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民间传说

民间传说

民间传说的相关文献在1960年到2022年内共计2647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地理、中国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592篇、会议论文55篇、专利文献147篇;相关期刊1348种,包括民俗研究、文史知识、风景名胜等; 相关会议46种,包括第十二届(2015)中国羊业发展大会、2014甘肃省中医药学会学术年会、民间文化青年论坛2014年会等;民间传说的相关文献由2450位作者贡献,包括佚名、任兆祥、刘守华等。

民间传说—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592 占比:92.77%

会议论文>

论文:55 占比:1.97%

专利文献>

论文:147 占比:5.26%

总计:2794篇

民间传说—发文趋势图

民间传说

-研究学者

  • 佚名
  • 任兆祥
  • 刘守华
  • 张影
  • 王志阳
  • 吴承恩
  • 姜晓微
  • 张顺怀
  • 曲志榕
  • 王焰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江颖
    • 摘要: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又是一年元宵节,我到安徽合肥生活已经10年了,但是淮河以北的有些习俗却让人魂牵梦绕,勾起我绵绵不绝的思乡情怀。我对家乡元宵节的一项特殊活动情有独钟且记忆犹新,那便是点灯盏。灯盏又叫面灯,民间传说,元宵节的灯光是吉祥之光,因此蒸灯的习俗就流传了下来。在屋内、庭院等处点燃面灯,小小的面灯,为温馨的庭院带来一夜的灯火通明。这一晚,大人们对新生活充满了憧憬,孩子们欢欣雀跃、载歌载舞。
    • 贺滟波
    • 摘要: 20世纪40年代,延安“鲁艺”以集体创作的方式将流传于晋察冀边区的民间传说--“白毛仙姑”改编为歌剧《白毛女》。这一文本生产机制涉及先主题后文本生产、创作集体的优化配置、合作型创作组、反复“实验”和党组织的“介入”这五个元素。左翼文学的写作传统、延安时期文艺大众化的政治要求以及自身的优越性等,共同促成了歌剧《白毛女》采用集体创作方式进行文本再生产。
    • 沈秀英
    • 摘要: 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的正确选择与运用具有重要意义。运用史料组织教学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可以让学生通过对史料的分析和学习树立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一、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史料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依据,史料的形式很多,有图片、实物等。例如,考古出土的实物就是历史教学中最好的史料,民间传说也是重要的史料。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或依据史料引导学生理解历史事件或历史的发展过程。
    • 桑晓攀
    • 摘要: 标志设计少不了图形,一座城市的标志设计更是民俗民情的体现。民俗图形的形成和当地的生活习俗、民间传说、地域特色息息相关,从民俗图形的表达可以看出地域文化的特征,而城市标志的设计要突出此特点,要反映出当地的民俗文化、风情风貌,才具有代表性、领导性和识别性。在城市标志设计中,当地的民俗图形是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
    • 曾令琪; 顾建德
    • 摘要: 一个美丽的传说:资中源于“帝尧之子”关于“资中”县名由来,新版《资中县志(1986—2005年)》(中国文史出版社,2012年出版),没有予以说明。刘炯主编的清光绪丙子年(1876)增修版《资州直隶州志》,也没有予以说明。但资中流传这样的民间传说:“尧的儿子‘资’协助大禹治理沱江水患,因而称沱江为资江,县城又坐落在沱江中段,故名资中。”……今资阳、资中地区为尧时资国封地之说。
    • 谢丽丽
    • 摘要: “刘海戏金蟾”是古老的中国民间传说故事。从宋元时期至清代,其图像中刘海其人、刘海形象以及刘海与蟾的组合均发生了演变。可以从中发现在明代中期出现了转折点,此类文物的类型、图像等都有了明显的扩展,“刘海戏金蟾”的寓意是财源兴旺、幸福美好,对宗教学、社会学,文化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 陈祖英
    • 摘要: 我国现代民间文艺学从搜集材料起步,钟敬文对民间传说的研究也是从搜集整理开始的。怀着为民间文艺学这门新兴学科添砖加瓦的热情,钟敬文在其学术活动的早期,通过辑录古籍文献和到民间采录双管齐下的方式搜集整理传说,探索出用普通话转录外加简易注释的记录方式。传说采录实践为钟敬文总结搜集整理民间文学的基本理论、认识传说等学术活动奠定了基础,同时由于将传说局限在文学领域,忽略了对传说生活属性的关注和搜集。
    • 龙菲
    • 摘要: "瑞雪兆丰年",即适时的冬雪预示着来年是丰收之年,是庄稼获得丰收的预兆。民间传说称雪是由天上三个神仙掌管,她们是周琼姬、董双成和姑射真人。周琼姬掌管着芙蓉城。董双成掌管着贮雪琉璃瓶,瓶内盛着数片雪。每当天气寒冷,彤云密布时,姑射真人用黄金箸敲出一片雪来,人间就开始下雪了。雪让冬天有了生机,沉寂之中也增添了乐趣。农民们更是喜欢下雪。一旦白雪漫天飞舞,大地被厚绒绒的积雪覆盖,就预示着来年有丰收的喜悦。
    • 林观星
    • 摘要: 文章通过梳理北京建城传说故事的历史文献信息,阐明其对于北京城市文化IP建设的历史意义以及实现其在插画设计中的视觉转化过程。从设计学、民俗学、神话学多维度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对比法,探究插画设计对城市文化与当代文化的视觉融合,呈现具有北京城市地域特色的插画语言形式,为民间神话在插画设计呈现提供有效的理论参考。
    • 于晓雪
    • 摘要: 近年来,随着人民物质生活的不断提升,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需求提上新日程,日常生活中已经不再仅仅满足于衣、食、住、行的基本生存需求,日常生活审美化也已成为大势所趋。基于此形态的变迁,当代经济也向审美维度靠拢,审美经济成为新常态。非物质遗产保护作为当下社会热议的话题之一,在审美经济时代中得到了新的发展契机,尤其是对即将面临失传、亟须保护的民间传说来说更是如此。民间传说作为以地域环境、人物故事、历史文化为叙事内容,用口传心授方式传播的中国传统文化,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国精神。但古老的流传方式让它在信息多样、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站不稳脚跟,审美经济的到来使中国民间传说拥有新的方式被重新开发,从而赋予新的历史隐喻而得到动态保护。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