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第29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第29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第29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召开年:2012
  • 召开地:沈阳
  • 出版时间: 2012-09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学会

会议文集:第29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统计分析衡水深州市2006-2011年,每年2月份到蜜桃花期不同指标的气象因子(积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等),根据桃树开花对气候条件的要求及蜜桃始花期资料,排除非相关气象因子,利用积温学说原理,研究了蜜桃始花需要的各项积温及整个花期所需的积温指标。得出了深州蜜桃平均始花期为4月14日,花期8天,达到始花期需要≥0℃的活动积温490℃,完成整个开花期需要≥118℃的积温,同时还要考虑预报时段的日最低气温,若最低气温连续偏低,温差较大,则花期要拉长。以得出的各项活动积温指标作为花期预报指标,预报2012年深州蜜桃花期,应用效果良好,有一定的利用价值。
  • 摘要:2011年7月30日渤海湾地区出现大暴雨过程,秦皇岛各地发生严重的洪水灾害,本文用常规观测资料和地面自动站资料等分析产生这次致灾大暴雨的气象条件、物理成因等,详细分析了这次出现在渤海湾地区的大暴雨天气过程的气象灾害评估,气象台提前发布暴雨预警信息,市政府根据气象条件和天气预报,要求各级水文部门要密切关注降水情况,随时监测实时雨情、水情,要求县和乡镇政府动员地势低洼和水库附近居民、尾矿库附近居民在暴雨发生前12小时转移到安全地区,人员生命得到基本保证。
  • 摘要:本文运用线性拟合、5a滑动平均、气候趋势系数和Morlet小波变换分析方法对1961~2009年达坂城气象站的气温、降水、日照时数、风速、大风日数、蒸发量、积温和无霜期等观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和小波分析.结果表明:达坂城地区气温、降水、日照时数变化均呈上升趋势,而风速和大风日数则表现为逐年减少趋势;气温以1987年为界,分为前冷后暖两个阶段,年降水量存在“前少后多”的不均匀分布特点,日照时数增势最为显著,风速变小趋势明显加快,与大风日数一样均处于历史最小时期.无霜期在增长,稳定通过0℃的积温增幅为最显著,达到平均每十年增加积温56.4℃.小波分析表明各气候要素分别存在不同时间尺度的周期性变化,湿润指数显示达坂城地区气候转湿的程度正在加快,该地区气候增暖转湿的信号已经出现.
  • 摘要:本文从空间计量学理论出发引入地理加权回归模型,通过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筛选出地温、降水、风速和日照时数作为潜在蒸发皿蒸发量影响因子对云南省124个常规气象站1981~2010年时间段20cm蒸发皿蒸发量横截面数据做空间异质性实证分析,以确定云南省蒸发皿蒸发量及其影响因子是否存在空间异质性和空间依赖性.比较OLS模型和GWR模型分析结果,结果表明:运用GWR模型的建模方法不但可以获得更好的拟合优度和拟合准确率,且可以获得各影响因子对蒸发皿蒸发量影响的空间分异特征;地温、降水、风速和日照时数4个因子中地温、风速和日照时数对云南省蒸发皿蒸发量影响表现出正相关,影响主次排序为风速>地温>日照时数;降水量对蒸发皿蒸发量的影响表现出负相关.
  • 摘要:基于杭州市低碳城市发展实践,通过大量调研和资料汇总工作,明确了低碳建筑设计中气候资源利用的重要性;并调查了杭州低碳建筑建设设计和现有建筑节能改造现状,例举了适合杭州实际的低碳建筑设计思路和策略,为政府推进低碳建筑评估标准的出台提供参考,并为气象部门在低碳建设环境下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提供新思路.
  • 摘要:本文利用西太平洋暖池海表温度和中国东部地区降水的逐月距平资料进行SVD分析,寻找两者之间在年际尺度上的联系,研究发现:(1)海温场的空间分布形式主要表现为全区符号一致的单极型,东西部符号相反的偶极型,西南部与东北部符号相反的偶极型.相应的中国东部降水场分布形式表现为长江以南和黄河以北地区多(少)雨,黄河及长江之间的地区少(多)雨;长江以南地区少(多)雨,而长江以北地区多(少)雨;东北和内蒙古东北部地区少(多)雨,其他地区多(少)雨.(2)各模态的海温场和降水场都存在明显的年际变化,且各模态中两场的年际变化都相似;前两个模态中,两场在20世纪80年代都存在突变,但第一模态中表现为降水场突变是前期海温场突变造成的延迟效应,而第二模态中表现为降水场突变是同期海温场突变造成的.
  • 摘要:本文利用全国714个台站6-7月逐日降水资料对1955-2008年109°E以东、25-40°N站点做EOF分析发现:江淮梅雨期降水异常以31°N为分界,两侧降水异常不完全同步,江淮地区降水异常可分为四种类型:南旱北涝型、南涝北旱型、南北同旱型、南北同涝型。这无疑增加了江淮梅雨的预测难度。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的风场、位势高度场、垂直速度场要素对四种异常年份的高空位势高度场和风场进行合成分析,对比发现南亚高压、副热带西风急流、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东亚夏季风等的异常分布导致了江淮地区降水异常经向分布不同。在南旱北涝年,南亚高压位置偏西,副热带西风急流中心偏北偏东,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南北位置和东西位置位于南北同旱、南北同涝之间,贝加尔湖高压脊形势都很突出,东亚副热带夏季风较强,冷暖空气交绥在淮河流域一带;在南涝北旱年,南亚高压位置偏西,副热带西风急流中心偏南偏西,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南北位置和东西位置位于南北同旱、南北同涝之间,贝加尔湖高压脊形势都很突出,东亚副热带夏季风较弱,冷暖空气交绥在长江中下游一带;在南北同旱年,南亚高压偏东、偏强,副热带西风急流中心位置异常偏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北偏东,北抬至黄河流域以北,强度较强,同时鄂霍次克海阻塞高压形势不明显,东亚副热带夏季风极强,导致整个江淮地区普遍偏旱;在南北同涝年,南亚高压强盛,位置偏西,副热带西风急流位置异常偏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南偏西,强度偏强,同时鄂霍茨克海阻塞高压形势明显,东亚副热带夏季风稍弱,冷暖空气交绥在江淮流域一带,有利于江淮地区大范围降水。
  •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气象数值模式的飞速发展,世界各地不同的数值预报产品越来越来丰富。如何有效地利用各种数值预报产品为气象保障服务就成为目前所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问题。Krishnamurti等1999年提出了超级集合预报方法,它根据各集合成员过去的性能表现来分配不同权重系数,从而对其预报进行统计订正,以获得最好的决定性预报。本文采用多模式超级集合预报法,以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日本气象厅、德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局和中国空军气象中心共5个决定性预报产品为集合成员,对2010年8月8日—8月31日500hPa高度场和850hPa温度场进行7天滚动预报,并对超级集合预报、单一模式预报和集合平均预报进行对比检验,同时对各预报结果的均方根误差地理分布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从8月预报期的逐日预报结果对比检验得知,滑动训练期和固定训练期超级集合预报均表现出较好的预报能力,并且滑动集合预报对8月后期时段预报要略好于固定集合预报,两者预报效果均好于参与集合的各模式预报,也好于集合平均预报。但随着预报时效的延长,集合平均预报的优势提升,第7天集合平均的500hPa位势高度场预报可与超级集合预报效果接近,850hPa温度场预报可优于日本模式预报。(2)从8月预报期的整体预报结果对比检验得知,无论是对500hPa位势高度场预报,还是对850hPa温度场预报,多模式超级集合预报结果的均方根误差都最小,且滑动超级集合的预报性能略好于固定超级集合预报。而从相关系数看,500hPa位势高度场的各预报结果与客观分析场的相似程度基本一致,而集合平均预报的850hPa温度场与实际变化趋势最为相近,说明多模式集合平均预报也有其参考价值。(3)从各预报结果的均方根误差的地理分布得知,多模式超级集合预报相比于单一模式和集合平均预报效果提高的区域,500hPa位势高度场主要位于印度半岛、印度洋、青藏高原及以西地区,而850hPa温度场则主要位于青藏高原、蒙古、新疆及其以西地区。
  • 摘要:“洪涝对水稻主要生育期影响评估试验研究”项目研究目标是分析试验区气候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按照挖掘试验池栽培水稻适时灌水的方式,模拟在水稻拔节孕穗(对照区拔节普遍期后第10d)、抽穗开花(始期)、灌浆(对照区抽穗普遍期后第10d)三个生育阶段发生洪涝.经过对比试验,对不同程度和持续时间的洪涝灾害水稻各个生育期(生育阶段)产量结构各要素的影响进行定量评估.试验数据分析表明,随着淹水深度增加、时间延长,水稻随后的发育期有不同程度的推迟或提前结束发育期,水稻产量结构各要素呈线性下降趋势,负相关显著.
  • 摘要:太阳辐射计是全球AERONET站点最重要的观测设备,为获取全球气溶胶时空分布提供了大量的观测数据。为了分析太阳辐射计的反演精度水平和仪器退化规律,太阳辐射计经常周期性送到实验室进行定标和校验,以得到天空漫射通道的定标系数,或送到外场与主仪器进行交叉定标,获得V0值;这些方法标准传递环节多、精度不高,影响反演精度水平;为此,本实验室研究一种直接溯源于低温绝对辐射计的高精度定标方法,利用可调谐激光导入积分球作为波长可调谐、均匀的辐亮度光源,获得天空通道的定标系数,其定标不确定度优于0.8%;利用激光扫描形成均匀照度场获得中心波长位置的绝对光谱辐照度响应度以及利用单色仪获得归一化的相对光谱辐照度响应度,联合大气层外太阳辐照度光谱,可以获得太阳辐射计的V0值,其定标不确定度优于1.4%。太阳辐射计高精度定标对于提高全球站点的太阳辐射计的反演精度水平有着现实意义,对于研究全球大空间尺度、长时间序列的气候变化有着重要意义。
  • 摘要:通过对宿州、砀山等地1981~2011年烟幕等资料的分析,探寻淮北地区烟幕现象形成和维持的气象条件、不同年代烟幕现象的差异,以及烟幕现象与社会发展水平的关系等。不同的年代,秸杆的用途有所不同:1988年以前,秸杆主要用作燃料和饲料;1989~2004年,其燃料、饲料的作用日益弱化,而逐渐成为当地造纸的主要原材料;2005年以后,随着造纸企业的大批关停以及部分作业手的不作为等,焚烧秸杆成了“最简单”的处理方式,但污染空气、危害交通及航空安全、破坏土壤结构等问题随之出现,且日益突出。为此,笔者提出政府高度重视,科研单位加快成果推广,农民、作业手积极配合,拓宽秸秆利用渠道和提升机械功能等建议,供有关部门参考。
  • 摘要:对2006~2011年间黄山降水pH和电导率资料的分析结果表明:(1)该地区降水pH年均值在4.81至5.57之间变化,2009年之前,降水酸度加强,之后,酸度减弱。黄山降水酸度的季节变化较明显,冬季强酸雨发生频率最高,降水平均pH最低,为4.78,酸雨污染偏重;夏季降水平均pH各季中最高,为5.33,酸雨污染轻微。出现频率最高的降水事件为弱酸性到中性,总酸雨频率为46%,酸性降水累积雨量约占总雨量的45%。(2)年均降水电导率在16.91至27.84之间变化,除了2007年比较高外,无明显变化趋势。从降水离子污染来看,黄山降水较为清洁,电导率在15uS/cm以下的降水发生频率最高,其次是15~25uS/cm之间。2010年2月至2011年12月,不仅在山上进行pH值与电导率的现场测量,还按有关规范进行降水平行采样、存储、运送到合肥实验室测量pH值与电导率和离子成分分析,期间,有9个月使用一次性采样袋采样。对此期间得到的现场测量与实验室测量的两套pH、电导率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结果显示:(1)两套pH值、电导率之间显著相关,但从山上到实验室,降水pH值向中性方向偏移,两种电导率之间平均偏差不大;山上pH值与电导率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r=0.51),但这种关系在实验室测量的pH值与电导率之间不存在。(2)使用一次性采样袋期间,pH值偏差变小,电导率之间相关性更强,实验室测量的pH与电导率之间有明显的负相关。与泰山、庐山的观测结果相比后,可以肯定地说黄山降水比较干净,电导率都比较低。
  • 摘要:本文从数据结构学的角度实现了漳河水库洪水预测中的几个关键算法,包括单元区间前期土壤含水量Pa值、单元区间流域时段产流量、汇流量等算法和水库水位-库容关系算法.旨在交流中不断深入学习、修正和优化.
  • 摘要:文章介绍了成都区调中心专业气象系统的总体设计与实现技术,提出一个总体逻辑结构完整、信息流程合理、各子系统功能清晰、充分体现气象与水文相结合的总体设计方案.该系统自动化程度高,可为开发和建设同类水电行业专业气象服务业务系统提供实际经验和技术借鉴.选用Oracle数据库,采用c#、jsp、C++等开发语言,实现了成都区调中心专业气象系统的开发建设.
