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植烟土壤

植烟土壤

植烟土壤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803篇,主要集中在农作物、农业基础科学、植物保护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88篇、会议论文48篇、专利文献86895篇;相关期刊105种,包括中国土壤与肥料、土壤、中国烟草科学等; 相关会议27种,包括第四届云南省科协学术年会生物种业论坛、湖南省农学会农产品重金属污染治理科学论坛、第三届重金属污染防治及风险评价研讨会暨重金属污染防治专业委会2013年学术年会等;植烟土壤的相关文献由2611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强、邓小华、田峰等。

植烟土壤—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88 占比:0.79%

会议论文>

论文:48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86895 占比:99.16%

总计:87631篇

植烟土壤—发文趋势图

植烟土壤

-研究学者

  • 李强
  • 邓小华
  • 田峰
  • 周冀衡
  • 张黎明
  • 周米良
  • 黎娟
  • 刘国顺
  • 向德明
  • 张一扬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何京; 王津军; 尹兴盛; 吴宗海; 沈广材; 赵旭辉; 刘洪华; 李丽; 曹娜; 丛萍
    • 摘要: 为研究土壤耕作深度与有机肥对植烟土壤肥力的快速提升效果,设置3种耕作深度(S1:深耕10 cm;S2:深耕20 cm;S3:深耕30 cm)与2种有机肥(OF:商品有机肥;FM:农家肥)的交互试验,研究一个生长季内不同处理对土壤物理结构、养分变化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耕作深度与有机肥种类对土壤物理特性无显著影响。二者互作可显著提高0~20和20~4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S3FM可显著提高0~2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全氮和硝态氮含量及20~4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的含量。(2)耕作深度×有机肥种类可显著影响0~20和20~40 cm土层脲酶活性。S1FM较S1OF显著提高0~20和20~40 cm土层蔗糖酶活性41.75%和14.29%;当均施用农家肥时,脲酶的活性在耕深30 cm达到最高,较其他处理增幅最高达57.89%。(3)土壤肥力质量综合评价表明,S3FM处理0~20和20~40 cm土层土壤肥力质量得分均最高,分别为0.58与0.74。可见,农家肥深耕30 cm可实现在一个生长季内提升保山植烟土壤肥力质量的目的。
    • 敖金成; 徐天养; 王加春; 郭智勇; 蒙刚; 沈燕金
    • 摘要: 应用隶属函数和聚类分析法分别研究了云南省3个典型植烟区高、中、低肥力水平的土壤微生物区系特征,以期为烟田土壤改良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土壤真菌、细菌、放线菌,固氮、解磷、解钾等功能菌数量随土壤肥力的降低呈线性下降趋势,其中细菌占总菌数的77.8%~80.9%;土壤脂肪酸FAs含量随土壤肥力水平下降呈明显的线性降低趋势(r=0.900,P<0.01);聚类分析表明,云南3个典型生态产区间土壤微生物区系特性存在明显差异,植烟土壤微生物区系特征存在区域性,且随着土壤肥力的下降,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群落稳定性也降低。
    • 王志远; 阮彦楠; 王伟; 陈检锋; 赵文军; 陈华; 付利波
    • 摘要: 【目的】为了解施用不同梯度氮磷钾推荐用量下对烟田土壤细菌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方法】从云南省澄江县烟区采集不同推荐施肥用量处理中的土壤样品,提取土壤总DNA并利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烟田中不同施肥处理条件下土壤细菌域有7个优势种群,依次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绿弯菌门(Chloroflexi),厚壁菌门(Firmicutes),这些优势群落占所有有效序列的90%以上。相对于不同氮、钾梯度施用量,不同磷梯度的养分用量对烟田土壤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具有显著影响。在磷施用量为67.5 kg/hm^(2)处理条件下,土壤微生物3个α多样性指数最低即OUT=1494(P=0.067),Shannon=5.98(P=0.016)和Simpson=0.9891(P=0.043)。