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婴幼儿配方乳粉

婴幼儿配方乳粉

婴幼儿配方乳粉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2年内共计673篇,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手工业、经济计划与管理、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39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113620篇;相关期刊175种,包括今日畜牧兽医、大众标准化、广西质量监督导报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儿童食品专业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第十六届全国离子色谱学术报告会、中国中西部地区第五届色谱学术交流会暨重庆市色谱年会、甘肃省第十四届色谱年会等;婴幼儿配方乳粉的相关文献由973位作者贡献,包括刘艳明、本刊辑、薛霞等。

婴幼儿配方乳粉—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39 占比:0.56%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13620 占比:99.43%

总计:114266篇

婴幼儿配方乳粉—发文趋势图

婴幼儿配方乳粉

-研究学者

  • 刘艳明
  • 本刊辑
  • 薛霞
  • 姜毓君
  • 王骏
  • 祝建华
  • 章肇敏
  • 苏米亚
  • 贾宏信
  • 陈文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红霞; 卢克刚; 梁秀清; 陈倩倩; 王艳丽; 刘艳明; 胡梅; 祝建华
    • 摘要: 建立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同时测定婴幼儿配方乳粉中3-氯-1,2-丙二醇酯(3-MCPDE)和2-氯-1,3-丙二醇酯(2-MCPDE)的分析方法。样品中加入氘代同位素内标,经乙酸乙酯提取、甲醇钠-甲醇溶液水解、七氟丁酰基咪唑衍生,气相色谱-质谱法选择离子监测(SIM)模式分析,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两种化合物在10~4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0.999,方法检出限均为0.003 mg/kg,定量限均为0.01 mg/kg;在3个加标浓度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95.8%~115.7%,精密度试验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9%~2.2%。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能够满足婴幼儿配方乳粉中氯丙醇酯快速检测的要求。
    • 公丕学; 廉贞霞; 王艳玲; 薛霞; 戴琨; 刘桂亮; 王骏; 刘艳明; 赵发
    • 摘要: 建立一种测定婴幼儿配方食品中维生素K1的同位素内标稀释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准确定性定量方法。样品经脂肪酶酶解,碱液皂化,正己烷提取,浓缩后用甲醇复溶,以甲醇和甲酸水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BEH C18色谱柱上进行分离,电喷雾电离(ESI)-三重四级杆质谱正离子MRM方式检测,以维生素K_(1)-D_(7)同位素内标稀释法准确定量。在5~500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维生素K_(1)线性关系好,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8,该方法检出限为1 ng/g,定量限为2 ng/g,不同加标水平平均回收率在88.0%~102.5%之间,变异系数为1.75%~5.26%(n=6)。该方法快速、准确、灵敏,适用于婴幼儿配方食品的测定。
    • 黄伟乾; 霍玟希; 盘志琪; 练浩宏; 许丽珠; 黄荣荣; 郑学殷
    • 摘要: 目的:建立基于18种氨基酸评估测定婴幼儿配方乳粉中蛋白质水解度的分析方法。方法:结合容量法、氨基酸分析法对婴幼儿配方乳粉中的蛋白氮、18种游离氨基酸的含量进行检测,对18种氨基酸的前处理条件、分离条件进行优化,得出计算水解度的方法。结果:18种氨基酸在0.05~0.50μmol·g^(-1)加标水平下,回收率在90.8%~108.2%,相对标准偏差为0.8%~3.7%,表明方法具有良好的回收率和精密度。结论:该方法前处理简单,可用于婴幼儿配方乳粉蛋白质水解度的检测。
    • 余妙灵; 包斌
    • 摘要: 中国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研发随着乳品工业的发展迅速发展,截至2021年3月,全国有117家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取得生产许可证和配方注册证。该文介绍了从"第一代"到"第四代"的中国婴幼儿配方食品国家标准和相关政策的变更,简述了从20世纪70年代起至2021年的标准、生产许可要求与配方发展史,探究未来"第五代"中国婴幼儿配方乳粉的配方发展趋势。最新版国家标准于2021年3月18日公布,婴幼儿配方乳粉行业面临二次配方注册提升考验,生产企业在配方研发和申请注册时间过度上的难度空前绝后;在市场空间不大且市场细分更甚的形势下,该文提出了企业个性化配方,特别是以全羊乳粉的产品原料与配方开发可能带来市场突围的积极影响,旨在助益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的研发。
    • 王泽琪; 唐辉; 刘洋; 李金龙
