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咯血

咯血

咯血的相关文献在1959年到2022年内共计4627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内科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443篇、会议论文80篇、专利文献104篇;相关期刊907种,包括中国内镜杂志、临床肺科杂志、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等; 相关会议69种,包括全国第十九次中医肺系病学术交流会暨2015年浙江省中医药学会呼吸病分会学术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五次中医方剂学学术年会、2014年中国临床药学学术年会暨第十届中国临床药师论坛等;咯血的相关文献由8397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强、程钢、江森等。

咯血—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443 占比:96.02%

会议论文>

论文:80 占比:1.73%

专利文献>

论文:104 占比:2.25%

总计:4627篇

咯血—发文趋势图

咯血

-研究学者

  • 李强
  • 程钢
  • 江森
  • 汤春梅
  • 虞栋
  • 伍筱梅
  • 张言斌
  • 李颖
  • 王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罗春香; 杨润祥
    • 摘要: cqvip:咯血是指喉及喉以下呼吸道包括气管、支气管或肺组织等任何部位的出血经口腔咯出的一种症状。约5%的咯血为大咯血,根据咳血量和出血速度的不同,死亡率9%~38%[1],支气管内出血和肺泡出血引起的死亡通常是由窒息引起的。肿瘤患者大咯血的主要原因是恶性肿瘤、感染和凝血功能异常,其中肺癌是40岁以上癌症患者大咯血最常见的原因,约3%的肺癌患者有发生致命性咯血的风险,以鳞状细胞癌更常见;转移性肺癌所致的咯血最常与黑色素瘤、乳腺癌、肾癌、喉癌和结肠癌相关;其他肿瘤,如食管肿瘤,可直接延伸到气管支气管束引起大咯血;免疫功能低下(如恶性血液病、骨髓移植或长期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坏死性、血管侵袭性真菌感染(曲霉菌病、毛霉菌病)可能导致大量肺出血。恶性肿瘤或其治疗可导致凝血功能异常,如严重的血小板减少可导致出血。另一个可能导致癌症患者大咯血的因素是放疗或化疗造成的肺损伤。
    • 高丽; 庞学文; 万莹; 杨光伟; 李丹; 张文倩; 陈盛玉
    • 摘要: 目的:了解天津市综合医疗机构在单侧胸腔积液、咯血、拟应用免疫抑制剂和拟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住院患者中开展结核病确诊相关检查的现况。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天津市31家疑似结核病报告数量较大的综合医疗机构作为研究现场。每种高危人群先分别从每家医疗机构指定科室各抽取住院患者病案10份,共纳入1240份患者病案。查阅病案病程记录,提取符合高危人群定义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最终纳入419例研究对象,其中单侧胸腔积液住院患者164例,咯血住院患者97例,拟应用免疫抑制剂住院患者86例,拟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住院患者72例。结果:31家综合医疗机构以三级为主,占80.6%(25/31)。4种高危人群完成结核病确诊相关检查的比例为46.1%(193/419),单侧胸腔积液、咯血、拟应用免疫抑制剂和拟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住院患者完成检查的比例分别为57.3%(94/164)、52.6%(51/97)、29.1%(25/86)、31.9%(23/72)。涂片、培养、GeneXpert MTB/RIF、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和结核抗体检查比例分别为64.8%(125/193)、16.6%(32/193)、10.9%(21/193)、8.3%(16/193)、18.1%(35/193)和34.2%(66/193)。三级综合医疗机构IGRA检测比例为21.1%(35/66),高于二级综合医疗机构的0.0%(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54,P=0.005);结核抗体检测比例为31.3%(52/166),低于二级综合医疗机构的51.9%(14/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48,P=0.049)。结论:天津市综合医疗机构高危人群开展结核病确诊相关检查的比例较低,需进一步提高检查水平。
    • 李强; 路平; 严涛; 李鲜宁
    • 摘要: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ronchial artery embolization,BAE)与常规内科治疗对肺结核大咯血患者肺功能、动脉血气的影响及BAE后复发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常规内科治疗无效的肺结核大咯血患者78例,均给予BAE治疗,观察所有患者肺功能及动脉血气指标恢复情况,观察所有患者术后大咯血复发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结果78例患者治愈16例,显效30例,有效20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86.62%。所有患者常规内科治疗后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FEV)、FEV/FVC、血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_(2))高于治疗前,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 in artery,PaCO_(2))低于治疗前;BAE治疗后FVC、FEV、FEV/FVC、PaO_(2)高于治疗前和常规内科治疗后,PaCO_(2)低于治疗前和常规内科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8例患者复发26例(33.33%)。复发组依从性差、剧烈咳嗽、空洞型肺结核、感染、术后不良活动、术后紧张焦虑情绪、GS栓塞材料、支气管扩张概率高于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治疗依从性、术后不良活动、栓塞材料是肺结核大咯血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BAE能够提高肺结核大咯血临床疗效,加快肺功能恢复,减少咯血,治疗依从性差、术后不良活动、栓塞材料是肺结核大咯血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应提高重视。