通过不同养分互作条件下优势种群变形菌门α多样性的比较发现,在N=90 kg/hm^(2)的处理中,磷钾不同养分梯度组合可显著改变土壤优势种群变形菌门的多样性,其中当磷的施用量为45 kg/hm^(2),钾的施用量为405 kg/hm^(2)时,变形菌门的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最低,分别为4.640(P=0.049)和0.967(P=0.053),其中当磷的施用量为22.5 kg/hm^(2),钾的施用量为270 kg/hm^(2)时,变形菌门的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最高,分别为4.87(P=0.049)和0.976(P=0.053)。在P=45 kg/hm^(2)的处理中,不同氮、钾组合梯度下,未发现显著改变土壤优势种群变形菌门的α多样性指数的效应,但是当氮和钾(N_(2)K_(3))施用量分别为90和405 kg/hm^(2)时,变形菌门的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分别为4.640(P=0.370)和0.967(P=0.444),相对低于其他处理组。【结论】不同施肥制度能够通过改变土壤性质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特征。
    • 黄晓曼; 李文卿; 陈顺辉; 蒋雨洲; 刘青丽; 李志宏; 张云贵; 郑朝元
    • 摘要: 采用高通量测序法,通过烤烟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长期单一施用化肥(T1)、化肥+稻草还田(T2)和化肥+稻草还田+饼肥(T3)等3个处理对烟株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T2处理的土壤真菌OTU个数(776个)高于T1和T3处理的;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该菌门下物种的相对丰度最高,T2和T3处理分别比T1处理增加了6.90%和15.04%;在3个处理间,烟田土壤真菌在门水平上无显著性差异,在科、属水平上有提高优势种群丰度的趋势;T1处理烟田土壤的优势菌为圆盘菌纲(Orbiliomycete)及其纲下的真菌种群;长期化肥+稻草还田或增施饼肥可以减少梭孢壳属(Thielavia)等子囊菌门粪壳菌目的真菌数量;稻草还田还可以增加被孢霉属(Mortierella)的真菌数量。因此,在长期有机肥化肥配施条件下,稻草还田与施用饼肥能不同程度地促进或抑制土壤真菌的生长,以稻草还田为主的施肥技术能显著增加烟田土壤有益真菌的数量,改善土壤中真菌群落结构。
    • 杨德海; 赵伟金; 谢益燕; 彭仁; 蒲松; 王天龙; 符秀华; 郑仕方; 张晓龙; 李晓婷
    • 摘要: 为明确大理白族自治州(简称大理州)植烟土壤理化特征与烟叶化学成分的关系,采集并分析了大理州12个植烟县(市)的土壤和烟叶样品。结果表明:(1)大理州植烟土壤质地为重壤土,pH值和速效钾适宜,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水溶性氯和有效硼偏高,其中大理市速效钾偏低,漾濞水溶性氯偏高。(2)大理州烟叶总糖和糖碱比偏高,其他指标适宜。其中,弥渡氯偏高,总氮和钾氯比偏低,大理市淀粉偏高,巍山、南涧、剑川、漾濞、洱源、弥渡的氮碱比偏低。(3)简单相关与典型相关分析结果共同显示,在一定范围内,大理州烟叶钾离子含量与土壤pH值呈极显著负相关;烟叶总氮和烟碱含量与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和有效硼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烟叶淀粉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呈极显著负相关。
    • 曹明锋; 邓勇; 祝利; 龙世平; 张方旭; 彭斯文; 廖超林
    • 摘要: 为了解石门县植烟土壤主要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及其与海拔的相关关系,在石门县9个乡镇的28个村采集了429个植烟土样,研究了植烟土壤有效Fe、Zn、Cu、B和水溶性Cl的分布特征,并分析了其与海拔的关系。结果表明:石门县植烟土壤的微量元素分布整体表现为有效Fe、Zn、B含量丰富,有效Cu可满足烤烟生长发育需要,水溶性Cl含量显著缺乏;海拔与土壤有效Fe、Zn、Cu和B含量呈显著直线关系,与水溶性Cl含量呈显著曲线关系;土壤有效Fe、Zn和B含量随海拔升高而显著增加,有效Cu则相反;水溶性Cl含量在海拔200~900 m间,随海拔增加而下降,在海拔900~100 m间,随着海拔增加而上升;土壤有效Zn、Cu、B含量在低海拔区存在较大比例的极低和低等级样本,因此在低海拔烟区可适当施用Zn、Cu、B等微量元素肥料;不同海拔土壤水溶性Cl缺乏,以海拔700 m以上的土壤尤为显著,因此补施氯肥这一措施可在高海拔烟区先行先试。
    • 梅光军; 曹明锋; 祝利; 龙世平; 孙敬钊; 彭斯文; 廖超林
