和五道口站的基础条件,提出一种立体交通方式——双分层交通系统,即一次分层为分流乘客和行人,二次分层为分流不同类型的乘客.
  • 摘要:本文以重庆市建筑节能示范中心竞赛方案为例,主要研究分析了方案中对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自然风、光,地源)的利用和雨水收集及中水回收系统的应用.且利用ECOTECT模拟软件对设计进行模拟分析计算,以便在设计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建筑能耗.
  • 摘要:本文针对气候环境与民居形式特点的关联性,通过Ecotect生态软件进行模拟分析,研究徽州民居各要素如马头墙、天井、墙体、屋面及开窗方式等对于夏冬两季气候条件下内环境营造的影响,得出徽州民居中天井空间与马头墙的尺度和比例是影响夏冬两季太阳能利用矛盾的重要因素,进而提出一种对徽州民居改进方案的设想,其对于地域性建筑的可持续性设计具有应用价值.
  • 摘要:本文阐述一种以"木(竹)框架消能节点"发明专利为技术支撑的工业化、装配式的技术在其保温、隔热、隔音和防火方面的特点,旨在建造经济实用型的抗震木(竹)结构民宅,以适应中国灾后重建工作中所要求的环保、高质、高效、快速的建设要求。研究表明,作为现行的木结构框架结构体系房屋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暂时还没有能够满足所有大跨度的建筑结构要求,但是,带消能减震节点的木框架结构体系所建成的居民房屋,可以满足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所要求的性能目标,且1、可以采用工业化、装配式技术;2、只需施工现场干作业、环境污染小:3、只需少量工人、劳动强度小、无需专门的装配技术;4、施工工具简单、装配容易;5、建筑材料廉价;6、材料资源可再生等优点,适合建造经济实用型的抗震木结构民宅。故木结构框架结构体系在解决受灾地区居民建筑的快速建造中具有很大的实用性及发展的可能性,并且基于此,可以发现该成果亦可以应用于在中国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大量农村住宅的建造,并可为弘扬和发展中国的木结构框架结构体系做出巨大的贡献。
  • 摘要:论文从行为模式的角度研究城市社区防灾空间设计.为了研究社区的民众在重大灾害事故中如何防灾避灾救灾,从行为模式的角度出发,探讨民众根本的灾害意识和灾害应急行为,并由此总结出民众的灾害行为特征反应.以期在防灾型社区设计中从灾害—环境—行为的角度出发,更加深入的考虑逃生定向、有效疏散、灾时救援、避难通道、避难据点等防灾需求,并且提出防灾空间的设计对策.
  • 摘要:福建与台湾地缘相近、血缘相亲、习俗相同、语言相通,被视为一个共同文化区——闽台文化区.闽台传统建筑作为中国建筑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其文化内涵极为丰富.它们既保持了汉族传统建筑的共同特征,又因为历史背景的不同和自然条件的变化,形成鲜明的地方特色,表现出自己的建筑文化特征.本文旨在通过对闽台间传统建筑在形式、功能、材料、结构及构建技术等方面的比较来研究地域主义建筑对传统建筑文化的反映及其意义.rn 闽台传统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鲜明的个性很好地诠释了两地的建筑特质和人文习俗、思想观念,是闽台文化的重要载体。闽台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关系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稳定性与民族精神的凝聚力,虽然因为功能和实用性的需要而在建筑细部的处理上有所不同,但这更体现了中华民族建筑文化纷呈多彩的地域建筑文化特性。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共同的文化都是维系台湾与大陆密不可分的精神支柱。海峡两岸的建筑文化一脉相通,它们共同源于中华建筑文化而又呈现出多种形态的魅力。闽台传统建筑是闽台人民同根共源的历史见证和情感联系的桥梁。
  • 摘要:明清时期,历史上发生了规模宏大的"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运动.在江西籍移民的作用下,湖北的经济、社会、文化以及当地的民居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本文在对"江西—湖北"明清移民背景分析基础上,选取江西安义地区明清时期的民居建筑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平面型制、空间形态等方面来分析"江西—湖北"这条明清移民路线上的江西民居建筑的特征性形态,以期探寻其对湖北民居形态和技术的影响.