  • 摘要:采用统计学、天气学等方法分析了2005~2010年5~10月共1104个统计日的雅砻江流域水文站、气象站日雨量资料及气象要素资料,通过对期间217次降雨过程中雨带的强度和位置的变化特征统计分析发现,雅砻江流域的过程性雨带有5种类型,其中以南压型雨带的发生率最高,降雨强度最大,对水情的影响程度也最高,这种过程的发生,都与冷空气的活动有关;滞留型雨带的发生率仅次于南压型雨带,往往能造成雅砻江流域持续性强降雨或连阴雨天气,这种过程的发生,一般与静止锋的形成有关。另外还对影响雅砻江流域过程性降雨的天气系统以及这些系统的活动规律进行了分析。最后从日常业务预报的角度出发,根据洪水发生时间资料,共筛选出89个对应的致洪强降雨样本个例,并分析在这些强降雨发生前24小时,天气要素和气象因子所具备的共同特征,从而提出致洪强降雨预报天气学判据。基本结论是:在强降雨发生前24小时,强降雨区附近有低值系统活动,且对流层中低层天气要素呈现增温、增湿、气压降低等现象。
  • 摘要:利用重庆地区1966~2010年6~8月的总降水量资料,得到重庆夏季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运用EOF、REOF、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对重庆地区夏季降水的时空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重庆夏季降水的空间差异大.(2)一致性特征是重庆夏季降水最主要的空间模态;东西部反向变化的模态为重庆夏季降水第二主要模态.(3)重庆夏季降水可分为以下4个主要的空间分型:渝东北型、渝西北型、渝东南型及渝西南型.各主要空间分区的年际变化特征不一致,渝东北型和渝西南型地区表现为具有极大值的抛物线型,渝东南型和渝西北型地区则表现为一致的弱增加趋势.(5)45a来,重庆夏季降水4个主要分区的周期变化不一致.
  • 摘要:当今,TOPMODEL已经被试用于陆面过程模式中去以考虑下垫面非均匀性对土壤水分空间分布和进而对径流、蒸发和地表能量平衡的影响,它因有比较清晰的物理基础和简单的解析解、便于数值求解而受到推荐.但是原始经典的TOPMODEL(OTOP)的结论推导是基于三个基本但并非合乎实实际的假设基础上,从而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近年来,许多研究人员正在努力研究,放松这三个基本的假设以扩大TOPMODEL的实际应用范围.本文从放松三个基本的假设中某些方面入手,推导了推广OTOP只较通用的TOPMODERL(GTOP)的几个版本。在此基础上,利用某流域的监测资料,对GTOP模型进行了模拟试验,例证了GTOP对非均匀性下垫面的应用。又进行系列的敏感性试验,并和OTOP模型的模拟结果相比较,从中发现饱和导水度和导水度有效衰减深度等空间非均匀性对水文过程的影响。
  • 摘要:文章选取青藏高原东北侧临夏回族自治州的6个代表气象站点自建站以来的强降水(日降水量≥25.0mm)资料,对该地区强降水的时空分布及气候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利用Pearson‐Ⅲ概率分布方法对强降水异常气候重现期进行了计算.结果显示,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该区域强降水日数呈显著增多趋势;对2008年8月20日一次强降水过程进行的重现期计算显示,与人工估算结果相符.
  • 摘要:为了详实地了解江淮流域的温度变化规律,本文采用江淮流域30个代表站1978-2007年的逐日温度、降水资料,研究30年来冬季最冷时段和夏季最热时段各旬历年各自气温的年代和年代际变率和相应的空间分布规律,并结合逐日降水量的状况,研究30年的年型分类及年型的区域分布,对江淮流域历年冬夏的冷热异常和冷热极端天气的年际变化和频率变化规律也做了分析。结论为:(1)年代上7月中旬和2月上旬气温30年间变化大,而8月上旬和1月中旬气温波动最小。将30年划分为3个年代际,夏季7月上旬88-97年10年间平均温度旬变化要较其他两个年代季变化大,8月上旬近年来变率趋于变小,其他旬温度变率近年来越来越大。冬季12月上旬、1月上旬、1月中旬、1月下旬和2月中旬气温年代际内的变化近年来越来越大。2月上旬、2月下旬、3月上旬气温年代际内的变化近年来的波动有一个变小的趋势。(2)利用温度和降水资料,将温度划分为七个等级,降水划分为5个等级,对每年的年型做了具体分级。气温年型的空间分布上沿海的温度冬季要比内陆高,变化小。西南方向站点温度的变化要较东北方向变化大,西北要较东南方向变化大,这与海洋有关。在夏季南京和武汉地区温度在高温时间要较其他地方温度高些,杭州、安庆等地温度升高的要比内陆快,南阳地区温度下降的要比其他地方快。(3)气温极值的时间变化上30年来江淮流域夏季最高温度极大值出现的时间略有提前。7-8月最高温度极大值的年际变化呈现增加的趋势。冬季最低温度极小值出现的时间也略有提前,但温度变化的幅度要有所减小。(4)夏季日较差的旬变化越来越小,波动也越来小,30年来呈下降的趋势。冬季12月下旬到1月下旬呈下降趋势,2月上旬到3月上旬呈上升的趋势,30年的波动冬季越来越稳定。
  • 摘要:利用1951~2007年东北地区冬季(12~2月)温度资料、北半球500hPa高度及北太平洋海温资料,通过合成分析、对比分析和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东北地区冬季冷暖事件与北半球500hPa高度场及北太平洋海温场的联系。结果表明:①东北地区冬季气温的变化,冷暖事件的发生,既受大气中层500hPa高度中高纬度环流系统的影响,同时也受副热带环流系统,尤其是受西太平洋副高强度和东西位置变化的影响。东北地区冬季暖事件年,西太平洋副高多偏强偏西。冷事件年情况相反,西太平洋副高多偏弱偏东。②前期春季和盛夏太平洋副高、西太平洋副高面积指数变化,对东北地区冬季气温具有很好的预测指示性。③冷事件年前期春、夏季北太平洋海温距平场均表现为拉尼娜事件特征,即赤道东太平洋为海温负距平分布,西风漂流区为海温正距平分布。暖事件年情况相反,前期春、夏季北太平洋海温距平场均表现为厄尔尼诺事件特征,赤道东太平洋为海温正距平分布,西风漂流区为海温负距平分布。④前期春季赤道东太平洋关键区海温和西风漂流区关键区海温变化及两关键区海温距平和之差,对东北地区冬季气温变化均具有很好的预测指示意义。⑤前期春季赤道东太平洋海温与冬季副高面积和强度存在着很好的正相关关系,而与西太平洋副高西伸脊点则存在着很好的负相关关系。这种前期春季赤道东太平洋海温的异常变化对冬季大气环流的影响,与用冬季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对夏季副高的影响结论颇为一致。这种滞后相关可能与海温和副高自身变化均存在较好的持续性有关。
  • 摘要:2008-2011年大气污染观测资料表明,近年来华北重工业区唐山夏季臭氧(O3)污染严重,四年夏季日最大小时均值(O3_1-hr max)分别为(157±55)、(161±54)、(120±50)、(178±75)μg/m3,超过国家二级标准(200μg/m3)天数的百分率分别为21%、27%、10%和40%。该地区空气中氮氧化物(NOx)浓度的差异导致O3浓度呈现较大波动性;城市大气氧化性指标(OX=O3+NO2)维持较高水平,夏季平均浓度为112μg/m3,变化幅度仅为28%。预警分析显示,当O3日均值(O3_mean)大于87μg/m3、最高气温(T_max)大于29℃时,次日O3超标概率为50%,可定义为一级污染预警;当O3_mean达到113μg/m3、T_max达到31℃时,次日O3超标概率为80%,可发布二级污染预警;当O3_mean超过127μg/m3、T_max达到33℃以上时,次日O3超标概率将达到100%,可发布三级污染预警。
  • 摘要:利用1981-2010年河南省122个气象观测站0-20cm各层逐日平均地温,计算每站30年的年、季平均地温,生成各层30年平均地温的逐月、逐季序列以及年序列,计算了年、季平均地温的气候倾向率,进一步分析河南省平均地温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垂直变化、月变化、季节变化以及年际变化等时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河南省0-20cm地温的空间变化呈现出随纬度升高,由南至北年平均地温逐渐降低,同纬度下山区比平原的地温低。秋、冬季变化同年变化趋势一致,春、夏季不太明显。0-20cm平均地温月变化是从1月至7月逐渐递增,最大值出现在7月,随着深度的增加各层平均地温降低;8-12月平均地温逐渐递减,随着深度的增加各层平均地温升高。年、季平均地温逐年变化呈现出0cm年平均地温比其他几层明显高,5-20cm年平均地温值差异很小,且各层地温的年变化趋势一致。从气候倾向率来看,30年来河南省年平均地温呈现上升趋势,其中5cm地温升幅最大,趋势率为0.34℃/10a,15、20cm地温升幅最小,趋势率均为0.12℃/10a.春、秋、冬三季平均地温变化与年变化一致,夏季平均地温呈现下降趋势。0-20cm四季平均地温的垂直变化呈现出春夏季平均地温由表层到底层逐渐降低,秋冬季平均地温由表层到底层逐渐升高的特征。
  • 摘要:近年来,气候逐渐变暖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气候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气候变化、气象灾害直接影响着农业稳产高产和优质高效.小麦是世界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利用河南省小麦历史观测资料,河南省年平均气温升高,降水量减少,暖干化趋势明显,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农业气象灾害频繁发生,农业病虫害呈上升趋势,影响冬小麦生产的不利因素增加.为最大程度地减轻气候变化对冬小麦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建立应对气候变化综合服务体系,确保实现粮食生产目标,以充分发挥气象为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服务的职能与作用,实现防灾减灾.
  • 摘要:初步探讨了冬季澳大利亚东侧海温和夏季长江流域降水的关系及可能物理机制.结果表明,澳大利亚东侧冬季海温与我国长江流域夏季降水之间具有同位相变化关系.当冬季澳大利亚东侧海温变暖时,随后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东亚西风急流位置往往偏南,我国大陆沿岸低层盛行异常的西南风,有利于长江流域降水增多,反之亦然.冬季澳大利亚东侧海温对后期夏季东亚大气环流的影响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一个是,冬季澳大利亚东侧海温异常信号由于自身的持续性可维持到夏季,并通过南北半球遥相关影响东亚夏季大气环流的变化.另一个是,冬季澳大利亚东侧海温偏高时,同期西南印度洋海温也易于偏高.在海气相互作用下,这种异常信号逐渐向东发展,并造成夏季海洋大陆附近海温升高.海洋大陆海温的升高反过来影响对流活动进而导致东亚夏季大气环流异常.
  • 摘要:玛曲位于青藏高原东北边坡地带,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本研究根据玛曲地区1967—2008年12个常规气象观测站的降水资料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在环流分型的基础上,应用后向轨迹模型,分析了不同等级降水下的不同环流型的水汽输送轨迹。结果表明:(1)暴雨发生的环流型以高原低槽型为主,大雨的发生以切变型为主。(2)暴雨的不同环流型的水汽输送轨迹差异较大,同一型暴雨不同等压面水汽轨迹较一致;大雨的不同环流型之间水汽轨迹无明显差异,同一型大雨不同等压面水汽轨迹差异很大。(3)通过追踪不同时间长度的水汽输送的后向轨迹发现,可以用向前追踪360小时的水汽输送轨迹代表玛曲地区的水汽输送,水汽轨迹以偏南气流为主。由此可知,虽然不同等级、不同环流型强降水之间水汽轨迹存在差异,但是位于高原东北边坡地带的玛曲地区,其强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印度洋-孟加拉湾和南海-孟加拉湾的偏南气流。
  • 摘要:研究山地灾害,是防灾减灾领域急需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各级政府防灾减灾的迫切需要.从山洪地质灾害的个例入手,对发生在湖南邵阳境内的两次特大山洪地质灾害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调查研究,对其形成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与探讨,结果发现:超强降水是山地灾害的诱发条件和主要动力,特定的地形地貌、地质状况、不利的植被是形成山地灾害的基础.并根据山地灾害的致灾因子,建立了山地灾害的预报模式,作出山地灾害的等级预报,对预防邵阳的山地灾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摘要:利用2011年深圳国家基本气象站气象观测数据和深圳市大气成分监测系统采集的大气成分数据,分析了深圳灰霾特征、天气成因和气溶胶特征,结果表明:2011年深圳灰霾同比减少,但秋季偏多,并以长时间持续性灰霾天出现。总体气象条件较不利,锋前暖区、弱高压脊控制、变性高压脊和热带气旋外围下沉气流都有利于灰霾天气的形成。细粒子的光学散射作用是灰霾日能见度下降的主要原因,光化学反应产生的二次污染物也是形成灰霾的原因之一。霾日大气中硫酸根、硝酸根、铵根离子浓度显著升高。其中硫酸根离子是区域性传输的结果,而硝酸根、铵根离子的增加受本地汽车尾气、工业污染等人为因素的影响明显。
  • 摘要:利用黑龙江省气象局整编的24个站1961~2009年5~9月逐月平均气温资料、NCAR/NCEP再分析逐月500hPa高度格点资料和1980~2009年玉米品种及发育期资料,分析了玉米种植期间低温冷害的时空分布特征和低温冷害期间各类型500hPa环流月平均距平合成场特征。结果表明:玉米种植期间,低温冷害的时间特征是8月份最容易出现冷害,其余的排序是9、6、7、5月;低温冷害的空间分布特征是北部出现的次数最多,东部、中部、西部次之,南部最少,而且南部出现低温冷害时,北部和西部也都出现了低温冷害,东部和中部大部分出现了低温冷害;低温冷害的环流特征是,低温冷害发生区域对应的月平均500hPa高度距平场大多为负距平,另外,500hPa高度距平值明显有严重区域<一般区域<轻微区域的特征。
  • 摘要:利用黄冈市各县市气象资料及上世纪80年代区划资料,对应分析黄冈市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的)中的黄州萝卜、麻城福白菊、红安苕、罗田板栗、英山云雾茶、团风荸荠、巴河莲藕、蕲春珍米、武穴佛手山药、黄梅青虾等10种(动、植物)地标产品,调查目前种植(养殖)规模及发展现状,介绍地标产品的独特性,分析地标产品生长的气象条件,为地标产品的保护和开发提供气候依据.