    • 摘要: 为了解石门县烟区植烟土壤主要养分特征及其与海拔的相互关系,采集烟区429个土样,研究了不同海拔植烟土壤pH值、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适宜性分布特征,并分析了其与海拔的量化关系。结果表明:石门县烟区植烟土壤pH值主要为中至碱性,但低海拔区存在酸化现象;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整体适宜,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总体较高,主要肥力指标基本可满足优质烤烟生产的要求;海拔对石门烟区植烟土壤主要肥力指标影响显著,其中海拔与pH值呈显著上升的曲线关系,在海拔200~700 m间,土壤pH值随着海拔的增加快速上升,当海拔>700 m时,植烟土壤pH值变化相对平稳;海拔与有机质呈显著反抛物线相关关系,在海拔200~500 m间,土壤有机质含量随着海拔的增加下降;当海拔>500 m时,植烟土壤有机质含量随着海拔的增加快速上升;海拔与碱解氮含量呈显著波浪型曲线关系,在海拔200~500 m和900~1200 m间,土壤碱解氮含量随着海拔的增加下降;而在海拔500~900 m间,植烟土壤有碱解氮含量随着海拔的增加而上升;海拔与有效磷及速效钾之间呈显著的线性关系,土壤有效磷及速效钾均随海拔增加而升高。针对不同海拔的烤烟生产,石门烟区需制定差异性的施肥及保土措施,低海拔植烟区需防止土壤酸化,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高海拔区需适当调酸,适量施用磷钾肥和有机肥,以实现烤烟优质可持续生产。
    • 张龙; 刘燕翔; 彭华伟; 张雨禾; 庄舜尧; 王美艳; 史学正
    • 摘要: 土壤容重是影响作物生长的重要土壤属性,也是土壤改良的重要依据,对土壤容重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的了解有助于生产管理及土壤改良方案的实施。本研究通过系统采样,测定了毕节市植烟区653个样点的土壤容重、机械组成及有机质含量,分析了土壤容重的空间分布特征,探讨了影响土壤容重的因素。结果表明:毕节市植烟土壤容重平均为1.20 g/cm^(3),变异系数为12.4%。在空间上,土壤容重以西部为高,中部略低。土壤母质及土壤类型对土壤容重影响较大,其中,红色风化壳及砂页岩类土壤容重较高,而粗晶岩发育土壤容重最小;土壤类型中,以紫色土容重最高,而水稻土最低。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容重呈负相关(P<0.01)。依据植物生长特性,结合土壤质地分级,本研究给出了七星关与威宁的部分地区为土壤容重改良的重点区。
    • 李正辉; 殷全玉; 马君红; 孟祥瑞; 李丽华; 周俊学; 王玉洁; 刘国顺; 石秋环
    • 摘要: 本试验通过研究植烟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类群对羊粪有机肥的响应,为洛阳烟区应用有机肥改良植烟土壤提供科学依据。试验设4个处理:不施肥(CK)、仅施化肥(T1)、50%饼肥氮+50%化肥氮(T2)、50%羊粪有机肥氮+50%化肥氮(T3),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烟草旺长期各处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类群。结果表明:(1)有机肥明显改变了植烟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alpha多样性。与饼肥处理相比,羊粪有机肥降低了烟草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多样性和丰富度,但是提高了真菌群落结构的多样性和均匀度。(2)beta多样性分析显示有机肥处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单施化肥处理明显不同,羊粪有机肥和饼肥处理间真菌群落结构差异较大。(3)优势细菌类群分析:有机肥增加了放线菌门和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降低了酸杆菌门的相对丰度,其中饼肥处理放线菌门丰度增加更为显著,羊粪有机肥处理变形菌门丰度增加幅度较大。LEfSe分析表明,T1处理红色杆菌纲和红色杆菌目显著富集,T2样本中放线菌门、放线菌纲、Frankiales目显著富集,T3处理样本中鞘脂单胞菌科、鞘脂单胞菌目和丙酸杆菌目显著富集。(4)优势真菌类群分析:有机肥增加了子囊菌门的相对丰度,降低了被孢霉门的相对丰度,羊粪有机肥的作用效果低于饼肥。LEfSe分析表明,T1的优势种群为新赤壳属和Paramyrothecium属,T2的优势菌群为发菌科、黄色篮状菌属、散子囊菌目,T3的优势菌群为粪壳菌纲、肉座菌目和葡萄座腔菌目。(5)功能类群分析显示饼肥明显提高了土壤腐生真菌的相对丰度,羊粪有机肥明显增加了土壤动植物病原菌相对丰度,降低了腐生营养型真菌占比,但其中粪腐生菌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综上所述,羊粪有机肥明显改变了植烟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类群,对真菌类群的影响尤其显著,病原菌相对丰度有增加趋势,在应用中应加以防范。
    • 陈卫; 王东旭; 徐军; 董鸣豪; 武云杰; 姚鹏伟; 沈铮
    • 摘要: 近年来,增碳控氮技术的应用在植烟土壤培育和促进烟叶提质增效方面效果显著。对主要碳源和氮素对植烟土壤改良效果、烤烟生长发育状况和烤烟产量、烤后烟叶品质的影响以及增碳控氮的初步成果进行综述,探讨了增碳控氮应用的技术要点和应用前景,为进一步促进植烟土壤改良和优质烟叶生产提供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