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土壤健康

土壤健康

土壤健康的相关文献在2001年到2022年内共计224篇,主要集中在农业基础科学、工业经济、农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0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101282篇;相关期刊106种,包括生态科学、土壤学报、中国土壤与肥料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中国生态学会微生物生态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暨国际研讨会、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环境科学与工程、中国土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等;土壤健康的相关文献由544位作者贡献,包括张福锁、刘奇志、张俊伶等。

土壤健康—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90 占比:0.19%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01282 占比:99.81%

总计:101475篇

土壤健康—发文趋势图

土壤健康

-研究学者

  • 张福锁
  • 刘奇志
  • 张俊伶
  • 张江周
  • 蒋士君
  • 刘蕊
  • 周海鹰
  • 宋兆欣
  • 寇佺
  • 张自刚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桐瑞; 金轲; 王珍; 李芳; 纪磊; 万东莉
    • 摘要: 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质,为动植物生存和人类活动提供不可或缺的生态系统服务。与耕地相比,草地土壤健康的定义不明确,评价体系不完善,导致草地土壤健康状况不清。本文通过比较耕地与草地土壤功能和生态系统服务的差异,对草地土壤健康的定义和内涵、草地土壤健康的敏感性因子和评价方法以及目前草地土壤健康的研究热点进行了总结,指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对草地管理背景下土壤健康的需求进行展望,以期为草地土壤健康研究的未来发展提供思路。
    • 张昂; 钟壹鸣; 鱼欢; 吉训志; 宗迎; 贺书珍; 秦晓威
    • 摘要: 【目的】土壤微生物区系是表征土壤健康的重要指标,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角度评价不同种植模式对热区农田土壤健康的影响,为优化槟榔林下间作香露兜模式提供理论依据与数据支撑。【方法】采用大田试验方法,设置槟榔单作(DB)、香露兜单作(DX)和槟榔间作香露兜(JZ)3种种植模式,研究不同种植模式下土壤微生物区系变化,分析土壤理化性质、养分含量等指标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之间的关系,探究槟榔间作香露兜模式驱动土壤微生物群落演替的主要因子。【结果】槟榔间作香露兜对真菌群落的影响较小,却显著改变土壤细菌群落组成与多样性指数。槟榔间作香露兜显著提高土壤细菌丰富度与多样性指数,所有土壤样品中的细菌群落优势菌群均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其相对多度分别为22.59%、19.60%、16.66%和16.11%。尽管间作模式不改变细菌群落多度,却相比于槟榔单作显著提高酸杆菌门细菌多度75.09%,同时降低厚壁菌门细菌多度75.42%。相关性分析与RDA分析结果共同表明土壤细菌丰富度与多样性指数主要受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以及土壤pH的影响;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表明土壤养分含量变化是驱动酸杆菌门和厚壁菌门细菌演替的主要因子。【结论】间作模式通过显著降低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和碱解氮等养分含量以及提高土壤pH抑制土壤细菌群落丰富度与多样性指数,并通过降低土壤养分水平显著提高酸杆菌门物种多度,同时降低厚壁菌门物种多度,进而显著改变土壤区系结构。槟榔林间作香露兜能够显著改善槟榔单作土壤微生物区系,有助于槟榔仅土壤健康保育及相关产业可持续发展。
    • 张铭; 蔡鹏; 吴一超; 高春辉; 刘俊; 黄巧云
    • 摘要: 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是微生物分泌到胞外环境的高分子量天然聚合物,其建立了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是决定生物膜物理化学特性的关键组分。EPS是细菌生命的基础,为化学反应发生、养分捕获和抵抗环境胁迫提供了理想的环境。细菌分泌的EPS可以通过自身特性(如黏着性、吸湿性和络合性能等)实现土壤功能增益,如提高团聚体稳定性、增强保水持水能力,以及固持重金属等。本文梳理了细菌EPS的土壤生态功能,即充当细胞保护层、调节土壤生物响应、缓解土壤非生物胁迫和改善土壤整体功能,并探讨了土壤中细菌EPS未来研究的着眼点,以期呼吁更多学者关注细菌EPS及其在土壤生态系统中的功能。