  • 摘要:城市园林作为文化认知的阐释与表达,真实反映了市民的生活状态和城市的文化记忆。寄啸山庄在19世纪末期扬州的出现,反映了城市在收缩与衰落时的文化境况。作为多种文化形态相接触的产物,宅园以居住方式的改变给出了回应。当所谓的世界文化与地方文化相遇时,后者如何立足于本土的自然、历史和文化语境,如何真实的表达自我、阐释自我?寄啸山庄以独特的建构方式给出了回答,诊释了“融合”而非“混合”的相遇方式。
  • 摘要:绿道近年来一直是众多学科的研究热点和前沿,但检索文献发现,国内对绿道规划设计方法的研究极为缺乏.基于最新研究成果,对绿道规划思想的起源和发展进行梳理,就规划目标和国外绿道规划的具体方法进行总结,并从绿道设计的基本原则、绿道宽度设计、绿道游径设计以及绿道路面与配套设施设计四个方面系统总结绿道设计的相关方法与理论,最后对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并对绿道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rn 研究表明,国外对绿道规划设计理论及方法的研究己较成熟。绿道的规划是多目标规划,在众多目标之间权衡是绿道规划的重要议题。同时,在绿道规划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自然、历史、经济等方面的问题。在技术层面上,基于GIS的适宜性分析法己广泛用于国外绿道规划过程中的路径选择。设计师在进行绿道设计时应秉承景观生态设计的一些基本理念和方法,且应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地形和气候条件、廊道植被构成情况、廊道功能、廊道周围的土地利用情况以及廊道长度,在廊道宽度设计时应参考关于生态廊道宽度的相关研究成果及经验值。从今后的研究趋势来看,未来的绿道研究,特别是中国的研究应更加关注大尺度、多功能绿道网络,绿道的结构和功能与相关城市要素的匹配以及绿道管理等内容。
  • 摘要:自环境问题成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国际社会普遍认识到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是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有效出路.本文在介绍低碳城市概念及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发展低碳城市的影响因子,构建城市碳循环模型,构想低碳城市标准与发展低碳城市的思路.以长株潭为例对发展低碳城市进行定性与定量的剖析,得出城市碳排放总量及构成,找出碳平衡缺口情况,提出城市生活低碳化、城市空间紧凑化、工业生产低碳化、发展模式低碳化、利用清洁能源、加强碳汇功能等发展低碳城市的对策建议.
  • 摘要:"高碳"生活引发了热岛效应、大气污染等城市环境问题.城市绿地具有缓解城市热导效应、净化空气的作用.本文重点分析城市绿地格局对城市环境问题的制约,提出"低碳"理念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要点:增加城市的绿地面积,提高绿地郁闭度和绿量,在碳源周围设置防护林,结合风向进行廊道规划,注重楔状绿地规划。以期为实现"低碳"提供有效途径.
  • 摘要:目前针对低碳城市,定性研究多于定量研究,且缺乏公认的评价标准.本文试图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低碳城市空间形态的研究来探索"低碳城市"空间评价体系的构建.文章基于城市空间结构研究、低碳城市规划,筛选出合适的指标因子.指标包含城市空间结构、土地利用、城市交通、产业布局、城市生态环境、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以及城市建筑群布局七个方面,共28个一级指标,34个二级指标.
