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第一届海峡两岸海洋生物多样性研讨会
第一届海峡两岸海洋生物多样性研讨会

第一届海峡两岸海洋生物多样性研讨会

  • 召开年:2010
  • 召开地:厦门
  • 出版时间: 2010-11

主办单位:国家海洋局;国家港澳台办公室

会议文集:第一届海峡两岸海洋生物多样性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台湾物种名录数据库之建置是为了配合台湾《生物多样性推动方案》之启动,在科学发展及农业部门的支助下,于2002年由台湾中研院负责执行,2003年完成《台湾物种名录》TaiBNET网站(http://taibnet.sinica.edu.tw/)之建立并对外公开.至2010年12月底止,在超过200位本地分类学家的通力合作下,已累计收集有病毒495种及七界生物类群——包括细菌界422种、古菌界6种、原生生物界1354种、原藻界1877种、真菌界5887种、植物界7605种及动物界35178种,共计52825种.内容包含分类阶层、命名者及年代、引用文献或标本记录以及保育种、特有种或化石种之标记等信息.此网站亦提供完整的网络查询服务功能,如由学名、俗名或同种异名之字符串查询,或由分类树状名录查询;此外,亦提供学名核对工具、名录下载并支持合作网站之学名链接,以相互撷取物种相关资料.中文名方面,目前已收集到科级以上中文名3 439个,种级中文名28723个,但尚有许多物种之中文名阙如,仍有待后续努力.外来种(包含栽培种)与化石种之名录亦正另行建置中.TaiBNET物种名录中的海洋生物,假设针对大多数属于海洋栖性之最低分类阶层的生物类群(taxa)统计,即以"属"(genus)的阶层来计算,则共有12 970种,其中动物界包括海绵、刺胞、圆形、轮虫、节肢、环节、星虫、软体、苔藓、毛颚、棘皮、脊索12个动物门;植物界则包括红藻及绿藻2个植物门;另外在真菌界、原藻界、原生生物界、细菌界与病毒也包含海洋生物.海洋生物物种之认定方法,系利用TaiBNET之名录数据库与全球海洋物种登录数据库(World Register of Marine Species,WoRMS)相互比对,结果显示有8905种为两个数据库所共有的物种,而TaiBNET中另有4065种为属名在WoRMS之名录中有出现,但其种名尚未被WoRMS所收录的物种.TaiBNET为达成推广目的,亦将建置之专家及物种名录同步公开于"台湾生物多样性入口网"TaiBIF(http://taibif.org.tw/)以及2008年"数字学习与数字典藏计划"(TELDAP)下所建置之"数位台湾文化入口网:文化与自然"(http://culture.teldap.tw/).欢迎全世界所有物种分类或生物多样性的网站以物种学名与TaiBNET合作分享数据.
  • 摘要:据已发表的文献,整理出中国大陆及台湾海区的头足类动物相,发现本地区目前共有35科69属134种的头足类。由于分类地位改变、同种异名、属名或科名改变、或缺乏确切的分布记录等原因,过去已发表的物种中有1个科及79个物种应从中国大陆及台湾海区的头足类动物名录除名。为了避免中文名称使用上的混淆,一般惯用的十腕类头足类中文名“乌贼”建议更改为“鱿”;并且对于一些“柔鱼科”(Ommastrephidae)的鱿鱼改称为“柔鱼”;“乌贼”的名称将仅限于“乌贼科”(Sepiidae)的成员;“微鳍乌贼”则仅限于“微鳍乌贼科”(Idiosepiidae) 的成员;“耳乌贼”将仅限制于其他“耳乌贼目”(Sepiolida)的种类。
  • 摘要:本文对中国海洋鱼类各类群的生物多样性、分类、区系分布进行了调查和研究,根据中国鱼类学家数十年来对中国各海域鱼类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收集和重新整理.系统和全面地收集自林奈氏1758年以来产于中国沿海的所有鱼类名录,对每种鱼类经过逐种核对,去除鉴定错误和异名的种类,参考了国内外截至2010年发表的最新文献资料,撰写了本文.共计录入中国海洋鱼类3 688种,其中盲鳗纲12种,七鳃鳗纲1种,软骨鱼纲240种,辐鳍鱼纲3 435种.与国内已发表的各鱼类分类学著作相比,其内容更加丰富,记载的海洋鱼类种数比过去的记录又有了显着增长,是迄今我国海洋鱼类最为详尽、完整和有效的名录,为研究中国海洋鱼类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中国动物志海洋鱼类的编写,至今仍采用Rass T S和Lindberg G U,1970的分类系统,该系统早已不能适应世界鱼类学家对鱼类系统发育成果的检验,尤显滞后.为与世界鱼类学界在鱼类分类系统的接轨,本文认为软骨鱼纲采用朱元鼎、孟庆闻(2001)的分类系统,辐鳍鱼纲采用Nelson J.S.(2006)的分类系统较宜.
  • 摘要:本文分析了2006年夏季至2007年秋季在台湾海峡采集的水母类样品.初步鉴定189种,其中20种为新种及4种我国新记录.水螅水母种类最多,管水母数量最大,优势种为双生水母(Diphyes chamissonis)、拟细浅室水母(Lensia subtiloides)、半口壮丽水母(Aglaura hemistoma)、性轭小型水母(Nanomia bijuga)和五角水母(Muggiaea atlantica).水母类种类数和总数量的夏季最高.水母种类数平面分布以南部多于北部,东部大于西部.而水母类总数量的平面分布近岸数量大于外海.根据水母类的分布可将它们分为沿岸暖水,沿岸暖温,大洋广布和大洋狭布4个生态类群.本文讨论了水母类分布与环境的关系.
  • 摘要:海蛳螺科贝类壳多白色,以小型居多,分布于世界各海域,但种类之间近似且鉴定不易.台湾产海蛳螺科之研究,仅1941年黑田德米的目录报告12种,包括6种未知种.此后,早土反(1944)报告一新记录.蓝(1971)报告一新种.施与万(1982)图示另外5种.钟(1993)图标列出一新记录.然上述报告所列之海蛳螺科贝类,若非年代久远,就是在种类同定上有许多错误.因此,作者认为有重新整理台湾产海蛳螺科之系统分类的必要.本报告主要根据作者在台湾各海岸及渔港之采集记录再加上1941年黑田的目录及1993年肥后与后藤的目录中记录为台湾产者,共重新整理出台湾产海蛳螺计有29属105种.其中台湾海蛳螺、精灵海蛳螺及窗格海蛳螺三种异于所有已知之海蛳螺,故拟订为新种.另有12种为印度—太平洋区之新记录.此外,在比对过长海蛳螺属特征之后,认为有必要将大垣氏海蛳螺自长海蛳螺属分离,并建立一个新属——昂海蛳螺属.
