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氢氧化铝

氢氧化铝

氢氧化铝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3年内共计3235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冶金工业、化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13篇、会议论文227篇、专利文献277655篇;相关期刊645种,包括畜牧兽医科技信息、铝镁通讯、世界有色金属等; 相关会议150种,包括2015年全国阻燃学术年会、2013年全国阻燃学术年会、全国铝工业新技术推广暨节能减排经验交流会等;氢氧化铝的相关文献由5308位作者贡献,包括陈启元、尹周澜、王春风等。

氢氧化铝—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13 占比:0.58%

会议论文>

论文:227 占比:0.08%

专利文献>

论文:277655 占比:99.34%

总计:279495篇

氢氧化铝—发文趋势图

氢氧化铝

-研究学者

  • 陈启元
  • 尹周澜
  • 王春风
  • 窦志炜
  • 刘俊良
  • 刘荣心
  • 姚亮
  • 刘权
  • 熊映明
  • 冯晓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杜善国; 李广战
    • 摘要: 对现有4N级(99.99%)高纯氢氧化铝生产工艺及产品缺陷进行优化,在高碱体系下对铝酸钠溶液进行碳酸化分解,分别对分解浓度、分解温度、通气速度、种子添加量等影响因素进行系统性研究,探索上述影响因素与产品钠含量变化规律。研究发现:在溶液N_(T)为62 g/L(NaOH、Na_(2)HCO_(3)、Na_(2)CO_(3))、AO为74 g/L(Al_(2)O_(3))、分解初温为40°C、通气速度为60 min条件下,可直接分解获得高纯度氢氧化铝,产品具有微晶附聚结构,Na<50 mg/kg,同时孔容积和比表面积指标均有明显提高。
    • 梅铭; 向黔新; 武阳; 李路
    • 摘要: 利用医用次品高纯氢氧化铝制备锂电池用隔膜涂层用介电材料,对处理温度、粒度控制、涂膜性能评估及采用该物料制备的锂离子电池的介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和优化,高纯氢氧化铝经球磨,经700~900°C6 h处理后降温,再经研磨后升温至1300°C,真空处理3 h冷却后经球磨即可制备出α型纳米氧化铝,氧化铝颗粒度(Dv50)为1~2μm,比表面积为3~6 m^(2)/g,经涂布于隔离膜并进行全电池评估,锂离子电池自放电率较之未涂布隔膜的自放电率下降较大(0.00427 mV/h Vs 0.0003~0.0009 mV/h),倍率性能较之对比组略有提升(2 C放电倍率53%vs 47%~59%),得到了可以应用于锂离子电池隔膜用涂层氧化铝材料,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 杨会宾
    • 摘要: 针对当前高铝粉煤灰综合利用技术难题,提出了高铝粉煤灰预脱硅烧结法提取氧化铝新工艺。新工艺取消了铝酸钠溶液碳酸化分解工序,改为全种子分解工艺。通过合成技术优化,采用高苛性比合成技术,种分母液与预脱硅后的硅酸钠溶液可制备出合格的洗涤用4A沸石。生产过程中,通过补充少量水玻璃用于调节氢氧化铝和4A沸石两种产品的产出比例,可以较好地保障生产系统物料平衡。新工艺取消了石灰炉、氧化铝焙烧炉、铝酸钠溶液碳酸化分解和深度脱硅工序,工艺能耗降低,废渣排放量减少,碳排放量降低。此技术生产流程相对简单、技术可行、经济性好、竞争力较强。
    • 周凯; 潘国祥; 李金花; 夏盛杰; 徐敏虹; 沈辉; 青木功荘
    • 摘要: 采用共沉淀法对铁黄颜料进行Al(OH)_(3)/Zn(OH)_(2)双层异相包覆,提升其耐热性能,并通过XRD、TG-DTA、FT-IR、SEM&EDS等手段对包覆前后铁黄颜料的微观结构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包覆质量分数为40%的Al(OH)_(3)时铁黄颜料的耐热性能较好;第二层包覆Zn(OH)_(2),最优包覆质量分数为30%,样品在240°C时色差值为1.84。XRD测试结果表明,Al(OH)_(3)和Zn(OH)_(2)包覆并没有改变氧化铁黄的特征峰,两者可能以无定形态包覆在铁黄粒子表面。SEM、EDS、FT-IR测试表明,Al(OH)_(3)/Zn(OH)_(2)已成功对铁黄颜料进行了包覆;此外,还出现了片状结构对应Al(OH)_(3)自身成核现象,包锌后出现了团聚现象。TG-DTA表征显示,包覆后样品升温脱水分两步,低温吸热峰对应包覆层物质的脱水,高温吸热峰偏向更高温度,对应包覆颜料耐热性能的提升。
