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全国第六届土地资源管理博士论坛
全国第六届土地资源管理博士论坛

全国第六届土地资源管理博士论坛

  • 召开年:
  • 召开地:
  • 出版时间: -

主办单位: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研究目的:探讨跨区域耕地保护经济补偿量化的思路和方法. 研究方法:以耕地生态承载力供需关系为切入点,采用生态足迹模型,并结合耕地保护经济补偿优先序,将我国31个省级行政单位划分为耕地赤字区、耕地平衡区、耕地盈余区,确定耕地保护补偿面积;并在此基础上,以单位面积耕地的非市场价值为补偿标准,测算各区域的耕地保护经济补偿转移支付额. 研究结果:(1)全国共有6个耕地赤字区、7个耕地平衡区、18个耕地盈余区.(2)6个支付区的支付款总计405.290亿元,其中,赤字量最大的上海市需要支付高达130.703亿元的补偿款:18个受偿区的受偿款总计207.286亿元,其中,盈余面积最大的黑龙江省可以获取高达28.737亿元的补偿款.(3)转移支付行为具有一定的现实可操作性,各支付区的支付额占当年地方财政收入的比例较低,约为1.5%~6.8%,均在政府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研究结论:研究成果能为均衡我国各地区的发展提供依据,对于我国耕地保护的实施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摘要:研究目的:对1987-2010年江苏省耕地占补的时空特征及其驱动机理进行研究,为推动耕地保护政策改革,促进耕地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研究方法:重心模型、区位基尼系数、地理集中度、地理探测器模型. 研究结果:(1)1987-2010年江苏省耕地占用和补充的数量均持续增加,速度不断加快,且大部分发生在平原地区,苏南地区比例较高,占用和补充的水田比例都较高.(2)在1987-2000、2000-2005、2005-2010年3个监测时段,耕地占用的重心先向南移动,又大幅度向北移动,耕地补充的重心则持续由苏北移向苏南,三大地区的占补平衡率存在较大差异.(3)耕地占用的主要去向是建设占用,50.83%是农村居民点占用,耕地补充的主要来源是土地整治和农业结构调整,其中农村居民点整理补充耕地的比例为59.63%.(4)从整个监测时段来看,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耕地占用和补充数量的空间分布一致性最高,不同监测时段主要驱动因素不同,2005-2010年非经济因素的驱动作用增强. 研究结论:江苏省耕地占补时空特征具有明显的差异性,经济因素是其主要驱动机制,应合理调整产业布局和区域整体规划,保护耕地,促进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 摘要:研究目的:发现现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不足,提出构建耕地占补平衡全过程的市场机制,对我国耕地占补平衡制度进行完善与改进. 研究方法:系统分析法,文献分析法. 研究结果:(1)耕地占补平衡是由土地辅助发展权供需双方、管理部门、中介组织与机构等主体参与的,由耕地占补平衡指标生产子系统和指标使用子系统共同构成的,并受外部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及自然环境共同影响与制约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开放综合系统:(2)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缺陷之一是耕地占补平衡指标生产的政府运作模式:导致项目运行成本大、公众参与度低,易产生利益纠纷:(3)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缺陷之二是耕地占补平衡指标使用的行政配置模式:带来耕地占补平衡指标供需区域不匹配、指标使用效益低等问题. 研究结论:为弥补现有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缺陷,在耕地占补平衡指标生产环节,通过建立市场机制实现公众参与,以提高制度运行效果;在耕地占补平衡指标交易环节,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实现指标的跨区域交易,以提高指标使用效率.
