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五次医古文学术研讨会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五次医古文学术研讨会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五次医古文学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16
  • 召开地:江西井冈山
  • 出版时间: 2016-07-22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会议文集: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五次医古文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传世中医典籍在长期传布过程中其文字内容会发生很多变化与讹误,长久讹以传讹,有的竟成为名言警句.从出土简帛中“胃”的用法对《素问·水热穴论》“肾者,胃之关也”句义提出质疑,又从《素问·水热穴论》原文进行分析,发现经文讲的是肾脏在发生水病(胕肿、风水、大腹、水肿)过程中的病理机制,并无涉及肾胃相关的任何情况.“肾者,胃之关也”,即“肾者,谓之关也”.“胃”是简帛时代通用字在传世中医古籍中的孓遗.
  • 摘要:敦煌吐鲁番医学文书书写时间较早,往往更接近医学古籍原貌,可资以校勘后世传写之讹误.但文书多是俗写本,其中讹误之处亦复不少,又必须借助传世文献进行校勘.今检敦煌《集注》序录(龙530)、《张仲景五藏论》等医学文书中与相关传世文献文字有异者——“破积愈疾”与“破积聚愈疾”,“岁月将服”与“岁月常服”,“便韦夭”与“便寿夭”,“蓰”与“筛”,“皃”与“完”,“三管”与“三管反射”,校读之,得札记六则,以求正于方家。
  • 摘要:辨证论治是中医的诊疗特点,其实质就是在易象思维指导下,辨别病人的证候,从而对证治疗.本文结合文字训诂与中医学原理对“辨证论治”作一番阐释,其实质就是在易象思维指导下,辨别病人的证候,对证进行治疗。证候的辨别借助司外揣内,对证治疗需要司内揣外。只有明白辨证论治的实质,清楚其学术源流及指导思想,掌握中国古代思维模式,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临床,让中医在现代走出坚实的一步。
  • 摘要:《三国志·华佗传》是详述我国汉末名医华佗事迹的重要篇章,前贤虽注释已多,然文中仍有一些意义不甚明了或读者阅读中理解容易出现偏差的词语。对《三国志·华佗传》中舍去、逆见、完具、尺所、大酢等五个意义不明或理解易误的词语加以训释,希望有助于对传文的正确理解.
  • 摘要:简帛医书的文字资料丰富,用字现象复杂,包含许多特殊用字,反映了秦汉时期的文字实际面貌.简帛医书的特殊用字主要包括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繁简字、讹误字五种,可以为医学汉字文化教学提供丰富资源.
  • 摘要:中医方剂命名体现了立方者医方认知水平.梳理秦汉出土简帛及传世文献中的医方,可知此期方名从无到有,经历了病症型方名、功效型方名、药物剂型方名向复合型方名的递变,反映出此期医方认知不断深入及细化的历史过程.其方剂命名规则对后世影响深远,亦对方名规范化研究有借鉴意义.
  • 摘要:章太炎先生是国学大师,经史子集无不涉及.其对医学也有相当研究,曾自称"医学第一".其观点、功绩自民国至今天,学界研究颇多.但其医界弟子,学术界较少涉及,且语焉不详.本文对陆渊雷、徐衡之、章次公、陈存仁、张破浪、余云岫、孙世扬进行探讨,研究这些医学弟子不但对研究章氏医学思想及功绩有重要意义,对鸟瞰整个民国医界也有重要意义.太炎先生的人格魅力影响着整个民国医界,其医学观点也影响着他的弟子们。章次公曾言太炎先生对他三方面的影响:“贯习群方、用资证验一也,上不取《灵枢》《内》《难》,下不采薛叶诸家,以长沙为宗师二也;兼综远西之说,以资攻错三也。”实际上,其他弟子也受到类似的影响,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 摘要:张仲景的一生和他的著作《伤寒杂病论》,展示了灿烂的仲景文化,伟大的医圣精神;阐发了自己的思想、观点、医疗、道德和作风.陈述了自己从事医学活动的原因和家族悲惨遭遇,指出了撰写《伤寒杂病论》的经过和目的,向社会痛心疾呼人们要关心和学习医药,集中反映了张仲景的治医思想,伸张了朴素的人道主义精神,抨击了敷衍塞责、潦草从事的医疗作风,强调了刻苦钻研的治学精神,针砭时弊,对医学的发展医学教育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 摘要:中医古籍中保留了大量人体同义词,这些同义词所指部位或完全一致,或有所不同,抑或使用习惯略有差异.这些情况常常给阅读者造成不便.本文经过搜索、整理相关古籍,利用文献训诂学方法,对医籍中常见的几组人体同义词逐一辨析考证,辨析出各组同义词在词义、使用方面的异同,探讨了命名理据,展示了词汇发展的历史脉络,可以帮助读者精准把握文义,为中医古籍整理释义,以及梳理中医词汇发展史做出微薄贡献.