  • 摘要:在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中,整理生物的调查资料,之后进一步建立出生物的空间分布模式与找出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对于其后所延伸出的栖地保育与栖地经营管理等相关面向的研究将可以提供极大的帮助.中央研究院软体动物学研究室于2007年6月至2008年6月间,在台湾的宜兰县、基隆市、台北县、桃园县、新竹县与苗栗县等地的沿海进行贝类的全面性普查,本研究针对其中的腹足类加以讨论与分析.研究进行期间,在台湾北部海岸地区一共调查了36个调查点,记录到了1124个腹足类个体,分属于47科,共169种腹足类物种.每一个调查点记录到的腹足类物种,最少为1种、最多为46种;每一个调查点记录到的个体数,最少为1个,最多为123个.在36个调查点之中,有9个调查点仅记录到1种物种;7个调查点记录到了超过20种的物种.若整体考虑物种多样性的空间分布,则台湾北部沿海的腹足类物种多样性热点为宜兰县头城镇大溪(21种)、台北县贡寮乡福连村(两个调查点、分别记录到22种和46种)、基隆市沿海(三个调查点、分别记录到27种、27种、34种)与新竹县新丰乡红毛港(30种).另外则有三个调查点记录到了超过100个个体.其中台北县贡寮乡福连村与新竹县新丰乡红毛港亦为物种多样性的热点.
  • 摘要:本研究在2006-2008年间,以海研三号与海研二号在台湾西部沿海六测站,深度15~40 m的海域,进行底拖采样,共进行10航次67网次.共捕获41科77属127种的鱼类(含两种未知种),丰度为0.05~146.20 ind./1000 m2.各站的优势鱼种不尽相同,茄萣为黑边鲳(Leiognathus splendens),七股为大鳞鲆(Tarphops oligolepi),台西、王功及观音皆为斑鳍白姑鱼(Pennahia pawak),淡水则以舌鳎(Cynoglossus sp.)为最优势种.利用各测站鱼种丰度进行群集分析,可明显区分为南北两群集,分别是北群集的淡水、观音、台西和王功以及南群集的七股及茄萣.造成台湾西部海域底栖鱼类分为两大群的主要鱼种贡献度(%),依序为大鳞鲆(11.05%)、细羊舌鲆(Arnoglossus tenuis,10.14%)、大头花杆狗母(Trachinocephalus myop,7.95%)、斑鳍白姑鱼(7.83%)、黑边鲳(6.73%)及大鳞短额鲆(Engyprosopon grandisquama,4.85%).此鱼种组成的差异,可能受到此海域季节性海流变换的影响,以七股为界分成南北两群.
  • 摘要:据笔者近年来所收集到的资料,国外有关化石栉水母的报道主要是论文《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斯史蒂芬地层中寒武纪水母类》(Conway,1996),论文中报道了3种化石栉水母,即:①Faciculus veanlus;②Xanioascus canadinais新属新种;③Ctenohabdotus capulus新属新种.我国关于化石栉水母的研究是陈均远(Chen,1997)发表的论文,他们在云南澄江帽天山发现2种化石栉水母,即:①八辫帽天囊水母Maotianoascus octonarius新属新种;②Sinoascus papillatus新属新种。
  • 摘要:陵水新村湾海草床是海南岛周围海岸带目前少有的几个海草大面积成片存在的海草床之一,海草种类较多,长势相对良好,通过对新村湾海草床中心、海草床边缘以及周围泥沙裸地三个区域内海洋生物的种类、数量和生物多样性指数的调查研究结果发现调查区域内:①海洋生物共有77种,分属于42科.其中软体动物21种,甲壳动物19种,鱼类25种,棘皮动物门3种,环节动物类7种,腔肠动物类2种.②海洋生物的种类与数量分布呈现出从海草床中心位置向边缘辐射递减的特征.③海洋生物的平均生物量由多至少依次为:海草床中心(712.20g/m2)、海草床边缘(359.64g/m2)、泥沙裸地(188.95g/m2)、栖息密度由多至少依次为:海草床中心(373.32 ind/m2)、海草床边缘(183.25ind/m2)、泥沙裸地(88.59 ind/m2).④海洋生物多样性指数(H)为1.373,均匀度(J)为0.219,物种丰度(D)为1.968,其中海草床中心海洋生物多样性指数(H')为1.786,均匀度(J')为0.285,物种丰度为(D) 2.439,明显高于海草床边缘以及裸露区域内海洋生物的生物多样性指数、均匀度和物种丰度.调查结果证明海草床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为滩涂海洋生物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地场所和丰富的饵料来源.
  • 摘要:2010年4-6月对厦门岛海域湖里山、珍珠湾、曾厝垵、太阳湾和黄厝石胄五个沙滩浴场进行了小型底栖动物数量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五个采样站位,小型底栖动物平均丰度由高到低的排列为:珍珠湾(266.34±56.90 ind/10cm2)、黄厝石胄(221.87±231.95 ind/10cm2)、曾厝垵(178.06±62.22 ind/10cm2)、胡里山(139.96±33.49 ind/10cm2)、太阳湾(74.32±66.07 ind/10cm2);其中,太阳湾和胡里山两站位桡足类为优势类群,所占比例为84.2%和53.3%,其他站位以线虫为第一优势类群.中潮位小型底栖动物丰度的垂直分布表明,在8~10cm的底层,仍然有3.1%~33.6%的小型底栖动物存在,线虫丰度最大值出现在2~5cm和5~8cm的次表层,桡足类丰度最大值出现在8~10cm的深层.在五个采样站位,线虫与桡足类数量之比,即N/C值,最大的是黄厝石胄站位,其值为72.07;次高值为珍珠湾采样站位,N/C比值为22.79;胡里山、曾厝垵以及太阳湾三个站位的N/C比值都低于2.本研究目的在于对厦门岛沙滩浴场底质环境污染进行探索性的健康评估.