  • 摘要:利用2007年全球降水气候计划GPCP(the Global Precipitation Climatology Project)卫星红外窗口导出的全球降水指数GPI(the Global Precipitation Index)的日降水资料及频率-波数分析方法,分析2007年南海夏季风季节内振荡(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ISO)的传播特征,并使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the 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美国大气研究中心NCAR(National Center forAtmospheric Research)再分析的逐日资料探讨影响其传播的主要因子。结果表明,南海夏季风ISO有明显的北传趋势,并且明显比南传分量占优。影响南海夏季风ISO北传的主要因子是平均纬向风垂直切变和平均经向风对异常水汽的输送。之所以异常经向风对平均水汽的输送及海-气相互作用的影响在南海地区不重要,而在印度季风区有一定的贡献,是因为平均水汽和纬向风分布在两个地区的差异。
  • 摘要:玛曲位于青藏高原东北边坡地带,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本研究根据玛曲地区1967—2008年12个常规气象观测站的降水资料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在环流分型的基础上,应用后向轨迹模型,分析了不同等级降水下的不同环流型的水汽输送轨迹。结果表明:(1)暴雨发生的环流型以高原低槽型为主,大雨的发生以切变型为主。(2)暴雨的不同环流型的水汽输送轨迹差异较大,同一型暴雨不同等压面水汽轨迹较一致;大雨的不同环流型之间水汽轨迹无明显差异,同一型大雨不同等压面水汽轨迹差异很大。(3)通过追踪不同时间长度的水汽输送的后向轨迹发现,可以用向前追踪360小时的水汽输送轨迹代表玛曲地区的水汽输送,水汽轨迹以偏南气流为主。由此可知,虽然不同等级、不同环流型强降水之间水汽轨迹存在差异,但是位于高原东北边坡地带的玛曲地区,其强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印度洋-孟加拉湾和南海-孟加拉湾的偏南气流。
  • 摘要:利用TOMS卫星资料、NIWA资料和欧洲中长期预报中心(EWCMF)的Interim再分析资料,对青藏高原和同纬度其他地区的臭氧柱总量(TCO)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由三种资料分析的高原纬度带TCO年际变化基本一致,除Interim资料在夏季高原纬度带的TCO数据有一定的系统误差,与另两种资料有一定差异;(2)高原纬度带TCO在1979-1993年呈现下降趋势,而从1993年开始,TCO缓慢恢复,另一方面,高原上空的TCO在1979-1993年的减小趋势和1993-2009年的恢复趋势都要缓于同纬度其他地区;(3)高原TCO在1993-2009年更缓的恢复趋势主要是由冬季TCO年际变化特征造成的,即高原地区冬季TCO处于持续的下降趋势,而同纬度其他地区TCO逐渐恢复;(4)在1993-2009年夏季,高原地区和同纬度其他地区的TCO恢复趋势差异不确定性较大,但高原TCO年际振荡弱于同纬度其他地区。
  • 摘要:对于四川盆地降水量在不同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上的变化特征,及其与其它相关气候因子的关系研究,很多学者作了相关方面的工作.陈文秀等分析表明20世纪前40年,盆西降水存在三个阶段,盆东则为两个阶段;后60年,盆西和盆东降水阶段性特征几乎完全相反.降水变化趋势:20世纪前30年,全盆地均是先增加后减少;30年代则是盆东继续减少,盆西逐渐增加;40年代至60年代初又是全盆地一致,先增加后减少;60年代初以后,盆东盆西降水趋势相反.40年代末和60年代中是我省降水发生突变的两个主要时期.盆地中部作为盆东和盆西的过渡带,其降水变化特征更加复杂.根据谭友邦等人研究分析了四川盆地6,7,8月有关降水的主要特点,得出四川盆地主要汛期降水主要表现为东补和西部振荡的变化.蒋兴文等研究了四川盆地6,7,8月三个月水汽平均输送的情况以及四川盆地具有代表性的旱涝年的水汽输送的不同的特征.陈吉琴等人研究发现近50a四川盆地气候的年代际变化是一个暖湿-暖干-冷湿-暖干的过程.根据以上的研究分析结论说明四川盆地的降水具有非常强烈的地区差异性.本文利用1968~2007年6,7,8月份四川盆地41站降水资料,通过EOF分析表明:前三个典型场可以很好地反映四川盆地6,7,8月份降水空间分布的空间型,分别为东部型的空间结构、南北相反的空间结构和东西相反的空间结构.四川盆地夏季降水与青藏高原加热场有较好的负相关,前期5月份青藏高原加热场增强,四川盆地南部降水减少.
  • 摘要:本文利用2005-2011年驻马店及周边郊区3个气象台站、市3个环境监测站的温度资料和空气环境监测资料,表征城市中心、近郊、远郊温度特征,空气污染环境特征变化状况。对驻马店市城市热岛效应的年季月日变化特征规律进行了分析,制定了驻马店城市热岛效应的标准判据,探讨了城市空气污染物SO2、NO2、PM10浓度含量对热岛效应的作用及空气污染环境质量变化的年季月日变化特征,重点研究了影响城市热岛效应的气象因素、空气污染环境因素、城郊环流因素3大成因,揭示了温度,空气污染浓度、城市环流相互作用影响的关系,得出了5个方面的结论:(1)驻马店城市存在明显的热岛效应,年内冬季最强、日内08时最为明显,14时强度最弱,变化态势城中心强于近郊,近郊大于远郊,呈递减分布特征。(2)城市空气质量与温度变化在热岛效应的相关性较好,污染浓度显示了SO2、NO2、PM10年内冬季污染浓度较大,年污染规律为冬秋春夏,12-1月浓度为高峰期,7月份为污染浓度最轻月份,一天中20时空气污染浓度较重,02、08时次之,14时为每日中污染度较低时段,城中区污染大于近郊,近郊高于远郊,温度空气污染加剧了热岛效应的强度。(3)形成城市热岛效应的气象因素温度最为直接至关重要,具有较强的代表性。(4)空气污染环境状况的变化,特别是城市建设、人口、经济、工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热量能源消耗、地理植被、生态环境的破坏失衡,则成为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成因。(5)城市中心及郊区常有城郊环境维持,对温度变化、空气污染加剧城市热岛效应的形成具有相互作用影响,起到一定的助推作用。分析研究结论已在城市规划建设、环境监测评估、空气质量预报服务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
  • 摘要:利用京沈铁路客运专线辽宁境内沿线7个气象站2005年~2010年逐日大风资料及1970年~2009年逐日雷暴资料,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铁路沿线的大风及雷暴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京沈客运专线辽宁境内各站年平均大风出现最频繁的时间段是2至5月份,约占全年70%.偏北大风日数占全年大风日数的47%,偏南大风的日数占全年总大风日数的37%.沿线各地雷暴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每年的4月至10月,占全年雷暴次数的99%.
  • 摘要:本文用1984~2010年青海省有气象灾情记录以来的灾情资料,采用综合集成评价方法计算了近27年来青海省气象灾害损失的综合评价指数值,然后用聚类分析法对其进行等级划分.分析结果表明:27年中,青海省气象灾害损失前13年起伏较大,损失较小,后14年损失较为平稳,且呈逐年上升趋势;气象灾害导致的人口死亡数在27年中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而直接经济损失呈上升势头.经分析确定,1993、2010年为青海省气象灾害重灾年,1989、1999 、2006和2009年为中灾年,这与实际情况相吻合.综合集成评价方法计算过程简单,其结果在实际业务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摘要:通过分析五莲县山洪灾害现状,找出降水强度大、山区特有的山高坡陡地形地貌,预测、预报、预警系统不完善,防御工程薄弱,人为因素等5种引起山洪灾害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普查山洪灾害损失、划定灾害区划、确定预警指标、建设监测系统、编制预案等可行对策.
  • 摘要:气象灾害占自然灾害的70%以上,目前重大气象灾害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各种灾害应急预案及相应的响应机制不断出台,中国气象局及各级政府也要求对重大的灾害性过程要迅速做出灾前、灾中和灾后的评估工作.灾害风险评估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灾害风险评估的一整套方法、规则和程序尚待建立和完善.一般自然灾害评估模型的建立可以采用物元分析、模糊识别或灰色关联等方法,指标选择侧重于受灾面积、伤亡人数、经济损失等社会经济指标.上述指标因受到各地经济密度、人口密度和发展状况的影响而具有更多的不确定性,同时在应用于灾害预评估及灾后快速评估方面操作性不强.对于历史上每次暴雨过程的受灾损失资料的收集极为困难且不是十分准确.目前在气象预报服务过程中主要应用降水总量对暴雨事件进行描述,虽然易于操作,但是不能全面描述暴雨天气过程的影响区域和程度,因而对其总体评价稍显片面.为满足实际中的某些特定评估需求,有必要建立单纯以气象观测记录为基础的致灾天气气候事件评估模型.为此,建立一套以气象观测数据为基础,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暴雨的降水总量、降水强度和降水范围的综合评估指标模型,从而确定暴雨事件的灾害等级,对于制定抢险救灾决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晋中市50a暴雨天气过程资料为样本进行统计,分析了晋中市暴雨的时空分布特征,在概率分析的基础上,考虑平均降水量、降水强度和覆盖范围,建立针对本地的暴雨评估综合指标模型,确定暴雨事件的灾害等级,对历史上出现的较严重的暴雨事件进行评估,从而实现暴雨事件等级的灾前预评估和灾后快速评估.
  • 摘要:早稻是黄石市春耕春播的重要农作物之一,在春耕作物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作者在多年从事农业气象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对早稻播种期的灾害性天气进行研究,归纳总结了早稻播种期常见的气象灾害以及防御措施,这为进一步减少气象灾害为农业带来的损失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和依据,切实保障了农民的利益,更好的实现了气象为农服务.
  • 摘要:结合随州市气候资源现状,分析了随州市的气候资源优势和劣势,从大力开发气候自然资源,发展特色产业;科学利用气候资源,调整农业结构;有效利用气候能源,开发清洁能源;充分利用雨洪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合理开发云水资源,解决水资源缺乏;合理利用气候资源,促进城市与人和谐;充分挖掘气候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等方面探讨了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的发展方向,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议.
  • 摘要:统计分析了张家界市历年寒露风天气的气候概况、寒露风偏早年份的主要环流特征及其前期环流特征量的变化,对影响我市寒露风出现日期的多种气象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了寒露风害对晚稻生产的危害及其防御对策.