    • 马科友; 王红伟; 张学英; 董凯伟; 马靖威; 潘晓林
    • 摘要: 碱溶—碳分法生产氧化铝打破了拜耳法Na_(2)O-Al_(2)O_(3)-H_(2)O体系固有的相平衡,分解效率大幅度提高。研究了用NaOH溶液溶解铝土矿得到铝酸钠溶液,考察了铝酸钠溶液脱硅净化、碳酸氢钠分解及氢氧化铝焙烧对氧化铝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经两次石灰净化脱硅(净化温度98°C;一次净化时间1 h,石灰添加量15 g/L;二次净化时间1 h,石灰添加量10 g/L),二段分解(分解温度90°C,碳酸氢钠质量浓度90~100 g/L,缓慢持续加入,分解时间不大于16 h(其中一段8~10 h),第一段分解率控制在85%左右),适宜条件下,所得氢氧化铝质量达到一级品或接近一级品,在1200~1250°C煅烧后所得氧化铝产品质量可达二级品要求。
    • 康冬冬; 冯雨; 韩露; 鲁志燕; 唐兵; 崔娟; 吴锋
    • 摘要: 为研究氢氧化铝制备α-Al_(2)O_(3)过程中的相转变和微观结构的变化,以氢氧化铝为原料,研究了不同煅烧温度(500、800、900、1100、1200、1300°C)下氢氧化铝的相变过程和显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1)在500°C时,一部分三水铝石脱除结晶水转化为一水软铝石;500~800°C时,三水铝石和一水软铝石继续脱除结晶水转化为氧化铝过渡相。2)在800~1200°C时,氧化铝过渡相之间进行相转变;1300°C时,过渡相全部转化为α-Al_(2)O_(3)。3)煅烧温度为800°C时生成的γ-Al_(2)O_(3)和η-Al_(2)O_(3)比表面积最大,活性最高,为催化剂载体和提高电池循环寿命提供了新途径。
    • 陈自正; 蒋金博; 朱应和; 钟绍昌
    • 摘要: 采用溶液改性法对Al(OH)_(3)粒子进行表面修饰,将改性剂化学包覆在粒子表面,从而改善Al(OH)_(3)粒子的分散性;然后与三聚氰胺(MA)复配,降低总阻燃剂添加量,探索两种阻燃剂在硅酮密封胶中的协同阻燃作用。研究了表面改性对Al(OH)_(3)结构性能的影响,以及Al(OH)_(3)与MA的协同阻燃效应对于硅酮密封胶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进行表面改性以后,Al(OH)_(3)粒子与硅酮密封胶的相容性有一定程度改善;与MA复配以后具备协同阻燃作用,在硅酮密封胶中总添加量小幅下降仍然能够维持V-0的阻燃级别,同时伸长率有较大提升。
    • 胡其国; 程卫桃; 马岚; 邵晴; 李济
    • 摘要: 为了提高粉煤灰的资源化利用,在m(漂珠)∶m(氢氧化铝)∶m(V_(2)O_(5))∶m(AlF_(3))=45∶55∶4∶3的混合料中分别添加不同量(每100 g混合料分别添加0、5、10、20、30 g)的粉煤灰细粉,以PVA溶液为结合剂,经干料混匀、泥料搅拌、泥料陈腐、挤制成型、1100°C保温2 h烧成制备莫来石试样,然后检测其致密度、强度、抗热震性,并分析其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结果表明:1)随着粉煤灰细粉添加量的增加,试样的总气孔率和开口气孔率逐渐减小,体积密度和耐压强度逐渐增大,闭口气孔率和抗热震性能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2)试样M10的综合性能最佳,开口气孔率为62.20%,闭口气孔率为13.45%,总气孔率为75.65%,体积密度为0.76 g·cm^(-3),耐压强度为16.7 MPa,热震后耐压强度为14.3 MPa,耐压强度保持率为85.63%。
    • 周忠华
    • 摘要: 丙烯酸树脂基人造花岗石广泛用于制作台面板、浴盆等,虽通常是在甲基丙烯酸甲酯中添加二氧化硅和氢氧化铝填充料,加热聚合而成,但甲基丙烯酸(折射率n-1.49)与二氧化硅(折射率n-1.54)和氢氧化铝n-1.57光折射率相差大,因此透光率在厚度为10mm条件下极小,仅为3~7%,无法获得具有天然花岗石真实感的外观。
    • 薛铁鹏; 冉海; 白鹏程
    • 摘要: 在纯拜耳法生产氧化铝的过程中,随着溶液中草酸钠的富集,草酸钠对氢氧化铝粒度和分解率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对生产稳定性和产品质量有着直接关系,如何稳定草酸钠对氢氧化铝粒度和分解率的影响是各企业长期攻关的课题。本文从不同晶种量下草酸钠对其影响,研究草酸钠添加量、搅拌强度对不同晶种添加量下分解率和氢氧化铝粒度的影响,为企业解决草酸钠对氢氧化铝粒度和分解率的影响提供参考依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