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2012年中国心电学论坛
2012年中国心电学论坛

2012年中国心电学论坛

  • 召开年:2012
  • 召开地:太原
  • 出版时间: 2012-06-28

主办单位:中国心律学会;中国心电学会

会议文集:2012年中国心电学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本文阐述了DDI的基本概念,DDI工作模式实际是一种特殊的双腔起搏模式,可粗略将其看成是各自独立运行的心房AAI和心室VVI起搏模式的一种组合,两套系统具有充分的独立性,DDI工作模式中,最重要的计时周期有AV间期、VA间期、PVARP(心室后心房不应期)和低限频率起搏频率间期,与DDD工作模式相比,DDI工作模式的心电图相对简单、易懂。阅读于诊断时需重点注意VA间期的重整与完成、Vp-Vp间期的重整与完成,以及PVARP的长短与变化,这三个要素是引起DDI工作模式时心电图多种变化的决定性因素。
  • 摘要:本文总结了心脏不同步的评价方法,指出CRT也不能使所有患者都能获得理想的效果,将近30%患者被认为对CRT无反应,探讨了造成CRT无反应的原因,超声心动图结合心电图是目前最为常用的评价心脏同步性的方法,但预测CRT疗效方面还有局限性。CRT置入过程中观测左室起搏的QRS波时限简单易行,尤其是在患者可置放左室电极的靶静脉不止一个之时,选择将左室电极置于左室起搏时QRS时限最短处,可使患者最大限度地获益于CRT置入术。
  • 摘要:本文介绍了近年来非手术封堵左心耳术的研究成果和临床应用的概况,左心耳封堵术大致有经皮穿间隔途径、经心外膜途径,以及杂交术等不同方法,左心耳封堵术确实有效地消除左心耳是应用WATCHMAN装置,但置入器械需要抗凝、抗血小板,如果药物抗凝有禁忌,则应考虑采用心外膜法或非置入装置法。如病人存在炎症感染以及左心耳结构有明显畸形则不能采用器械封堵。此外,病人若曾行心脏手术、发生过心包炎等,则在心包进行操作有所限制。所以,虽然心外膜技术数量快速增加,但心脏科医生多数仍采用经间隔法进行置入装置封堵左心耳。
  • 摘要:本文以左心耳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左心耳触发房颤的解剖和电生理基质,对于持续性或长程持续性房颤患者提出了运用左心耳局灶消融和左心耳电隔离的治疗措施。
  • 摘要:本文以致心律失常性左室心肌病为研究对象,概述了该病的研究背景及遗传学特征,论述了该病的临床特点,临床诊断非常困难,主要表现如心律失常、心脏骤停、心电图异常(低电压、右束支传导阻滞、T波倒置等)、超声显示左室侧壁异常运动、心肌瘫痕形成等,均无特异性。临床上遇到上述情况,尤其是对于严重心律失常或心脏骤停、家族中有年轻碎死者,但又不能诊断心肌炎或常见心肌疾病时,应考虑催患本病的可能。进一步检查如磁共振、核素心肌显像、心肌心内膜活检、免疫功能,甚至基因检测及家族筛查均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 摘要:本文就ATP敏感性钾通道与早复极综合征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KCNJ8基因可能是以早复极综合征和Brugada综合征为代表的J波综合征的致病基因,该基因的S422L位点突变可能导致了ATP敏感性钾通道功能下调,从而使得ATP敏感性钾电流减弱,引起了J波综合征的心电图表现。更加深入的探究早复极综合征和Brugada综合征的分子、遗传学基础有助于该类疾病诊断和治疗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 摘要:本文探讨了导管消融在房颤治疗中的应用,指出导管消融房颤不仅可提高窦律维持率,改善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而且可进一步改善临床终点和预后,在房颤共识中,消融地位不断提升,使更加充满信心去治疗房颤这个顽疾。同时仍面对诸多挑战,如消融术后房颤复发、无症状脑缺血等问题,这些在目前房颤治疗中尚未达成共识,房颤领域还存在很多未知和争议课题。未来仍需要继续加强基础和临床研究,细化房颤消融方法、抗凝策略、人选和排除标准,不断提高房颤消融成功率和改善临床预后。
  • 摘要:本文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中的膜时钟和钙时钟对起搏活动的调控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钙时钟和膜时钟协同产生窦房结自律性,两种时钟的功能障碍是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时各种异常心电活动的重要机制。
  • 摘要:本文阐述了早复极改变的IVF与BS伴或不伴早复极表现者之间的异同,并研究了钠通道阻滞对IVF和BS患者早复极心电图的影响,探讨了其心电图改变的细胞电生理机制,结果表明,ER可见于某些IVF和BS患者,而且两者存在一定的临床相似性,包括年龄、别和心律失常的触发因素。应用钠通道阻滞剂后,两组下侧壁导联ER波的反应相同,ER波的振幅均减小;但BS患者右胸导联的ST段抬高总能出现,说明BS右胸导联ST段的抬高与ER下侧壁导联ST段抬高两者的病理生理机制可能不同。
  • 摘要:本文介绍了短QT综合征的研究背景及心电图表现,sQTs患者的临床表现各种各样,轻者表现为心悸、头晕等症状,重者则可发生心律失常引起的晕厥甚至猝死,猝死也可以为首发症状,该病与其他遗传性心律失常综合征一样,是由编码心脏离子通道的基因异常所致的,提出了将植入型心脏复律除颤器(ICD)被应用到该病的治疗当中。
  • 摘要:本文对ICD放电后的管理进行了研究,对紧急管理、长期管理、药物管理等管理类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对ICD术后放电的管理,首先要关注患者的整体情况,血流动力学等生命体征稳定的前提下,需要对器械放电进行鉴别,尤其是反复电击者需紧急完成。恰当电击治疗要明确发生心律失常的病因、诱因等,并进行相应的处理或优化ICD治疗;如为不恰当治疗,明确原因最为重要,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常辅助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心理干预等综合措施。
  • 摘要:本文对心脏再同步治疗加上植入式心脏除颤器对我国心脏受损患者的预防进行了研究,总结了ICD猝死预防的价值明确,指出我国目前ICD一级预防依然举步艰难。主要表现为:①ICD猝死预防置入比例低;②一级预防比例更低;③缺血性心肌病预防率低;④临床医生对ICD价值的认识不足;⑤患者对ICD的接受程度低。在支架置入挽救急性心梗患者生命后加强对心衰患者的猝死预防是所有心血管医师面临的巨大挑战。