  • 摘要:研究目的:测算北京市城乡居民耕地保护的支付意愿,检验二者的支付意愿差异,并分析差异形成的原因,为制定面向对象、差异化的耕地保护政策提供理论借鉴. 研究方法:选择实验法(CE). 研究结果: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对保护耕地面积、耕地质量和耕地景观生态环境的支付意愿分别为67.24,113.75,51.47元/年,58.07,66.40,150.80元/年. 研究结论:城镇居民的支付意愿明显高于农村居民,个体支付意愿与其文化程度、家庭年总收入、家庭抚养人口数显著相关;从二者耕地功能需求的角度看,城乡居民对耕地各项功能需求最高的分别为生态功能与生产功能,在需求差异的驱动下样本在选择集中做出符合自己需求偏好的选择.
  • 摘要:研究目的:了解受访者对农田非市场价值的支付意愿及其偏好的异质性. 研究方法:运用选择实验法(Choice Experiment)中的条件LOGIT模型(Conditional Logit Model,CLM)和潜在分类模型(Latent Class Model,LCM)探索受访者对农田非市场价值不同属性偏好的异质性及支付意愿. 研究结果:研究发现,受访者对空气质量和农田肥力这两个农田非市场价值属性表现出较强的偏好,物种多样性属性则并不显著,农田面积、娱乐休憩和水质则介于中间;不同受访市民对农田非市场价值属性的偏好存在异质性,剔除随机性样本后,得到更准确的武汉市市民对农田非市场价值六个属性每提升一个单位水平的支付意愿分别为:农田面积(107.1013元),农田肥力_1(347.9437元)、农田肥力_2(215.1853元)、农田肥力_3(277.6865元),水质(54.8700元),空气质量_1(549.0137元)、空气质量_2(515.1905元)、空气质量_3(443.7229元),物种多样性(11.1415元),娱乐休憩(101.3864元). 研究结论: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为地方政府全面了解农田价值提供基础性的政策建议,也可为其指定更为合理的农田补偿标准提供决策依据和为相似地区做参考指导.
  • 摘要:研究目的:分析和预测四川省的耕地压力和粮食安全状况.研究方法:耕地压力指数模型和GM(1.1)模型.研究结果:除了1997、1998、1999、2000年耕地压力指数小于1,粮食供给处于安全状态以外,其余年份耕地压力指数都是大于1的,说明四川省的耕地压力较大,粮食供给处于不安全状态.研究时段内耕地压力指数大于1的年份有13个,占到了76.47%,说明四川省历年来存在着较为明显的耕地压力.研究结论:四川省耕地压力仍然存在,要通过采取保护耕地、控制人口数量及提高粮食单产来缓解耕地压力,保证粮食安全.
  • 摘要:研究目的:本文以“保护者受益”原则为基础,从维护和改善农田生态环境角度出发,以湖北省为例证,构建假象市场条件下的农田生态补偿政策.旨在探讨社会福利最大化条件下有效激励农户参与农田生态补偿政策的最低补偿标准,通过建立不确定状态下政府对农田生态补偿的支付意愿函数和农户对农田生态补偿的受偿意愿函数,得到符合帕累托改进的农田生态补偿标准的取值区间; 研究方法:利用条件价值评估法对农户参与农田生态补偿政策的平均受偿意愿进行测算,再通过Tobit回归模型对影响农户受偿意愿的相关因素进行检验. 研究结论:(1)政府制定的农田生态补偿标准应不低于农户的平均受偿意愿,对应湖北省农田生态补偿标准应不低于5541.15~6778.20元/hm2·a,低于这一标准的农田生态补偿政策,在推行过程中不足以对农户形成有效的补偿激励,从而导致整个社会福利水平的损失;(2)受访者家庭农业收入比重、农田生态环境改善的心理期望对于农户参与农田生态补偿政策的受偿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受访者年龄、家庭劳动力比例和家庭承包地流转情况对农户参与农田生态补偿政策的受偿意愿具有显著负向影响.