    • 吴玉树
    • 摘要: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扩张症合并咯血的疗效及对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选取支气管扩张症合并咯血住院患者6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予以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按照肝火犯肺、肺热壅盛、气虚不摄、阴虚肺热、瘀血阻滞5个证型进行辨证论治,比较2组疗效、平均住院时间、止血时间及治疗前后CRP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3.7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8.75%(P<0.01);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止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CRP水平均有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CRP水平降低更为明显(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扩张症合并小量、中等量咯血,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和止血时间,减轻炎性反应,疗效满意。
    • 许建平; 王夏珍; 崔晓敬
    • 摘要: 患者男性,71岁,因"间断胸闷、气短7月余,咳嗽、咳痰、咯血20余天",于2021年3月16日入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部。患者7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气短,无发热、胸痛、咯血,外院查胸腔彩超及胸片提示"右侧大量胸腔积液",行胸腔置管,引流出黑红色胸水,胸水:比重:1.028,细胞总数:460306/mm^(3)。胸水:总蛋白定量:31.5g/L,LDH:827IU/L。曾有短暂腹痛症状,血淀粉酶异常升高。腹部MRI示腹腔积液及胰腺头颈部异常信号。
    • 邱立军; 乔宏伟
    • 摘要: 病例男,48岁,以咳嗽、咳痰1月,加重伴咯血1周就诊。患者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为少量黄色黏痰,1周前感咳嗽加重,偶有痰中带血,呈鲜红色,无胸闷、气短,无发热、盗汗、乏力及呼吸困难,在当地诊所给予消炎对症处理(具体用药不详),病情无明显好转。查体:体温36.1°C,呼吸21次/分;右下肺呼吸音低,可闻及散在干湿罗音。
    • 唐大春; 王荣丽; 杨小琼; 戴曦
    • 摘要: 1临床资料患者,男,44岁,以“咳嗽3^(+)月,咯血1^(+)月”为主诉收入我科。患者无明显诱因咳嗽3+月,干咳为主,少量白色泡沫痰,1^(+)月前出现反复咯血,每天约5~10 ml,20 d前,患者咳嗽、咯血症状加重,伴有头晕、乏力及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遂于外院就诊,诊断“肺小细胞未分化癌”,患者为求进一步治疗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患者既往体健,吸烟20^(+)年,10支/d,否认家族病史。
    • 仇裕鹏; 霍建民
    • 摘要: 支气管扩张症(Bronchiectasis)是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特征是支气管不可逆转地受损和扩张,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咯血、精神萎靡及反复胸部不适[1]。由于人口老龄化,以及胸部高分辨CT(HRCT)扫描的广泛使用和人们对这种疾病的更多认识,近年来国际上报道的支气管扩张症患病率有所升高[2-3]。据统计,2013年美国和英国的支气管扩张症患病率分别约为139/10万和526/10万[4-5]。
    • 李强; 陈玉; 李世杰
    • 摘要: 明代汪绮石所著的《理虚元鉴》,对虚劳疾病论述颇精。不论在虚劳的病因、病机,还是在治疗和预后等方面,《理虚元鉴》都有其较为独特的观点。用这些理论来论治属于虚劳范畴中的肺癌咯血,我们仍能从其中得到较多的启示。
    • 宋雪娴; 曾秋红
    • 摘要: 目的:观察基于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护理在肺结核咯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0年7月该院收治的324例肺结核咯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018年8月至2019年10月采用常规护理的175例肺结核咯血患者为对照组,将2019年11月至2020年7月采用基于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护理的149例肺结核咯血患者为研究组。比较两组咯血先兆发现率、咯血停止时间、咯血次数和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咯血先兆发现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咯血停止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咯血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低蛋白血症、贫血、吸入性肺炎、窒息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护理应用于肺结核咯血患者可提高咯血先兆发现率,缩短咯血停止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咯血次数,以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其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