  • 摘要:筼筜湖位于厦门岛西部,是我国东南沿海的一处典型高污染咸水潟湖.从2001-2011年,每年的冬、春两季都出现了大型海藻的藻华.其中,在2002-2004年,石莼(Ulva lactuca)出现暴发性增殖,每月石莼的打捞量高达100~140m3.2005年2-5月,尽管尚处于石莼生长的适温期(<25 ℃),但石莼的生物量却迅速衰退.2007年11月起,大型海藻再次大规模出现,除原先的石莼、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水云(Ectoacrpus sp.)以外,还发现有大量的条浒苔(Enteromorpha chathrata)、根枝藻(Rhizoclonium sp.)以及细基江蓠繁枝变种(Gracilaria tenuistipitata var.liui).大型海藻群落由条浒苔(2007年11月至2008年1月)占主导,逐渐经过石莼(2008年1-4月)占主导,最终演变成石莼和根枝藻共同主导(2008年3-5月)的群落结构.2009年,筼筜湖还发现少量的钩凝莱(Camphlaephora hypnaeoides)的分布,2011年筼筜湖又发现了两种刚毛藻属的藻类.可见,从2001年至今,随着筼筜湖环境的逐渐改善,筼筜湖的大型海藻种类呈逐步增加的趋势.而且,由于大型海藻的出现,为小型底栖无脊椎动物提供良好的食物资源、栖息地和庇护所,底栖无脊椎动物的种类多样性也大大增加.
  • 摘要:本文根据2008年至2009年4个季度月在海南昌江核电厂址附近海域21个大面观测站和1个昼夜连续点采集的浮游植物表层和底层水样,分析浮游植物的物种组成、数量分布、群落结构及其周日和季节变化.结果表明:硅藻为浮游植物的主体,占总种类数的80.0%,占总丰度的95.60%.调查区浮游植物种类数和丰度的季节变化幅度不大,秋季浮游植物种类较贫乏,春、夏季种类较为丰富,而丰度的季节变化则恰恰相反,以秋季为年高峰,高温的夏季为年低谷.丰度的密集中心四季均出现于近岸,总的分布趋势呈现从外海向近岸递增.连续点丰度周日变化幅度以秋季最大,且与潮汐的关系较为密切,冬季则与日照较为密切.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J')较高,且季节变化不大,群落结构比较稳定,表明调查海区目前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水质状况优良.
  • 摘要:根据2005-2007年在深圳湾福田潮间带获得的有机质含量和大型底栖动物数据,分析了有机质含量与大型底栖动物物种数(S)、栖息密度(A)、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丰度指数(d)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有机质含量与大型底栖动物物种数、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丰度指数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大型底栖动物栖息密度之间无显著相关.这表明高有机质含量导致大型底栖动物物种数减少,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丰度指数降低.深圳湾福田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多是耐高有机负荷的种类,且呈现较高的种群密度,因此高有机质含量对大型底栖动物栖息密度的影响较小.
  • 摘要:青蟹属的4个种在我国均有分布,分别是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紫螯青蟹(S.tranquebarica)、拟穴青蟹(S.paramamosain)、榄绿青蟹(S.olivacea).我国大陆东海沿海的优势种在形态上与Keenan描述的拟穴青蟹(S.paramamosain)特征相符;其mtDNA COI序列与Gen-Bank中的拟穴青蟹(S.paramamosain)相似性达99.81%,而与锯缘青蟹(S.serrata)的差异达12.26%.因此,无论从形态还是从分子水平看,我国的青蟹优势种种名应为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Estampador,1949)].仅在海南、广西发现其他3个种少量分布,在其他省份是否分布有待进一步调查.在厦门以往都把这种的成熟个体称为红膏蟹,未成熟个体称为菜蟹,都是名贵的海珍品。目前在厦门尚未发现锯缘青蟹。
  • 摘要:文昌鱼(amphioxus,lancelet)是现存头索动物亚门(Cephalochordata)动物的总称,全世界这一亚门动物现有31种.中国沿海文昌鱼自南向北广泛分布,已报道的种类有鲁卡偏殖文昌鱼(Asymmetron lucayanum),白氏文昌鱼(Branchiostoma belcheri),马来文昌鱼(B.malayanum),短刀侧殖文昌鱼(Epigonichthys cuhellus)和马尔代夫侧殖文昌鱼(E.maldivensis),其中白氏文昌鱼被分为指名亚种(Branchiostoma belcheri belcheri)和青岛亚种(B.belcheri tsingtauense).近年研究发现,用线粒体DNA分子标记计算得到的这两亚种文昌鱼间的遗传差异均在20%以上,大于一般意义上的种间差异;进一步的形态学比较发现二者在臀前鳍的鳍室形态和数目上差异显著,可以作为区分两个物种的鉴别特征;随后又进行了染色体组形分析,发现两者间的染色体数目不同,前者2n=40,后者2n=36;多方面证据表明,此前被当做白氏文昌鱼的两个亚种,实际上是两个独立的物种,根据动物命名法规,原指名亚种应当保留其种名,即白氏文昌鱼(Branchiostoma belcheri),而青岛亚种(B.b.tsingtauense)为无效亚种名,其有效种名应当是B.japonicum,即日本文昌鱼.此外,用线粒体DNA非编码序列和COXⅠ序列对这两种文昌鱼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发现,它们这些基因的单倍型多态性(h)均接近1,这些结果表明中国沿 海这两种文昌鱼的遗传多样性程度很高,这是一个重要提示,即文昌鱼资源的保护应着重对其栖息地的保护,而其他不恰当的方法并不能对文昌鱼实现有效的保护.
  • 摘要:东风螺属(Babylonia Schluter,1838)现生种分布于印度—太平洋地区,为浅海底栖种类,有较高食用价值,我国已实现了方斑东风螺和泥东风螺的规模化养殖.本文通过形态学、染色体和分子水平对产自太平洋的方斑东风螺、南洋象牙凤螺、泥东风螺、台湾东风螺和印度洋的锡兰东风螺和深沟东风螺(图1)六个种的系统进化和分子生态进行了研究.采用生物素-磁珠吸附微卫星富集法分别筛选了9对方斑东风螺和9对泥东风螺微卫星特异性分子标记,应用其中的5对方斑东风螺引物和8对泥东风螺引物对我国沿岸4个方斑东风螺野生群体和4个泥东风螺野生群体进行群体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的研究。等位基因数目及杂合度值均显示两种东风螺群体的遗传多态性总体水平较高,种质资源状况良好。Nei's遗传距离值和AMO-VA方差分析显示群体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遗传分化,群体间的亲缘关系与地理距离有一定的相关性,群体问的基因流随着地理距离的增加而减少,遗传分化也会随之加剧。
  • 摘要:大黄鱼种群和群体问题较为复杂,目前对大黄鱼地理种群及其产卵群体的划分,看法不很一致.本文综合了大黄鱼形态学、生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有关大黄鱼地理种群和产卵群体的研究文献,提出了大黄鱼地理种群及其产卵群体划分的观点.根据自然海区的分布范围、洄游路线和亲缘关系,将大黄鱼地理种群划分为南黄海—东海地理种群(第一地理种群)、台湾海峡—粤东地理种群(第二地理种群)以及粤西地理种群(第三地理种群).南黄海—东海地理种群包括朝鲜西南部、吕四洋、岱衢洋、大目洋、猫头洋、洞头洋、官井洋和东引列岛产卵场的8个产卵群体;台湾海峡—粤东地理种群包括牛山岛、九龙江外诸岛屿、南澳岛和汕尾外海等产卵场的4个产卵群体;粤西地理种群则划分为硇洲岛附近海区和徐闻海区产卵场的2个产卵群体.对大黄鱼地理种群划分的统一认识,有利于今后大黄鱼资源管理和种群恢复措施的合理制定及其有效实施.