  • 摘要:研究目的:优化耕地利用系统安全格局,可为保护耕地和保障粮食安全提供重要参考,为实现区域耕地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方法:应用RS与GIS技术,运用Matlab编程,构建优化耕地利用系统安全格局元胞自动机模型,对研究区耕地利用系统安全格局进行优化. 研究结果:(1)经本文改进的元胞自动机模型具有较好的优化耕地利用系统安全格局的能力.(2)研究区耕地利用系统数量优化表现为耕地占72.31%、林地占13.60%、草地占3.17%、建设用地占6.80%,与研究区土地利用现状相比,耕地面积减少,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从格局变化的环境效应角度出发,控制性的减少一定的耕地面积,适当增加其他用地类型面积,特别是林地和草地面积亟待大幅提升.(3)经过空间优化的耕地利用系统安全格局与其现状相比较,研究区林地和草地更加集中,建设用地空间分布较为分散,耕地空间分布大致和现状保持一致. 研究结论:耕地利用系统安全格局变化的敏感地区主要位于西北部地区和东北部地区:林地、草地、建设用地的变化均直接与耕地的变化相关,耕地利用系统安全格局的变化具有显著的区域分异特征.
  • 摘要:研究目的:以我国中东部典型县域为例,探讨耕地质量等别分布特征,系统分析区域耕地质量等别限制因素,提出不同区域耕地质量的提升对策;研究方法:以县域农用地分等更新成果为研究对象,通过Arcgis叠加分析与数据统计,综合对比分析耕地质量等别与不同分等因素的关系与规律;研究结果:10个典型县域耕地质量等别总体较高,以中、高等地为主,有少量优等地分布,各区域耕地质量存在共性的自然和利用限制因素,也存在特有的限制因素,土地整治应因地制宜提升耕地质量;研究结论:开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工程建设,既要改良耕地质量共性限制因素,更要着眼于不同区域的特有限制因素,制定区域差别化的耕地质量提升对策.
  • 摘要:研究目的:测算陕西省耕地集约利用预警等级和诊断耕地集约利用预警的障碍因素.研究方法:熵权可拓模型和障碍因素诊断模型.研究结果:陕西省耕地集约利用预警等级整体较低,呈现先波动的变化趋势;灌溉度、单位播种面积粮食单产等是集约利用预警等级的主要障碍因子,陕西省耕地集约利用分类障碍因子中集约利用投入情况障碍度>集约利用产出情况障碍度>耕地耕作状态障碍度.研究结论:陕西省耕地集约利用预警等级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以“土地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为指导、提高耕地灌溉度和粮食单产成为陕西省提升耕地集约利用预警等级的重要途径.
  • 摘要:研究目的:探讨基于耕地质量的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思路.研究方法:叠加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研究结果:基于耕地质量的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后,不仅面积增加了20.73hm2,调入的基本农田利用等、肥力、环境健康、地化综合质量都大幅提高,研究结论: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是新常态下的耕地保护重要要求,是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基本国策的重要工作.该思路不仅丰富了耕地综合质量的内涵,有利于全面掌握土地的综合质量,还为区域土地资源的合理、高效、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
  • 摘要:耕地是重要的生产生活资源,我国耕地资源匮乏且被过度开发利用.一些粮食主产区地下水水位下降明显,水资源成为耕地产能限制因素,进行耕地水资源限制下生产能力核算有重要意义.通过多数据源融合空间插值计算得到太行山山前平原浅层地下水平均下降速度为0.74±0.23m/年的背景下,本文参照耕地理论产能核算的方法,利用作物产量反应系数,对耕地理论产能进行了水资源限制下的修正核算.结果显示研究区理论产能明显下降,保定、邢台、邯郸、石家庄各市县平均理论单产分别由14902.38、14554.94、14748.7、15031.46kg/ha下降至9188.67、8359.57、8236.94、13451.6kg/ha,分别下降38.34%、42.55%、40.42%、10.51%.本文对绿色理论产能及其修正核算的要素进行了空间分异分析,石家庄大部分县市地下水水位下降快,地下水补给量相比其他地区要大,作物反应系数较大,产能下降较小.研究区要采取必要措施进行节水限水灌溉,使其生态环境在保证粮食安全条件下不被破坏.另外本文对于从水资源约束角度审视耕地潜能,考虑高标准基本农田的建设方面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 摘要:耕地后备资源是耕地的重要补充来源,在耕地占补平衡中具有重要作用.利用国土部新一轮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试点县成果,在新增耕地系数和等级折算系数的基础上构建耕地数质并重的平衡分析方法,分析县域规划期内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能力.以湖南省沅江市为例,研究其实现数量平衡和数量质量平衡需开发的耕地后备资源面积.结果显示,通过分析沅江市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可满足县域耕地占补数量、质量平衡的需要,但存在较大压力,尤以数量质量并重平衡为甚.因此,摸清县域耕地后备资源补充耕地的能力有利于合理安排建设项目,确保实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保护耕地的目标.
