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善治

善治

善治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2219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政治、法律、政治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18篇、专利文献56463篇;相关期刊1127种,包括法制与社会、政府法制、理论导刊等; 善治的相关文献由2427位作者贡献,包括梁莹、俞可平、黄璐等。

善治—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218 占比:3.78%

专利文献>

论文:56463 占比:96.22%

总计:58681篇

善治—发文趋势图

善治

-研究学者

  • 梁莹
  • 俞可平
  • 黄璐
  • 董焕敏
  • 本刊编辑部
  • 张桢
  • 李建华
  • 谢丽华
  • 张超
  • 李以所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朱婉菁
    • 摘要: 韧性作为社区善治的解题意蕴,尚未在治理主流视野中建构起理论维度与实践进路,区块链技术的嵌入或许能够提供更具可操作性的理论和实践框架.提炼区块链治理的韧性逻辑,以此为基础围绕结构、过程、能力以及文化四个方面构建区块链赋能社区韧性治理的技术路径,凭借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结构、共识机制、点对点传输技术等助推形成基于协同与冗余的多中心共治结构,适应性循环治理过程,并强化治理主体的反思与学习能力,重塑社区共同体文化.而区块链技术驱动社区韧性治理体系变革的多重价值亦为我国治理转型提供了更多路径与可能.区块链技术应用社区韧性治理的限度问题,是技术善治之道的关键.
    • 杨庆玲; 孙雪冰
    • 摘要: 市域社会治理工作是大庆市融入能源革命大潮、顺应产业变革大势、服务龙江振兴大局,打造“三个城市”的着眼点。大庆市网格治理成为精细化市域社会治理落地生根、赋权增效的创新模式,尚存在网格服务共治要素不齐备、网格划分不合理、智能化建设水平较低的短板,应当“回归民本”,补足短板,深挖“善治”内涵,全力打造大庆市域社会治理“四张网”,构建“尊重权利,多元共治;矛盾纠纷,网内消解;有序稳定,泽润于民”的“人本化”网格服务共治体系。
    • 张丽霞; 夏鹏飞
    • 摘要: 自媒体时代中,一种较为典型的社会边缘群体——“街角青年”依然会存在,他们易背离和谐社会目标,引发社会冲突,给社会基层治理带来困扰。本文就新“街角青年”的形成、引发的社会冲突问题及对这一边缘群体如何善治进行分析探索,以期获得更多方面关注,并为该群体顺利回归主流社会创造条件和机会。
    • 李天琪
    • 摘要: 现代法治的精髓,在于立良法、谋善治。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没有良法,便无善治,也就没有国家治理的现代化。2021年,十三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继续推进法治领域改革,解决好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领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写下波澜壮阔的壮丽篇章。2021年,也是近年来立法数量最多的一年,一年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法律17件,修改法律26件,作出有关法律问题和重大问题的决定11件,现行有效法律从2020年年底的274件增至291件。
    • 韩美群; 何晓龙
    • 摘要: 项目进村是推动民族地区持续稳定发展的有效推手,也是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和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学界关于项目进村中的乡村治理研究,大多关注项目“从公到私”的利益分配格局,而忽视实践操作中利益分配“由私到公”的乡村价值再造过程。项目进村以来,民族地区项目利益分配逐渐私人化,为遏止利益分配失序和失衡,村庄权威精英通过与村干部博弈,而创新利益再分配规则,“逆向治理”模式应运而生。逆向治理以“双层利益再分配结构”为内在逻辑,依赖利益再分配机制,充分发挥村庄精英的协调作用,最终促进民族地区新型乡村治理体系的构建,从而推动乡村善治的形成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 李清华
    • 摘要: 乡村生活垃圾的善治是实现美丽乡村愿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术界与实务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研究基于参与式治理理论对我国乡村生活垃圾治理困境进行理论解释,具体表现在:政府部门超负荷运转,监管职责缺失;环保企业经济激励有限,亏损现象严重;社会组织合法性缺失,力量资源单一。因此,研究认为只有政府部门、环保企业、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并有效发挥好各自的优势,真正构建起乡村生活垃圾的参与式治理体系,进而实现乡村生活垃圾善治的逻辑重构。
    • 喻中
    • 摘要: 王弼是正始玄学的主要奠基人,同时也是魏晋时期华夏法理学的主要代表。王弼法理学的主题是寻求善治。根据王弼的叙述,在通往善治的道路上,既要坚持“以道治国”,也要坚持“以正治国”。其中,“以道治国”需要遵循的规范主要是“无为”与“不言”;“以正治国”需要遵循的规范主要是仁、礼、法、制。在“以道治国”与“以正治国”之间,具有本与末的关系:“以道治国”是善治之本,“以正治国”是善治之末。为了寻求善治,应当“崇本举末”。这样的善治方略表明,王弼试图融会道家与儒家,他的法理憧憬体现了对道家与儒家两种思想传统的兼收并蓄。
    • 周雪; 姜枫; 吴建; 付晓丽; 画宝勇; 曹宏伟; 赵要军; 牛亚冬; 苗豫东
    • 摘要: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完善县域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治理成为焦点问题,有效的法治应对被认为是关键手段。善治为法治应对提供了新的理念和行动框架。以善治为分析视角,在明确县域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法治诉求的基础上,建立善治与县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法治应对的逻辑关联,提出善治视角下县域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法治应对基本策略,以期为提高"十四五"期间县域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治理能力和水平提供借鉴。
    • 杨智勇; 谢雨欣
    • 摘要: 善治是档案数据治理的总体目标,其蕴含着共建、共治、共享的深刻内涵,基于此,文章从档案数据治理涉及的四个主要维度,即主体、客体、手段、过程出发,通过分析各个维度特征,最终构建出包含协同合作能力、质量管控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制度保障能力在内的“四位一体”档案数据治理能力体系,以明确档案数据治理目标与提升方向,力图实现档案数据治理效能最大化。
    • 刘玉莲; 叶雅萍; 许才明
    • 摘要: 中医药治理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环节,以中医药政策发展为主线,对建国以来中医药治理演进历程进行梳理,划分为计划和运动式、效率和市场化、标准和法制化以及法治和现代化四个治理阶段,分别从治理理念变化、治理政策执行、治理方式选择和治理策略重点等方面深入剖析其演进特点,提出构建公平、信任和法治多维度的治理新格局,突出中医药的特色优势及建设高效的信息化治理平台,以基层为重点融入乡村振兴和健康中国战略,从而促进中医药治理现代化,实现“善治”目标。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