  • 摘要:本文分析了ICD高除颤阈值的概念,指出高龄、低射血分数、NYHA分级班级或以上、近期使用胺碘酮(近6周内)以及在右侧胸部置入除颤器是发生高DFT的危险因素,提出了祛除可能引起高DFT的诱因,尽可能避免或减量使用可能增加DFT的药物,纠正电解质紊乱(高钾血症、低镁低钙血症)与酸中毒。在置入术前应尽可能改善心功能并减轻肺水肿,置入术中麻醉时应避免出现低氧血症,使用除颤电极的右室环极作为除颤回路的阳极与其作为阴极相比可以使DFT降低约16%,通常情况下均应使用右室线圈作为除颤回路的阳极。调节ICD除颤波向量的方向以及除颤波斜率与脉宽也可以降低DFT,但目前仅部分ICD可能具有此功能等处理阈值升高的对策。
  • 摘要:本文阐述了起搏系统感染原因及分类,介绍了起搏器囊袋局部感染、起搏系统继发全身感染的临床表现,将影像学检查和病原学检查应用到起搏系统感染的诊断中来,提出了保守处理、电极导线拔除等起搏系统感染的处理措施,论述了CIED的再置入的预防感染的对策。
  • 摘要:本文对CRMD围术期的抗凝治疗进行了研究,指出由于缺乏大规模随机临床对照试验,目前对于CRMD围术期的抗凝策略尚无指南级别的建议。但现有的循证医学证据倾向于:①肝素桥接替代治疗、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明显增加CRMD围术期出血并发症发生率;②对长期服用抗凝、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应在CRMD置入术前进行详细的血栓及出血风险评估,并对其做出准确的危险分层,进而针对不同患者采取最佳的个体化治疗。
  • 摘要:本文聚焦2011年植入性器械治疗领域的最新进展,结果发现对于永久性心房颤动房室结消融后的患者,在减少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方面,CRT要优于传统的右室起搏,同时提出了人体非外科经皮剑突下途径置入心外膜起搏电极的可行性,网络化的多极左室电极以避免膈神经刺激,可置入血管内除颤器等极具了临床应用前景的技术亮点。
  • 摘要:本文以房室旁路为研究对象,对客观、准确的选择房室AP消融的有效靶点,以及减少成功消融前的无效消融次数进行了研究,提出了WPW消融靶点自动分析程序的应用,此工具,有希望尽可能地减少成功消融前的无效消融,能够在靶点选择上尽可能地避免主观性和某些不确定性,同时,这一工具所选取的指标中,涵盖了常规靶点选择方法中所遵循的时间上(AV间期、局部电图提前体表ECG的QRS波的程度等)和空间上(导管与组织接触情况等)的原则。另一方面,这一研究同样存在着一些需要进一步验证的问题和某些局限性。
  • 摘要:本文对心脏性猝死进行了简单介绍,分析了心肌梗死后早期心脏性猝死的预防现状,指出到目前为止,心肌梗死后早期合并心功能减低患者猝死的预防还是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循证证据显示ICD不能带来明显临床获益,指南也不推荐这类患者置入ICD,家中自备AED也未能挽救大多数患者的性命,期待背心式心脏除颤器可以带来一定的效果。在进一步临床研究结果和指南改变之前,目前对于这类患者,应该更主要关注心功能的改善和缺血事件的预防和治疗.以及合理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和加强心律失常事件的检测等。
  • 摘要:本文以女性心律失常为研究对象,发现心律失常的发生与特点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特别在女性月经周期、妊娠和绝经等时期,心律失常具有不同于男性的特点,最主要的原因与女性的激素变化密切相关。
  • 摘要:本文分析了淀粉样变性的分类及病理改变,探讨了原发性淀粉样变、家族性淀粉样多发神经病与心律失常的关系及孤立性心房淀粉样变与心房颤动的关系,指出目前对各型淀粉样变及其引起的心律失常仍缺乏特异有效的治疗,多数治疗方法无法阻止疾病的进展。现有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和器械治疗疗效有限,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相关基础和临床研究。
  • 摘要:本文提出了以12导联心电图为基础,联合计算机自动分析来提高室性心动过速起源定位的诊断方法,经临床验证室速起源部位的自动化鉴定,基于心肌梗死后12导联心电图,用于鉴定尺寸约为15cm2时的区域,室速起源定位的精确度约为70%。确定预先关注区域有助于复杂心肌梗死后室速的标测和消融,尤其适用于大面积瘢痕的患者。
  • 摘要:本文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及国际心脏病学会的标准将心肌致密化不全归为未分类型心肌病,总结了该病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提出了运用超声心动图、磁共振成像、心电图及其他辅助检查应用到该病的诊断中,尽管NVM为先天发育异常性疾病,症状的首发年龄差异很大,多数患者早期无症状,多于中年发病,临床表现不具特异性,患者心脏大小可正常,也可扩大,但UCG表现具明显特征,是临床诊断NVM的首先方法。
  • 摘要:本文以心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病的病因及临床表现,在总结相关临床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多位专家的意见,提出了相应的诊断标准及治疗手段:一旦诊断明确,即应对病因(心律失常、器质性心脏病、心理疾病或系统性疾病等)进行治疗,对一些良性律失常(如期前收缩),改善生活方式(限咖啡、酒精饮料)、安抚患者(心理咨询或抗焦虑药)常可明显减轻症状;控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戒烟、降脂、降压、控糖等)、加强体育锻炼(中度)均有助心悸的防治,怀疑或有器质性心脏病、原发性心电疾病、碎死家族史等需进一步住院心电监护、电生理检查或侵入性检查明确诊断。
  • 摘要:本文分析了心脏性猝死的病因,提出了将基因检测应用到心脏性猝死的临床诊断中,首选检测基因为RyR2,KCNQI,KCNH2和SCNSA。对一级亲属的基因检测能够发现临床还没有症状的阳性基因携带者,尽可能避免悲剧的再次发生,尤其是SUDS以心脏性碎死为首发症状者。
  • 摘要:本文提出了将心房跟踪自动恢复功能应用到心衰患者的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中,结果表明CAFR功能开启后,可使阵发性房颤的双室同步起搏比率从20%升高到50%,而对伴发永久性房颤的患者,可从37%升高到65%,这将大大提高CRT疗效,使房颤患者心功能得到改善。