  •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体.儒家文化所倡导的“仁爱”、“和合”、“诚信”等思想对于开展当代高校医学生教育有着重要借鉴价值.文化与教育密切相关,互为前提,互相砥砺.积极挖掘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将继承、创新和发展结合起来,以促使传统儒家文化教育价值的发挥.
  • 摘要:《证治心传》,明·袁班撰.全书共一卷,十四篇,一万三千余字,主要阐述作者临证心得.前有明末名将史可法序,每篇之后有清末医家赵观澜评语.因其对温病的认识深刻,近年来被研究者逐步重视.但是通过对该书作者、评者、序言、正文内容等多方面考证,发现该书疑点甚多,其中涉及抄袭他人著作段落及他人学术思想,断定该书当系伪书.rn 由考证可知:一、据《高邮州志》,袁班著有《医学心传》一书,并未著《证治心传》。又据《广阳杂记》《寓意草》等,知袁班乃专职医生,医术高明,享誉乡里,并非职业军人。二、据《医学旨归》,赵观澜去世于1851年,而《证治心传》评落款于1858年,有七年之差。又《续增高邮州志》编者中未见赵观澜与袁同局二人名字。由此可知,《证治心传》评者赵观澜当为伪托。三、《证治心传》史可法序与《医津一筏》张潮序高度雷同,而史序中亦言“《医津一筏》第其中一则耳”所指无着,史序之为伪作可知。四、“大贝”之药,首见《本草纲目拾遗》(1765),则该书不可能成书于1643年。五、考《证治心传·证治总纲》,显系引自《冷庐医话》,《冷庐医话》成书于1858年,则该书成书当不早于1858年。rn 《证治心传》或原本于袁班之《医学心传》。其书本为家藏,简称《心传》,由裘元吉《三三医书》第二集《证治心传提要》“本社裘君吉生向己故社友徐石生君重值兑得之抄稿,书名《心传》”云云可知。“证治”二字,或为裘元吉《三三医书》所加。又据《证治心传》文末赵氏评语“始获此书,字迹蠹蚀过半,用特重录,以免淹没”,可知本书毁损严重,故袁氏子孙或其他医者据本书整理时,根据内容体例需要,增添若干医学内容以完善本书,故其书有吴氏学术观点、喻氏学术观点、叶氏学术观点不为怪也。
  • 摘要:法藏医药文献P.3655,为折页装,写本,正背面接写.共存79行文字,基本完整无缺.全文内容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其中前部的1‐44行前后皆有标题,为"明堂五藏论一卷"(以下用"明堂"来指称本卷子的该部分内容);中部的44‐64行,为"七表八里三部脉"(据内容拟题);后部的64‐79行,为"青乌子脉诀"(原卷标题).《明堂》中出现了多处声训之例。用音近音同字作解释语,表现了古人对一些词语(被解释语)语源的理解。由于古代传抄者也未必深明声训之义,因而有些地方不免因不明白而出现误抄。对于这些误抄的地方,可以根据声训的规则予以校正。
  • 摘要:扁鹊过虢国,在虢太子回救无望,举国进行祭祀活动时,针取三阳五会,行五分之熨,饮八减之剂,服汤二旬而复故.后世因此认为其能生死人,留下千古美谈.对死的畏惧与悲伤,对生的渴望与欣喜,交织成人的生命线。扁鹊以医见业,游医四方,或为带下医,或为耳目痹医,或为小儿医,随俗为变,说明扁鹊医理贯通,治疾于临床各科,并不专属于一科。其辨虢太子病情,证候、病机掌握准确,治法精当,回转生命于一线,令人感叹!同时,从喜方术的中庶子所论来看,当时的医学的解剖知识已经相当普及,治疗疾病的方法手段丰富,如药酒、镵针、砭石、导引、按摩、药敷,经络腧穴相关疗法已经相当普及。读古而念今,诊疗手段日益丰富,已远非一般百姓所能识及,对于专业医生,不仅要依靠实验室检查和仪器设备,更要加强基础征候的诊断鉴别,以备紧急情况无现代手段支持之需。
  • 摘要:《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有大量重复内容,经比对发现两书相同方剂药味组成基本一致,但在主治病证、炮制表述方式、方中药物剂量等方面存在许多差异,且无任何文字标注.通过分析两书版本源流与文字内容,结合唐宋之际时代背景,推测孙氏在编写《翼方》时对方剂主治病症与疾病分类等认识,与早年相比发生了一些变化;宋人统一修改《要方》中药炮制表述方式,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唐宋之际中医药学术发展与药业兴起的状况;两书药量的重大差异,目前难以得出明确结论,值得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
  • 摘要:《伤寒杂病论》之所以历久弥新,一直指导着临床并成为医家研究的热点,这与其编撰的科学性、系统性、条理性、实用性、针对性及可读性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说这部伟大的著作正是一部完美的中医教科书.是因为其中不仅有“鱼”,而且有“渔”,仲景在编撰时,将前人经验及个人平生所学、临床经验皆融入其中,遵循先易后难,由浅及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的原则引导后学者,务在示人以法.从典型的桂枝汤证,到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到桂枝麻黄各半汤,到小柴胡汤证,到乌梅汤证,直到“难治”的麻黄升麻汤证,一步一步,将后学者逐渐由简单证引向兼变证,由兼变证引向复杂证,由复杂证引向复杂证群,随着证情的复杂化,处方由寒热有别到寒热并用,由单纯祛邪到攻补兼施,由单方治疗到合方治疗,循循善诱,最终使后学者能够掌握病证、驾驭方药、活学活用,能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知常达变,成为一名良医.
