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射频消融

射频消融

射频消融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3年内共计7493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肿瘤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075篇、会议论文268篇、专利文献49205篇;相关期刊943种,包括中国超声医学杂志、岭南心血管病杂志、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160种,包括2015中国心电学论坛、武警部队放射专业委员会第八届放射学术会议 、第九届中国肿瘤微创治疗学术大会等;射频消融的相关文献由15484位作者贡献,包括徐宏、秦杰、马宽生等。

射频消融—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075 占比:10.94%

会议论文>

论文:268 占比:0.48%

专利文献>

论文:49205 占比:88.58%

总计:55548篇

射频消融—发文趋势图

射频消融

-研究学者

  • 徐宏
  • 秦杰
  • 马宽生
  • 陈敏华
  • 吴书林
  • 胡大一
  • 张澍
  • 董永华
  • 孙文兵
  • 曹克将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胡科科; 黄挺; 叶知锋; 郭俊华
    • 摘要: [目的]探讨改良仙方活命饮对肝脏恶性肿瘤射频消融术后火毒凝结证患者不良反应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4月在杭州市中医院行射频消融术的肝脏恶性肿瘤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中药组(27例)及对照组(33例)。对照组术后予护肝药物治疗,并根据出现的不良反应给予对症处理;中药组除上述治疗外,予改良仙方活命饮口服治疗7 d。比较两组术后1周内体温、肝区疼痛、恶心呕吐、术前1 d及术后第3、7天的肝功能异常情况。[结果]中药组术后体温低于对照组,肝区疼痛、恶心呕吐症状轻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术后第3、7天肝功能损伤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良仙方活命饮可减轻肝射频消融术后火毒凝结证患者的并发症。
    • 孔玉静; 付利军; 邱新光
    • 摘要: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与无水乙醇联合射频消融术(anhydrous ethanol combined with radiofrequency ablation,EA+RFA)治疗甲状腺囊实性结节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05—2020-1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外科收治的227例甲状腺囊实性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分为射频消融组(RFA组,118例)和联合消融组(EA+RFA组,109例)。多发结节以体积最大者计。治疗后随访6个月,比较2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术后1个月时,EA+RFA组患者的甲状腺结节体积缩小率大于RF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2组患者的结节体积缩小率均值>60%,2组消融治疗均有效。术后1、3、6个月时,2组患者间不同囊占比对术后甲状腺结节体积缩小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良性甲状腺囊实性结节患者实施RFA或EA+RFA消融,效果确切且安全性好,其中EA+RFA短期内甲状腺结节缩小速度更理想。但2种方法的长期应用效果仍需今后开展多中心、前瞻性研究证实。
    • 葛欣
    • 摘要: 目的:研究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的效果及对1~3年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3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接受治疗的87例中晚期肝癌患者,将其按照治疗方式的差异分为二联组46例及对照组41例。对照组实施单纯TACE治疗,二联组则实施TACE与RFA二联治疗。分析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水平以及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变化情况,治疗后1~3年生存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二联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二联组治疗后血清甲胎蛋白(AFP)、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二联组治疗后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1.74%、56.52%、43.48%,均高于对照组的48.78%、34.15%、19.51%(P<0.05)。结论:TACE与RFA联用对中晚期肝癌患者的疗效较佳,且有效改善血清AFP、MMP及VEGF水平,提升1~3年生存率。
    • 吕铮天; 张露秋; 戴小策; 毛威; 周鑫斌
    • 摘要: 目的评估心房颤动(AF)患者射频消融术(RF)和冷冻消融术(CB)治疗后心肌损伤、炎症及复发情况。方法对PubMed、Embase、Medline数据库进行检索,共纳入12个临床研究,共1,024例AF患者,CB组547例,RF组477例。比较RF和CB对AF患者疗效。采用Stata 11.0进行分析。结果CB组术后肌钙蛋白I(TnI)水平高于RF组[加权均数差(WMD)=3.68,P=0.01],但在各个时间亚组分析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3.2,P=0.123,0〜6h;WMD=4.65,P=0.087,6〜24h)。术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CB组高于RF组(WMD=30.67,P<0.001)。术后肌钙蛋白-T(TnT)(WMD=0.10,P=0.759)、C反应蛋白(CRP)(WMD=-2.76,P=0.208)、超敏C反应蛋白(hs-CRP)(WMD=-0.73,P=0.489)、AF复发相对危险度(RR=0.91,P=0.616)及手术时间(WMD=-10.6,P=0.36)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冷冻消融术后Tnl比射频消融术高3.68ng/mL,CK-MB高30.65 ng/mL,冷冻消融术对心肌可能造成更大的损伤,但两者在术后炎症、复发率及手术时间上无明显差异。
    • 陈瑾; 周岳廷; 张劲林; 张山峰; 熊怡鸣; 卢娟; 陈超; 徐月; 刘燕
    • 摘要: 目的 总结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患者行射频消融介入治疗时应用微创体外循环技术(MiECC)辅助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期间本院22例室速射频消融介入手术患者在本单位定制的闭合式回路MiECC辅助下完成。对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术前基本情况、术中过程及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结果 22例患者均在MiECC辅助下完成射频消融并于术毕立即撤除。射频消融手术成功率为95%,所有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未见严重并发症,均好转出院。结论 对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动过速患者进行射频消融治疗采用MiECC辅助可以提供安全保障、降低手术风险。
    • 陈天佑; 袁敏; 周粟; 杨柏帅; 侯毅斌; 李清涛