  • 摘要:本文阐述了PR间期延长的定义和流行病学,分析了PR间期延长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论述了PR间期延长对CRT疗效的影响,结果发现发现PR间期延长与较高的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率有关,PR间期延长目前已不认为是一种良性的心律失常,尤其是显著的I度房室阻滞,可引起明显的血流动力学紊乱和临床症状,在合并CHF者尤为明显。CHF患者并发PR间期延长者并不少见。目前多数基于CRT的大型临床试验资料的回顾分析认为PR间期延长是CRT疗效的不良预测因子,但仍然需要前瞻、随机的临床试验进一步评价PR间期延长的预测价值以及CRT对PR间期延长的CHF患者的疗效。
  • 摘要:本文就右心功能与CRT疗效加以综述,以探讨右心功能与CRT疗效的关系,研究发现,严重右室收缩功能障碍可降低CRT应答率;反之,部分右室功能不全患者可从CRT治疗中获益。然而,目前的研究仅限于小样本单中心观察研究,而且,面临的挑战是要找到一个能准确测定右心室功能障碍的方法,从而对CRT治疗的预后进行评估,全方位地显示CRT治疗的综合益处。
  • 摘要:本文以遗传性长QT间期综合征为研究对象,探讨了1例含咖啡因的能量饮料导致LQTS发作的病例,对于怀疑LqTs的患者,应提醒其避免摄入含咖啡因的饮品,同时,咖啡因有可能成为揭示隐匿性LQTS的新方法,这将为临床诊断提供新的依据。
  • 摘要:本文就睾酮对Ca2+通道和心功能影响的相关进展进行了综述,指出生理浓度的睾酮,对于人体心脏功能的正常发挥非常必要,对于钙离子通道有着重要的影响。老年人因性腺功能减退睾酮浓度下降,可能会导致一系列问题:如胰岛素抵抗、易患代谢综合征、心脏功能下降,更易患心血管疾病,增加心血管死亡率及全因死亡率。补充睾酮未发现能明显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但对于伴有雌二醇降低的患者,单纯补充睾酮并不能给患者带来心血管方面的额外获益。但同时补充雌二醇的患者,睾酮的应用则可进一步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同时可降低全因死亡率及心血管死亡率。
  • 摘要:本文将主要阐述有关CRT膈神经刺激的相关问题,指出作为心衰患者最为有效的治疗选择,CRT不仅是症状显著的心衰患者的治疗手段,也逐渐成为预防心衰进展的一种有效方法。膈神经刺激是CRT置入术中、术后的常见并发症,随着CRT技术由治疗领域推进为预防领域及CRT的更广泛应用,严格做好术中预防、术后随访,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手段,以减少或避免膈神经刺激的发生。
  • 摘要:本文以导管消融为研究对象,总结了临床常用的导管接触力评价指标及影响因素,将接触感知力技术应用到导管消融中,研究证实,接触力感知技术在导管消融过程中的优势已经显现,接触力感知技术可以提高消融效力,为手术的安全性提供保障,在未来极有可能将导管消融带入零辐射时代;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如循证医学证据尚不充分,高接触力事件仍不可避免,仍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和寻找更多的临床证据。
  • 摘要:本文对房颤导管及外科消融的适应证、技术操作和消融有效性及安全性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结果表明,消融式Cox迷宫术的治疗效果非常好,同时简化了外科治疗房颤的方法、扩大了外科治疗房颤(尤其是联合其他心脏外科手术时)的适应证。
  • 摘要:本文就运用背脊髓刺激治疗心律失常进行了探讨,指出脊神经电刺激疗法可以通过调节自主神经系统,恢复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系统之间的平衡,改善心功能,抑制室性心律失常,是一种新兴的治疗心梗后心力衰竭的方法。
  • 摘要:本文就线粒体与心律失常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指出线粒体是心律失常的重要亚细胞起源所在,心肌缺血产生的ROS主要影响IMAC进而诱发心律失常,因此线粒体与心律失常的关系的揭示将可能为人类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提供全新的靶点,也可能为人类心律失常的防治展示更广阔的视角。
  • 摘要:本文阐述了冠状窦肌肉组织的解剖特点,分析了冠状窦肌肉组织的电生理特性,研究发现房速/房颤的起源也可来自冠状窦的肌肉组织。肺静脉隔离后仍有房颤的患者,其中35%房颤的发作和维持与冠状窦有关。
  • 摘要:本文阐述了间隔q波的基本概念,探讨了间隔q波缺失的病理联系,指出隔q波缺失是典型左束支阻滞的一个诊断标准,但间隔q波缺失并非都是左束支阻滞,提出了间隔q波缺失在左心室衰竭,间隔缺血,左室壁运动异常等心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间隔q波缺失而无其他心电图异常并不意味着检查者罹患器质性心脏病,可能与心脏解剖位置、传导束的分布以及传导速度变异或联合以上因素有关;如果间隔q波缺失同时伴其他心电图异常,则罹患器质性心脏病的可能性增大,也是提示进一步检查、诊断的线索。
  • 摘要:本文以心律失常风暴为研究对象,总结了心律失常风暴的可能原因,探讨了急性冠脉综合征所致心律失常风暴的临床表现及预后, 研究发现约20%的ACS患者可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其中包括室早、室速、室扑和室颤,此类患者最易发生电风暴,而抗心律失常方案除了电复律抢救外,主要有药物、导管消融、植入性装置治疗等。
  • 摘要:本文以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心电图特征为研究对象,指出CRT治疗心衰用于临床已有15年,相应的CRT心电图已成为起搏心电图的新领域,CRT技术还处在新技术的迅速发展期,使其不断暴露的新问题正在逐一被解决的进程中,新的功能还在不断涌现,这些将使原本已具挑战性的CRT心电图更加扑朔迷离,令人感到奥秘无穷。业精于勤,只要坚持不断地深入学习,加深对机制的理解,抓住和总结内在的规律,CRT心电图一定能被很好地掌握和熟练应用。
  • 摘要:本文将对性激素与心律失常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着重阐述雌激素引起心律失常性别差异的可能途径和机制,结果发现,雌激素是心律失常的发生和持续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为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性激素对两性心律失常发生发展的影响提供有用的信息。