  • 摘要:本文通过对2008年新颁布的《城乡规划法》、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程序、规划管理单元、美国区划法以及传统苏联规划模式的研究,仔细分析各地在新《城乡规划法》出台后重新编制的《XX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找出各城市的技术规定中的相似点、不同点等,并结合《保山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课题研究,整理出一套适合中小城市的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框架,为中小城市提供一套编制模板.rn 为贯彻落实《城乡规划法》,统筹城乡二元结构,新编制的《技术规定》应改成《XX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rn 将《管理技术规定》作为实现城市空间资源公平分配的主要标准,强调城市公共景观、城市安全和城市效率等公共价值的维护和保障,更多考虑公共利益和相邻权人的利益保护,与全社会所倡导的“环境友好”、“和谐社会”、“统筹协调”等目标价值协调一致。《技术规定》应该通过公平合理地配置空间资源,提升城市土地价值和运行效率,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增加《技术规定》的可操作性。
  • 摘要:历史建筑的改造和再利用己然成为建筑业界的热门话题与趋势.目前,国内历史建筑的改造与再利用的研究已经逐渐升温,然而在历史建筑改造与再利用的认识以及实践上却存在着愈演愈烈的理解偏差.本文从国内历史建筑改造与再利用的现状、历史建筑在现代城市中的定位和历史建筑改造与再利用的适应性策略三个角度出发,寻求历史建筑改造与再利用在现代社会中的定位和认识,以探索历史建筑改造与再利用的设计策略和对历史建筑改造与再利用的评价.
  • 摘要:本文选择以建构为视角,以一种批判性的态度深入建构文化的分离中,展开对砖、石、木应用于建筑表皮的研究,探讨传统材料与表皮形式之间的逻辑关系,思考传统材料运用的更多可能,希望能为建筑师进一步挖掘和丰富砖、石、木等传统材料的魅力提供一些新的视野和思路.rn 通过前文的论述和建筑实例分析可以看到,国外很多优秀的建筑师在建筑实践中,凭借灵活的思辨在各种思维定式之间轻逸跳跃,利用新的技术与设计理念努力拓展传统材料的建造可能性。在这样一些实验性的建造研究下,产生了许多有价值的设计思想与技术手段。这样的构思和设计将为传统材料的创新使用带来一个发展的动力。rn 相对于国外,中国对传统材料的建构研究还仍然处于孕育和启蒙阶段。建筑界对于材料应用的不重视导致整个建筑行业对于材料开发应用的缺乏。而且建筑师对于材料的了解、建筑设计过程中对于材料构造方式和表现方式的创新性思维以及建造过程中对于施工的精确表达,这种种条件和环节都是我国目前的建筑设计实践所欠缺的。显然,这些就导致了砖、石、木等传统材料在中国建筑设计中的虚弱和失语。rn 值得欣慰的是,近年来中国己经有一些实验建筑师在身体力行,在实践中对传统材料的运用进行了一些大胆地尝试与探索,收到了很好的成效。比如前文提到的张永和在重庆西南生物工程产业化中心试验基地中运用面砖作为表皮的建构尝试;建筑师王澎在其作品宁波市美术馆设计中对青砖和木材的应用:还有刘家馄在犀苑休闲营地的黑色镜面花岗岩和鹅卵石墙等等。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看到更多的像中国实验建筑师那样的对传统材料的构造方式和艺术表现潜力的探索和创新。这需要人们共同的努力,而不是仅靠哪一个人或哪一种理论就能改变现状的。
  • 摘要:先锋派艺术和先锋派历史事件的关系,可被视为艺术史与社会史之间关系的一个缩影.本文回溯了在不同历史阶段下的先锋派的特征,关注的是不同历史阶段下先锋派本质意义上的相同之处,而不是不同之处.重视的是那些延续不断的特质.正是这样延续的特质使过去蕴涵在现代之中,现代也必将预示着未来可能的发展之路.最后,将找寻到的共同之处作为参考点.客观地评价先锋派在当下社会的意义,并思考其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 摘要:德勒兹的哲学思想对非线性设计有着重要影响,其中"褶子"、"游牧"、"块茎"的概念被引入到参数化城市主义中,进一步从理论角度推动了运用参数化手段探讨自发性城市主义的过程.城市始终处于一种不断演化的动态生成过程,其能够表述为多重系统性效应的一种集群状态,通过建立连续变化的力场去组织和联接动态而复杂的当代社会.