  • 摘要:福建省沿海具有典型的海洋生态系统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典型的生态系统类型有红树林、珊瑚礁、滨海和河口湿地.本文介绍了福建省红树林、珊瑚礁和河口和滨海湿地的分布以及漳江口红树林生态系统、东山珊瑚礁群落、闽江和九龙江河口湿地的主要生物种类和生物多样性的概况.
  • 摘要:螺、蛤、蜗牛、乌贼、章鱼、石鳖等均属于贝类,分布区域非常广泛,从海洋、溪流、甚至于山区都可见其踪迹.小小面积的台湾已经记录了超过3745种贝类(台湾贝类数据库网站http: //shell.sinica, edu.tw).贝类在人类的食、衣、住、行、育、乐、宗教、民俗;甚至于生、老、病、死等人生重要阶段等,都有贝类的参与(贝类人文数据库网站http://shellmuseum.sinica.edu.tw).贝类的族群数量庞大,种类丰富,且容易取得.人类自从出现在地球上之后,贝类就是相当重要的蛋白质来源,这可由已出土的贝冢遗址得到证明.造型变化多端,色彩多样的贝类,也常被加以收藏、鉴赏与研究.利用特有的珍珠层光泽,使得人类的生活与文化质量,更加光鲜亮丽.贝类曾经被用作为以物易物的贝钱,古老的中国将贝类及其衍生物如珍珠等,作为药材,西方则将贝类视为宗教或护身符的图腾与表征.由种种的人类生活行为可以发现,贝类与人类的关系甚为密切.这种人类文明演进过程中所累积形成的"贝文化"一直未曾间断,值得两岸的贝类学家或人文学家等共同参与,发扬光大.东西方对于贝类、贝壳或珍珠等的利用,初步研究比较结果是相似的,但是仍存在不少的差异.东方在贝类食材及烹煮方式较西方为多样化,佐料添加也较西方为丰富.在衣着方面,东方人偏向于将贝壳镶缝于衣物上,如南岛的居民;西方早期如罗马时代的贝紫染,这在东方较不常见.西方人在较为贵重的衣物上,常用贝壳纽扣.对于贝钱的使用则大同小异,但在17-18世纪,西方人大量利用宝螺为贝钱,前往非洲进行奴隶买卖到新大陆的贸易.在宗教和人类学方面,认为砗磲蛤和印度圣贝等是越老越白,代表着纯洁与无罪.藏传佛教将印度圣贝称为白螺、宝螺或法螺,是八吉祥物之一;在晒唐卡或灌顶时需要用到.日本幕府战国时,用大法螺当号角;早期台湾沿海进行牵罟渔业活动时,也是利用吹罟螺作为通讯的信号.西方的希腊神话中著名的海神波赛冬吹着法螺,坐骑大海贝,奔驰在大海中.14世纪意大利画家波里切利有名的《维纳斯的诞生》画作,到现在还吸引着人类的目光.2004年在《Science》发表的北非贝冢织纹螺贝珠出土,将人类与贝类的关系上推到了7.5万年前.笔者在已经建置的台湾贝类数据库网站中,持续建立"世界贝库"与"贝文化"的组织架构.海峡两岸的贝类及相关的贝类人文资源等是相当丰富的,呼吁两岸共同开发与分享.
  • 摘要:金门位于福建省九龙江口厦门湾内,海岸线虽然拥有丰富的自然湿地,但是其所扮演的碳吸收生态功能仍未曾量化.本研究利用密闭罩盖法技术,借由红外线监测CO2的流量变化,测定潮间带退潮后底栖微藻、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与甘草(Zostera japonica)三种植物的碳代谢量(生产量与呼吸量).在夏季(7-8月),分别于金门西半部欧厝沙滩(OC)、浯江溪北岸出海口(WJ)、湖下海堤(HX)及北山海堤(BS)四个沿海湿地进行底栖微藻的测定,并同时在浯江溪北岸出海口比较三种不同植物的差异.测量结果显示在4个测站间,底栖微藻碳代谢量以BS最高,其他依序是WJ与HX,而以OC最低.生产量主要影响因子是海水氮与磷营养盐浓度以及土壤酸碱值与盐度,但呼吸量会受到土壤粉泥黏土含量影响.夏季4个地点底栖微藻CO2净吸收量平均为(13.55±7.12)mg/ (cm2/h),均为正值,显示为碳汇型湿地.不同植物的CO2净吸收量以互花米草最高,其次为甘草,分别为底栖微藻的1.9倍和1.2倍.
  • 摘要:软体动物学研究室所持有的贝文化主题文化资产,除知识库部分的各主题数据库外,典藏品实体目前包含了贝类研究干湿标本,各类书籍与研究论文,贝类文物典藏品,标本典藏设备(施).在过去,不论是标本与典藏品典藏间,或实验观察仪器设备等,多是以较为松散的方式存放于研究室所属研究区域各处,常造成利用过程中时间的耗费.本研究期冀透过条形码技术的导入,提升"知识与实物"和"单元与单元"之间的配合度与整体使用效率,不论是知识内容的查询管理,标本藏品因研究进行或展示需要出库入库管理流程,书籍的调阅使用,或可携式研究与展示设备的移动,皆能以最精简的时间与人力达到最有效率的管理,让研究团队的力量尽可能投注在原有的研究目标上,而不需浪费过多的人力或时间进行管理.