  • 摘要:本文提出了将消融治疗应用到Brugada综合征中,分析了Brugada综合征的消融原理,研究发现Brugada综合征致心律失常基质都位于右室流出道心外膜,这与以往关于右室流出道是Brugada综合征的致心律失常基质的推测非常相近;首次发现消融右室流出道心外膜疗效更为显著,导管消融右室流出道前壁心外膜可望成为Brugada综合征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尤其是对于频繁发生ICD电风暴的Brugada综合征患者更有意义。
  • 摘要:本文比较了单腔与双腔ICD功能,单腔ICD只有心室电图,仅凭感知心室波的频率、间期、突发性、稳定性以及与模板R波形态学比较后进行室速、室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而双腔ICD则增加了心房电图,因此能分别计算心房波和心室波的数量,分析两者出现的时间,进而做出房室关系的逻辑分析,最终做出心动过速类型与机制的诊断,大大提高了ICD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双腔ICD心律失常诊断功能明显占优势的根本原因就是其增加了心房电图,其使心律失常自动诊断的水平大为提高。因此,心房电图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VDD式新型ICD是目前唯一具有完整心房诊断能力的单腔ICD系统,其比传统的单腔ICD能为患者提供独特的保护作用,同时不增加手术的难度,不增加患者的费用,为患者和临床医生提供了一种更佳选择。
  • 摘要:本文以呼吸周期相关的房性心动过速为研究对象,对60例RCAT患者进行了电生理检查,将导管消融应用到该病的治疗中,探讨了该病的发生机制,触发活动是RCAT的机制之一。
  • 摘要:本文以妊娠期心律失常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常见的治疗选择,指出要将欧洲心脏病学会指南推荐妊娠期心律失常治疗级别应用到妊娠期间心律失常的诊断中,要根据临床经验的总结和专家的意见,采取恰当的治疗方式。
  • 摘要:本文总结了皮下ICD的产生背景,研究发现,皮下型ICD的主要优势在于:①不需经静脉置入心内膜电汲,操作更简便;②没有起搏功能,脉冲发生器设计较简单,故电池寿命较长;③导线不经静脉,不进入心脏,不存在心肌穿孔、感染性内膜炎等问题,电极导线断裂或感染时可即时拔除,不存在经静脉导线拔除时的难度和风险,故更适用于静脉血管闭塞、导线故障或导线感染的患者;④可能尤其适用于有置入ICD指征的年轻患者,因为此类患者携带ICD的时间较长,需要多次更换脉冲发生器,发生电极脱位或感染的可能性也较高,皮下型ICD可明显降低并发症的风险;⑤不需要X线透视引导,使患者和术者均大大减少了射线的摄入量。
  • 摘要:本文分析了起搏患者行MRI的必要性,起搏器置入患者接受MRI检查具有磁控开关紊乱、起搏器电重置的潜在风险,为了实现IPG与MRI兼容从改进IPG、改进起搏技术和MRI方案两方面进行改进。
  • 摘要:本文通过对近年来一些不明原因性晕厥的治疗方法,从腺苷试验在血管迷走性晕厥、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阻滞、颈动脉窦综合征等中的诊断价值探讨腺苷试验的临床意义,研究发现,腺苷敏感性晕厥患者具有以下一些临床特点:①老年、女性更为常见;②常规检查无器质性心脏疾病;③腺苷试验阳性患者多数有潜在的窦房结或房室传导功能的异常;④尽管腺苷试验阳性但远期预后良好。
  • 摘要:本文参照最新指南共识、文献报道,并结合本中心经验,浅谈线性消融和碎裂电位消融在慢性房颤治疗中地位和争议,结果表明,线性消融和碎裂电位消融既非慢性房颤消融的“独立”策略,也非“互相对立”策略。两种消融术式作为肺静脉电隔离辅助术式,疗效相似,不同之处是碎裂电位消融术后常易发生房速,而线性消融术后常易发生持续性房颤。由于慢性房颤电重构显著,房颤基质改良,即联合碎裂电位消融和(或)线性消融等复合式消融是重要的辅助策略,共同构成了慢性房颤消融的“组合拳”。
  •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CFAE的自主神经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心房颤动的发生和维持可能是心脏内源性和外源性自主神经共同作用的结果。GP激活可以增加肺静脉触发激动(钙瞬变触发激动)和CFAE,导致心房颤动的发生和持续。内源性自主神经是CFAE发生的主要机制。心肌自主神经末梢激活,可以产生CFAE,同时激活心脏远端GP,促进神经递质释放,传输至神经末梢,进一步增加CFAE发生,导致心房颤动持续。外源性自主神经通过GP,介导其他内源性自主神经的活化,导致CFAE和心房颤动。犬类和人类的心房颤动心房,CFAE主要位于GP邻近部位,并向其远端呈递减梯度,与内源性自主神经的分布一致。针对GP的消融,可以减少或者消除肺静脉触发激动和CFAE,终止心房颤动发作。心外膜GP消融损伤神经元胞体,其临床结果可能具有长期有效性,但仍需要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和随访。
  • 摘要:本文以拖带现象为研究对象,阐述了该理论的研究背景,分析了形成拖带的条件,指出托带标测对某些心律失常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确定消融靶点方面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 摘要:本文探讨了双波传导在早后除极介导的心律失常中作用,总结了心肌的除极电活动和双波模型,研究发现早后除极状态下,同一组织中可出现两种分别由INa或ICa-L所介导的不同传导速度和频率的波扩布,而且两种波能够在完全均匀组织同时存在或相互转变,这可能导致早后除极相关的心律失常的发生,如TdP和多形性室速。
  • 摘要:本文介绍了癫痫性猝死的定义,指出癫痫性猝死的危险因素包括全身阵挛性癫痫发作、癫痫频繁发作、器质性脑病变、抗癫痫药血药浓度不足、增加多种抗癫痫药联合治疗、认知迟钝/精神发育迟滞、早发性癫痫发作、俯卧位、低钠血症,主要病因有呼吸暂停、心律失常和脑功能异常,指出癫痫性猝死有些是可以预防的。首先,最好能控制癫痫发作,因为大多数癫痫性猝死病例与癫痫发作有关。坚持规律服用抗癫痫药物,这样能避免低血药浓度及癫痫突发。其次,一些研究显示,如果适应证恰当,癫痫手术治疗可治愈或改善癫痫发作,从而延长寿命。而置入设备可以用于监测癫痫发作,可以报警提示将要发作。最后,对于癫痫发作诱发的心脏停搏和晕厥患者,置入心脏起搏器可能有助于预防因摔倒而引起的创伤。
