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断裂带

断裂带

断裂带的相关文献在1959年到2023年内共计1699篇,主要集中在地球物理学、地质学、石油、天然气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41篇、会议论文289篇、专利文献504923篇;相关期刊496种,包括地震、地震学报、四川地震等; 相关会议147种,包括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五次学术大会、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等;断裂带的相关文献由3940位作者贡献,包括付广、吴孔友、单新建等。

断裂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41 占比:0.25%

会议论文>

论文:289 占比:0.06%

专利文献>

论文:504923 占比:99.70%

总计:506453篇

断裂带—发文趋势图

断裂带

-研究学者

  • 付广
  • 吴孔友
  • 单新建
  • 唐荣昌
  • 李海兵
  • 康来迅
  • 徐锡伟
  • 钱洪
  • 付晓飞
  • 黄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广超; 陶广哲; 曹志国; 赵勇强; 徐祝贺; 李友; 左昊;
    • 摘要: 煤炭开采引起的覆岩运动、变形和破坏直接影响地下水库的储水库存与水源补给能力,为了科学精确化计算地下水库库容,有必要考虑采空区垮落岩体在渐进压实过程中体现出的应变硬化力学特性对采场覆岩“两带”高度分布特征的影响作用。以李家壕煤矿为工程背景,基于垮落岩体在压实过程中体现出的应变硬化力学特性,采用双屈服模型和提出的反演计算方法对采场覆岩破坏特征进行研究,推导得出垮落岩体应力表达式,分析其影响因素,提出了数值仿真计算方法,并采用理论分析与现场实测等研究手段揭示了垮落岩体应变硬化特性对采场覆岩“两带”发育规律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应变的增加,垮落岩体的应力先缓慢增大,当达到某一临界应变后,应力呈近似指数型快速增长;且随着碎胀系数的增加,应力呈现指数型增长所对应的临界应变亦随之增大。(2)基于FLAC^(3D)内置的双屈服模型,并提出了盖帽压力与材料特性的反演计算方法,实现了采空区垮落岩体应变硬化特性的仿真计算。(3)模拟结果表明,当考虑垮落岩体的压实和支撑作用时,顶板岩层运动范围和程度降低,引起的塑性区破坏范围亦随之降低,垮落带高度为15 m,减少16%,断裂带高度为65 m,减少13.3%,并基于现场实测结果,验证了上述仿真计算方法的可行性。
    • 卢海峰; 陈海龙; 杨勇; 张进忠
    • 摘要: 武威盆地南缘断裂带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前锋地带,关于该构造带的空间展布和晚第四纪活动习性等科学问题尚不清楚。此外,1927年8.0级古浪地震也造成断裂带上的一些地表破裂。运用构造地质学与地貌学原理及年代学测试方法,展开了相关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①武威盆地南缘断裂带为NWW—SEE走向、呈右阶斜列式展布。②自西向东,断裂带的晚第四纪活动方式整体表现为以逆冲为主,逐步过渡为逆冲兼走滑运动或走滑活动为主;垂向上的活动强度整体上西弱东强,且中间增加的幅度最大,而断裂带的水平左旋滑移分量中-东段较大。③断裂活动具有明显的分段性,即西段的最新活动一般早于区域性T1阶地的形成时间,中-东段切割了T1阶地面,反映了断裂最新活动具有东向迁移的变化趋势。④结合露头揭示的1927年8.0级古浪地震地表破裂遗迹,该断裂中-东段的最新活动发生于全新世末期。⑤依据武威盆地南缘断裂带的晚第四纪活动方式、断面擦痕、晚新生代地层内发育的剪切节理运动学特征及共轭张性节理等,该区域的第四纪晚期最大主压应力水平方向表现为NNE—SSW向,且自西向东应力场方位略有变化。上述认识,对探索武威盆地三维变形的晚新生代构造演化、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层生长和构造地貌变形过程,以及古浪地震的破裂机制与气候环境变迁等,提供了重要依据。
    • 王泱泱; 卢军
    • 摘要: 随着我国地铁建设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隧道不可避免要穿越地震断裂带,设计多采取在断层影响段,结构设防范围内二衬设置特殊变形缝,以满足断层错动的需要,尽量减小断层错动产生的破坏程度。本文以新疆乌鲁木齐市地铁1号线10标段工程为背景,在考虑断裂带特殊变形缝施工时的步序繁多、隧道中施工作业空间有限等特点,安装槽钢单元形成可调节轮廓的内撑结构、研制槽钢单元形成可调节轮廓的内撑结构和异型模板及支撑体系,实现了特殊变形缝两侧混凝土结构一次浇筑完成,将以上技术应运用穿越地震断裂带隧道施工中可解决特殊变形缝施工难点缩减施工周期提高施工质量,加快施工进度、保证施工质量,可以为今后相类似的工程积累经验。