  • 摘要:根据扬·盖尔在《交往与空间》中提出的理论,真正影响交往活动的主要源于两种思想,一种源于文艺复兴,另一种源于现代功能主义,本文的两个案例也是分别符合这两种思想.通过这两个案例的对比,从影响交往与空间的各种因素入手,分析空间环境与交往活动的关系,从中得出结论——设计师应该通过设计激发潜在活动的可能性.rn 户外活动的增加与维持常常是与环境质量的好坏联系在一起的。某一地区一时出现的状况通常反映出对于公共空间及户外活动的潜在需求。沙面街区中的雕塑正是反映了现阶段的各种活动(如摄影、唱戏、演奏音乐、绘画、交谈、嬉戏等),也许在设立雕塑之初,这些活动并没有全部浮现出来,但是设计师和管理者们通过改善环境,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逐步把先前被忽视而受限制的人类需求激发出来。rn 正如汽车交通随着新路的建设而发展一样,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户外活动在数量、时间和范围上都会增加。尽管物质环境的构成对于社会交往的质量、内容和强度没有决定性的影响(交往的形成还与居民的政治、经济、意识形态方面的共同兴趣有关),但建筑师和规划人员有义务通过设计创造适宜的条件,通过分析影响交往活动的因素并研究人们活动的心理特点,从宏观结构到微观细节,改善人们交往活动的物质空间条件,增加人们相遇的机遇,增加观察、倾听他人的机遇,鼓励交往。
  • 摘要:"城中村"在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给整个社会带来了很多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人们长期以来把焦点放在了其负面影响的讨论上,而它有利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正面作用往往被忽视、低估.本文以西安市沙井村为研究对象,采取实地调研地方法对沙井村存在的合理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并从历史背景、交通区位、市场需求等方面论证了其存在的合理性,同时也指出了沙井村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造思路.rn 城中村的改造己经不再是单纯的城市建设问题,不应以简单的拆除为主。应加快廉租解困房、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在改造的过程中也确保村民合法利益,在城中村的改造规划建设中应该保留原有的城市廉租房的功能,可以确保今后进城务工的非农人口找到一个既便宜有便捷的住所。在面对当今社会分化突出的现实,可以采取“掺沙子”理论,将低收入群体分散于城市中,“溶解”到其他人群居住的社区中去。即是在城中村从新建设时,采用税收杠杆和政府引导等方式对住房的建设格局施加影响,搭配建设不同档次的房屋,这样不仅保留了原本廉租房的功能,还能达到缓解进而消除社区阶层分化的目的。同时改造之后对村民进行职业技术培训,引导他们积极求职和自谋职业,达到对城中彻底改造的目标。
  • 摘要:目的:发现银川平原城镇区域空间网络的形态特征和发展状态,并预测未来银川平原城镇区域空间网络的发展情况.方法 采用Boyce-Clark形状指数、紧凑度、城镇密度等指标,等级分形,分布分形对银川平原城镇区域空间网络演进状态进行分析.结果:得出银川平原空间均衡状态、城镇发展水平,城镇区域空间网络发展状态.并探讨未来银川平原城镇区域空间网络的发展.结论:银川平原城镇区域空间网络虽已形成,但是仍然处于城镇区域空间网络演进的初级阶段,其区域内缺乏有足够辐射能力的大型城市,空间网络发展的动力不足.
  • 摘要:本文旨在初步探讨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三规合一"的途径与方法.文章首先简述"三规"的概念内涵、发展背景及其比较,继而分析"三规"的衔接问题以及国内外"三规合一"的经验,最后初步提出"三规合一"的一般性策略.笔者认为应编制"三规"之上的"综合性空间规划",并从七个方面阐述实现"三规合一"的具体措施.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中国"三规合一"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一定借鉴.rn “三规合一”不仅是规划设计人员的梦想,更是“三规”和谐共生的必然趋势通过“综合性空间规划”的编制不仅可以解决“三规”衔接的问题,还有利于规划公共政策属性的发挥、社会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但是,对“三规”的改革不仅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更是一项体制改革,在不同行政层级上应当有所差别,必须具备一定经验才能全面推开。可以先选择一些地区进行试点,总结经验教训和启示。
  • 摘要:本文分析了城市增长边界(UGB)的内涵,指出其具有刚性、弹性和阶段性三个特征.并结合花垣县城案例实践,从城市发展规模预测、城市增长动力和阻力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基于GIS平台分别构建评价体系,主要运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制定城市增长边界,探讨综合UGBs的划定方法.