  • 摘要:本文对医疗结果评价研究的产生背景、定义进行了简要的阐述,指出医疗结果评价研究所采用的三种主要研究类型:①监测(surveillance)研究:即揭示一定时期内医疗服务的提供模式和变化趋势,从而确定其中需要加以改善的关键环节,以及如何定量评价这些投入所取得的实际结果;②发现(discove)研究:即不仅仅强调如何将实验室的基础研究向临床应用进行转化,而是发现和揭示影响最终结果的相关环节和因素,探究如何使研究更加有效实施以及如何确保研究推论更加正确等的科学方法;③应用(application)研究:重点是探索如何开发、使用和评估各种有效的工具和策略手段,以确保那些可以明确改善医疗服务体系的干预措施可以得以科学应用。
  • 摘要:本文分析了房颤患者发生卒中的流行病学,阐述了房颤患者的危险分层,指出对于没有心脏瓣膜病的患者,推荐使用CHADS:评分方法来评价卒中的危险性,总结了房颤患者发生栓塞并发症的特点,提出了将抗凝药物应用到房颤治疗,对于房颤患者一旦经脑影像学检查证实有短暂脑缺血发作时就应该尽可能早地给予抗凝治疗,论述了房颤患者口服抗凝药及抗血小板治疗发生出血的危险性。
  • 摘要:本文就围术期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具有β受体阻滞活性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即β类日受体阻滞剂、索他洛尔和胺碘酮)预防房颤的效果最好,而洋地黄、维拉帕米等药物不能有效的预防术后房颤,阿替洛尔组相比,氯沙坦组患者左心房直径减少更显著,新发房颤进一步降低33%。
  • 摘要:本文以早复极综合征为研究对象,总结了该病的类型,探讨了该病的危险分层,论述了ERS波形与RR间期的关系,研究证实了关于迷走神经张力增加可以增高ERS患者J波幅度的推测,以及在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作前常合并J波振幅动态增高的现象。
  • 摘要:本文概述了收缩兴奋耦联的定义,指出室早前心肌收缩能力降低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流出道室早患者的下游异位激动点的邻近部位存在局部传导阻滞区,组织兴奋性下降,可使S1次窦性激动的传导延缓,甚至发生阻滞,电激动扩布范围及面积的缩小,从而引起该次心室肌机械性收缩受限,收缩力降低,频发室早会引起心动过速性心肌病,造成心功能下降,经过成功射频消融术心功能可明显改善此外,频发室早还会引起室内或室间机械收缩的不同步,进而加重心衰患者的失同步性,使CRT术后疗效不佳(即CRT无反应)等。因此,对于发作频繁的流出道室早或室速患者,应尽早诊断和治疗。
  • 摘要:本文针对Brugada综合征患者,就1型Brugada波的心电图导联定位与心脏磁共振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联合心脏MRI和体表特定导联定位的心电图进行分析,可以直观、清晰地解释各种的心电图表现,为遗传性心律失常确立新的诊断和评价标准。
  • 摘要:本文阐述了二尖瓣脱垂的流行病学及病理特点,提出了将心电图应用到二尖瓣脱垂的诊断中,结果发现 约1/3MVP患者有非特异性心电图改变,主要为Ⅱ ,Ⅲ, aVF导联出现T波低平、双相或倒置(部分患者可延至左胸、右胸或后壁导联)以及非特异性ST段改变、QT间期延长,U波振幅增高可达T波50%左右。MVP也可伴分各种心律失常,包括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室上性或室性心动过速、窦房结功能低下及不同程度的房室传导阻滞,偶尔可见到预激综合征。其他常见心电图改变是在下壁或Ⅰ、aVL导联呈现Rs或rS波形。ST-T改变可能与乳头肌缺血或瓣膜脱垂后左室张力增加有关。
  • 摘要:本文总结了心力衰竭的类型与抗心律失常药物,指出经典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包括I(钠离子通道阻滞剂),Ⅱ(β受体阻滞剂),Ⅲ、Ⅳ(钙通道阻滞剂)类抗心律失常药物,阐述了心力衰竭时常见的心律失常及发生机制,心力衰竭时抗心律失常药物仅是综合治疗的一部分,因此需要掌握好适应证。Ⅱ类抗心律失常药物(β受体阻滞剂)是治疗心衰的基础药物,同时有抗心律失常作用,是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常用药物、基本药物。治疗中需注意达到靶剂量或个体最佳剂量。胺碘酮不增加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率,对于合并心房颤动、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可作为重要的可选药物。
  • 摘要:本文在对基因治疗概念及心律失常基因治疗遗传学介绍的基础上,对Soucek所开展的心律失常基因治疗领域一项最新的研究进行了述评,结果发现该研究支持了通过基因疗法治疗心房颤动的理念,以期为今后心律失常的基因治疗提供参考。
  • 摘要:本文以心脏性猝死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表明,黑人碎死率增加可能部分归因于心脏钠通道基因SCN5A变异增加,从而导致致命和非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黑人高血压左室肥厚者SCD发病率比非黑人明显增高,它独立于治疗方法、碎死危险因素、血压和左室肥厚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期QRS时限和心率。
  • 摘要:本文以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将心电图中的Crochetage R波切迹应用到房间隔缺损的诊断中,结果表明,Crochetage R波切迹与ASD明显相关,具有较高的诊断特异性及敏感性,为ASD的早期发现和诊断提供了重要的、有价值的信息,临床医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Crochetage R波切迹的确切发生机制尚需要进一步研究。
  • 摘要:本文就电风暴的定义进行了介绍,阐述了该病的发生率及发生机制,总结了该病的临床表现,将心电图应用到该病的诊断中,心室电风暴的治疗包括发作时的治疗、稳定期治疗和针对基础心脏病和诱因的治疗。在预后方面,约有80%的电风暴患者需要住院治疗,尤其是那些植入ICD并接受电击的患者(如果超过3次电击,住院率可达100%)。由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的生活质量大为下降,可出现焦虑、惊恐等精神症状,患者的死亡率也明显上升。