    • 刘帆; 李古一
    • 摘要: 以玉溪市元江县干热河谷地区高速公路项目选线为研究背景,对干热河谷地区地质特征及其对高速公路路线方案的影响进行了综合论证分析。研究充分分析了地区地质特征,结合地质选线及减灾选线理念,考虑路线走廊内工程地质特点、环境敏感点等影响,通过多方案路线比选,提出了干热河谷地区地质情况下的路线选线原则和选线方法。成果可为同类地区地质研究及类似地质特征条件下高等级公路选线提供依据和参考。
    • 王庆勇; 段颖骥; 魏波
    • 摘要: 文章以顶山长距离输水隧洞为研究对象,介绍了地质条件和安全监测布置情况,结合运行20余年来的监测数据,绘制了过程线、分布图,统计了典型测点的特征值,对工程运行性态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围岩变形和受力仍未收敛。文章的分析思路和成果可为新建工程监测布置和已建工程的资料分析提供借鉴。
    • 王靖伟
    • 摘要: 以乌鲁木齐地铁2号线马—平区间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分别模拟了当潜水水位在隧道底以下、隧道顶以上和既包含潜水又包含承压水的三种不同水位条件下盾构隧道穿越断裂带的地表沉降值,并提出其地表沉降规律。
    • 本刊综合
    • 摘要: 策划人语:火山喷发是地球释放能量的方式之一。地球上的火山多出现在地壳中的断裂带,呈不均匀分布。目前,地球上已知的“死火山”约2000座,已知的“活火山”约523座,其中陆地火山约455座,海底火山约68座。很多时候,海底火山喷发只发生在海面以下,并未引起人们的关注。
    • 刘莉; 张丽萍; 李萍; 杨鑫; 邓清海
    • 摘要: 金沙江巧家段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断裂带运动较为活跃且地震频发。根据金沙江巧家段卫星影像图、地质条件及野外调查资料,分析了巧家古滑坡的发育特征、形成条件及发生时间。研究发现:巧家边坡具备滑坡要素且在坡脚前缘处的金沙江异常弯曲,推断巧家斜坡为古滑坡;巧家古滑坡坡体岩性较为松散,滑坡堆积体长约5.5 km,宽约9.0 km,平均厚度约为250 m,估算体积约为12亿m^(3),为巨型滑坡;巧家古滑坡的发生与坡体形态、岩性特征、断裂带活动及地震等有密切联系。由坡脚阶地赋存状态,推测滑坡发生于(96±10)万年之前。在地震、强降雨以及库水波动等因素的耦合作用下,巧家巨型古滑坡具有复活可能性。因此,研究巧家古滑坡地质特征及形成条件对于滑坡稳定性分析和滑坡灾害防治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李应清
    • 摘要: 西南天山有色金属资源十分丰富,但由于该地区地形切割剧烈、海拔高、交通十分不便,地面地质找矿研究程度低,通过今年来的航磁项目,对该地区的地层、构造、找矿方向有了较为清晰的指示,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在部分区域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成果。
    • 胡宁; 马志敏; 娄露玲; 王宇; 张宝山; 王明亮; 陈蒙; 郭德科
    • 摘要: 为分析汤阴地堑南部土壤Rn空间分布特征,揭示其与断裂构造、岩性及沉积层厚度之间的联系,本文采用网格化布点野外流动观测方法测定了该地区380个点的土壤Rn浓度,结果表明:汤阴地堑土壤Rn浓度介于3.09—78.54 kBq/m^(3),背景均值为27.22 kBq/m^(3),异常阈值下限为48.40 kBq/m^(3)。在空间分布上,研究区西部(以第四系等厚线50 m为界),受岩石单元和人类石料开采活动的影响,Rn浓度背景值高于东部。在西部高浓度背景影响下,Rn浓度高值异常点除沿汤西断裂带分布外,还沿断裂带外围呈斑块状分布,断裂带对气体释放的控制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被掩盖。而东部地区,覆盖层较厚,Rn浓度背景值较低,部分高值异常点主要沿汤中和汤东断裂带分布,显示出构造对气体迁移的控制作用;另一部分高值异常点与第四系等厚线近似平行,呈条带分布,推测新乡—卫辉间存在一条规模较大的隐伏断裂。此外,研究区主要断裂带的Rn异常衬度表现为汤东断裂带高于汤西和汤中断裂带。结合研究区地质背景和深部孕震环境认为,该Rn异常衬度表现是汤阴地堑南部构造活动背景的反映。因此,研究区土壤Rn浓度空间分布主要受断裂构造、岩性、沉积层厚度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气体异常衬度主要受汤阴地堑南部构造活动背景的控制。土壤Rn浓度能够有效地用于汤东活动断裂带的构造活动监测,而对位于隆起区与沉降区的过渡地带、断裂局部出露于地表,且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汤西断裂带则需充分考虑环境背景的影响。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