  • 摘要:由于城市规划行业的特殊性,虽然实施了注册规划师执业资格考试,但注册规划师执业资格制度尚未真正建立,这大大影响了行业的准入性、降低了规划师的工作热情.所以,笔者希望通过横向比较注册规划师在不同级别编制单位数量上的差异,设置不同级别规划编制单位注册规划师设置数量和比例要求,用以保证将来相关措施的公正性与可实施性.rn 推荐最低注册规划师人数甲级院为15-20人,乙级院为5-10人,丙级院为2-5人。注册规划师占规划技术人员最低比例甲级院为35%,乙级院为20%,丙级院为30%。理由如下:rn 1)为保证城市规划设计项目的技术质量,满足现有规划设计单位技术责任体系中主要岗位设置的基本要求(主管规划的总规划师、主任工、部分项目负责人)。rn 2)满足国家有关《城市规划编制单位资质管理规定》中有关最低中级技术人员编制要求(中级及中级以上职称甲级院12人,乙级院10人,丙级院2人),同时还要考虑与《城市规划编制单位资质管理规定》的修订完善的需要,结合现状各类资质单位注册规划师比例(现状甲级院32%,乙级院18.3%,丙级院13.8%)。rn 3)既要考虑现实情况,又要考虑今后几年注册规划师数量增加的可能性,兼顾设置标准的必要性及方案的可操作性,所以取接近55%的设计院可以达到的注规数值。rn 4)有利于促进规划编制单位重视人才培养与竞争。
  • 摘要:微山县南部新城规划由于规划区域周边环水且地势低洼,易受洪涝灾害和南水北调泄洪影响,特别是区内昭阳煤矿的开采造成部分区域地表下沉、移动变形,形成采煤塌陷地,导致地基承载力下降,严重制约了新城规划设计的进行.故结合多准则决策分析方法,综合利用3S技术,基于GIS软件对微山县南部新城进行土地可利用性综合评价.通过评价得出区域土地不同的建设适宜性等级及各自对应的面积,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对该区域不同建设等级土地的规划利用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合理建议,为新城规划提供辅助决策和技术支撑.
  • 摘要:以建筑表皮设计为出发点,对当今国内外参数化设计在建筑表皮创作中的运用进行分析和整理,并分析案例对其具体操作做出相应探讨.文中所总结的内容并不是参数化设计运用在建筑表皮创作中的全部方法,但是他们有一定的典型性,能够从特定的角度解释先锋建筑表皮下所隐藏的理性逻辑.rn 其实纵观参数化设计的建筑表皮,往往都是受多种参数共同影响而得出的一个综合的结果,绝不是仅受某一种因素单纯的影响。只是由于以不同的因素作为主导参数,导致建筑表皮呈现出不同的倾向性。而参数化的优势在于能够通过计算机来描叙那些复杂参数之间的关系,与传统设计相比它延展了人的能力。例如人可以计算出在某个地区日照环境下建筑的窗地比,但如果加上通风需求、景观需求、内部空间需要等等更多影响因素后,再靠人工计算方式就无法算出对应表皮上具体的某个位置究竟该开怎样形式的窗——因为这本身就是一个在众多因素共同影响下的复杂关系式,况且其中有些参数还是可变参数。而对于参数化设计而言,人在这里只需要拟定各种参数与表皮的关系以及各个参数的权重,最终具体位置的表皮形式则是那些参数在计算机中运算得出来的一个综合结果。虽然得出的这个表皮形式往往在视觉上给人的是一个感性的表达结果,但是从生成逻辑上来看其实是源于那些输入参数的客观性以及参数之间理性的影响关系。
  • 摘要:以参数化建筑设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设计选取的地域性参数进行分析,提出在参数化设计基础之上的建筑地域性表达的可行性评估,并对建筑生成的参数来源及其表达方式进行分类整理.同时,对参数化设计手段结合中国地域性文化,环境等因素,提出一系列的可行性运用,为今后参数化设计提供更为广阔的思路.最后,根据中国的实际现状,对参数化设计在中国的发展提出预见性的分析结论.