  • 摘要:本文介绍了晚钠电流的概念和临床意义,指出择性晚钠电流阻断剂可能用来治疗心律失常、舒张功能不全为主的心力衰竭,甚至心肌缺血,探讨了晚钠电流与心肌复极储备之间的关系,在离体家兔心肌细胞,内源性晚钠电流在使用钾通道阻断剂索他洛尔及E-4031引起的动作电位时程延长中,其反向频率依赖性更加明显,提示晚钠电流在心脏复极储备降低时效应更显著,生理性内源性晚钠电流在心脏APD和QT间期延长及其反向频率依赖性发生机制中起重要作用。阻断内源性晚钠电流可降低由药物或病理条件下心率依赖的APD和QT间期的延长,也可降低由缓慢心率或心脏停搏诱发的心律失常。晚钠电流抑制剂可能是降低动作电位反向频率依赖性和治疗心律失常的新方向。
  • 摘要:本文对运动过速诱发的舒张性心功能不全进行了探讨,分析了该病的研究背景,指出心动过速除了会引起心脏扩大、射血能力降低等收缩功能障碍的表现外,潜在的对舒张功能的不利影响也不容忽视,因此对于心动过速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显得格外重要。
  • 摘要:本文对运动员隐匿性心肌病进行了研究,概述了本病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方法,通过深入研究了属于这种情况的13例运动员,并进行了两项有创性检查—心脏三维电解剖标测及心内膜心肌活检,证实13例患者均存在器质性心肌病变,均存在心肌病的各种基质,因而将原诊断变更为患者存在“运动员隐匿性心肌病”,指出三维电解剖标测就能发现面积小、程度轻的心肌病基质,该技术诊断心肌病的潜在能力已得到多项研究结果的证实,而其再与心内膜心肌活检联合应用时将具有更大的诊断价值。
  • 摘要:本文分析了易损性上限形成的电生理机制,大多数ICD置入患者采用ULV替代DFT测试时,不需要诱发VF就可以获得临床上比较可靠的除颤能量安全窗,而且ULV测试时所发放的电击能量较低,对心肌组织产生的损害较小。因此,ICD置入时,ULV作为DFT测试的一种可替代方法,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指导价值,但仍需进一步优化ULV测试。
  • 摘要:本文以心脏离子通道病和心肌病为研究对象,结果发现,基因检测还不能作为心脏离子通道病和心肌病的唯一诊断,需结合临床症状、家族史等进行综合分析。由于基因检测结果对临床决策有影响,因此应该对结果仔细分析和判断。
  • 摘要:本文以心房颤动为研究对象,探讨了RFCA对左房功能的影响,分析了房颤RFCA术后左房僵硬综合征的发生几率、预测因子及预后等,研究发现,左房僵硬综合征是一种新发现的、重要的房颤RFCA术后并发症,该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且可能有些病例尚未被识别,尤其对症状轻,不需再做二次消融的患者容易漏诊。左房较小、OSA、糖尿病、左房瘢痕及左房压力增高是该并发症的预测因子,在权衡AF的危害和AF消融获益时需要综合考虑。该综合征多于RFCA术后3个月内发作,少数重症患者可急性发作。当RFCA术后患者出现喘憋,并排除其他诱因后,需考虑该综合征。超声心动及RHC等检查有助于尽快明确诊断:早期使用利尿剂治疗可以迅速改善心功能,减轻症状。
  • 摘要:本文总结了左心耳的起源、结构与功能,探讨了左心耳的电生理学特点以及与房性心动过速的关系,阐述了左心耳隔离术在房颤治疗中的应用,左心耳隔离给患者带来的益处可能远远小于左心耳隔离后所带来的血栓风险及对心脏舒张功能的不利影响。同时,动物研究及临床研究也提示,即使即刻实现了左心耳的隔离,随访过程中也很容易恢复传导,因此,把左心耳电隔离作为持续性心房颤动常规消融的一个步骤可能是不必要的,甚至可能会对心功能有不利影响,同样非主动左心耳隔离也是应该避免的。
  • 摘要:本文以致命性心律失常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将心电图应用到致命性心律失常的诊断中,结果显示纤维化改变如炎症、神经激素异常以及微血管缺血均可出现在DCM患者中,这些变化最终导致心脏重塑,心肌复极离散度增加,心电图出现J波,为室速、室颤或SCD提供基础。
  • 摘要:本文分析了经静脉置入心内膜电极存在的问题,指出外科置入心外膜电极进行CRT治疗安全有效,特别是对于心脏明显扩大、冠状窦解剖异常、无法经冠状静脉窦置入左室电极的患者,外科心外膜置入电极无疑提供了更好的途径。需要指出的是,外科CRT治疗需要进行全麻和双腔气管插管,术中要进行单侧肺通气以完成手术,因此术前肺功能检测非常必要。术前一般不必抗凝,以防皮下隧道出血过多。另外还需注意防治外科手术相关的胸壁血管损伤、神经损伤、术后疼痛等并发症。因此,在外科CRT治疗时,外科医师一定要对同步化治疗的原理和组织多普勒评估技术指标等有较为深入的了解,才能最大限度提高外科CRT治疗的成功率和临床疗效。
  • 摘要:本文探讨了目前房颤抗栓治疗存在的问题,指出房颤负荷对血栓栓塞发生率有一定影响,偶发房颤进行抗凝治疗可能利小于弊。在目前临床研究背景下,偶发房颤并不完全适用于目前房颤指南所推荐的抗凝策略。但由于无症状房颤的广泛存在,在普通患者群中确定偶发房颤仍是个难题。因此,对阵发性房颤患者应该密切监测和随访,充分评估患者房颤负荷及发生血栓栓塞事件的危险程度,认真分析个体化抗栓治疗的利弊,从而做出合理的选择。
  • 摘要:本文提出了将消融治疗在房颤中的应用,指出消融能量可影响血栓栓塞发生风险,房颤导管消融术后脑栓塞被严重低估,无症状脑栓塞并不罕见。目前抗凝策略不能完全有效预防卒中,特别是术后无症状卒中。房颤导管消融围术期抗凝需要进一步加强,如连续应用华法林,术中强化肝素抗凝,未来需要开展大规模临床研究探讨房颤围术期抗凝策略。
  • 摘要:本文提出了将时相性射频能量和多电极标测消融导管应用到房颤导管消融中,结果表明用PVAC所有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有临床意义的脑栓塞发生率为0.63%,以PVAC为基础的时相性射频能量和多电极导管消融:①具有高的即刻成功率,而操作时间显著缩短;②长期临床效果尚缺乏研究证据;③虽然总体操作相关并发症低,但特别高的无症状脑栓塞发生率必须引起重视。将来,通过不断改进和克服PVAC消融导管系统的不足,优化它的安全性,也许会为房颤消融提供一种全新的消融模式。
  • 摘要:本文探讨了早复极伴不同形态ST段抬高对猝死高危患者的预测价值,指出将早复极J波与ST段抬高形态联合起来判断患者死亡的风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心电图J波伴ST段上斜型抬高提示良胜早复极,而J波伴ST段水平或下斜型抬高提示患者发生心律失常死亡的风险增加,临床上应给予充分重视。同时也要认识到,任何心电图标准均无法准确区分良胜和恶性早复极,这方面的研究更待深入。
  • 摘要:本文阐述了腕式脉搏监测报警仪的工作原理,该系统具有警报分层发出及适应证广的优势,临床实验表明腕式脉搏监测报警仪检测脉停搏的有效性,应用腕式脉搏监测报警仪尽早识别心脏骤停的发生,及早发出预警给邻居、家人和急救系统,及早启动心肺复苏,对降低心血管病猝死具有重要的意义。