  • 摘要:气象灾害是自然灾害中最为频繁而又严重的灾害。通过分析河池市近十年来的气象灾害及其影响分布,并对造成河池市严重灾害的暴雨洪涝、干旱、冰雹大风、低温冷害损失影响情况进行描述。结果表明:河池市冰雹大风发生以系统性影响为主,多发生在春季3-4月。由暴雨引发的洪涝灾害相对过去更为频繁。影响严重的暴雨洪涝灾害主要出现在2004年、2008年和2010年,其余年份主要是区域性洪涝或局地性洪涝,每年5~8月最为集中。旱年的年数也比涝年的年数多。近十年里旱情较为严重的年份有2004年和2009~2010年。冷害主要有霜冻、冰冻和雪害。在全球气候异常的背景下,河池市各种极端气象灾害发生的频率升高,灾害的程度也在加重。尤其是强降水的突发性、局地性更加突出。洪涝、干旱、冰雹、低温冷害等极端天气事件发生的频率增加、强度增大。灾害的发生、发展因为社会属性的复杂变得更加复杂,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造成的灾害损失呈增大趋势。
  • 摘要:本文使用1970-2011年河北省142站的逐日降水和气温资料、NCEP/NCAR再分析500hPa月平均高度资料和国家气候中心500hPa侯平均动力延伸预报产品资料,探索了应用500hPa环流异常相似与动力产品释用相结合的方法制作延伸期重要天气过程。该方法的指导思想是:大气环流的异常发展必将引起天气气候的异常表现,反之,天气气候的异常表现必定有其特定的环流背景。相似的异常环流背景场也将引发相似的天气气候事件。技术路线是:首先应用NCEP/NCAR再分析500hPa月平均高度资料对国家气候中心500hPa侯平均动力延伸预报产品资料进行误差分析,找出500hPa侯平均动力延伸预报产品的逐月系统误差,然后对延伸预报产品进行订正,以提高延伸预报模式产品的正确率;然后把处理后的延伸期模式预报产品当做实况产品去寻找500hPa的环流背景异常点;根据500hPa的环流背景异常点从历史资料中挑选异常环流背景的相似年,从而实现对预报延伸期重要天气过程的预测。本文还对该预测方法在2007-2010年的业务应用的预测结果进行了评分检验。结果表明,该预测方法对河北省和中南部区域的降水过程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对河北北部、东部的降水过程预测效果较差;对7、8月的降水过程预测效果明显好于其他月份;对系统降水过程的预测能力高于对流性质的降水过程预测能力。该预测方法对不同年份的预测效果具有较大的差异性,有待今后分析其原因,不断改进完善。
  • 摘要:NO2是对流层大气中重要的污染气体之一。它是臭氧及其他光化学二次污染物最重要前体物之一,是形成硝酸型酸雨、酸雾及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污染物,对大气、生态环境以及人体健康有着严重危害。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对流层中的NO2浓度有所增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利用搭载于EOS(Earth Observing System)- Aura卫星上的OMI(Ozone Monitoring Instrument)仪器观测反演得到的2006-2007年NO2垂直柱浓度数据分析了我国NO2浓度的空间分布,并在此基础上估算了我国各省NO2的排放量。研究结果表明:1、经济较发达、人口密集度较高的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以及珠江三角洲地区为我国NO2垂直柱浓度的高值区;次高值区出现在四川、重庆、湖北西部以及新疆北部(以乌鲁木齐为中心)地区;2、基于OMI NO2柱浓度估算NO2排放量的方法相较于调查统计方法得到的源清单更容易实现,将估算得到的2006年全国各省NO2的排放量与Zhang et al.通过INTEX-B清单得到的2006年我国各省NO2排放数据,可以发现安徽、内蒙古、吉林、河南、云南、山西、甘肃这几个省份与Zhang得到的值一致性较高,在沿海省份(如浙江、天津、广东、上海、福建等省)、面积较大且较偏远的省份(如新疆、青海、西藏等省)估算得到的排放量代表性较差;将估算得到的2007年全国各省NO2的排放量与曹国良等调查统计的清单对比,可以发现河南、山西、甘肃、江西、河北、陕西等地区与曹国良得到的排放量基本一致;上海、福建、广东等沿海省份,由于受海洋性气候的影响,湿度较大,降雨多,对流较强,导致排放结果被低估,而对于面积较大、较偏远地区排放量被高估了。
  • 摘要:本文利用谷城县1959-2008年气温资料,对本地气温的基本特征、年代变化、周期变化、季节变化、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全球气温变暧的背景下,谷城地区的气温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50年来谷城经历了二个冷期和二个暧期,总体气温呈上升趋势。从年代上看,年平均最冷气温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未到80年代初。20世纪60年代初期气温略偏高,1994年以后气温逐渐上升。不同季节,气温变化不同,春、夏、秋、冬四季以冬季气温则具有明显的上升变化趋势。近10年来变化尤为明显。
  • 摘要:利用数值预报的定量降水预报产品驱动水文模型,不仅能够为水文模型提供所需要的相关空间描述,而且能够提供未来时刻降水演变信息。本文尝试将中国气象局自主研发的GRAPES模式与广泛应用于我国洪水预报的新安江模型结合,构建GRAPES陆-气单向耦合模式,选择洪涝易发的淮河流域2009年汛期的一次洪水过程,洪水时间:2009年8月28日08:00(北京时,下同)到9月9日14:00,进行实际预报试验。选取分辨率为1o×1o的美国NCEP,全球预报场作为初始场和侧边界条件,驱动GRAPES_Meso模式,GRAPES覆盖区域为9.5o~54.5oN、84o~144oE,模式水平分辨率15km×15km,垂直分辨率为31层,时间分辨率为6h,预报时长为60 h.新安江模型的输出时间间隔与GRAPES_Meso模式时间分辨率相同,为6 h,预报时长为60h,从2009年8月28日08:00至9月9日14:00进行连续12d的滚动预报。GRAPES陆-气单向反馈模式选取NCEP、观测降水和实测流量资料,以每天08:00开始积分计算。并以水文预报规范中的洪水预报的预见期、确定性系数、洪峰误差、洪量误差,峰现时间误差等水文要素来检验,来评估GRAPES陆-气单向反馈模式的洪水预报精度,以及模式对洪水预报的预见期的延长效果。结果表明:15km×15km的GRAPES模式预报降水与实况降水分布相一致;与水文站观测降水驱动水文模型洪水模拟结果相比,GRAPES陆-气单向反馈模式对洪水预报的预见期延长效果明显,对洪水模拟精度也较高。同时,由于GRAPES模式对某些时段对降雨落区的预报还不十分准确,致使水文模型进行水文模拟时出现模拟流量偏大或是偏小,这也证明GRAPES模式预报精度还有待提高。国内外已有研究表明,考虑了陆面水文模型的反馈后,数值模式能够改进降雨的预报。因此,GRAPES模式内需考虑能够模拟完整水文循环的陆-气双向反馈,这样不仅能够延长洪水预报的预见期和改善提高预报精度,还能够改善降雨预报的精度。
  • 摘要:近年来我国地质气象灾害呈多发趋势.本文通过分析地质气象灾害的特点和成因,指出了地质气象灾害的危害,从严密排查灾害隐患点,加强气象监测预警预报能力建设,做好群防群测作为专业监测的补充,做好雨情现报服务筑牢地质气象灾害应急管理最后一道防线,建立运转良好的部门合作机制,加强科普宣传增强公众防灾减灾意识等方面给出了加强地质灾害应急管理的对策建议.
  • 摘要:本文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1958年-2008年黄河流域40个气象点的降水资料研究了青藏高原春季土壤湿度的时空变化规律和黄河流域夏季降水的时空变化规律,并分析了青藏高原春季土壤湿度对黄河流域汛期降水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结果表明:高原近30a的土壤湿度有下降的趋势;黄河流域降水也有微弱的下降趋势。高原4月浅层的土壤湿度与黄河中游流域夏季降水有正相关关系。若高原4月浅层土壤偏湿,则副高偏北偏西,东亚地区形成有利于我国夏季出现第Ⅰ类雨型的环流分布形势,我国的东部雨带偏北偏西,使得黄河中游流域降水偏多。
  • 摘要:西藏地区在6-8月对流云系发展最为旺盛,对流天气中雷暴的发生率最高,大多分布在云团的边缘,冰雹大多伴随雷暴一起出现。本文利用MICAPS2005-2009年卫星云图及地面、高空观测资料,将西藏地区的对流云系按系统性和非系统性两类,对比分析了云系与雷暴、冰雹等对流天气的生消演变关系,结合天气实况在云系演变中的反映,归纳出了切变线、低涡、槽线和弱气压场四类对流云系的天气学模型。通过对西藏地区引发的强对流天气系统的连续观察发现,从初生到发展过程中,切变线云系与高空槽云系多呈带状分布,且其云系边缘与天气系统配合越来越好,特别是深厚的低槽系统。低涡中心少云甚至无云,云系边界不光滑,低涡中心强度多在5800gpm左右;弱气压场上局地性表现更强,持续时间更短。在整个云系从初生到消亡的过程中伴随着向东的移动,但移动尺度较小,极少能整体移出高原。在切变线云系形成初期到发展成熟过程中系统的西部多有强对流天气发生;在消亡阶段,系统东部发生强对流天气较多。在低涡云系初生阶段,西藏西部地区出现松散的细胞状对流云并且在西部部分地区发生雷暴天气;在其发展阶段,低涡中部多有降水,甚至暴雨,低涡东南部地区有雷暴发生;而在消亡阶段常在西部地区发生雷暴,东部局部地区偶有雷暴发生。在高空槽云系形成初期和发展旺盛阶段,强对流主要发生在云系东侧或东南部,在云系逐渐消失时,强对流天气很少出现。弱气压场下,在云团初生和发展旺盛阶段,强对流天气多出现在云系的东部边缘,特别是带状云表现更为明显,在云系逐渐消亡过程中,对流天气出现的频率较低。对流云引发的强对流天气中雷暴的发生率最高,雷暴多分布在云团的边缘,冰雹多伴随雷暴一起出现。相比其他地区,西藏地区的冰雹虽持续时间长,但也仅为几分钟,在时间分辨率为1小时甚至30分钟的卫星云图上很难分辨,对短时强对流天气监测和预报来讲,其精度仍是不足的。
  • 摘要:利用1998年地面观测站的逐日降水资料、NCEP/NCAR再分析逐日资料以及OLR等逐日资料,分析了该年夏季青藏高原东南部降水的低频特征,并初步讨论了与长江中下游降水的低频振荡的联系。结果表明,1998年夏季高原东南部降水低频振荡存在10~20d、20~30d及30~60d的振荡周期,其中高原东南部几次明显的降水过程均主要出现在30~60d低频振荡的正位相期间。在该低频振荡的正位相期间,对流层中、低层在孟加拉湾北侧存在一个低频气旋,而西太平洋上存在一个低频反气旋,高原南部受到气旋的东北侧的偏南气流以及反气旋西南侧的东南气流的影响;高原到孟加拉湾经中南半岛至南海都是连续的热源区和对流活跃区,只有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和西太平洋地区存在热汇和弱对流区,这样的配置有利于高原降水而不利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降水;而在30~60d的低频振荡负位相,上述地区风场、热源和OLR低频分量的空间分布几乎完全相反。1998年7-8月的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盛期和间歇期,基本对应高原东南部的低频降水间歇期和盛期,这期间有西传的低频分量传播到高原地区,表明该年夏季高原东南部的低频降水可能受其下游地区低频信号的影响。
  • 摘要:本文利用丰县1981-2010年气象观测资料,结合苹果生长发育情况,分析丰县气候条件对苹果生长的利弊关系,重点讨论了影响苹果生长的主要气象灾害发生规律及特点.结果表明:丰县气候条件较适宜苹果生长,特别是果实膨大期6-8月,雨热同季,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可以保证苹果的优良品质,但易遭遇春霜冻、高温、冰雹等危害.在气候变暖的趋势下,丰县春霜冻害呈提早结束、总体减轻趋势,但初春气温不稳定,终霜日仍然可能偏晚出现,苹果萌发后抗寒能力下降,一旦遇到偏晚出现的霜冻,危害极重.强对流性天气严重影响着苹果生产,其中以冰雹影响最为严重.降雹主要集中在4-9月,且以5-9月最多,此时正值苹果膨大期,冰雹极易造成减产,果品下降.此外,高温、暴雨也是影响苹果生产的气象灾害之一.
  • 摘要:应用线性倾向估计、曼-肯德尔突变检测、t检验法分析了南通地区冬、春、夏、秋各季各级降水的雨日、降水频率、各级降水量、降水贡献率等降水特征的长期变化,突变特征量在空间上的分布特点,发现了一些有意义的事实:夏季降水频率最大,其次为春季,秋、冬季节相当,降水最主要来源冬季为小雨和中雨,夏季为暴雨,春、秋季为中雨.南通地区冬季和夏季降水量随时间变化呈显著上升趋势,春季呈显著下降趋势,秋季降水量呈渐变的下降趋势.冬季降水量、冬季中雨日、冬季中雨量、春季小雨日、夏季大雨日、夏季大雨量均存在年代际突变,除了春季小雨日为年代际减少,其余各特征量均为年代际增多.冬季中雨日、中雨量的突然增多是冬季总雨量突然增多的内在因素.夏季大雨日的突然增多是夏季大雨量突然增多的内在因素.冬季中雨量在南通地区表现为一致的年代际增多,春季小雨日则表现为一致的年代际减少,夏季大雨日为一致的年代际增多,但如皋、通州、南通市区的显著性较差,夏季大雨量除了如皋表现为年代际减少,其他地区均为年代际增多,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夏季大雨量年代际增多在南通东部和东南部表现最显著,中部的南通市区、通州次之,西北部表现最弱.