  • 摘要: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是我国医药学史上第一部病因、病理、证候学专著,具有极高的医学价值.从语言研究的角度看,该书含有丰富的俗语和口语词,是中古汉语研究的宝贵语料.自丁光迪校注以来,多有学者对其语词、校勘等进行研究.本文试对其中“伤”、“悦”二则语词的含义进行考释.“伤”字在《诸病源候论》中多见,但有些句子中的“伤”字不当作常义理解,而作副词,有“太、过”义。“悦”可指气色好,或皮肤、羽毛等滋润、有光泽。据此,《诸病源候论校注》“润悦”释义当改。“悦”有光润、润泽义。
  • 摘要:《治疔汇要》一书出自清代医家过铸,是一部治疗疔症的专书,本文对作者作了简要介绍,对《治疔汇要》一书的主要内容作了归纳和概括,认为这是一部识疔辨疔、治疔疗疔的全书,在中国医学史外科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对当今临床也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
  • 摘要:《圣济总录》的流传颇为跌宕起伏.它由宋徽宗主持编纂,但在随后的靖康之变中被金人抢走,在南宋未能流传.元代朝廷非常重视《圣济总录》,不但诏令校刊颁布,还把它列为医学各科必修的教材.明代政府不再重视《圣济总录》,既没有刊刻,也没有把它列为教材,但嘉靖皇帝把它赐给了日本医官吉田宗桂,从而使它在异域大放异彩.到了清代,中国本土已经没有足本《圣济总录》存在,晚清时期很多学者到日本访书,终于使此书完璧归赵。
  • 摘要:本文利用文献考据方法,对药物朱砂在用途、名称演变、毒性等方面进行了考证,并将易混药物进行了分析,得出朱砂常用于书画、炼丹及医药,最早被称为丹粟,汉代始见丹砂之名,魏晋时期出现朱砂,并逐渐为后世取代丹砂而作为该药物的正名.真朱为朱砂别名,应与真珠区分.
  • 摘要:本文从文献角度与医学原理,分析了《素问·至真要大论》“诸痛痒疮,皆属于心”一句中的“痒”字,对历代医家的理解作了疏解,并结合当代学者的观点展开了探讨.《素问·举痛论》:“思则气结……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指出忧思会使正气不行,从而气结致病。唐·王冰《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注:“心寂则痛微,心躁则痛甚。百端之起,皆自心生。痛痒疮疡,生于心也。”王冰指出“痛痒疮疡,生于心也”,其解释首先着重强调了心理因素,那么则意味着“痒”之症本身亦有忧思因素,即包含心忧之疾,喻示“痒”之症不局限于皮肤搔痒与溃疡之疾。而刘完素与高士宗改动《素问》原文,实是片面地强调了火热致病因素,而忽略了情志等因素。吴顺领、张霞《“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新解与应用》”,在分析皮肤病心理因素时指出:“皮肤作为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病不但给患者带来躯体的痛苦,而且还对其心理产生极大的影响。如发生在暴露部位的银屑病、白癜风、痤疮患者产生自卑心理的较多,常因病情反复、疗效不确切、影响美观,在青年中怕人嘲笑或影响恋爱、婚姻问题而产生自卑、紧张心理;而已婚者则因长期治疗、经常用药,感到经济负担重、担心家人埋怨而产生焦虑、厌烦、自卑心理。其他皮肤病,如性病疑病症患者,多因恐惧而产生轻生、厌世念头,而结缔组织病多因病因复杂、病情反复、激素的长期或间断使用等导致患者出现水牛背、满月脸等有损个人形象的症状,使他们身心恐惧,终日焦虑、烦躁不安。”这恰好给“痒”症一个较为充分而有力的说明。故《内经》“诸痛痒疮,皆属于心”之“痒”,除了皮肤搔痒与溃疡症状含义外,还包含忧虑、忧思之“痒”。
  • 摘要:“元气”“原气”为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术语,二者名虽有异,但无论考之文字学,还是中医典籍,其内涵均无别.有个别学者将二者加以区分,细细考究,其论述多有疏漏之处.“元气”改为“原气”始于明初,是明初讳“元”使然.明初讳“元”之因由,学界有讳元朝之国号与避朱元璋名讳二说.明初文献,多有改“元”为“原”者,但明朝避讳较为疏阔,又导致二字的混用.故而明朝以后医籍出现了“元气”“原气”并存混用的现象.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