  • 摘要:本文对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放电进行了概述,探讨了ICD放电的危害,总结了不适当放电的原因,指出不适当治疗是ICD置入后的主要并发症,是导致ICD患者再住院最主要的原因。不适当治疗的主要危害有以下几点:①给患者造成了巨大痛苦并引起了心理问题;②导致ICD电池提前耗竭;③有些不适当治疗会加速并恶化心律失常;④反复电击损伤心肌并使心功能恶化:因此,发生ICD不适当治疗应尽快找出原因,消除各种诱发因素,调整ICD的检测功能,必要时加大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基本可以消除ICD的不适当治疗。
  • 摘要:本文结合临床实践中的所见所遇,总结了高危心脏性猝死植入ICD较少的原因,提出了扩大适应证的宣传,借鉴他汀类预防心血管事件、房颤消融、冠脉支架等的宣传经验,针对ICD的特殊性与与其他专业学组(包括冠脉、心衰等)及其他相关普通内科和社区医生进行相互交流,通过相关专业协会等加强此方面的健康普及教育,使大众知晓心脏性猝死及ICD疗法等扩大ICD植入比例的对策。
  • 摘要:本文鉴于儿科心律异常患者的增多和相关治疗的深入,在ACC/AHA/HRS公布的《2008年心脏节律异常装置治疗指南》中,特别对于青少年患者的植入性装置治疗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儿科心律异常患者植入性装置的置入指征及相关并发症,指出儿科患者的植入性装置的置入治疗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在具体实践中,需要进一步严格筛选合适的病例,并尽量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 摘要:本文阐述了CIED感染及移除的定义,有关研究表明,支持在确诊CIED感染后早期和完全的移除手术能改善临床预后,因为虽然移除手术可能在极少数患者出现致命并发症,但移除手术延迟会导致显著增加的死亡率。因此鉴于目前证据,虽然LIED移除术本身可因严重并发症导致患者死亡,但发生率非常低,而CIED感染后尽早完全移除可以改善整体预后。
  • 摘要:本文就“CIEDs患者外科手术期间的风险评估及装置维护”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指出电磁干扰是CIEDs患者外科手术中最主要的风险来源,提出了保证电流与CIEDs的安全距离,尽量使用双极电刀,限制电刀的单次使用时间,磁铁及程控等降低电外科手术风险的基本方法,所有CIEDs患者在进行伴有EMI风险的治疗时均应同时监测心律,无论治疗的复杂程度和麻醉水平。
  • 摘要:本文阐述了晕厥的患病率和重要性,总结了晕厥的分类和构成比,指出心电图检查是最常用的协助诊断晕厥病因及其危险性的方法,其检查方法包括常规法、信号平均法、动态、遥测和负荷心电图等,必要时可行外用或埋藏式事件记录器。其他有助于诊断的辅助检查包括:直立倾斜试验、超声心动图、心导管检查、心血管造影和电生理检查等。血管源性晕厥危险性低,处理得当预后较好;心源性晕厥危险性高,预后较差,应予积极治疗,尽量避免发生猝死。针对不同病因的晕厥,提出了相应的治疗策略。
  • 摘要:本文介绍了需要急诊处理的快速心律失常的类型,阐述了急诊处理原则,分析了室性心律失常的急诊药物治疗,应用的药物为胺碘酮、普鲁卡因胺和索他洛尔。经过临床观察认为利多卡因终止室速相对疗效不好,治疗室速疗效不如普鲁卡因胺、索他洛尔、胺碘酮。有心功能不全的患者首先考虑胺碘酮。另外药物治疗在没有可逆性原因的情况下,阿托品仍然是首选的治疗药物,可以提高心率,缓解心动过缓的症状。阿托品也可作为等待临时起搏时的紧急治疗。起始剂量为O.5mg静脉注射,必要时重复,总量3.Omg。不要依赖阿托品,在二度以上的房室阻滞或其他严重的无灌注心律,使用阿托品时要积极准备起搏。二线药物包括肾上腺素和多巴胺。肾上腺素在阿托品或起搏无效时可以使用,特别对伴有低血压者。起始剂量为2—10μg/min,根据反应调整剂量。
  • 摘要:本文阐述了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指出当前我国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标准规范化面临的挑战,建议相关学会组织有关的心血管专家对有争议的问题认真研讨以达成共识,确立我国自己的规范化的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标准。
  • 摘要:本文就自身抗体与心律失常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自身抗体在心律失常的发生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已经把抗β1肾上腺素能受体抗体作为一个评价治疗的独立因素。可以预见,进一步的研究,将继续揭示自身抗体在心血管疾病和心律失常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详尽作用机制。因而,自身抗体应是治疗自身免疫性的心律失常很有前景的一个方向。
  • 摘要:本文总结笔者两年内消融的139例房速中,15例无冠窦房速(10.7%)的临床及电生理特点,指出,无冠窦房速是一类特殊的房性心动过速,也是女性患者相对常见的原发房速。发作时体表心电图P波“窄”而“小”,右心房标测时以希氏束为中心的间隔面较早。对于具备这些特征的患者,应常规NCC标测,并首选NCC消融。
  • 摘要:本文提出将电图应用到心肌梗死的诊断中,研究发现,超急期心电图改变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及预后判断可能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能够通过大规模、多中心的循证医学研究进一步证实,将很有可能改写未来的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
  • 摘要:本文介绍了Wellens综合征的临床与心电图特征,指出Wellens综合征样心电图表现的发生、动态演变和转归,也可见于不同的临床情况,如心包炎、心肌炎、心肌挫伤、左室心尖球囊综合征(或应激性心肌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下出血、急性脑血管意外)、胰腺炎以及胆囊炎等,提出了将心脏磁共振成像技术应用到心肌水肿的诊断中,研究发现心脏MRI能提供活体内心肌组织特征的准确信息,在急性心肌疾病中识别并定量分析非存活的、水肿的、炎症的、浸润或低灌注心肌。
  • 摘要:本文提出了将基因检测应用到心律失常的诊断中来,研究发现遗传性心律失常多为致死性心律失常,危害性大,早期诊断极其重要。但基因检测并非能解决所有问题,如长QT综合征,建议常规采用KCNQ1, KCNH2和SCNSA基因的三联检测,可检出80%患者。