  • 摘要:城市风貌作为城市精神的外在体现,越来越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作为一种非法定规划,在逐渐受到人们重视的同时,如何有效的对城市风貌实施规划控制引导,是风貌规划一直探索的核心问题.基于廊道作为城市意向五要素之一的认识,研究以廊道为基本要素,进行拆解和组合.意图建立以廊道为研究切入点和风貌载体,通过对廊道要素控制和引导来实现对城市风貌有效控制和引导的研究方法.创新提出“五彩广安、魅力长廊”规划理念。采取红色广安——城市文化风貌策略、绿色广安——城市生态风貌策略、蓝色广安——滨水空间风貌策略、金色广安——城市活力风貌策略、银色广安——城市空间风貌策略。
  • 摘要:近年来少数民族地区快速推进城市化进程,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但却在大建设中忽视了对本地区的民族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的保护.rn 通过本次恩施市的总归修编的《恩施市城市总体规划专题研究报告》的编制,对恩施本地的城市建设现状问题、城市发展面临的机遇、恩施的历史文化积淀、恩施城市历史文化现状研究、以及对未来发展的构想等五个方面,对本地的历史文化如何在城市建设中凸显出来进行了实质而有效的研究与探索。依据本次的实际研究,来探索出如何在中国的少数民族城市的新一轮建设中既体现地方经济的发展,适合人民的生活需求,又能够在城市中保留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痕迹。这其中既包括如何城市原有的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修缮,还包括如何在在城市的新建设中体现历史文化特点。同时在城市政策与决策机制方面探索如何实现城市历史文化在城市建设中的保存与复兴。
  • 摘要:被动式太阳房在解决居住建筑的能耗问题中具有高效、简易、经济的特点.被动式太阳房让建筑物本身成为一个利用太阳能的系统,是一个集热、蓄热和耗热的综合体。阳光房通过南向窗户采光得热,将热量储存于墙体或其他蓄热构件,夜晚放热改善室内环境。被动式太阳房的种类很多,从利用太阳能的方式来划分,大致有直接获取式、特郎伯墙式、附加阳光间式、组合式等几种类型。介绍了被动式阳光房在低层住宅、高层住宅、农村住宅的应用。提出要开发特朗伯墙的应用潜力,重视构造问题,增强节能意识。
  • 摘要:在全球倡导节能减排的今天,各种节能措施及可再生能源技术也在建筑上得到广泛运用.其中被动式通风生态化设计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建筑设计之中.通风系统是建筑运行中的重要部分,它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建筑的舒适程度和运行成本.文章分析了自然通风和室外环境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指出了当前人们对自然通风技术认识中存在的几个误区——误把全球性的通风技术当成南方区域性的因地制宜的技术;把通风技术的“生态”、“绿色”意义与其节能意义混为一谈,将人们引入做好通风就节能的认识误区;模糊了通风技术与建筑的多重矛盾及其转化关系。并针对这些误区提出了具体的解决策略.以期加强在建筑设计中人们对自然通风技术的重视和正视.