  • 摘要:福建省具有发展海水养殖业良好的条件,近年来海水养殖产业的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极大地提升了海洋渔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然而,海水养殖业发展过程中,渔业水域环境恶化、养殖自身污染加剧、养殖品种种质退化等问题日益突出,水产养殖病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越来越大.在此背景下,海水养殖环境的生态修复技术得以不断发展,在改善水质、促进健康品种养殖方面展示了良好前景.本文综述了福建海水养殖业取得的成就、存在的污染问题及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并相应地提出了合理规划养殖水域、控制养殖规模,探索低碳养殖模式,陆海统筹治理养殖污染的福建省海水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 摘要:本文讨论了2008-2009年东山湾夏、冬季叶绿素a含量和初级生产力的季节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夏季和冬季叶绿素a和初级生产力高值区均位于八尺门湾口附近,夏季叶绿素a低值区位于漳江口,初级生产力则位于漳江口以及古雷半岛附近的丰屿岛周围;冬季叶绿素a低值区位于湾东北侧,初级生产力的低值区则位于漳江口和湾东北侧.夏季东山湾表、底层叶绿素a的平均值分别为5.16mg/m3和4.32mg/m3,初级生产力(以碳计,下同)为595.49mg/(m2·d);冬季东山湾表、底层叶绿素a的平均值分别为0.91mg/m3和0.94mg/m3,初级生产力为20.30mg/(m2·d),东山湾叶绿素a和初级生产力的季节变化存在明显差异.分析表明,水温和光照条件是造成夏、冬季叶绿素a和初级生产力季节差异的主要因素.夏季叶绿素a和初级生产力与硝酸盐、磷酸盐正相关,冬季叶绿素a和初级生产力仅与透明度正相关.
  • 摘要:本文研究了自1992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签署以来中国海洋的物种多样性.发现中国海洋已记录海洋生物59门2.8万余种,约占世界已知海洋物种的13%.中国海洋生境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先决条件,水温和光对海洋生物的影响特别突出.出版的《中国海洋物种和图集》系列专著分上、下两卷共10册书,总结了以上成果.这项成果是国内外许多学者长期的研究成果和集体劳动的结晶.
  • 摘要:香港海洋生物多样化的程度十分高,原因如下:(1)位处南中国海北部边缘的亚热带地区;2)温和及季节性的亚热带气候;3)受到夏天温暖的南中国海海流及冬天寒冷的台湾海峡海流的影响;4)多样化的地质;5)长而弯曲的沉浸型海岸线;6)西面靠近珠江口。本文旨在说明推动设立香港自然历史博物馆是至为重要的工作,以保管及存盘本地动植物标本。与此相关的是建立一个遗传实验室,并与阿尔法(alpha )分类学家合作,以了解香港海洋生物的遗传多样性。由此亦可带出在21世纪全新的对于香港动植物与复杂的海洋环境的了解及其与南中国海、中国以及西印度太平洋地区整体的关系。
  • 摘要:过去13年(从1997年8月至2010年5月)中,对台湾海水鱼上的寄生桡足类进行调查,从台湾多处渔港所捕获的475种(包含118科、246属)海水鱼(包含软骨鱼及辐鳍鱼类),进行外部寄生虫的收集与检视,其中的278种(分属88科)鱼体上,发现有桡足类的寄生.将台湾采集到的寄生桡足类初步的研究结果,分属于歧口水蚤目(Poecilostomatoida)的盗鱼蚤科(Bomolochidae)、软刺鱼蚤科(Chondracanthidae)、鱼蚤科(Ergasilidae)、Shiinoidae、绦刺鱼蚤科(Taeniacanthidae)五科以及属于管口水虱目(Siphonostomatoida)的鱼虱科(Caligidae)、王鱼虱科(Cecropidae)、对鱼虱科(Dissonidae)、宽翅鱼虱科(Euryphoridae)、真指鱼虱科(Eudactylinidae)、钩鱼虱科(Hatschekiidae)、颚虱科(Lernaeopodidae)、人形鱼虱科(Lernanthropidae)、将鱼虱科(Pandaridae)、羽肢鱼虱科(Pennellidae)、伪鱼虱科(Pseudocycnidae)11科.由于桡足类的鉴定是一项枯燥乏味且耗时的工作,必须在显微镜下对10对附肢进行肢解观察,因此十几年来仅完成152种桡足类的鉴定,其中包括对42个新种的描述及新设两个属.相信在台湾的海水鱼上还有许多新的寄生桡足类有待发现.对属于歧口水蚤目的两科:盗鱼蚤科与绦刺鱼蚤科及属于管口水虱目的两科:鱼虱科与人形鱼虱科的鉴定工作几近完成.鱼虱科是寄生在鱼类上的桡足类中种类最多的一科,种类超过450种.针对台湾的鱼虱科之多样性、生物地理学以及宿生与寄生桡足类间的关系之讨论,将是本文论述的主题.
  • 摘要:本文利用蛋白银染色技术对海洋尾柱类纤毛虫,类瘦尾虫(Uroleptopsis citrina)(纤毛门,腹毛亚纲,尾柱虫科)青岛种群的形态学及无性分裂期间的细胞发生过程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该种的形态学主要特征如下:活体大小为(120~150)μm×(30~40)μm,表膜颗粒两种,一种为棕黄色,约1μm直径,花环状排布或散布;另一种呈血细胞状,均匀分布.伸缩泡单一,位于亚尾端1/3处.口区约占体长的1/3,明显分段,约36片小膜构成.5~7对额棘毛双冠状排布,2~3根额前棘毛,中腹棘毛复合体中段为单列棘毛.左、右缘棘毛约36(31~44)根和39 (33~47)根.背触毛恒为3列.细胞发生过程与亚得里亚海种群相似,具体特征为:①亲体的口围带被独立来自于口腔深层的口原基发育成的新口围带所完全替代;②后仔虫口原基来自皮膜表面;③老结构不参与额腹横棘毛原基的构建;④缘棘毛和背触毛原基在老结构中发生;⑤波动膜原基贡献两根额棘毛,第一列额腹横棘毛原基贡献的左侧一根棘毛不发生迁移,最后一根额腹横棘毛原基贡献出2~3根额前棘毛;⑥在发生过程中,大核发生初步的融合.本种的发生过程,除不产生横棘毛、口棘毛以及波动膜原基贡献2根额棘毛外,与伪角毛科的其他阶元非常一致,证明了发生上的保守性.
  • 摘要:珊虱(Xarifiids)是一群种类及数量众多且广泛分布于印度—南太平洋产珊瑚上的桡足类.前人的研究在92种石珊瑚体上发现84种珊虱.我们于2005-2010年间调查了109种台湾海域的石珊瑚,共发现74种珊虱,其中包括1个新属、3个新种、20个新记录种,43可能新种及8种尚未鉴定.利用样本涵盖率的估计值来推算尚未发现的珊虱种类数量,结果显示仍有136种尚未被发现.既有的调查记录显示,分枝状的细枝鹿角珊瑚(Pocillopora damicornis)、团块状的细致雀屏珊瑚(Pavona minuta)、平铺状的薄叶雀屏珊瑚(P.explanulata)、扁平分枝状的指形微孔珊瑚(Porites latistella)及柱状的指形沙珊瑚(Psammocora digitata)最易受到桡足类感染.有关造礁珊瑚上寄生性桡足类的物种多样性、生活史、生态特性及亲缘关系则仍待研究.
