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急性毒性实验

急性毒性实验

急性毒性实验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368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药学、水产、渔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33篇、会议论文29篇、专利文献133425篇;相关期刊230种,包括山西中医、中国民族医药杂志、中医药学报等; 相关会议28种,包括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风险评价专业委员会第十六届全国学术交流会、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两专委会、五省市学术联合学术会议暨环境·辐射与健康防护学术交流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等;急性毒性实验的相关文献由1417位作者贡献,包括于洋、何健、余胜民等。

急性毒性实验—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33 占比:0.25%

会议论文>

论文:29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133425 占比:99.73%

总计:133787篇

急性毒性实验—发文趋势图

急性毒性实验

-研究学者

  • 于洋
  • 何健
  • 余胜民
  • 刘世彪
  • 刘志勇
  • 刘珊
  • 刘琳
  • 包锦英
  • 吴文铸
  • 周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郭静; 谢双蔚; 郭良波; 陈星
    • 摘要: 为研究海洋油气开发钻井液和钻屑排放对海洋生物幼体生存的影响,进而优化海上钻井污染物的排放方式,本研究以黄渤海重要渔业经济物种许氏平鲉幼鱼为研究对象,选取不同浓度的水基钻井液和钻屑对许氏平鲉幼鱼进行急性毒性实验,通过观察测定许氏平鲉幼鱼在96 h内的异常或死亡效应,分析计算水基钻井液和钻屑对许氏平鲉幼鱼具有显著影响的浓度。结果表明:高浓度的钻井液和钻屑会对许氏平鲉幼鱼产生毒害作用,即水基钻井液浓度超过78.91 mg/L、钻屑浓度超过41.41 g/L时,均会对许氏平鲉幼鱼产生一定的危害。
    • 王坤; 董馨; 张秀艳; 李春燕; 王智; 赵玉; 徐才猛; 马飞祥; 薛培凤
    • 摘要: 目的:进行蒙药蓝刺头及其复方制剂的急性毒性实验研究。方法:根据预实验,因无法测其半数致死量(LD50),故以最大给药浓度和最大灌胃给药体积给药。结果:蒙药蓝刺头、塔布森-2及加味塔布森-2配成的最大浓度分别为0.62 g/mL、0.53 g/mL和0.60 g/mL,给药量分别为24.80 g/kg、21.20 g/kg和24.00 g/kg。给药后观察14 d,记录各组小鼠的体质量、摄食量及死亡情况,观察结束后立即解剖,观察主要脏器、称重并拍照。结论:蒙药蓝刺头及其复方对小鼠机体无损害现象,未发生明显急性毒性反应,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参考。
    • 高宇; 杨金明; 毕保良; 严晖
    • 摘要: 本文通过研究聚维酮碘、苯扎溴铵、硫酸铜和高锰酸钾4种常见药物对昆明裂腹鱼稚鱼的急性毒性,探究昆明裂腹鱼稚鱼对不同药物的敏感性,为其养殖过程中的科学用药提供理论依据。一材料与方法1.实验材料昆明裂腹鱼稚鱼为人工繁殖的鱼苗,体长(15.0±1.0)毫米,体重(18.4±1.5)毫克;身体健康,游泳活泼,无伤无畸形。聚维酮碘(水产用,碘含量为10%)购买自山西康派伟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苯扎溴铵(水产用,含量为45%)购买自常州市金太阳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硫酸铜(化学纯,含量不少于99%)购买自北京化工厂;高锰酸钾晶体(化学纯,含量不少于99%)购买自重庆川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 廉瑞; 刘爽; 李敬尧; 覃列豪; 李晨京; 王春玲
    • 摘要: 鲁氏接合酵母(Zygosaccharomyces rouxii)在食品发酵中应用广泛,但该菌株安全性的研究相对缺乏,故该研究对酱油中的鲁氏接合酵母进行急性毒性及亚慢性毒性评价。通过给予小鼠低(7.5×10^(9) CFU/mL)、中(3.75×10^(10) CFU/mL)、高(7.5×10^(10) CFU/mL)剂量组的鲁氏接合酵母,测定小鼠的基本指标、脏器系数、血常规、血生化指标等。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最大给药剂量为7.5×10^(10) CFU/mL时,未测出鲁氏酵母的半数致死量(LD50)。从体质量增长率和脏器系数来看,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无菌株易位现象。亚慢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小鼠的一般体征、行为、饮食、粪便无异常现象,各组小鼠体质量正常增长,与对照组相比,低、中、高剂量组的小鼠一般指标、血常规指标、血生化指标及机体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高剂量组小鼠主要脏器组织无明显病理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剂量范围内鲁氏接合酵母对小鼠没有明显的毒副作用。
    • 何志军; 何元旭; 刘涛; 李盛华; 马岁录; 何波