  • 摘要:山坡旱田耕作是山丘地区上许多少数民族悠久和不可缺少的生计.但其产量差,缺乏可持续性,跟不上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趋势,不符合日益受到关注的土地利用的可持续发展.解决这一困境的方法利用休耕过程进行土壤肥沃度修复.文章对休耕期过程中猫豆(Mucuna utilis)与木豆(Cajanus indicus)两种改造土壤能力的豆科作物进行试验.两年的固氮作物种植已经生成植物覆盖层并大量提供生物质,有助于改善土壤生物化学性质.土壤温度相当稳定,温度变幅降低到5至7°C;雨季和旱季中土壤湿度比空置土壤地区分别高7到12°C和17到23°C.土壤密度下降0.02g/cm3变为0.19g/cm3;土壤通气度增加4.24%变为6.21%:在C11(猫豆)和C41(木豆)中,上述的改变更为突出.种植试验作物的土地上的化学特点尤其是腐殖质,氮素,磷酸盐,钾肥含量都比空置土地高.
  • 摘要:研究目的:探析基本农田划定外部性及障碍因素,提出针对建议.研究方法:深度访谈法和归纳分析法.研究结果: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在指标、现状、利用、权责、衔接等方面尚存问题,且成为基本农田划定数量、质量和生态,以及责任落实和组织协调等方面的障碍因素,如若处理不当,势必影响划定工作进度、质量与成效,甚至使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沦为教条主义与形式主义.研究结论:通过改变基本农田指标分解下达模式,制定污染耕地调查评价体系、标准与退出机制,妥善处理划出、划入、保留基本农田,适当调整基本农田保护责任落实层级,建立部门间及内部协调机制,破解基本农田划定障碍,提高划定工作质效.
  • 摘要:研究目的:为了在自己的承包经营期内获得更大的经济收益,农民对农地倾向于进行掠夺式的开发与利用,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负外部效应,直接影响到农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本文首先对农民农地外部投入行为的变化过程及产生的相关环境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农地农用负外部效应评估的指标体系.其次以武汉市为研究区域,对农地农用过程中因滥用化肥、农药、废弃地膜所带来的外部成本进行定量估算,最后在农地农用的负外部成本评估结果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关部门应制定可操作性与针对性的约束策略来降低该负外部效应. 研究方法:分解求和法. 研究结论:2011年武汉市农地农用过程中的外部成本的价值为19.04×108元/年,折算为无限年期的货币值为544.03×108元,即9.78×104元/hm2,农地农用的负外部效应不可忽视,应当引起学者和政府决策者的充分重视.
  • 摘要:研究目的:从博弈的角度探讨在耕地保护过程中相关利益主体的行为倾向和博弈关系,从决策主体行为出发,研究耕地保护问题,以促进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正常推进以及农地的有效保护.研究方法:博弈分析法.研究结果:中央政府的监督检查成本、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等会对耕地保护政策的实施产生影响.农户是否保护耕地与其种地收入、外出打工收入、农地非农化所获收益有很大关系.研究结论:要使耕地保护的政策顺利实施,中央政府需要完善监督体系、加大对地方政府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并提高农民从事农地种植的收入.