  • 摘要:2008-2010年对深圳福田红树林保护区内伶仃岛海域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季节变化进行研究.共鉴定到浮游植物6门43属74种,其中硅藻门29属59种,占总种类数的79.7%,蓝藻门3属3种,甲藻门4属4种,绿藻门2属3种,裸藻门2属2种,隐藻门1属1种.浮游植物密度的变化范围为8.0×103~2.2×105个/L,平均密度为4.5×104个/L.赤潮藻和耐污染的藻类在浮游植物群落中占有优势地位,淡水性藻类反映了该海域受到珠江口淡水注入的影响.
  • 摘要:本研究以蜑螺的口盖、齿舌及贝壳的形质特征,再加上16S rDNA基因片段的分析,可以将台湾产簧螺科螺类分为5属.经由口盖的特征,可将壁蜑螺属和其余4属区分出来.再以齿舌的特征,将蛋螺属和剩余的3属(石蛋螺、河蜑螺属及水彩蛋螺属)区分开.但因河蛋螺属及石蜑螺属的齿舌特征比较不明显,因此采用16S rDNA基因片段的序列来辅助,可以较明确地将河蜑螺属及石蜑螺属区分.最后以蛋螺的贝壳特征,制成一分类检索表,即可将各属中的蛋螺区分出来.台湾贝类文献曾记录的蛋螺有5属37种,经过本论文3年的累积研究,台湾的蜑螺科贝类增加到5属42种,分别为:①石蜑螺属(Clithon)有6种;②蜑螺属(Nerita)有20种(有2种新记录种);③河蜑螺属(Neritina)有9种(有2种新记录种);④壁蜑螺属(Septaria)有4种(有1种新记录种);⑤水彩蛋螺属(Smaragdia)有2种(有1种新记录种).增加之6种新记录种为多纹扭腰蜑螺[Nerita helicinoides tristis(Pilsbry,1901)]、兰富蜑螺(Nerita rumphii Rècluz,1841)、圆舟蜑螺[Neritina crepiduralia(Lamarck,1818)]、五彩蜑螺[Neritina[waigiensis(Lesson,1831)]、栗色壁蛋螺[Septaria cumingiana(Rècluz,1843)]及闪电蜑螺[Smaragdia paulucciana(Gassies,1870)].
  • 摘要:根据文献整理与各博物馆标本典藏记录,台湾周遭海域的头足类物种有31科124种.头足类除了鹦鹉螺有坚硬的外壳外,其外型较一般软体动物柔软多变,因此鉴种使用的特征多具坚硬不易形变的特质,如喙(Beak)、齿舌(Radula)、海膘鞘(Cuttlebone)、软条(Gladii)、触腕及腕吸盘角质环(Sucker ring)或角质钩(hook)、平衡石(Statolith)等.头足类的口球(buccal mass)内有喙与齿舌两个摄食构造,喙是几丁质构成也称角质颚(Jaw),每个种类的形状均略有差异.鹦鹉螺的喙较其他大小相似的头足类厚而坚硬,下颚较上颚突出,且上下颚片内面之尖端处有碳酸钙增厚.头足类在各科之间,齿舌排列与样式形式也各异.头足类齿舌的名字是根据腹足纲的命名系统而来.鹦鹉螺科(Nautilidae)每一横列有13枚,包含9枚齿(tooth)与4枚齿板(plate).鹦鹉螺科的齿式(radula formula)4∶2∶R∶2∶4或表示为MP2∶M2∶MP1∶M1∶L2∶L1∶R∶L1∶L2∶M1∶MP1∶M2∶MP2.章鱼科、锁管科等每一横列有9枚,包含7枚齿与2枚齿板.章鱼科的齿式2∶2∶R∶2∶2或表示为MP1∶M1∶L2∶L1∶R∶L1∶L2∶M1∶MP1.乌贼科(Sepiidae)每一横列有7枚齿无齿板,齿式1∶2∶R∶2∶1,或表示为M1∶L2∶L1∶R∶L1∶L2∶M1.手钩鱿科(Gonatidae)每一横列有5枚齿而无齿板.齿式2∶R∶2或表示为L2∶L1∶R∶L1∶L2.头足类各科间齿舌形状或数量各异,属间齿舌形状也有明显的差别.除了少数深海种类齿舌消失,其余种类的齿舌是很好的鉴种特征.
  • 摘要:基于17艘华南沿海主要港口入境的外来船舶(含8条集装箱船和9条散货船)压舱水生物的调查,分别测定了经3种网目(20μm,77μm和160μm)筛网收集的不同粒级生物的丰度.此外,还整合中国内地和香港学者的研究,汇编了至今记录于我国南部港口外来船舶的压舱水生物名录,共计403种,隶属于12个门类.这些种类包括5门89种有毒或有害种类,其中,有1种双壳类幼虫是外来入侵种,即沙筛贝(Mytilopsis sallei);2种藻类是潜在入侵种,即曲刺角毛藻(Chaetoceros concavicornis)(硅藻类)和沃氏甲藻(Woloszynskia sp.)(甲藻类).
  • 摘要:东沙岛面积虽小,但沿岸的海草床是台湾面积最大,也是海草丰度与多样性最高的海域.自2009年11月至2010年10月间,平均每两个月一次,调查6种优势海草的分布与栖境,并分析其环境因子之差异.结果显示,圆叶水丝草(Cymodocea rotundata)的高适应性使其能广泛分布于光度充足的小潟湖与潮间带.锯齿叶水丝草(Cymodocea serrulata)因不耐盐度剧烈变动与强光的浅水域,因此多分布于北岸较深的亚潮带.泰来草(Thalassia hemprichii)因为叶片厚,可耐曝晒与干旱,是潮间带环境中适应性最好的优势种.单脉二药草(Halodule uninervis)对高温有较佳的耐受性,在小潟湖与浅海域为优势种.水韭菜(Syringodium isoetifolium)不耐干旱与高光度,但因为叶纤细呈圆柱形,于南岸水流强劲的亚潮带为优势种.卵叶盐草(Halophila ovalis)因为具有快速匍匐生长的地下茎,常成为空旷沙底质或海草床边缘的先驱种.整体而言,东沙海域因具有多样性的栖境,使得各种具有不同生长特性与偏好之海草能共同生长于此海域,形成东沙岛海域海草多样性与分布差异.