    • 摘要: 本文对婴幼儿配方乳粉中酪蛋白磷酸肽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婴幼儿配方乳粉样品测定酪蛋白磷酸肽的前处理中去除蛋白的步骤进行优化,采用紫外检测器分析。结果表明,采用IC-RP柱、C_(18)色谱柱可得到良好的分离效果,酪蛋白磷酸肽在20~200μg·mL^(-1)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为0.999723,检出限为4 mg/100 g,回收率为95.6%~100%,相对标准偏差为4.06%。该方法前处理操作简单,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和准确性,适用于婴幼儿配方乳粉中酪蛋白磷酸肽含量的测定。
    • 王青龙; 貌达; 周燕霞; 李爽; 王雨婷; 杨霞; 冉令辉; 李庆尧; 王凯毅; 汤娱涵; 丁珊珊; 蔡雪凤
    • 摘要: 该研究通过系统发育树分析确定目标基因,并设计引物和探针,建立一种婴幼儿配方乳粉中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subsp.lactis)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fqPCR)鉴定方法。通过特异性、灵敏性和抗干扰实验对该方法进行验证,并对市售的64份标识含有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的婴幼儿配方乳粉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atpD基因在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间具有较高的种间特异性,种间差异率>10%,确定其为目标基因。基于该基因建立的RT-fqPCR方法能够特异性的检测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检测绝对灵敏度可以达到1 pg/μL,相对灵敏度可以达到10^(3) CFU/mL;基因水平和培养物水平抗干扰能力良好。采用该方法从64份标识含有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的乳粉样品中均能检测出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表明基于atpD基因建立的RT-fqPCR方法能够快速准确的对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进行检测。
    • 摘要: 1.福建省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实现可视化监管全覆盖福建省市场监管局积极探索“互联网+智慧监管”,推动福建省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远程非现场监管,指导福州、莆田、三明市市场监管局开展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过程可视化监管系统建设,经过近一个月的通力协作,于日前初步完成了“福建省婴配可视化监管平台”建设,并接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智慧监管中心”。“福建省婴配可视化监管平台”正式投入使用,实现了全省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可视化监管全覆盖,对加强企业生产过程的督促指导,推进监管精细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监管效能,促进福建省婴幼儿配方乳粉的质量提升有着积极意义。
    • 刘文菁; 戴明; 王征; 吴凌; 许文琪
    • 摘要: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GC-MS/MS)测定婴幼儿配方乳粉中氯丙醇酯(chloropropanol ester,MCPDE)和缩水甘油酯(glycidyl ester,GE)的分析方法。方法:通过碱水解提取婴幼儿配方奶粉中脂肪,采用固相萃取净化,旋蒸浓缩,应用气相色谱-四极杆串联质谱法测定MCPDE和GE。结果:婴幼儿配方奶粉中3-MCPDE、2-MCPDE和GE的检出限分别为4、8、2μg/kg,在0~600μg/kg的线性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9,在奶粉样品中添加20、100、200μg/kg 3个浓度水平的平均加标回收率在82.1%~106.9%,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9.0%。运用该方法测定32份婴幼儿配方乳粉中MCPDE和GE的测定,结果表明90.0%以上的婴幼儿配方乳粉检出该类污染物质。结论:该方法准确度高,重现性好,能够满足配方乳粉中MCPDE和GE的检测要求。
    • 摘要: 目的:富含乳脂肪球膜的乳清蛋白粉是婴幼儿配方乳粉的配料之一。有关专家在综合分析乳脂肪球膜对婴幼儿营养健康作用的研究文献基础上,形成《乳脂肪球膜及其配料的科学共识》。方法:组织科技界和产业界的相关专家,通过文献检索分析与研讨的形式开展研究。结果:乳脂肪球膜是包裹在乳脂肪液滴表面,由极性脂质、胆固醇和蛋白质等组成的复杂的3层磷脂蛋白膜,而鞘磷脂和神经节苷脂为乳脂肪球膜配料的特征性指标,其安全性和耐受性在临床试验中得到证实。现有研究表明在婴幼儿配方乳粉中添加“富含乳脂肪球膜的乳清蛋白粉”,可促进婴儿大脑认知发育,增强婴儿免疫力。目前乳脂肪球膜原料生产企业尚无统一的质量标准体系,乳脂肪球膜相关配料的组分复杂,且因获得方法不同而存有较大差异。对原料和终产品的检测方法,特别是对膜蛋白的检测方法尚不成熟,应加强乳脂肪球膜配料及主要特征成分检测方法、产品质量控制、营养功能与临床研究。政府有关部门、食品科技界及产业界也应加强对乳脂肪球膜及其配料的认知,助推我国婴幼儿配方食品产业健康发展。
    • 孔维恒; 郭铮蕾; 富宏坤; 高威; 陶雨风
    • 摘要: 研究了不同取样方法对婴幼儿配方乳粉中7种营养元素测定结果的影响。选用几种国内外婴幼儿配方乳粉,采用直接取样和根据食用说明冲调后取样2种不同方式,通过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对钾、钙、钠、镁、铁、铜、锌7中营养元素进行测定。实验结果显示,在直接取样方式进行的随机部位、上部位、中部位、下部位取样,同一检测项目测定结果波动范围较大,且有少数测定值偏离正常参考值范围;同时,冲调后取样的测定结果精密度良好。研究结果表明,测定婴幼儿配方乳粉营养元素时,建议按照产品包装说明的食用方法进行冲调后,再按比例取样进行检测,可降低因取样代表性不足而引起的检测误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