  • 摘要:作为南半球热带外气候变率的主要模态,南极涛动(AAO)已被证实为影响南半球、甚至北半球气候的主要因子之一。本文利用1979-2010年NCEP/NCAR全球再分析资料,发现了南极涛动核心区的存在,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南极涛动指数的一种新的表示方法,并重点分析了南极涛动的天气尺度与季节内振荡序列。研究发现,南极涛动在天气和季节内尺度上主要存在三个频段,分别是2-6天准天气尺度振荡,6-15天准双周振荡以及16-25天准20天周期振荡,南极涛动的准20天振荡的年际变化与冬季北太平洋马蹄形海温异常分布相联系,并与跨越半球的大气遥相关波列有关;准双周振荡主要与秋冬季的ENSO信号及印度洋海温增暖相联系;与QSO变化相关的主要信号都集中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QTO的个别季节中也有体现,相关区域呈正负相间的波列结构,与PNA、NAO和欧亚遥相关型都有一定的联系,暗示了南极涛动可能通过季节内振荡的QTO和天气尺度的QSO两种频段的强度变化对北半球的气候异常产生影响。
  • 摘要:本文利用宁夏全区25个气象台站日平均气温资料,统计分析≥0℃积温的时空演变及其开始、结束日期的变化特征;采用复Morlet小波分析方法和Mann-Kendall突变检测方法,揭示了宁夏不同区域≥0℃积温的周期及突变特征;并对其演变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宁夏全区及北部灌区、中部旱区、南部山区≥0℃积温值均呈增加的趋势,特别是近10年(2001-2010年)增加速度最快,全区平均增加231.8℃,其中引黄灌区增加最多,达到261.3℃,中部干旱带及南部山区接近,在195~196.6℃。稳定通过0℃积温的开始日期全区平均在3月12日,引黄灌区最早,中部干旱带次之,南部山区最晚,从北到南相差13天;≥0℃积温的结束日期全区平均在11月13日,南部山区最早,中部干旱带次之,引黄灌区最晚,在11月16日,南北相差8天;在气候变暖背景下,由于各地≥0℃积温开始时间提前,结束时间推迟,稳定通过0℃积温的持续时间明显延长,特别是近10年来(2001~2010年),全区平均延长8天,其中引黄灌区延长7天,中部干旱带延长9天,南部山区延长10天。宁夏全区≥0℃积温值在1997年出现由少到多的突变,其中引黄灌区在1997年出现突变,中部旱区及南部山区分别在1994年和2000年出现突变;上世纪60年代以来,全区≥0℃积温存在3~4 a和9 a左右的长周期,其中9 a长周期的信号相对较强,上世纪90年代达到最强。造成宁夏≥0℃积温增加、持续时间延长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变暖前后大气环流出现了明显调整。变暖前,500 hPa高度场上中高纬度地区,特别是巴尔喀什湖附近易于形成低槽,有利于极地冷空气南下影响宁夏区域,造成气温偏低,≥0℃的积温偏小;气候变暖之后,500 hPa环流场发生了显著变化,中高纬度地区经向环流减弱,纬向环流增强,不利于槽区的形成和发展,极地南下冷空气活动次数减小,下游大范围区域内的气温升高,对应的0℃积温增加。
  • 摘要:利用宁夏气象灾害资料,分析了宁夏气象灾害对国民经济建设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宁夏干旱、暴雨洪涝、大风沙尘、低温冻害、冰雹、雷暴等气象灾害种类多、危害大。2003年以来宁夏每年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2.8~19.7亿元,占全区国民生产总值(GDP)的0.8%~3.1%。干旱灾害损失最大,2003~2011年平均直接经济损失达12.2亿元,占全部气象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的77.6%,其次为暴雨洪涝和冰雹灾害,近9年平均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为1.1亿元和1.2亿元,分别占全部气象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的7.4%和7.6%,低温冻害平均直接经济损失1.0亿元,占全部气象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的6.4%,大风沙尘平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0.1亿元,占全部气象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的1.0%。为了进一步增强防灾减灾能力,一要建立和完善气象防灾减灾指挥系统;二要进一步提高气象灾害综合监测水平;三要提高气象灾害预测预警能力,建立高分辨数值天气预报业务系统;四要加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完善预警信息发布机制和手段,建立健全气象预警信息直通式发布机制和全网发布机制;五要加强气象灾害影响风险评估,建立气候可行性论证制度,加强气候变化影响评估和适应研究;六要进一步加强防汛抗旱减灾工程、城市防洪防涝工程、人工影响天气工程、雷电灾害防御工程、农业抗灾增收工程、信息网络系统工程、灾害应急保障工程、灾害应急避险工程等防灾减灾工程措施的建设。
  • 摘要:利用三江源两个不同海拔高度区牧业气象观测站1989—2010年高山嵩草(Kobresia pygmaea)物候观测资料及同期日、月、年气象资料,通过回归、相关和非参数检验方法,就青海省海拔相差较大的曲麻莱和河南的气候变化及其对高山嵩草物候的影响差异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22年来两站年平均气温增速相当,高海拔区的平均最低气温增幅大于低海拔区,而高海拔区的平均最高气温增幅小于低海拔区,生长季(4―9月)与全年的气温变化有相同趋势。两站全年及生长季气温变化均显著相关,其差异主要受海拔影响。两站高山嵩草的返青期、黄枯期和生长季均存在明显的年际波动,高海拔区的波动大于低海拔区。随着海拔的升高,高山嵩草返青期的推迟速率为每升高100m3.3d/,生长期缩短的速率为每100m2.5d/.1989―1999年与2000―2010年两个时间段平均物候期高海拔区提前6~25d,生长期季延长3d.低海拔区返青期提前1d,其余物候期推迟1~9d,生长期延长6d.高海拔区高山嵩草的生长更容易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其生境更为脆弱。
  • 摘要:通过对2008年5月23-26日山东冰雹天气形势、层结条件、回波演变、防雹作业以及受灾情况的分析,研究了同时生成的两个极相似云体的雷达回波演变、作业情况及其降雹特征,分析了防雹作业前后回波强度、回波顶高度等物理量的变化,建立了防雹作业效果的物理检验、物理统计检验两种方法的检验思路,并分别用物理、统计和数值模拟等检验方法对本次防雹作业效果进行了检验.
  • 摘要:雷暴是目前航空活动中严重威胁飞行安全的重要因素,雷暴不仅对空中飞行活动有很大的危害,也对地面设备有很大的破坏性,可能造成机场导航、通信等系统瘫痪,航班延误,从而导致重大的经济、生命财产损失,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同时,常州地处多雷区,分析其闪电时空特征以及机场附近雷暴移动路径,可以为预报雷暴天气以及做好航空气象保障提供依据。本文利用2006—2010年江苏省气象部门闪电定位系统的观测资料,以奔牛机场为例,分析闪电频数季节、月、日变化和空间分布特征与飞行的密切关系。结果表明:常州四季都有地闪分布且负闪多于正闪,正、负闪都集中出现在夏季,又值航空运输旺季,需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并加强机组雷雨天气安全飞行的意识;四季产生雷暴的系统有差异,应密切监测可能导致雷暴发生的系统演变情况,提前预警,合理地调派航班,确保生命财产安全。每年的闪电频数月变化都存在着不同特征,2008-2010年呈双峰分布,其余为单峰型分布,夏季高温高湿时,闪电最为集中。闪电日变化基本呈单峰分布,峰值出现在下午,谷值出现在凌晨,10-21时为雷暴多发阶段,而这段时间的航班也非常集中,给飞行带来了较大难度。雷雨高发时期,机场工作人员需高度警惕,本着地面让空中的原则,控制飞机起飞间隔、流通数量等,合理安排或增加管制人员的值班力量,最大程度的保证航班的正点运行,同时及时向正在执行航班任务的飞行员传达有效的气象简报,从而使机组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重要的气象信息,及时采取措施。常州机场附近闪电相对较少,但其处于地闪密度变化区域,遭受雷击的概率大,应严格执行雷雨天气的预警预报工作,做好起降航班地协调管理;机场及周围雷暴主导方向为自南向北,南部建筑易遭雷击,应适当提高雷电防护的级别。
  • 摘要:南大洋是全球面积最大的一个大洋.传统观点倾向于认为由于南大洋与北半球相距遥远而与北半球气候系统关系不大,其全球性气候效应也较弱,这主要是由于以往对南大洋的了解不足所致.随着观测分析、数值模拟与理论研究的加强,以及对南大洋的认识不断加深,南大洋的气候效应日益凸显.从南极底层水、南极绕极流、南大洋海冰、南大洋与热带之间的遥相关、以及南大洋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等多个角度梳理了南大洋物理过程特别是动力过程在全球气候系统中的作用,较为完整地总结了对南大洋气候效应的已有认识,并结合南大洋研究现状对未来有价值的科学问题和潜在的研究热点进行了探讨,以期强调南大洋在全球气候系统中的重要地位,推动南大洋研究不断走向深入.
  • 摘要:全球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反应性气体以及大气气溶胶不断攀升,已成为影响气候变化的重要因子.由于极地大气受污染影响程度很小,因此,极地是观测大气成分本底变化的理想地区.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在两极地区都加强了对温室气体等的本底浓度监测和研究.在第四次国际极地年期间,我国利用国际上最先进的仪器,在南极中山站建立大气本底监测站,并获得了连续资料.本文利用南极中山站2008-2011 年黑碳(BC)、二氧化碳(CO2)、甲烷(CH4)、一氧化碳(CO)等在线观测数据和Flask 采样分析数据及相关气象资料,对这些要素的本底浓度和季节变化特征及其来源等进行了研究.所得结果对提高极地温室气体的测量水平和研究极地温室气体本底特征及其气候效应具有重要作用.
  • 摘要:近年来,山东茶叶种植面积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递增,茶叶已成为山东省的特色产品。由于山东地处中纬度地区,茶树几乎年年遭受冻害威胁。视茶树因冻害造成春茶减产30%以上作为大冻害,按此标准统计,山东茶区先后经历1969-1970年,1973-1974年,1976-1977年,1979-1980年,1983-1984年,1986-1987年,2002-2003年,2007-2008年,2009-2010年,2010-2011年,共计10次大冻害。其中1979-1980年和2010-2011年两次大冻害,春茶减产达80%。论文详细分析山东自1966年“南茶北引”45年来,山东主茶区五站茶树冻害资料与气象资料,找出引起山东茶树冻害的主要气候原因是低温、冻土深度、湿度与降水量、霜冻,并就引起茶树冻害的气候因素与人为因素进行了总结。
  • 摘要:2010年,大同市年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0.2℃,春季气温为1971年以来历史同期次低值,夏季气温为次高值;年降水量418.9mm,比常年偏多5%,秋季降水量为197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2多年内,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多项气象要素突破极值.冬春季持续低温致春播延期、作物发育推迟;夏季全市高温破历史记录,阶段性干旱明显,局地冰雹及洪涝灾害偏多;秋季连阴雨天气造成涝灾及作物贪青晚熟,春季全市出现大范围大风沙尘天气,给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较大的损失和影响,其中干旱、冰雹及洪涝造成的损失较为严重.
  • 摘要:利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再分析资料以及晋北地区18个台站1960—2008年春季降水资料,通过M-K突变曲线、滑动t检验法和累积距平法三种气候突变检验方法对晋北地区春季降水的统计检验结果均表明,春季降水在1964年附近和1991年发生了由多到少的转折.对晋北春季多雨、少雨年的大气环流异常特征进行了合成分析,结果表明:春季多雨年中高纬度500hPa呈现“东高西低”的分布特征,在乌拉尔山以东至贝加尔湖以西一带有低压槽加强,晋北地区处于低槽的东南侧,西北冷空气与东南暖湿气流多交汇于华北一带,因而造成春季多雨天气.与此相反,在少雨年冷、暖空气势力较弱,弱的辅合区位于蒙古中部,不利于晋北地区春季降水的产生.
  • 摘要:利用浦东站近一年的观测资料对大气中“干”气溶胶的光学性质进行观测,分析其散射系数(SP)、吸收系数(AP)、总消光系数(EXT)和单次散射反照比(SSA)特性,发现该站“干”气溶胶光学特性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分析其日变化的特征原因除了与局地源排放外还与大气扩散等密切相关.