  • 摘要:本文就高龄老年人抗凝治疗出血风险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评估年龄和出血的关系,需要考虑试验设计、试验规模、年龄情况、抗凝治疗指征、抗凝治疗目标值、随访情况、医生经验、出血并发症、合并用药以及居住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年龄并不是抗凝治疗的禁忌证,选择合适的适应证、仔细监测、经验丰富的医生的指导均可使老年人在维生素K拮抗剂预防治疗中获益。
  • 摘要:本文介绍了左室4极起搏导线,指出新型左室4极起搏导线在CRT术中的置入并无特殊,其头部S形的特殊形状当指引钢丝插入后立即变直,而导线的直径仅为4.0-4.7F,使其容易置入,而需要的辅助鞘管直径相对也细,使起搏导线置入时的创伤更轻微,并发症少。该4极左室起搏导线的置入成功率高达97%,左室4极起搏导线用于临床后,很快显示出新型电极导线能克服传统2极左室起搏导线存在的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这对提高CRT疗效、降低CRT治疗的无反应率有着重要意义。就某种意义而言,左室4极起搏导线的问世是CRT治疗技术的一次革命和飞跃。
  • 摘要:本文就实时三维超声在CRT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指出因技术上的优势,实时三维超声在左室不同步评价、CRT有效性预测、心肌瘢痕评价、术中电极导线置入和术后优化程控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其临床应用价值将得到进一步肯定,有助于CRT疗效的进一步提高。当然,实时三维超声亦有其局限性,对部分左室扩大明显的患者,其扇面难以包含全部左室,给测量带来一定的困难;而对于合并房颤的患者,实时三维超声测量的参数可信度降低。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上述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
  • 摘要:本文回顾近期公布的几项大型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及其荟萃分析结果,并结合最新公布的相关指南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在轻度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对于NYHA分级Ⅰ-Ⅰ(级的轻度心衰窦性心律患者,如伴有QRS时限延长和明显左室收缩功能下降,CRT可以产生明显左室逆向重构,显著减少心衰事件发生率。
  • 摘要:本文就目前最常用的通过心脏静脉途径置入左室导线的最佳位置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RT左室导线最佳部位的选择可能因人而异。结合术前测定的左室最晚激动部位(UCG、同位素等)指导左室电极的放置有助于提高疗效。目前仍建议尽量放置到左室侧壁或侧后壁,尽量不要插入静脉太深(非心尖部),使左右心室电极之间的距离最大化。如不能将左室电极放置到侧静脉,其他静脉亦可选择。对于巨大心室,可考虑左室双部位起搏。
  • 摘要:本文探讨了华法林在房颤治疗中的应用,指出合理的抗凝治疗是预防房颤患者血栓栓塞事件的有效措施,但与此同时亦将增加出血性并发症的风险。因此,在确定患者是否适于进行抗凝治疗前应评估其获益风险比,只有预防血栓栓塞事件的获益明显超过出血性并发症的风险时方可启动抗凝治疗,该药通过减少凝血因子8与X的合成等环节发挥抗凝作用。只有所有依赖于维生素K的凝血因子全部被抑制后才能发挥充分的抗凝作用,因此华法林的最大疗效多于连续服药4—5天后达到,停药5—7天后其抗凝作用才完全消失。
  • 摘要:本文从起搏电流与钙时钟间的关系探讨了心律失常的发病机制,指出敲除HCN4不仅可影响窦房结功能,还能引起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可能是If;消除后的超极化所致。这种超极化在某些情况下并不产生什么后果,但对于动作电位为Ca2+Ca依赖的房室结,则可能导致使兴奋向心室传导的Ca2+电流不能激活.
  • 摘要:本文就导管消融术的器械进展以及CRSD的研究进展加以概述,指出导管消融的器械也在不断更新和改进:旋转式血管造影、局部心腔内超声和经食管三维超声等实时心脏三维影像技术使心脏的三维结构显示得更为清晰;远程导航系统包括磁导航系统和机器人导航系统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标测的精确度和准确性;新型“热”球囊导管、黄金大头导管、可实时显示接触力的导管以及56孔灌件导管的出现将有助于提高消融的效果,CRSD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肾脏交感神经活动在许多其他疾病(如心力衰竭、慢性肾脏疾病等)中也都表现为过度激活,在未来,CRSD除了可以治疗顽固性高血压外,还可能用于治疗这些伴有交感神经过度激活的其他疾病。
  • 摘要:本文对导管消融引起的膈神经损伤进行了研究,房颤消融术后PNI的发生率为0.10%一0.48%。其中,以单侧膈神经受损为主,较少同时累计双侧膈神经,影响PNI的因素主要包括消融部位、消融的温度和时间等。其中消融部位是发生PNI的主要因素,阐述了膈神经损伤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消融前根据CT或起搏定位膈神经,避免在膈神经附近放电,并根据术中透视监测膈肌活动变化是尽早发现和有效预防PNI的主要措施。导管消融引起的PNI远期预后较好,大部分膈神经功能在术后可逐渐完全恢复。
  • 摘要:本文分析了房颤危害认识不足,总结了当前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治疗策略,传统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只改善房颤患者的症状,应用不当还使房颤患者预后恶化,决奈达隆在合适的患者人群在减少房颤发作的同时也改善其预后;非药物治疗方法是治疗症状性房颤的重要手段;阐述了抗栓治疗中的问题,房颤患者应用阿司匹林治疗的临床净获益有限,既往患者阿司匹林的应用范围过于扩大,在血栓栓塞中高危房颤人群中,应用华法林可以明显改善预后、显著减少血栓栓塞事件的手段。在心血管疾病领域,可能没有一个药物为患者带来的获益可以和华法林抗凝治疗相近,但由于多种原因,我国房颤患者中华法林的应用比例非常低。新的抗凝治疗药物也可明显减少脑卒中和血栓栓塞并发症,同时可降低出血风险,已成为替代华法林重要选择,年房颤患者应用华法林的出血风险增加并不明显,仍可从华法林的治疗中显著获益。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