  • 摘要:研究目的:测算出耕地资源在农产品主产区农户家庭中的耕地多功能分值、基本特征及个体差异. 研究方法:通过构建了耕地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和topsis相结合确定耕地功能值. 研究结果:(1)农产品主产区农户家庭耕地功能呈现出养老就业功能愈发显著,选择馈赠功能和食物生产功能得到充分的重视,而生态保障功能和经济贡献功能明显被弱化的特征.(2)农户家庭耕地资源功能具有分化特征,经济贡献功能、生态保障功能在不同收入类型和不同务农劳动力年龄下具有显著差异,中青年劳动力家庭相对重视耕地的经济贡献功能和生态保障功能,以非农业为主的农户家庭对于耕地的经济贡献功能认知程度较高,而对于耕地的生态保障功能较为忽视;耕地养老就业功能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不同收入类型的农户家庭中,以非农业为主的农户家庭对于耕地的养老就业功能拥有更高的认知;食物生产功能在不同地理位置和家庭经营规模下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耕地的食物生产功能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 研究结论:农户家庭对于耕地功能的认知存在个体差异,建议在推进耕地多功能管理时要考虑不同农户的差异特征,实行差别化的管理及保护政策,提高耕地多功能利用效率.
  • 摘要:研究目的:实证分析农户对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政策能否持续实施下去的预期对补偿政策农户满意度的影响以及影响程度. 研究方法:在对政策预期与补偿政策农户满意度绩效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说,并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加以检验. 研究结果:(1)稳定的政策预期对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政策农户满意度绩效的影响正向显著.从中长期来看,农户对补偿政策未来5~10年能够持续实施的信心增加一个标准差(0.8109),农民则对补偿政策“非常不满意”、“不满意”和“一般”的概率分别下降0.5028%、3.8031%和6.5926%,对补偿政策“满意”和“非常满意”的概率分别上升9.5443%和1.3542%.(2)除了政策预期对农户满意度有影响外,对补贴标准和补贴形式满意程度较高的农户,其补偿政策的总体农户满意度绩效也较高. 研究结论:农户稳定的政策预期对补偿政策的农户满意度有重要影响,为提高耕地保护补偿政策的农户满意度绩效,实施补偿政策的地区要保持补偿政策的持续性和连贯性,加快补偿政策的制度化进程,形成能够激发农户持续供给耕地保护行为的长效机制.同时,补贴标准和补偿形式的选择对耕地保护补偿政策农户满意度绩效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 摘要:耕地非农化压力及其区域差异是建设用地指标区际配置的基础.湖北省社会经济发展与城镇化水平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耕地非农化压力区际差异明显.本文通过对比人均建设用地指标的理论值与实际值之间的差异开展湖北省耕地非农化压力的时空格局研究,结合重心迁移模型,采用ArcGIS空间分析方法揭示了湖北省耕地非农化压力的时空演化路径.结果表明:(1)湖北省耕地非农化压力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西部地区中恩施市的耕地非农化压力较大,其他城市耕地非农化压力较小且相对变化较小:东部地区的耕地非农化压力较大且相对变化较大:(2)2000年-2011年期间,湖北省耕地非农化压力的重心总体向东北方向迁移,表明湖北省东部个别城市的耕地非农化压力相对西部个别城市的增长较大.(3)重心迁移距离为17.37km,相对较小,表明湖北省耕地非农化压力于2000年-2011年期间整体变化相对稳定.