    • 李强
    • 摘要: 土壤是植物生长和繁殖的主要基质,土壤核心是腐殖质,而腐殖质的基础是腐植酸。腐植酸对土壤理化性状、生物肥力、养分指标及微生物含量等均有着重要影响,并能为植物生长和发育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土壤环境[1]。近年来,中国大力推广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和发展绿色有机肥,腐植酸类肥料产量也大幅增加,且越来越被国内外众多肥料企业所重视。
    • 李社潮
    • 摘要: 据新华社报道,从2月28日在上海举行的“上海公报”发表50周年纪念大会上获悉,中美已建立50对友好省州和233对友好城市关系。在“上海公报”精神指引下,中美两国关系取得一系列重大进展。笔者近些年考察了解美国农业和保护性耕作情况,听到很多美国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农场主和他们的家庭成员等,结合亲身体会,对土壤、土壤健康.
    • 摘要: 提升耕地质量,保护耕地健康我国人口众多、粮食供给压力大,全国耕地长期处于高强度利用状态。在利用强度难以在短期内大幅下降的情况下,提升耕地质量与保护土壤健康势在必行。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体现出中共中央对保护耕地安全的重视与决心。粮食生产的自然基础和资源保障是耕地,确保粮食安全首先要确保耕地安全。拥有数量充足、质量健康的耕地储备,是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
    • 李季; 王禄山
    • 摘要: 我国城乡每年产生大量的有机废弃物(约55亿吨),如何实现这些废弃物的处理与利用关系到环境治理、土壤健康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关系到经济高质量、社会治理一体化和生态碳中和目标的全面实现。据估算,上述有机废弃物中氮、磷、钾养分储量高达7300万吨,超过全年化肥养分总量(约6000万吨),有机碳相当于10亿吨标准煤,约为我国能源消耗总量的1/5。
    • 黄涛; 冯远娇; 王建武
    • 摘要: 间作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重要种植模式,对土壤微生物结构组成产生重要影响,在改善土壤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禾本科‖豆科间作对土壤细菌、真菌和有益微生物产生的影响,从数量、多样性和菌属丰度变化等方面进行总结,提出了加强多种禾本科‖豆科间作系统对微生物的影响研究,并结合现代分子生物技术(高通量测序、稳定同位素探针和组学技术等)研究微生物种群在间作系统中的作用,为进一步探究禾本科‖豆科间作产生优势的微生物学机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 苏鹏
    • 摘要: 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提高农业土地生产力,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农业生产中,土地土壤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农作物赖以生存的必要环境,它为农作物生长提供必需的营养元素,确保土壤健康,保持土壤生产性能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保障。对于当前农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土壤污染问题,要从农产量质量安全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多方面要素,制定切实可行的治理方案,采用新型修复技术,促进农业的绿色化、现代化发展。
    • 郑铭洁; 余红伟; 陈志良; 章明奎
    • 摘要: 柑橘是浙西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在浙江省水果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区内柑橘产量和品质参差不齐。为了解浙西丘陵柑橘园土壤健康状况,从浙西丘陵区选择了38个代表性柑橘园,从土壤物理、土壤化学、土壤生物学及土壤环境质量等方面观测了30余项指标,解析了该地柑橘园土壤障碍因子。基于对柑橘园土壤质量指标的全面分析和主成分综合分析,可以把影响浙西柑橘园土壤健康的评价指标归纳为表层土壤酸度因子、表层土壤有机碳因子、亚表层土壤物理因子、表层土壤速效养分因子和表层土壤镉污染因子5个方面;该地的土壤障碍主要表现在酸化明显、有机质不足、土体紧实、养分缺乏与不平衡及镉轻度污染。为消除这些障碍,提出了施用石灰降酸克服土壤化学障碍因子、施用有机改良剂克服生物学障碍因子、深耕结合培肥克服土壤物理障碍因子、推广平衡施肥和因缺补缺施肥技术提高土壤养分水平、采用安全利用技术解决部分果园镉污染问题等柑橘园土壤健康管理对策。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