  • 摘要:本文尝试运用污损生物群落和新生物指数评价内湾的环境质量.根据2008年和2009年在厦门贫筜湖5个站位季度挂板获得的污损生物数据,计算了海洋生物指数(AM-BI)、多变量海洋生物指数(M-AMBI)、底栖多毛类端足类指数(BOPA)、底栖环境指数(BCI)、物种多样性指数(H')和大型底栖动物污染指数(MPI).以污损生物物种数(5)和有机污染指数(A)为参照值,分析了6种生物指数评价筼筜湖环境质量的可行性和适宜性.结果表明M-AMBI指数较适合作为评价筼筜湖环境质量的生物指数,其次是H'指数,AMBI、BOPA、BCI和MPI指数较不适合作为评价筼筜湖环境质量的生物指数.结合贫筜湖各挂板站位的水动力、污损生物群落结构和有机污染状况,分析了6种生物指数在污损生物群落中运用的优点和不足.
  • 摘要:2008年5月至2009年4月通过逐月采样调查,系统地研究了厦门筼筜湖小型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变化以及时空分布,结果表明:湖区共鉴定小型浮游动物32种,其中原生动物30种;小型浮游动物组成以无壳纤毛虫为主,主要优势种为绿急游虫(Strombidium viride)、中缢虫(Mesodinium spp.)、尾丝虫(Uronema sp.)和近亲游仆虫(Euplotes affinis)等;湖区小型浮游动物年平均丰度为5.79×104 ind/dm3,7月最高(1.54×105 ind/dm3),2月最低(5.16×103 ind/dm3);水平分布方面,湖区各站位中以干渠(S5)年平均丰度最高(1.11×l05 ind/dm3);小型浮游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较低,年平均值仅为1.04,而单纯度指数较高,年平均值达0.61,反映了群落种类组成单一,湖区富营养化较严重.
  • 摘要:本文分析2009年5-11月在九龙江口三个航次调查的鱼卵和仔稚鱼资料,并就鱼卵和仔稚鱼种类结构和数量分布与海区水文生物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探讨.共记录42种(含未定种),隶属18科30属.其种类和数量均以春夏两季居多.优势种鱼卵为鲳,仔稚鱼为美肩鳃鳚.分布上,鱼卵数量均以鼓浪屿北部水域最多,仔稚鱼数量春季是以鼓浪屿南北两侧水域,夏季则以海门岛东北部水域最为丰富,其分布与九龙江水、湾外水影响的强弱及水母丰度有关.
  • 摘要:扁形动物门的三个纲都是病害生物.本文总结了涡虫纲及绦虫纲的物种多样性.中国海已记录30种涡虫,多数营自由生活,也有寄生生活.涡虫是肉食性动物,是牡蛎养殖的敌害生物.记录58种绦虫,成虫寄生于鱼、水鸟和鲸豚的肠道,蚴寄生于同一宿主的肌肉等组织中.
  • 摘要:根据2007-2008年间在厦门海域开展底拖网渔业资源调查资料,对厦门海域甲壳类的种类组成及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甲壳类71种,隶属于2目21科35属;虾类29种,隶属9科13属;蟹类36种,隶属11科17属;虾蛄6种,隶属1科5属.甲壳类生物量和密度的季节变化较为明显,夏季的生物量和密度呈最高分布,生物量最低出现在冬季,密度最低出现在秋季,不同海域也呈夏季最高分布.探讨不同海域季节变化和水温、盐度因子对甲壳类数量变化的影响.
  • 摘要:应用特征光合色素和18S rRNA分析方法,研究我国亚热带典型海区(包括台湾海峡上升流区、南海北部陆架和厦门湾)超微型浮游植物类群组成和遗传多样性.两种研究方法的研究结果均表明,中国亚热带海域超微型浮游植物多样性水平较高,基本包括了所有已确立的纲,三个海域类群组成各不相同;此外,本研究还表明研究海域存在一些独特的遗传演化分支,并且这些分支存在明显的地理差异.
  • 摘要:山椒蜗牛科(Assimineidae)广布于南极洲以外的各大陆,且为高度物种多样性的两栖性蜗牛,潮间带、河口、淡水和陆域环境均有不同山椒蜗牛种类栖息.目前的山椒蜗牛科的分类仍以形态与解剖构造为主,许多物种的分类近年来有大幅度变动且有许多新种发表,因此山椒蜗牛科的亲缘关系亟待进一步厘清.本研究以粒线体的COⅠ和16S片段重建山椒蜗牛科的亲缘关系,初步探讨科内和科间的亲缘关系.本研究发现,麂眼螺超科的粒线体COⅠ和16S基因片段,虽然变异未达到饱和程度,但是无法厘清科问的亲缘关系。删去16S高变异区的序列资料,可获得较明确的亲缘关系;合并COⅠ序列,提高亲缘关系的分辨率有限。由于山椒蜗牛科仍包括相当多种的陆栖和淡水栖种类,相当适于探讨演化上栖地转移(habitat shift)的议题,有待未来增加更多物种和DNA数据,以获得更明确的亲缘关系。目前Genbank现有的麂眼螺超科序列几乎都是栖息于淡水的类群,缺乏栖息于潮间带或海岸的类群,麂眼螺超科是单次或多次演化入侵淡水栖地,目前仍未解。
  • 摘要:本文记载了中国近海水螅虫总纲555种的分布,并划分各种的地理分布类型及生活史模式.结果表明:各海区种类组成以台湾海峡居高,占总种数53.7%,并以近岸暖水生态类群占主要地位;而渤海最低,占总种数7.9%,以近岸暖温生态类群和近岸暖水生态类群占主导地位,没有出现大洋热带性种类;分析了各种的区系成分,表明各种的分布区类型以印度—西太平洋区(178种)、中国特有种(149种)和环热带种(138种)占多数,分别占总种数32.1%、26.8%和24.9%;阐述了各海区之间种类组成、生态类群和分布区类型的地理分布的差异,并探讨差异的原因可能与地理位置、气候、海流、温盐度以及水母体和水螅体的扩散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有密切关系.
  • 摘要:本文报道了诏安湾滨海湿地潮间带生物299种,其中多毛类、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占总种数的74.92%,三者构成潮间带底栖生物的主要类群.断面间比较,Zch3西屿断面的种数最多(136种),Zch2浮塘断面的种数最少(102种).季节比较,春季(217种)大于冬季(180种).平均生物量1185.67g/m2,平均栖息密度为1700个/m2.数量垂直分布,生物量为低潮区(3031.65g/m2)高于中潮区(508.79g/m2)高于高潮区(16.57g/m2);栖息密度同样为低潮区(2863个/m2)高于中潮区(2125个/m2)高于高潮区(114个/m2).诏安湾潮间带生物群落按底质可分为泥沙滩群落和岩石滩群落,分析结果显示诏安湾潮间带生物群落相对稳定.