  • 摘要:利用启东市1956年1月~2011年4月逐日温度观测资料,采用候温法(滑动5天平均气温≤10℃)划定冬季,探讨了启东冬季气温的年代变化和暖冬的分布,分析了启东地区冬季天数变化特点,入冬在向后推迟,且入春在不断提前;在此基础上研究讨论了启东55年冬季平均气温与极端(最低、最高)气温的变化趋势和特征。结果表明:55年来启东冬季平均气温是明显上升的,而极端低温自1988年起上升更为显著。即60年代为冬季低温期,冷冬皆分布在70年代中期以前,90年代以后没有冷冬,多为暖冬,80%的显著暖冬都出现近20年,使80年代中期以来启东地区冬季明显升温,异常暖冬又分布在近10年期间,使90年代后期启东冬季出现了持续的偏暖异常。分析结果充分说明,全球气候变暖对启东地区冬季的影响表现为自1988年以来显著暖冬的频繁甚至连续出现。
  • 摘要:利用南极冰盖雪冰内MSA和Na可以指示毗邻海域海冰的变化。在南印度洋扇区的研究表明,MSA是海冰北界、海冰持续时间和径向风场的综合表达,而Na通量是海冰面积和径向风场的函数。从南极冰盖边缘的Princess ElizabethLand钻取的冰芯内反推过去300年海冰变化,总体表现出多个年代际波动特征。小冰期存在两次短暂的暖期期间海冰退缩明显,1940s的变暖也与海冰退缩存在很好的对应。因此,长期而言,全球气温变化与南极海冰变化是一致的。然而,1980’s以来,海冰变化与全球平均气温之间存在“悖论”现象,即显著增暖期对应海冰的增长。分析表明,主要是最近30年来南半球高纬度环流发生较大调整所致,主要是SAM转入显著正位相导致区域变冷。SAM的年际变化与海冰高频变化之间关系一致。
  • 摘要:对2009-2011年在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地区进行的小气候观测研究表明,冰川区和非冰川区的小气候特征存在较明显的差别.主要表现为温度梯度在冰川区和非冰川区交界面上发生显著的变化,冰川表面和冰舌前缘长期受到冰川风的影响.在冰川这种特殊下垫面的影响下,冰川周边的局地对流性降水量出现了一个特殊现象,即局地对流性降水不随海拔高度的变化出现有规律的变化,而随着与冰川距离的接近而增大.这种现象表明冰川的存在对冰川所在的高山区的降水有一定的贡献,对冰川的自身的生存是一个正反馈.其作用机制和对高山区降水的贡献率还需要在更大规模的冰川区进行观测和模拟研究.
  • 摘要:采用关中东部11个气象站1961-2010年气象资料,根据猕猴桃适宜种植的气温、降水、无霜期等指标,基于ARCGIS平台进行猕猴桃最佳种植区气候区划研究.结果表明,关中东部秦岭北麓渭河南部浅山区沿渭河的临渭区、华县、华阴、潼关及大荔中南部、韩城的个别地方为适宜区,中部渭北平原为次适宜区.建议高度关注猕猴桃的黄化现象、华阴市的孟塬的干旱和冬春季冻害问题.
  • 摘要:松江区地处上海市郊西南,是重要的农副产品基地,近年来松江的农业生产已完成了由传统的粗放型向现代设施农业、规模化生产的转变,然而频发的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都具有严重影响,经济越发展,气象灾害的放大效应越明显.为了将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信息及时送到农民手中,避免或减轻气象灾害影响和损失,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气象支撑,松江区气象局开发了“松江现代农业气象灾害预警系统”.为提供精细化、专业化的农业气象服务,松江气象局建设了自动气象站监测网,并建立了农业试验示范基地,选择了单季晚稻、小麦、大棚蔬菜、鱼类等受天气影响较大的松江区特色农产品作为农业气象灾害指标对象,开发了应对包括干旱、大风、暴雨、涝渍害、低温冷害、冻害、台风、雨雪冰冻、高温热浪、连阴雨、雨后暴热以及作物重大病虫害如水稻褐飞虱、纹枯病、小麦赤霉病、黄瓜霜霉病和白粉病等灾害类型的农业气象灾害预警指标,建立了决策指标库,实现了农业气象灾害指标的定性和定量结合.“松江现代农业气象灾害预警系统”实现了自动气象站实时监测信息、设施大棚微气象监测信息、天气预报结果、农业气象灾害预警指标以及农作物生长、病虫害监测信息的有机融合,通过多种信息传媒和渠道发布农业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信息,为松江区农业防灾减灾提供了有益的气象服务.系统采用了B/S架构,以.Net2005为主要开发工具,选择了C#为开发语言,GIS环境引用了齐维地图服务软件.目前系统已在松江区各农业部门推广使用.
  • 摘要:利用气温、降水量和地表径流量资料,运用趋势系数、相关系数和不规则区域网格化方法,研究了近60a来黄河流域地表径流量的变化及其与气候因素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951-2010年整个黄河流域均为升温趋势,北部升温幅度高于南部;降水量正趋势主要位于黄河源区,中、下游地区为负趋势;径流量变化在黄河源区(处于青藏高原)和河套北部(阴山南麓)呈现为增加趋势,其余广大的地区呈现为减少趋势;从不同年代的径流量来看,不论是黄河源区还是广大的中、下游地区,60年代的径流量均是最多的,而二十世纪10年代径流量是最少的;从整个流域来看,径流量与气温的相关性好于与降水量的相关性.
  • 摘要:利用华北地区(京、津、晋、冀、鲁、豫)92个气象台站近50年的逐日气象数据,采用趋势分析法和小网格法分析华北地区降水量的时空变化规律,并利用GIS工具实现空间分异表达。结果表明:华北地区降水相对较少,年均降水量为614mm.年均降水量呈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的趋势。春季降水纬向分布明显,而夏季降水经向分布更为突出,秋冬季降水与年降水分布相似。随着年降水量由多到少变化,多雨区由东部沿海向南部地区移动,少雨区呈由中西部地区向中北部地区移动的趋势。该区降水年际变异性强,年降水和夏季降水均呈明显的降低趋势,春季降水略呈升高趋势,冬季降水升高趋势更为明显。1980年为由多雨期向少雨期的转折点,降水量存在8-10年的显著振荡周期。60年代为月降水正距平出现最多的时期,而80年代和90年代为月降水负距平出现最多的时期。华北地区降水量季节性差异明显,夏季降水集中,全年65%~85%降水量集中在6~9月。
  • 摘要:在1987年5月7日、5月18日及1997年9月15日、9月23日分别发现位于俄罗斯的Yakusk站、位于日本的Tateno站及菲律宾、新加坡发现对流层中低层臭氧浓度异常升高.利用欧洲中心分层臭氧资料、臭氧柱总量资料、位势高度场等资料,分析了这段时间的天气形势、大气环流、空气的后向轨迹等,发现增加的臭氧来源于有森林火灾发生的大兴安岭及中南半岛.
  • 摘要:利用8个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五阶段(CMIP5)模式结果,采用加权平均方法进行多模式集合,并与NCEP再分析资料进行对比分析,评估了CMIP5模式对中国极端气温的模拟效果,在此基础上,对未来极端气温进行预估。CMIP5模式对中国8个极端气温指数和20年一遇最高(低)气温有模拟能力,所有极端气温指数模拟和观测结果的时间相关均达到0.10显著性水平,20年一遇最高、最低气温模拟和观测结果空间相关系数均超过0.98.在中等排放RCP4.5情景下,未来中国极暖(冷)日数增多(减少),到21世纪中期热浪指数增加2.6倍,到21世纪末期寒潮指数减少71%,20年一遇最高(低)气温在中国地区均呈现升高趋势,局部升温幅度达到4℃。
  • 摘要:通过对2010~2011年河北省范围内地面紫外辐射和太阳总辐射的观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表明紫外辐射和太阳总辐射有很好的相关性,可达0.99.同时研究分析紫外辐射的时空分布规律:在时间上夏季最大,冬季最小,一日中14时左右达到最大值;在空间上,紫外辐射呈现了显著的南少北多纬向分布特征。通过分析紫外辐射与云量和空气污染物的关系,发现其对紫外辐射具有显著削减作用。
  • 摘要:利用1999年至2010年间南北极考察海气CO2走航观测资料,选择南北极重点观测的典型海区进行研究,分别选择南大洋、普里兹湾,楚科奇海、白令海等4个重点海区与中国近海的东海及台湾海峡进行对比,分别评价9年间从南极到北极及中国近海这几个典型海区海气CO2分压10年变化趋势及其对对全球变化的响应。
  • 摘要:已有的研究表明,青藏高原地区地表的冻土和积雪的变化会引起青藏高原地表热状况变化,影响着高原地表和大气之间的热交换,从而对下游地区后期的气候产生着重要的作用。青藏高原地区的冬、春积雪和中国夏季降水之间存在着显著相关。本文应用SVD方法对青藏高原地区冬春积雪和中国东部地区的降水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原不同时段、不同地区的积雪与我国夏季降水的相关特征不同。高原南部积雪与东北地区的夏季降水为正相关,而与河套地区为负相关;与长江流域的夏季降水有显著正相关;高原西部的积雪和东南部的积雪与华南地区夏季的降水有较强负相关;高原北部地区积雪与秦岭-淮河一线的夏季降水为正相关,而与东北-华北-河套夏季降水为负相关。使用区域气候模式RegCM4设计了2组试验,分别模拟了冬季高原地区积雪增加后,中国东部地区夏季降水的响应。结果显示,当高原东南部积雪增加,长江流域降水相应增加,而华南地区降水减少。数值模拟的结果证实了统计结果。
  • 摘要: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青藏高原地区的升温出现不对称变化。其降水的特征和性质也发生了显著变化。本文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ERA40再分析资料、TRMM以及青藏高原60个测站的观测降水资料。分析了青藏高原1970-2009年间降水量和可将水量的年际变化的基础,分析了高原地区降水转化率的变化及其与降水量的联系。进一步的,计算了高原地区的降水再循环率、水物质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主体自1970年以来,降水量都呈增加趋势,和南亚季风的衰退有关的东南部降水呈弱的减小趋势。不同气候区的可降水量自1970年以来均为减小趋势,其中高原东南部减弱最为明显。随着青藏高原地区的升温,近40年来,青藏高原各地的可降水量的降水转化率增加显著,其中高原东中部上升最快平均为0.87%/10a.平均降水转化率湿润的南部区大于北部的干旱区,冬半年明显大于夏半年。降水转化率在湿润区的冬季较大,而在降水较大的夏季相对较小;湿润地区较大的降水转换率出现在降水较少的季节,而在相对干旱区,较大的降水转换率出现在降水较多的季节。随着高原地区的升温,高原大部分地区的降水循环加快。近10年的青藏高原地区水凝物的年际变化反映出,在高原东南部和东北部,水凝物出现减少的趋势,而在高原的其他地区水凝物出现增加的趋势,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全球变暖的影响。
  • 摘要:本文阐述了危害优质食用玉米金龟子的形态特征、习性、发生规律及危害情况,并论述了相应有效的防治技术.通过选用优质玉米品种、对成虫进行诱杀以及生物防治等措施进行控制。
  • 摘要:对日光温室进行加温是改善冬季日光温室作物生长温度环境的主要措施之一.本试验通过电暖风机加温的方式,研究在该方法作用下温室内温度时间、空间变化以及在极端天气条件下和不同外界温度条件下的加温效果,并进行了初步的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电暖风机加温后温室内温度明显提高且温度分布较均匀,加温处理期间加温温室前半夜的加温效果较好;寡照条件下的加温效果尤其明显;暖风机在外界温度-12℃~-4℃时对温室进行加温的效果最佳.电暖风机是一种投资小,耗能低,经济效益相对较高的加温方式.
  • 摘要:大气气溶胶是重要的大气组成部分之一,它会影响大气辐射平衡从而对全球气候造成影响.气溶胶数谱分布是最重要的描述气溶胶物理特性的参数,它的应用范围几乎涵盖了所有关于气溶胶的研究.为了更方便地将实际观测的气溶胶数谱应用于其他的气溶胶特性研究,通常需要对气溶胶数谱进行参数化,而最常见的参数化方法,就是对气溶胶数谱分布进行多模态的对数正态拟合.但是常规的拟合方法无法精确地反映气溶胶的光学性质和体积浓度.本文中介绍了一种改进的气溶胶谱分布拟合方法.新方法假定气溶胶分为核模,Aitken模,积聚模和粗模四个模态,在拟合时同时使用数谱和体积谱作为约束条件,使得拟合谱在粗粒径段仍保持较高的准确度.用这种方法得到的拟合谱不仅能与实际数谱较好符合,而且能较好地符合实际的表面积谱和体积谱.由拟合谱计算的数浓度,表面积浓度,体积浓度和有效半径与实际值差异均保持在10%以内.
  • 摘要:近年来,兰州大学利用星载和地基雷达开展了一系列云和气溶胶的相关研究,主要包括:利用CALIPSO星载激光雷达观测资料,研究了夏季青藏高原地区的沙尘天气过程;提出了一种主动星载激光雷达(CALIOP)结合被动三通道红外成像仪(IIR)识别沙尘气溶胶的新方法(CLIM);同时,还改进了一种用激光雷达观测资料更为有效地反演气溶胶光学厚度和垂直廓线的新算法,并用该方法分析了2008年中美联合观测期间影响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的强沙尘暴过程;利用地面和CALIPSO的观测,揭示了源于塔克拉玛干和戈壁沙漠的沙尘气溶胶在西风环流作用下传输的特征,以及典型沙尘过程中气溶胶辐射特征,气溶胶消光系数、散射系数、PM10浓度的相互关系,研究了沙尘气溶胶的间接辐射效应.在云研究方面,结合星载激光雷达CALIOP、云雷达以及被动辐射仪器的观测优势,研究了不同云垂直分布情况下云的辐射效应差异,强调了云重叠的重要性;还发展了一套适用于多层云条件下的水云消光系数的反演方法.