  • 摘要:研究目的:运用率先试点耕地保护基金的四川省成都市和尚未实行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制度的湖北省武汉市的实证数据,分析基本农田用途管制的实施成效及其对不同区域农民家庭农业收入和农业劳动力配置的影响,探讨含有配套经济补偿机制的基本农田用途管制政策能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农民的福利损失. 研究方法:微观经济理论模型,二元logit模型和条件价值评估法. 研究结果:①基本农田用途管制的实施成效受到农民个体特征及其所在区域的显著影响;②基本农田用途管制均能提升两个区域受访农民的家庭农业收入及农业劳动力配置,但受粮食作物比较利益低下、农地经营规模等的影响,武汉市受访农民农业收入的相对增加量要高于成都市受访农民,同时作物种植结构等的差异使武汉市受访农民的家庭农业劳动力配置低于成都市受访农民:③两个区域的比较结果表明,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政策一定程度缓和了基本农田土地发展受限给农民福利带来的影响,耕地保护经济补偿试点区域——成都市受访农民的平均福利损失(25112.58元/(hm2·a))远低于武汉市受访农民的平均福利损失(68034.43元/(hm2·a)).
  • 摘要:研究目的:测算甘肃省2020年、2025年、2030年土地人口承载力,并与未来人口数量进行比较,为土地利用规划和人口发展战略提供制定依据.研究方法:统计分析法、灰色预测法、短板效应法.研究结果:甘肃省2020年、2025年、2030年人口承载力远远大于未来人口数量.研究结论:甘肃省未来土地承载力有很大富余空间,能够满足人口增长及其产生的社会经济活动需要.
  • 摘要:大力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是由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也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建设新型城镇化、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基于对全国105个主要城市地价观测点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采用了熵理论及耗散的基础模型对我国东中西部城市节约集约土地利用的政策有效性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西部地区政策的总效益高于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表明该政策效果不仅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还要综合考虑人口密度、生态环境等其他因素.(2)政策的经济效益和行政效益要明显优于社会效益,表明该政策并没有取得公众预期的效果,需要制定并细化相关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相关政策,加强土地节约集约执行力度等措施.
  • 摘要:研究目的:基于重庆市相关的数据分析城市居民通勤方式的变化对城市土地利用紧凑度的影响. 研究方法:理论研究和回归分析. 研究结果:通过对重庆市主城区相应年份城市土地利用紧凑度的变化趋势及其与私家车拥有量的相互关系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的情况与西方国家随着汽车的普及所出现的城市疏散与郊区化存在较大不同.首先,私家车的普及并未带来城市的疏散,城市主中心区域及次中心区域的土地利用紧凑度都呈现增长态势且副中心区域的增长更加迅速.第二,城市郊区的土地利用紧凑度并未随着私家车的普及所带来的通勤成本降低效应而进一步提升,其变化趋势并不显著. 研究结论:在我国快速的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及相应的配套体系并未匹配城市的空间扩展,导致中心区的仍是大量“有车家庭”的主要居住空间取向,使得城市形成了若干土地利用紧凑度较高的副中心区域.而在城市的主中心区域,由于城市更新使得其土地利用紧凑度也在逐步上升.
  • 摘要:研究目的:探寻优化调整粮食主产区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的方法,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居民点整理规划的编制具有一定参考. 研究方法:耕地压力系数法,多因素综合法,加权Voronoi图扩展断裂点模型. 研究结果:(1)城镇扩占、交通干线是导致局部耕作压力系数较大,农村劳动力相对集中的主要因素,居民点规模较小、分布散乱,基础设施不完善导致耕作压力系数较小,耕地经济效益未充分发挥.(2)中心村、核心村、自然村、零星村的农村居民点生产力水平在规模和数量上呈明显等级结构.(3)不同耕作压力系数及生产力水平,农村居民点应采取重点发展、限制发展、迁移合并和政策保留4种布局策略.(4)耕作压力系数高且农业生产力水平较差的农村居民点迁移到附近耕作压力系数低区域周边农业生产力水平较好的农村居民点中. 研究结论:结合耕地压力系数及农业生产力水平对农村居民点布局提出优化策略,构建加权Voronoi图研究农村居民点的迁移方向,为粮食主产区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定量研究方法.