  • 摘要:生活史策略是由出生到死亡一系列维持生存及延续生命的方式,其中受到许多因子如演化适应,生态区位及动物行为等的影响.此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各种因子在水生动物[鲸(Section 1&2),企鹅(5)及鱼类(3&4)]生活史策略的影响作为野生动物保育及渔业管理的之基础.利用不同的生活史参数的叙述解析,能推算出动物在形态上的适应力及最适生殖能量投资的特性.研究中使用的生活史参数有鲸类的出生体长,断奶体长,成熟体长,极限体长以及成熟年龄,最大年龄,还有怀孕期,哺乳期和产仔间期等.鲸类逐渐演化成两个亚目,并延伸至14个科,83个物种.鲸类的栖息地涵盖淡水,河口,沿岸及大洋等,且由表面至深海,并有许多在热带至南,北极之间的洄游.它们的食物种类有小型浮游生物、鱼类、锁管和其他哺乳类.世界上目前有6目17种企鹅,生活史参数加上成熟体重,孵蛋期,父母喂养期,繁殖季换羽期.由世界各地所发表过的文章及书本中搜集生活史参数.利用生活史策略的理论基础,用线性模式之多变方因子分析及判别分析,由多变量统计方式,解析这些群种演化的生活史参数.发现生活史参数可解释80%~90%的鲸豚(及94%的企鹅)变异性.在适应程度上,演化因子只占29%的变异性,而生态及行为却能解释65%的区位.更进一步地根据统计上显著的差异性重新将物种分群别类,再解释生态区位与行为模式.这项研究提供了大型水生动物在演化适应,生态区位及鲸豚行为三者之间在生物多样性的交互影响力及关联性,可算是重大发现.这些结果,并可作为野生动物保育及管理的基础.在渔业管理上,从过去已发表的文献搜集台湾海域经济鱼种的生活史参数,根据因子分析的结果显示,全部10个目的57个鱼种的生活史特征可以简单地归纳出两个主要因子,并且能解释91.5%的变异性.第一主成分是由极限体长、成长系数、极限年龄以及性成熟体长所支配;第二主成分是由孕卵数与卵径所构成.进一步利用判别分析之结果显示,单单考虑物种的类缘关系只得到32%的判别正确率,若是再考虑其生态的适应性,则所有的鱼种可以概括成4个不同的群体并且得到91%的判别正确率.由于软骨鱼有较小的孕卵数与较大的卵径,因此硬骨鱼与软骨鱼在生殖机制上有着显著的差异,而造成硬骨鱼成活史的不同主要是受体型上的差异所致,因此若考虑鱼类生活史策略的不同,本研究结果可以作为台湾海域多鱼种管理的基础.鲨、(魟)及鳐都属于软骨鱼纲中的板鳃亚纲,其生活史策略因体型差异及成长速率等应有所不同.另外,软骨鱼有三种独特的生殖方法:卵生,卵胎生和胎生.软骨鱼研究的目的为探讨三种生殖策略是否能从生活史参数上表达出来,并建立多物种渔业管理的基础.本研究使用8种生活史参数:极限体长、成熟体长、出生体长、极限年龄、成熟年龄、生长系数、自然死亡系数以及孕卵数.针对可能的生活史策略对生活史参数进行相关与多变量的分析.448尾软骨鱼种中归纳出3个主要因子,并且能解释98.6%的变异性.板鳃鱼类至(鯆)(魮)目以判别分析可得到71%~95%的判别正确率来区别卵生,卵胎生和胎生.研究的结论是用生活史参数,确实可以解释软骨鱼独特的生殖模式,并可将此应用在不同种类的鲨鱼具有共同的生殖策略的资源管理与保育政策上.
  • 摘要: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样性中心软体动物学研究室从2001年迄今,借由数字典藏国家型科技计划的支持,建立台湾贝类数据库,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已有相当不错的成果.台湾贝类数据库原先的架构主要有台湾贝类名录子数据库、台湾贝类标本子数据库、贝类文献子数据库、台湾贝类新种及新记录种子数据库、台湾贝类分科查询子数据库、世界常见海贝子数据库、贝字百谱等,随着计划的持续,更新增台湾贝冢贝类子数据库、台湾贝类化石子数据库、国际贝库及散佚海外的台湾贝类标本子数据库.台湾贝类数据库各子数据库亦提供搜寻功能,可至各子数据库以关键词搜寻想要得到的信息。此外,虽分成许多子数据库,但彼此都以学名编号做联结,经过整合的各子数据库,可彼此交叉查询。如:搜寻台湾贝类名录,找出想要了解的贝种后,还可联结至贝类标本数据库,列出该贝种的所有标本,或是进入世界贝库,了解该贝种的世界分布情形。同样也可由世界贝库做相同的反向查询。
  • 摘要:本研究采用16S rDNA扩增限制性酶切片段多态性(ARDRA)和序列分析的方法,对生长在不同温度下的厚指海绵(Pachychalina sp.)体内的古菌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同一种厚指海绵(Pachychalina sp.)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其体内古细菌的群落结构有明显的差异.古细菌16S rDNAs的限制性酶切图谱揭示:16℃条件下,海绵体内各不同古细菌在数量组成上较为均衡;30℃条件下,海绵体内80%古细菌16S rDNAs酶切后产生相同的酶切结果,通过它所对应的古细菌16S rDNA的序列进行分析后发现它们属于嗜酸热原体,但与Thermoplasmales acidophilum clone SB95-72的16S rDNA间的同源率只有85.6%,因此,认为它们可能是一种新型嗜酸热原体古细菌.研究同时发现:16℃和30℃条件下,海绵体内的古细菌均属于Methanogenium organophilum、Archaeoglobus fulgidus、Methanoplanus petrolearius、Methanospirillum hungatei和Thermoplasmales acidophilum.该研究认为:温度可能只改变了海绵体内不同古细菌的数量,但没有改变古细菌的种类.
  • 摘要:以中国海域记录的胶质类浮游动物的物种信息和图像信息为基础,使用Java语言开发了中国海域胶质类浮游动物种类图像数据库,实现对胶质类浮游动物物种信息和图像信息的存储和查询.数据库共收录了中国胶质类浮游动物672种,其中刺胞动物门550种、栉水母动物门62种、尾索动物门60种,每种胶质类浮游动物均列出了拉丁文学名、中文学名、定名者、定名时间、同种异名、异种同名、分布区域、分类地位和参考文献的物种信息.数据库收录中国胶质类浮游动物图像信息共806幅,涵盖501个物种,包括点线图和原色形态图;同时列出210篇参考文献目录,可提供下载查阅的为114篇.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