  • 摘要:目前,珠三角地区空气污染严重,大气中存在大量气溶胶已造成明显的光化辐射衰减,对光化辐射通量以及物种的光解率有较大的影响,而光化辐射是光化学反应的原动力,光解率决定了参与光化学反应物种的反应强度及生命周期.光解率常数对臭氧和其他二次污染物的预测结果不确定性影响很大.因此,准确地估算光化辐射通量和物种的光解率,对模拟与光化学作用密切相关的物种时空分布至关重要.考虑气溶胶对辐射的影响时,通常用气溶胶光学厚度(AOD)来表示大气中的气溶胶对辐射的削弱能力,单次散射反照率来表示气溶胶的散射占总消光的比例,不对称因子表示前向散射的相对强度.光化辐射通量和光解率对以上三个因子的变化都非常敏感,然而仅仅知道整层气溶胶光学特性对提高模式对光化辐射通量和光解率计算能力是远远不够的,深入了解气溶胶消光特性的垂直结构对计算每一层光化辐射通量和光解率是非常关键的.目前空气质量模式光解模块大多数是基于elterman气溶胶廓线进行计算.该廓线代表美国相对清洁的背景值.几乎没有考虑气溶胶的吸收作用.近年来观测表明珠三角的年均气溶胶光学厚度(550nm)大于0.7.同时黑碳浓度也较大,气溶胶对辐射的吸收作用不能忽略,单次散射反照率在0.71-0.91之间.可见,模式光解模块对气溶胶光学参数的描述与本地区有较大的差异,从而导致模式对物种光解率的计算产生误差.本研究利用珠三角地区已有的气溶胶观测数据,包括激光雷达反演的气溶胶垂直消光系数廓线、单散射反照率、AOD等资料,整理出一套代表本地区的气溶胶光学参数,将空气质量模式CMAQ中光解率模块的相关参数进行本地化,使用delta-Eddington二流辐射传输模块计算光化辐射通量,并进一步计算物种光解率.并与原有的基于elterman气溶胶廓线计算的得到的光解率进行比较.研究发现珠三角污染严重的时候,气溶胶层遮挡使得到达低层的光化辐射通量减少,气溶胶的散射使得中上层光化辐射通量增加,从而导致地面NO2的光解速率减小18%、O3 的光解速率减小10%,减少的幅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变小,大约在1km处相等,之后随着高度的增加物种光解率逐渐增大,在2km处增加的幅度不变,NO2的光解速率增加7%,O3的光解速率增加4%.
  • 摘要:利用1961—2010年江苏地市级气象站资料分析了近50年江苏秋季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并从气候背景的影响方面探讨其形成变化的特点,发现在少霾期,大气环流以及水汽输送特征都有利于污染物的输送和稀释;而在调整期,气象条件有所调整,但不显著;在显著上升期时,气候背景场对霾的发生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另外,近50年大气净化次数显著减少.海温与霾的年代际变化存在密切关系,当霾日数不断上升时,印度洋到南海海域的海温变暖,引起低层风场的辐合,并通过类似于Hadley环流形式使得东亚同经度的中纬度地区低层辐散,利于水汽通道转换,进而有利于霾天气的发生.
  • 摘要:本文介绍了中国气象局为了帮助新进人员加快适应工作环境,完成角色转换,明晰个人工作定位,助力青年人才快速成长,首次应用人才测评技术,在入职教育中为2011年新入职员工提供职业规划测评和新员工基本能力测试.从人格特征、动力类型、学历水平和性别等不同方面分析了解新进人员的整体特点,并针对性提出未来青年人在职教育中的侧重点和注意事项,不仅初步探索合格的校招入职人员的胜任特征及素质维度,并且为现代气象人才体系建设积累数据依据作了有益尝试.
  • 摘要:微博作为新兴的互联网络交流工具,具有时效性强、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等特点,并在中国被广泛使用。借助微博的高影响力,政务微博已成为部分职能部门协助工作的重要工具之一。国内气象部门适时推出具有不同特色的气象政务微博,并取得较好成果。但对于不同类型的气象政务微博,影响力差异问题、成长点提升问题均有待研究。本文以定位于普及气象科普知识的《气象知识》官方微博“气象知识”及定位于发布实时气象资讯的北京市气象局官方微博“气象北京”为研究对象,分析二者同时运行的时段(2012.3.1—2012.5.31)内粉丝数、评论数、转发数等微博关键要素的变化情况,以此探究不同类型气象政务微博的影响力发展状况及今后发展的成长点。研究结果表明,1、“气象知识”的粉丝数在所取研究时段内基本呈线性增长,倾向率为9·天-1,而“气象北京”粉丝数量的变化趋势可分为2段:3月1日—5月22日,粉丝数量增幅较缓,倾向率为37.8·天-1,5月23日—5月31日,粉丝快速增加,倾向率为642.7天-1;2、粉丝数是决定气象政务微博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之一,由于微博用户更青睐“新”消息,以发布实时气象资讯为主的气象政务微博,粉丝数、影响力大于以科普为主的气象微博,且基于更高的粉丝数,其对政府行为更为敏感;3、相较于粉丝数,活跃粉丝的数量和比例对提升微博影响力具有更关键作用,由于科普微博更适合同其他用户交流,因此,“气象知识”活跃粉丝的比例更高;4、适当配图可提升气象微博内容的趣味性,最终提升微博影响力;灵活使用“@”功能,借助其他高影响力微博的转发,对提升响力有较大帮助;掌握受众群的喜好并增加相关话题的发布频率,可进一步提升气象政务微博的影响力;5、对比“气象知识”和“气象北京”提升影响力的手段可知,气象政务微博的成长点较为一致且可通用。
  • 摘要:以2000-2011年湖州市农业气象观测站的动植物物候观测资料和1969-2011年湖州国家基本气象站的地面观测资料为基础,运用线性倾向估计、Pearson相关系数等统计学方法,研究了湖州市近42年来冬季气候的变化特征及近12年来气候变化对春季物候的影响.结果表明:(1)近42年来冬季平均气温和降水都呈增加趋势,日照时数呈减少趋势;而近10年来与整体趋势相反,平均气温和降水呈减少趋势,日照时数有所增加,且日照时数和降水量存在较明显的负相关.(2)近12年来木本植物的展叶始期和开花始期整体呈推迟趋势;草本植物的展叶始期有所提前而开花始期有所推迟;动物的春季物候期大体上也呈推迟趋势.(3)冬季平均气温与春季植物物候期呈负相关关系,说明平均气温越高(低)则春季物候期提前(推迟),平均气温是春季植物物候期的敏感因子,尤其对木本植物的展叶始期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冬季降水量对春季木本植物影响不明显,与草本植物的萌芽期和展叶始期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冬季日照时数与春季植物的物候期基本为负相关,对春季木本植物影响不明显,与草本植物的萌芽期和展叶始期有较好的负相关关系.冬季平均气温与春季动物物候期有较好的负相关性,而降水和日照对春季动物物候期影响不明显.
  • 摘要:根据最近几年对乌牛早茶研究的最新成果,对永嘉乌牛早茶生长的气候条件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永嘉有着丰富的气候资源,热量、水分、光照等气候条件都比较优越,能够满足乌牛早茶生产的需要;由于季风气候的不稳定性,低温冻害、高温干旱、暴雨洪涝、冰雹大风是影响茶树产量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永嘉乌牛早茶优质高产对策.
  • 摘要:幅员辽阔的中国,地理与气候千差万别,灾害性天气时有发生,但大范围持续性灾害天气的出现往往是在特定的天气气候条件下才能发生,回顾50年不遇的极端天气。2008年初,一场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极端天气袭击了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波及到了14个省份。这次灾害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造成的损失巨大,使得多处交通中断、机场关闭;电力中断;车辆滞留、旅客滞留;煤电告急;通信告急……。其中湖南、湖北、广西、安徽、江苏、江西、贵州、广东、浙江、河南、四川等省市受灾更为严重。据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司长报道,受灾省份因灾死亡人数达到129人,农作物绝收2536万亩,直接经济损失1516.5亿元。这样大范围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及造成的严重灾害历史罕见。极端恶劣的天气虽然已经过去多时,实实在在地翻看历史天气图,认认真真地普查发生过的天气实况,再结合探空和卫星云图资料。认为这次极端天气过程从1月10号前后开始,首先是以降雨为主,之后出现降雪及冻雨和冰粒,结束的时间为2月5号前后,共持续近一个月。极端的天气现象主要表现为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由降雨到持续降雪,期间的冻雨和冰粒是主要的极端天气现象。极端天气的重灾区湖南耒阳一带从1月12号到2月2号连续22天处在雨、雪、冻雨、冰粒中,北从郑州南至耒阳东到上海均出现冻雨冰粒天气现象。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没有探讨拉尼娜等远期气候背景因素,而是着眼于常规气候条件下的天气形势,逐层次逐时次分析了雨雪冰冻期间的空中和地面天气图及卫星云图资料。普查结果认为,造成如此持续灾害天气的主要因素是中低纬度地区稳定少动的大气环流背景条件下,常见的下冷上暖逆温现象,既地面受到不断南下冷空气的控制持续低温,而中高层则源源不断得到偏南暖湿空气的补充,空中降水接近地面发生凝结形成冻雨或冰粒,同时归纳出这个期间的不同层次天气形势的结构模式。
  • 摘要:分析我国气象影视发展的历程看出,气象影视类节目有着庞大的受众群体,其每一次革新,都会带来巨大的反响,其每次变革的背后,正是基于公众的需求.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不仅对精神文化产品以及气象影视服务产品的数量需求不断增加,而且对精神文化产品以及气象影视服务产品的质量、形式和种类也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因此,公众需求的变化给气象影视带来新的发展契机:气象影视发展需关注民众需求层次的变化、气象影视发展须满足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气象影视服务质量的提升依赖于顾客导向理念的驱动.通过湖北气象网站主页“网上调查”栏目的“气象服务调查问卷”统计结果,分析了公众的气象服务需求特征,提出了面向公众需求的气象影视服务改进策略:(1)增强预报准确率,构建服务基础.努力打造素质过硬的气象预报队伍,掌握预报的核心技术,进一步提升预报的准确率,展现气象部门风采,并更好地指导人们的生活、生产活动.(2)广泛应用新媒体传播途径,增强普及性.通过移动车载电视传播气象影视服务、通过气象网站开展天气预报点播服务、通过手机网络推送气象影视视频,将是公共气象影视服务推广的宽广渠道.(3)紧密结合气象科普知识,增强知识性.气象影视服务部门应充分发挥专业化优势,将气象科普知识融入至日常天气预报中,增强知识性、趣味性,也让百姓能够更加了解气象科学,并应用于生活、生产实践.(4)增加公众最关心的内容,增强实用性.尽早加入民众较为关心的与生活品质紧密相关的信息,拓宽信息量,增强实用性,提升服务品质.(5)变化节目版式或尝试专业主持,增强新颖性.借助最新的计算机处理技术,在动画演示、画面美化等方面,持续改进,由此改善观众的视觉感,增强新颖性.尝试邀请部分专业的气象学家适时主持气象影视节目,打破常规,推陈出新,提升气象影视节目的吸引力.