  • 摘要:农村居民点整治应满足农户生产生活的需求,提高各类生产生活设施的可达性.该文从生产生活可达性切入,以农村居民点生产生活可达性作为整治分区和采取何种整治模式的依据,从生产可达性和生活可达性两方面出发构建生产生活可达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空间可达性测度方法和指标综合评判法计算得到农村居民点(斑块)生产生活可达性,将其分为Ⅰ、Ⅱ、Ⅲ、Ⅳ四个等别,分别对应发展区、优化区、引导区和拆迁区.根据整治分区并结合实际情况,划分了城镇化发展型、城乡统筹发展型、综合优化型、辐射引导型、增减挂钩型和生态搬迁型等六种整治模式,并对整治思路和具体做法做了探讨.该研究尝试将生产生活可达性评价结果应用于农村居民点整治,对有序整治农村居民点和改善提高农村人居环境有指导意义.
  • 摘要:研究目的:从农作物种植视角分析2004年以来中国耕地利用集约度变化及其对产出的影响.研究方法:基于耕作制度的耕地利用集约度计算模型,C-D生产函数,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研究结果:(1)经过2004-2008年0.81%和2008-2012年11.32%的增长之后,2012年中国耕地利用集约度为13.88×103元/hm2,主要表现为劳动成本上升;(2)耕地利用集约度上升对产出的影响显著,产出弹性为0.12-0.18;(3)粮食增产依赖物质与服务投入而蔬菜增产依赖劳动力投入.研究结论:耕地集约利用应优化投入结构,区别对待粮食和经济作物.
  • 摘要:本文从地方政府土地供给行为视角对工业用地规模扩张进行考察,采用2001-2012年山东省地级市层面的数据,利用门限回归模型对各地级市工业用地规模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合理、不合理的工业用地规模扩张的驱动力进行了分类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根据对工业经济产出作用方式的差异,工业用地规模扩张可以划分为合理和不合理两种类型.②合理的工业用地规模扩张主要源于经济、人口因素的驱动,不合理的工业用地规模扩张主要源于财税制度、地方官员政绩考核体系等制度因素的驱动.调控工业用地规模应保证土地一资本配置关系处于合理区间,以财政及官员晋升考核制度改革为基础手段.
  • 摘要:研究目的:基于深圳市1990-2013年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探讨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发展相互影响的动态机制.研究方法:改进熵值法和综合指数法、计量分析.研究结果:通过运用协整理论相关方法探讨了深圳市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发展的因果关系,指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近期主要受自身波动的影响,远期受经济发展的影响较大,且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发展存在单向因果关系.研究结论:在处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时,要将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和与经济水平相适应的近期土地利用计划相结合,兼顾长期引导和短期策略,走集约型、效益型的发展道路.
  • 摘要:本文利用1994-2012年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数据,采用面板数据因果检验及回归分析等计量经济学分析工具,实证分析了分税制改革后的财政分权对城市用地扩张影响的内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①分税制改革后的财政分权对财政赤字规模膨胀有显著的正向激励作用:②地方财政赤字规模膨胀对城市用地规模扩大有显著促进作用;③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可以实现地方政府解决财政赤字问题的“以地生财”和“以地引资生税”;基于以上逻辑关系,认为财政分权制度使地方出现愈加严重的财政赤字现象,地方政府通过扩大城市用地规模,实现“以地生财”和“以地引资生税”,进而解决财政赤字问题,即城市用地规模扩大是地方政府解决财政赤字问题的牺牲品.因此,缓解城市用地扩张应该注重财政制度和土地制度的同步改革.
  • 摘要:本文从经济发展阶段视角考察城市土地集约利用驱动力,分析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中城市土地集约利用驱动因素作用方式的差异.利用1994-2012省级面板数据,测算出我国各省份城市土地边际报酬作为反映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的被解释变量,在此基础上,构建分段函数对全面工业化和后工业化阶段中城市土地集约利用驱动力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在全面工业化和后工业化两个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中,经济发展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作用逐步增强,而人口增长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作用差异不大.(2)在全面工业化和后工业化两个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中,土地市场发育程度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作用方式发生了明显的转变,由不产生显著影响过渡到产生显著的正向作用,而政府管制的作用逐渐减弱.为促进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应根据地区所处经济发展阶段的差异,按照分类指导的思路,选择有针对性的调控措施.