  • 摘要:虽然2009年2月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已经落幕,但"节能减耗,创建低碳生活"的讨论主题依然在继续.低碳城市,低碳建筑自然成了当今规划师、建筑师的肩上重任.在这样的背景下探讨"适宜地方性气候特征的绿色住宅设计"自然显得更加贴切与必要.在本文中,笔者将以成都地区的气候特征作为研究对象,探讨适应成都地区气候特征的绿色住宅设计策略,为绿色建筑的地域性设计研究提供参考.真正的绿色建筑,其设计是立足于地域特征的,包括气候、地质、水文、资源、人文等,以适宜技术为设计导则,实现“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生态目标。而众多地域因素中,气候对建筑节能的影响最为直接,必须抓住这一根本点,无论是在成都地区,或是整个冬冷夏热区,甚至是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各个角落,气候都会表现出微妙的差别,必须以这种有地域性差别的气候条件作为绿色设计的出发点,也只有这样才能走上一条真正的绿色低碳之路。
  • 摘要:山地的高程变化为道路选线带来难度.本文试图借助多智能体系统,模拟人行进时的行为特征,再现山地环境中道路的自然生成过程.综合考虑路径的长度、坡度以及土方平衡,为山地环境中的道路设计提供一种新的设计策略.rn 这个模拟系统通过对人在起伏地形中行为模式的模拟,得到了一个不断趋向于稳定的道路分布状态。对于山地环境中的道路选线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由于模拟系统仅以垂直向移动的权重值作为主要参数,一些其它影响因素,例如景观、地质与水文等因素的影响未能在模拟系统中体现。因此,这个模拟系统并不能完全还原自然状态,但是随着程序的扩充,加入各种因素的参数以后,模拟系统的还原度将进一步提高,使这个系统成为更为可靠的设计依据。
  • 摘要:随着城市热岛问题的日趋严重,建设生态建筑对改善整个城市环境有重要意义,建筑屋顶绿化和建筑立面景观作为城市绿化的有机组成成分,其作用是与日俱增的,因此就北京多层住宅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分析对比研究北京多层住宅建筑绿化现状以及存在问题,并希望以此提出合理建议.挑选北京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多层住宅的屋顶绿化和建筑立面景观进行分析,同时选择日本具有典型意义的多层住宅建筑进行对比研究.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与日本相比,北京的建筑绿化普遍存在技术简单,屋顶景观设计单一,与建筑脱节,后续管理维护和利用不当等问题,因此,北京的多层住宅建筑绿化应当从多方面进行改进,本文也提出一些适当建议.
  • 摘要:本文基于对处于城市边缘区,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由农村转变来的城市社区中的回迁户的生活状况的调研和分析,针对这一特殊人群的特点,通过建筑研究,期望用设计手段,解决他们回迁上楼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包括以开放式街区营造为重点的公共空间设计;回迁住宅套型设计;着眼“使用者”的精细化设计等。
  • 摘要:在对西部长青谷规划开发设计中,研究了中国旅游地产规划开发模式,发现在当今规划中缺乏具有明显地貌特征如山地形态的理论以及实例参考模式.以该案例为例,阐述山地旅游地产规划开发设计的一般步骤.要在人性化前提下,尽量提高土地使用率;完善公共设施与公用设施;“去阶层化”;采用休闲度假与宜居式的“闲居型”的双核结构。
  • 摘要:中国城市的高速发展正促使城市建筑走向了多元化与集约化的新时代.当前城市综合体己成为中国城市建筑高效集约化的代表,本文以前人对城市综合体的研究为基础,并选定城市综合体中HOPSCA这一最具活力的模式为研究对象,并通过实例的分析和比较探讨城市综合体的设计理念,提出在设计中要注意项目选址,优越的地理位置可以造就成功的城市综合体并带动周边经济;交通便利,良好的交通系统可以支持足够的人流量并形成新的都市核心;规模适度,能够形成足够的区域影响力并吸引足够客户群;高水准的规划与设计,是合理功能构成与形态的重要前提;新技术与新材料,是城市土地高效集约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生态节能,是当前城市走低碳化环保道路的必要手段。
  • 摘要:由资源产业及资源型城市发展的规律来看,资源型城市必然要经历建设—繁荣—衰退—转型—复兴或消亡的过程.本文通过对青山泉镇矿区采煤塌陷地为主体对象的研究,阐述了采煤塌陷地与城镇发展之间的利害关系,提出了矿业城镇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规划理论.并结合矿区人居生态城镇建设的角度,分别从其建设的原则、指标体系的构建等方面提出了建设途径的建议.结论表明,生态城镇建设在推动矿业城镇城乡一体化进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摘要:本文介绍了公众参与的含义、发展历程以及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与更新过程中公众参与的现状等,了解到目前公众参与存在住户参与积极性不高,机制缺乏等问题.通过西四北大街四合院更新改造过程中公众参与这个实例,来改善这些问题.同时希望探索公众参与在更新每个阶段的适合方式以及建立一个开放的公众参与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公众将会参与到立项、构思、评判、设计、决策、建设乃至管理整个过程中.整个系统是开放的,公众参与的方式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为今后公众参与之路起到一个借鉴作用.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