  • 摘要:浙江农业气候资源丰富,光热水组合较好,气候地带性差异较大,小气候类型多样,为浙江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立地环境。九十年代以来,浙江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作物品质,逐渐形成了以粮油为战略产业、蔬菜、茶叶、果品等十大主导产业,实现了从效益农业到高效生态农业再到高效生态农业、特色精品农业发展。本文通过对浙江农业现状和浙江农业气候资源分析,基于1971-2010年的基本气候资料,分析浙江省农业气候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浙江省大部分地区日照时数在1600h以上,全省平均值为1784h,浙西、浙南部分地区等地区不足1700h,日照时数春冬季在500h左右,夏季在750h左右。长年代日照时数呈递减趋势。浙江省年太阳总辐射东部沿海多,北部、西部少;多年平均年变化值呈双峰型变化,7月最大,12月或1月最小,6月份为一相对低值;多年平均年变化呈单峰型或弱双峰型变化,分布特征与太阳总辐射类似,年际间光合有效辐射波动较小,趋势变化持平。年平均温度从南到北逐渐递减。浙江年平均气温15~18℃,极端最高气温40.7℃,极端最低气温-10.2℃;浙江中南部大部地区年平均温度在17~19℃,浙北年平均温度在15~17℃。春季平均气温13~18℃,气温分布特点为由内陆地区向沿海及海岛地区递减;夏季平均气温24~28℃,气温分布特点为中部地区向周边地区递减;秋季平均气温16~21℃,东南沿海和中部地区气温度偏高,西北山区气温偏低;冬季平均气温3~9℃,气温分布特点为由南向北递减,由东向西递减。年降水量呈现东南、西南多,逐渐向东北减少的趋势,全省年平均雨量在980~2000毫米。浙南的南部和浙中的西部大多在1600~1800mm之间。浙南的北部和浙中的大部、浙北的南部在1400~1600mm,浙北的北部少于1400mm.春季全省降水量320~700毫米,降水量分布为由西南地区向东北沿海地区逐步递减;全省雨日41~62天。夏季各地降水量290~750毫米,东部山区降水量较多,海岛和中部地区降水相对较少;全省各地雨日为32~55天。秋季降水量210~430毫米,中部和南部的沿海山区降水量较多,东北部地区虽降水量略偏少,但其年际变化较大;全省各地雨日28~42天。冬季各地降水量140~250毫米,除东北部海岛偏少明显外,其余各地差异不大;全省各地雨日为28~41天。针对浙江当前气候资源利用率偏低、气候增产潜力巨大的现实情况,提出生产建议。
  • 摘要:由于可供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越来越少,耕地面积日趋减少,使得依靠耕地面积的增加来提高粮食总产的外延型增长的保障越来越低,因此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的内涵型增长的增产方式将是发展的大方向。本文中利用的资料主要有植被指数数据、土地利用资料及产量资料。植被指数资料包括2010年3月-11月逐旬MODIS-250m植被指数数据及2011年6月上旬-8月上旬植被指数数据,为了便于表达,本文植被指数均扩大了100倍;土地利用数据是根据中巴资源卫星数据整理的2006年重庆市土地分类结果;产量资料为重庆市2010及2011年重庆市农村经济统计结果,包括江津、万州、丰都、梁平、綦江、涪陵、云阳、开县、巫溪9个区县单产。在GIS及RS技术支持下,结合植被指数分析结果,提取了重庆市9个区县水稻种植区,选择分蘖、拔节、抽穗、乳熟4个水稻关键生育期的旬植被指数作为估产的最佳时期,并结合水稻生育期内的物候历,最终确定利用2010年6月上旬-8月上旬共7旬的植被指数与单产建立估产模型。确立了水稻种植区NDVI与水稻单产间的线性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各关键生育期的估产模型。从6月上旬-8月上旬的7个估产模型估算的结果来看,万州估算的结果最好,平均相对误差也较小,为5.36%;第二是梁平,平均相对误差为8.43%;其次是开县和奉节,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10.32%和10.87%;涪陵、云阳、江津、丰都估算结果的相对误差分别为14.16%、15.43%、16.80%及17.09%。其中綦江估算结果和实际产量偏差太大,除8月下旬估算结果的相对误差为15.97%外,其余各旬相对误差均在36.82%-52.86%之间,平均相对误差为51.42%,可见估产模型对綦江基本不具备估产意义。綦江估产较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是因为綦江产量波动较大;第二地区间的差异也会造成估产误差,模型中9区县大多分布在东北部,而綦江在东南部,估产模型没有考虑地区间的差异,而作物生长状态本身存在区域间的差异,用统一的模型估产会影响估算精度。除綦江外,其余8区县估产的平均相对误差在5.36%-17.09%之间,效果尚好,可以逐旬进行动态估产。
  • 摘要:地铁系统是机电系统、电气系统、电子系统高度集中的工程建设项目,特别是信号、通信等弱电系统设备是其中的核心与关键,同时又是对雷电极为敏感的系统.地铁系统完善的防雷装置的设置、可靠性能成为了地铁工程建设质量和后期运营安全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在介绍地铁系统的构成的基础上,全面论述了地铁防雷装置的设置,包括车站、区间、停车场及车辆段建筑物的外部防雷装置的设置,各类车站及高架区间接地网或接地装置的设置,信号、通信、综合监控等电子系统及扶梯、电梯、通风、水泵等机电设备的等电位连接措施,以及列车牵引电源、动力照明电源的电涌保护措施,同时论述了对雷电最为为敏感的与外界存在直接联系的列车运行控制信号系统、通信系统、综合监控系统等电子设备端口的信号电涌保护措施.具体内容是作者从事北京地铁十余条新线路建设中对防雷装置设置情况的归纳、分析、和概括,以期相关部门对地铁系统防雷装置的检测、维护与管理发挥积极的作用.
  •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对事关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的气象服务日益增加,气象工作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全福祉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突出。大力推进气象现代化,切实提升气象四个能力建设,关键在于强大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根本在于要有一批素质过硬、结构优化的气象人才队伍。人是推动气象事业的有力保障,是提升气象软实力的关键要素。面对当前气象人才竞争的巨大压力,W市气象部门除了大量引进人才之外,应从实际出发,坚持人力资源优先开发,做好用活现有人员,特别是抓好气象青年这支生力军。因为青年是职业探索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自我同一性还没有形成,岗位稳定度远低于成年时期,他们的满意度对于组织至关重要。本文以W市气象青年研究对象,在对经典激励理论进行梳理总结的基础上,从分析气象青年个性特征入手推出气象青年的激励需求特征,并通过制作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开展激励探索。本文应用问卷调查、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对W市气象青年工作满意度开展了深入研究,最终得出W市总体工作平均满意度处在一般水平,它与激励程度和员工投入程度呈现正相关性。通过对人口统计学变量的满意度研究,发现不同变量情况下满意程度也不同,W市气象青年呈现了多样性多层次需求。最后通过对调查的总结,结合访谈对原有的激励措施进行了梳理。对呈现出的新问题提供了一些建议。比如菜单式奖励、多学科团队、流动机制建立等等。
  • 摘要:我国是世界上受气象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气象灾害种类多,强度大,频率高,严重威胁粮食安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及时准确的评估气象灾害对农业的影响,对防灾减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物模式可以反映作物与气候环境的相互作用,人为再现农作物生长发育过程,能够从机理上定量描述作物生长过程及其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东北三省和华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本文以东北玉米低温冷害、华北冬小麦干旱灾害为研究对象,模拟分析了玉米在苗期、抽雄期和灌浆期分别发生不同强度和持续日数低温、两个发育期以及三个发育期同时发生不同持续日数低温对玉米生长过程和产量的影响以及冬小麦在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期分别发生不同程度的干旱、两个发育期以及三个发育期同时发生不同程度干旱对冬小麦生长过程和产量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对于东北三省玉米区,从单一发育期发生低温对玉米产量影响模拟结果来看,以灌浆期低温对玉米影响为最大,其次是抽雄期低温,影响最小的是苗期低温.两个发育期发生低温时,发生低于下限温度2℃低温时,抽雄期和灌浆期低温减产率最大;发生低于下限温度4℃低温时,低温持续3天,抽雄期和灌浆期低温减产最多,持续5天时,苗期和抽雄期低温减产最多.对于华北冬麦区,单一发育三个不同发育期供水减少相同的条件下,土壤湿度和减产率变化都不是很大,当干旱程度加强时,以抽穗期干旱减产为最大,其次是灌浆期干旱,减产最小的是拔节期干旱.从冬小麦两个发育期同时发生不同程度干旱模拟来看,供水减产相同条件下,两个发育期干旱减产率相差不是很大,但土壤湿度下降幅度以灌浆期为最大,综合来看,拔节期和抽穗期干旱减产最小.三个发育期干旱,在供水减少相同条件下,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期土壤湿度成逐渐下降趋势.
  • 摘要:本文通过多变量联合经验正交分解(MV-EOF)方法揭示了近30年东亚春季和夏季大气环流所发生的年代际转折及其与中国南方降水年代际季节反相变化的内在联系,探讨了局地性大气热源年代际变化影响东亚大气环流年代际转折的可能机理,结果表明:(1)东亚大气环流春季第一模态和夏季第二模态在1993年左右都发生了明显的年代际转折;(2)在年代际转折背景下,中国南方降水表现出明显的年代际季节反相变化特征,即春季降水年代际减少,夏季降水年代际增多;(3)春季和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存在明显年代际差异,年代际转折之后较之前副高位置均偏东,但其影响中国南方降水的作用不同;(4)春季青藏高原和夏季贝加尔湖地区大气热源亦发生了年代际转折且对东亚大气环流年代际变化有较大贡献,是造成中国南方降水年代际季节反相变化的重要原因。(5)春季青藏高原大气热源的年代际减弱,使得高原东南侧西南风减弱,水汽输送不足,导致中国南方春季降水年代际减少。夏季贝加尔湖大气热源偶极型分布由“南负北正”转变为“南正北负”,由此在贝湖南侧激发的年代际异常反气旋阻碍雨带北推,导致中国南方夏季降水年代际增多。
  • 摘要:防雷工作是气象部门履行防灾减灾职能、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及社会地位的重要抓手,是公共气象服务和社会管理双重职责的统一;市县级防雷部门是防雷具体工作的主要管理和执行者,承担着组织管理、技术指导、监督查处等繁重任务;管理职能的赋予和事业单位改革的推进对防雷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近年来部分单位的防雷管理暴露出薄弱环节,因此做好防雷管理机制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摘要:对短基线时间差辐射源定位系统的硬件构成、信号处理和定位算法等进行了详细介绍.该系统基于正交基线的四天线阵列,通过探测闪电发生发展过程中辐射出的宽频带甚高频辐射,根据辐射源到达不同天线的时间差,实现辐射源的二维定位(仰角和方位角).在数据处理过程中,采用基于小波分析的广义互相关时间延迟估计算法,降低噪声对宽带信号时间延迟估计的误差,提高了整个系统的精度;利用抛物线插值算法求解非整数倍时间延迟,提高时间差定位系统的时间分辨率.利用短基线时间差定位系统并结合同步观测的高速摄像资料及快慢电场变化资料,通过对有高速摄像记录的一次人工触发闪电的发展过程研究发现,该系统的VHF辐射源二维定位结果与高速摄像资料有很好的一致性,能够较好地重构闪电放电通道,表明所设计的定位系统可靠,所提出的定位算法可以达到较高的定位精度.
  • 摘要:对我国东北大兴安岭林区的雷暴过程进行了基于GPS时间同步的闪电地面电场变化多站观测,研究了较高纬度地区的雷电特征。基于多站闪电电场变化资料,利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对一次雷暴过程中15次负地闪所包含的56次回击和8次连续电流过程中和的电荷源位置和电荷量进行了拟合。发现较高纬度地区雷暴活动的负地闪单次回击中和的电荷量平均为1.0C,分布范围为0.1~5.0C,单次连续电流中和电荷量平均为3.8C,分布范围为0.4~7.3C,连续电流期间通道中的平均电流估计为25.3A,分布范围4.9~50.8A,一次负地闪中和的总电荷量平均为6.4C,分布范围为1.4~12.4C.负电荷源所在高度与雷暴云的发展有关,由雷暴成熟阶段前期过渡到后期,地闪放电中和的电荷量下降,电荷源高度由9.8km下降到5km(对应的环境温度约为-20℃~-10℃).综合而言,位于较高纬度的大兴安岭地区负地闪释放的电荷量小于低纬度地区。通过与雷达回波的对比发现,负地闪中和电荷源的位置与强对流中心有较好的对应关系,主要分布于35~45dBz的强回波区,部分发生在小于30dBz的强回波区边缘和较弱的回波区。
  • 摘要:随着现代气象建设的加快,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产品已经广泛的运用于日常气象预报中,对中小尺度天气及暴雨雨量、雨区的定点、定量预警及灾害性天气监测和预警服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了几个雷达常见故障的具体解决方法和排除步骤,通过熟练掌握相关发射机系统及接收机系统的工作原理,运用频谱仪、功率计及示波器来准确的定位故障,及时排除,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 摘要:建立新一代天气雷达﹙CINRAD/SA型﹚系统故障应急预案是为科学应对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故障,建立健全南昌站新一代天气雷达安全生产应急响应机制,保证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故障应急工作高效、有序进行,以保证该系统安全可靠运行,取准取全第一手的观测资料,最大限度地减轻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故障的影响,确保其在汛期和重大气象服务期间高效、稳定运行。提出了“统一领导,协同配合;平战结合,以平备战;系统联动,资源整合;快速反应,科学应对”的工作原则。协调各相关部门,最大限度地快速、准确传递信息,整合应急资源,确保对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故障的有效控制、快速处置。重点说明了启动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故障应急预案所必须具备的条件:相关资料、工具、必需的备件齐全,系统所有参数和电脑软件必须备份;台站要严格执行中国、省气象局下发的所有关于新一代天气雷达文件和规范,严格遵守雷达值班、维护等各项规章制度;消除一切安全隐患,确保雷达机房环境温度、湿度和防雷等级达到雷达运行的要求;加强对计算机、通信、网络设备和软件等的维护工作,保证雷达资料的传输质量;对雷达值班员和机务员提出了相应的业务技术要求。详细介绍了南昌新一代天气雷达﹙CINRAD/SA型﹚系统故障应急预案流程:主要包括Ⅳ级(一般)、Ⅲ级(较重,台站级故障)、Ⅱ级(严重,省级故障)、Ⅰ级(特别严重,国家级故障)的雷达系统故障分级及相应的处置程序;雷达出现故障后,台站要严格执行故障上报制度。一方面积极组织人员检修,及时与省大气探测技术中心、北京敏视达公司联系排除故障事宜,另一方面按照要求详实填写中国气象局综合气象观测系统运行监控平台﹙ASOM﹚中的新一代天气雷达停机、故障、维修等报告,且向中国气象局大气探测技术中心、省局监测网络处等业务管理部门报告;故障排除后,及时填写关闭故障报告,并向各级业务管理人员及领导汇报处理经过与设备现状;分析故障原因,总结维修经验,做好设备档案的故障登记工作。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