  • 摘要:研究目的:揭示工业土地集约利用效率的空间分异及其影响因素,探究促进工业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的出路和对策.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GIS空间分析方法、比较研究法.研究结果:杭州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效率空间分异显著,距离城市中心区的远近、工业园区等级和入园门槛、主导行业类型以及工业土地市场化水平和管理策略对工业土地集约利用效率都有较大影响.研究结论:工业土地集约利用效率的空间分异反映出功能区工业用地空间布局散乱、工业土地市场机制不完善、入园门槛低、缺少对工业土地动态监管的机制和规范的腾退机制等问题,进一步提升工业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需从这5方面入手.
  • 摘要:本文基于2007-2013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从地方政府干预工业用地出让市场现实出发构建了工业用地市场化改革与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关系的理论分析框架,实证检验工业用地市场化改革对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及其区域异质性.研究发现:(1)工业用地市场化改革显著提高了我国工业用地利用效率,这种效应在东部和中部地区更为突出,但是由于国家工业用地“招拍挂”政策的施行并未有效显化工业用地资源的价值,价格信号在工业用地配置中的作用仍很薄弱,导致工业用地市场化改革作用于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边际影响非常微弱;(2)地方政府违背中央工业用地市场化改革政策对工业用地出让程序和出让结果的干预,显著降低了市场化改革对工业用地资源优化配置功能的发挥,并且在经济发展水平越低的地区,地方政府干预出让市场的力度越大,导致工业用地市场化改革对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影响越小.本文认为在深化工业用地市场化改革过程中,要把规范地方政府土地出让行为和建立良好的土地市场生态作为重要方向,把促进工业用地价格向合理资源价值回归,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作为改革落脚点.
  • 摘要: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利用湖北省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2年的土地利用结构数据,测算省内16个城市在既定土地利用结构下经济和环境效益的空间差异,以期寻求“低碳+高效”的土地利用配置方式.研究结果表明:(1)湖北省土地利用结构综合效率整体平均水平较高,且效率值呈上升趋势,但空间分异格局在研究期内发生了变化;(2)研究时序内,湖北省农用地面积投入冗余的城市在减少,但二、三产业产值不足额在上升,土地产出效率下降:(3)武汉周边城市圈城市化过程中经济发展的一部分原因是能源的过度消耗,具有极大的碳减排空间.
  • 摘要:为了有效发挥土地价格对优化配置土地资源,以及提高*****城市开发利用效率的重要功能,需要对城市地价水平和时空分布特征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以兰州市为例,结合基准地价数据和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点数据,通过时间、等级、空间三个维度对该市中心城区土地价格进行全面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用质心分析方法研究探讨土地价格与城市空间变化的相互作用关系.通过研究可以看到,兰州市土地价格在空间和用途上表现出显著的差异化特征,且地价水平与城市经济增长和空间扩展未能保持一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价的杠杆作用.
  • 摘要:研究目的:以客观可靠的理论和方法模型确定京津冀城市群内各城市的空间影响范围,从而为区域调控提供基本依据. 研究方法:通过引入变量导向型结构方程模型(SEM),构建城市中心性强度PLS模型,进而融合断裂点理论与加权Voronoi图,在GIS支持下对京津冀城市群中13个城市进行各个城市的影响范围划分. 研究结果:京津冀城市圈内各个城市的影响范围在西部与南部行政界线偏差较小,在东部和北部偏差较大,该结果符合该地区情况,也与一般的经济地理判断吻合. 研究结论:本研究提出的PLS模型能够在中心性强度测算中兼顾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挖掘与观测变量对城市中心性强度的解释能力,是一种新的更客观、可靠的城市空间影响范围研究方法.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