    • 摘要: 目的:观察消肿止痛合剂的抗炎镇痛作用及急性毒性。方法:采用最大给药量测定方法测定消肿止痛合剂SD大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采用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实验、大鼠棉球肉芽肿实验及冰醋酸致大鼠疼痛实验考察消肿止痛合剂的药效学。结果:SD成年大鼠最大给药量为25 mL/kg(相当于成人临床拟用量的30倍)时,除部分大鼠体质量降低、稀便软便外,其余大鼠均未出现死亡和明显的急性毒性反应。与阳性对照组比较,消肿止痛合剂能改善模型大鼠足肿胀(P<0.05)、棉球肉芽肿(P<0.05)和疼痛程度(P<0.05)。结论:消肿止痛合剂具有急、慢性抗炎及镇痛作用,且未见明显毒副反应。
    • 霍春茂; 龙红; 秦廷洋; 唐克桐; 包峰云; 张仕斌
    • 摘要: 目的首次检测贵州本地杨木和灯台木刨花的物理特性及动物的适应性和安全性,为将这两种刨花开发用作实验动物垫料提供基础实验数据。方法以市场常用的北方杨木和桦木刨花作为对照,对包括贵州本地杨木和灯台木刨花在内的4种刨花进行吸水性能实验、干燥性实验、升温实验、降温实验、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实验和适应性实验。结果北方杨木刨花的吸水性最好,贵州本地杨木刨花和灯台木刨花次之,桦木刨花最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毒性实验表明,4种刨花对小鼠均无毒性表现;在干燥性实验、升温实验、降温实验和小鼠体质量变化中,4种刨花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动物适应性实验表明,小鼠更偏好于贵州本地杨木刨花和桦木刨花,该两组与北方杨木刨花和灯台木刨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贵州本地杨木和灯台木刨花均无毒性作用,均可用作实验动物垫料,贵州本地杨木刨花的动物适应性最好,表明其具有更好的开发价值。
    • 黄鹏; 魏德东; 赵青; 田腾飞; 刘钰; 张岳; 李鹤男; 张玮嘉; 刘静
    • 摘要: 针对氧化剂在黑臭水体修复过程中具有生物毒性、易引发生态安全等问题,开展了4种常用氧化剂(过氧化氢、次氯酸钠、高铁酸钾和过硫酸氢钾)对斑马鱼的静态急性毒性实验,用以评估氧化剂的生物安全性,并通过同步检测实验样品的物理、化学指标来评估其对水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过氧化氢、次氯酸钠、高铁酸钾、过硫酸氢钾96 h对斑马鱼的生物安全浓度分别为2.81、0.25、21.82、22.73 mg/L,致死浓度分别为66.6、25、400、300 mg/L,96 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28.06、2.46、218.22、227.27 mg/L。4种常用氧化剂的生态毒性大小排序为:次氯酸钠>过氧化氢>高铁酸钾>过硫酸氢钾。氧化剂还会不同程度地造成水环境的ORP、pH等指标的变化,存在一定程度生态风险。实验结果对于氧化剂在城市水体修复中合理、安全地应用具有较大指导作用。
    • 黄鹏; 魏德东; 赵青; 田腾飞; 刘钰; 张岳; 李鹤男; 张玮嘉; 刘静
    • 摘要: 针对氧化剂在黑臭水体修复过程中具有生物毒性、易引发生态安全等问题,开展了4种常用氧化剂(过氧化氢、次氯酸钠、高铁酸钾和过硫酸氢钾)对斑马鱼的静态急性毒性实验,用以评估氧化剂的生物安全性,并通过同步检测实验样品的物理、化学指标来评估其对水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过氧化氢、次氯酸钠、高铁酸钾、过硫酸氢钾96 h对斑马鱼的生物安全浓度分别为2.81、0.25、21.82、22.73 mg/L,致死浓度分别为66.6、25、400、300 mg/L,96 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28.06、2.46、218.22、227.27 mg/L.4种常用氧化剂的生态毒性大小排序为:次氯酸钠>过氧化氢>高铁酸钾>过硫酸氢钾.氧化剂还会不同程度地造成水环境的ORP、pH等指标的变化,存在一定程度生态风险.实验结果对于氧化剂在城市水体修复中合理、安全地应用具有较大指导作用.
    • 孙旭; 李得堂; 黄育生; 丘振文; 闫雪; 蔡庆群
    • 摘要: 目的 通过小鼠灌胃进行急性毒性实验,观察补肾致远片的安全性,为后期药理实验剂量设置和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14d急性毒性经典实验方法,以最大药液浓度(0.321 6 g·mL-1)、小鼠最大灌胃体积(0.04 mL·g-1)24 h 内给药2次,记录实验期间各组小鼠的体质量、生理状态以及死亡情况,计算肝、肾脏器指数.结果 在急性毒性实验中,雌、雄给药组小鼠生长正常,未见死亡及任何中毒现象,雄性给药组与雄性对照组体质量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肾脏器指数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肾致远片对雌、雄小鼠未见明显急性毒性反应,提示补肾致远片在规定剂量下服用是安全的.
    • 蔡功玉; 张继红; 乔千里; 叶荣军; 付志华; 康凡; 王学文; 雷乾坤; 贺海波; 邹坤
    • 摘要: 研究碳酸二甲酯腹腔注射染毒对小鼠急性毒性的影响.小鼠腹腔注射给予3707.40、4521.22、5513.68、6724.00、8200.00 mg/kg碳酸二甲酯,给药后记录小鼠进食量、体重、心电图,计算半数致死量(LD50).实验结束后,检测血液学、血液cTnI和生化指标,计算脑、心、肝、脾、肺、肾、卵巢、睾丸、附睾脏器系数,观察其病理组织学改变.研究发现小鼠LD50为3968.50 mg/kg,其进食量和体质量较同时间点的正常组均明显降低,P-R间期和QRS波延长,J点上移,心率加快;脑、心、肝、脾、肺、肾、睾丸、卵巢脏器系数明显升高,血液学、血生化指标出现异常变化,与正常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心、肝、胃、小肠、肾和卵巢、睾丸、附睾组织出现了严重受损.实验结果表明碳酸二甲酯腹腔注射染毒具有较强的毒性,可引起小鼠ECG异常、血液中cTnI水平、血液学和血生化指标异常改变,可导致心、肝、胃、小肠、肾和卵巢、睾丸、附睾出现病变.本实验为乙二醇合成过程中产生碳酸二甲酯副产物的职业危害防治提供实验依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