    • 摘要: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灌注成像(DCE-MRI)定量评估小肝癌射频消融(RFA)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20年6月初诊单发小肝癌病灶58例。采用Philips 3.0T MR对全部入组患者于治疗前行MR常规T1WI、T2WI、DCE-MRI序列扫描,分别测得肿瘤最大层面的各扫描序列定量参数-包括血管通透性常数(transfer constant,Ktrans)、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百分比(volume of extravascular extraeellular space per unit volume of tissue,Ve)及血液回流常数(the rate constant,Kep)值。病理切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微血管密度。根据mRECIST标准进行随访,将病例分为稳定组和进展组。比较两组RFA治疗前各定量指标的差异,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用Pearson相关检验分析两组患者DCE-MRI各灌注参数与微血管密度(MVD)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稳定组以及进展组初始病灶大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稳定组较进展组的病灶更小。消融前稳定组Ktrans值(0.343±0.074)min^(-1)、Kep值(0.904±0.153)min^(-1)及MVD值(49.000±5.518)均较进展组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前DCE-MRI各参数值与MVD的相关分析显示Ktrans值、Ve值与MVD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77、0.334。结论动态增强DCE-MRI灌注分析参数Ktrans、Kep均能有效预测肝癌RFA疗效,且在一定程度上可对肿瘤的微血管密度进行检测。
    • 刘佳; 刘俊; 朱坪
    • 摘要: 目的研究射频消融(RFA)辅助改良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ALPPS)术治疗老年原发性肝癌(PCL)的临床效果及对术后局部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成都办事处医院普外科收治的老年PCL患者10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ALPPS术治疗,观察组采用RFA辅助改良ALPPS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完成情况,一期、二期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手术切口长度)、两次手术间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术前、一期术后7 d、二期手术时肝体积指标[剩余肝脏体积(FLR)、FLR/标准肝体积(SLV)(F/S值)、FLR增长率],一期术后及二期术后1 d、5 d、10 d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并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局部复发率。结果本研究中7例未完成二期手术,其中观察组3例,对照组4例;观察组一期手术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手术切口长度小于对照组,观察组二期手术术中失血量小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两次手术间隔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一期术后7 d的FLR、F/S值大于术前,二期手术时FLR、F/S值、FLR增长率大于一期术后7 d,且一期术后7 d观察组FLR增长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一期术后1 d、5 d的血清ALT、AST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一期术后胆漏发生率及局部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FA辅助改良ALPPS术治疗PCL患者效果显著,能改善肝体积指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局部复发率,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张明
    •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手术治疗,试验组接受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治疗满意度,以及治疗前后的VAS评分、健康调查量表36(SF-36)评分、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VCSS)、静脉曲张症状严重程度(AVVS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结果 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短/少于对照组(均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6个月后的VAS评分、VCSS评分、AVVSS评分明显降低,SF-36评分明显提高;试验组治疗3个月后、6个月后的VAS评分、VCSS评分、AVVSS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试验组的治疗满意度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为6.67%和3.33%,低于对照组的30.00%和26.67%(均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可缓解疼痛程度,改善静脉临床严重程度及静脉曲张症状严重程度,提高生活质量,且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低,治疗满意度高,可作为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
    • 李西荣; 崔静静; 郑观荣; 安建雄
    • 摘要: 奇神经节是骶尾部交感神经链的终点,它发出奇神经为盆腔脏器和会阴部组织提供交感神经支配。痛觉感受神经与交感神经密切耦联,奇神经节是肛门会阴部交感疼痛信号传递的中转站,奇神经节阻滞、射频消融、脉冲射频及化学毁损是临床治疗肛门会阴部疼痛的常用手段,不同干预方式的治疗效果及特点也不尽相同。奇神经节解剖位置多变,选择合适穿刺入路、准确定位奇神经节是取得理想治疗效果的关键。本文就奇神经节解剖、穿刺入路、影像学定位、干预方式及对肛门会阴部疼痛的疗效进行综述。
    • 樊啸; 张驰豪; 夏焱
    • 摘要: 目的 比较肿瘤最大径≤5 cm的孤立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接受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和手术切除(surgical resection,SR)的5年总生存率(OS)和癌症特异性生存率(cancer-specific survival,CSS)。方法 从SEER数据库中搜索并下载2004年至2015年期间接受RFA或SR治疗的HCC肿瘤患者,通过Cox单因素和多变量分析来评估不同治疗手段对不同大小肿瘤治疗效果的影响,并运用倾向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多重插补(multiple imputations,MI)等分析方法减少数据本身带来的偏倚。结果 本次研究中共纳入1 985例患者,其中934例接受了RFA治疗,1 051例进行了手术切除。在PSM和MI前,无论肿瘤大小如何变化,RFA组患者的5年OS和CSS均低于SR组(P3 cm且≤5 cm时,SR能给患者带来更长的生存时间。而在肿瘤最大径≤3 cm时,两组患者的生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FA和SR对最大径≤3 cm的肝癌患者的疗效无明显差异;而肿瘤最大径>3 cm且≤5 cm时,SR的患者比RFA的患者具有更长的生存时间。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