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氧化硅

氧化硅

氧化硅的相关文献在1965年到2023年内共计15805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化学、一般工业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87篇、会议论文105篇、专利文献290813篇;相关期刊309种,包括材料导报、石油化工、无机材料学报等; 相关会议87种,包括2015(第11届)“绿动百年,有你有我”环保产业发展高峰论坛、第十八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第30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等;氧化硅的相关文献由25295位作者贡献,包括林英光、胡非、任振雪等。

氧化硅—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87 占比:0.20%

会议论文>

论文:105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290813 占比:99.76%

总计:291505篇

氧化硅—发文趋势图

氧化硅

-研究学者

  • 林英光
  • 胡非
  • 任振雪
  • 李悌均
  • 须藤俊明
  • 王永庆
  • 梁少彬
  • 杨文胜
  • 侯灿明
  • 王宪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张丽云
    • 摘要: 针对硫酸氢铵浸出粉煤灰提取氧化铝后产生的高硅渣,采用碳酸钠烧结法提取其中的氧化硅,研究了烧结温度、烧结时间、过量率对氧化硅提取的影响,并得到最佳工艺条件:烧结温度为1173 K,烧结时间为100 min,碳酸钠过量率为10%。在此条件下二氧化硅提取率达到87.8%。
    • 李超; 王丽萍
    • 摘要: 为了提高粉煤灰的综合利用率,以循环流化床粉煤灰“一步酸溶法”提取氧化铝后高硅尾渣为原料,通过碱液浸出方式提高了氧化硅的回收率;考察了碱浓度、液固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氧化硅溶出行为的影响,探究了碱浸脱硅动力学。结果表明:碱浓度、浸出温度对氧化硅溶出率的影响显著;当碱浓度为4.0 mol/L、浸出温度为70°C时,氧化硅溶出率达到64.70%;然而随反应温度继续上升,氧化硅溶出率降低,归因于硅酸根结合铝酸根形成方沸石;反应动力学表明:前10~40 min高硅尾渣中氧化硅碱浸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8.247 kJ/mol,遵循液体边界层扩散控制的核收缩模型。
    • 马月婷; 尹绍奎; 于瑞龙; 周英伟; 张勇
    • 摘要: 采用光固化3D打印技术,以硅酸锆为添加剂经过脱脂和烧结后制备了硅基陶瓷型芯。研究了硅酸锆加入量对增材制造硅基陶瓷型芯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硅酸锆加入量的增加,型芯Z方向的收缩率和开口气孔率逐渐下降,主要由于硅酸锆填充在氧化硅颗粒之间,阻碍了型芯的烧结;少量硅酸锆起到基体骨架作用,但过多的加入导致型芯的烧结程度降低,因此型芯的室温强度先提高后下降;加入15wt.%硅酸锆后,型芯高温抗蠕变性能提升,原因是硅酸锆熔点较高且分布在基体中阻碍石英玻璃的粘性流动。
    • 师建军; 王伟; 朱伟; 梁科; 孔磊; 杨云华; 朱世鹏; 张莹; 李宇
    • 摘要: 气凝胶是一种纳米级多孔固体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极高的孔隙率、极低的密度、极低的热导率等优点,但也存在脆性高、柔韧性差的问题。近年来,具有良好压缩回弹特性和抗弯折性能的柔性气凝胶克服了传统气凝胶柔韧性差的缺点,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本文首先概括了柔性气凝胶的种类,根据气凝胶材料组成成分的不同,将其分为氧化硅柔性气凝胶、碳基柔性气凝胶、生物质柔性气凝胶和纤维质柔性气凝胶;然后,系统总结了柔性气凝胶常用的制备方法,如溶胶-凝胶、老化、干燥等工艺,对比分析了不同制备工艺生产的气凝胶在性能上的差异;此外,介绍了柔性气凝胶在环保、光学、生物医学、柔性电子传感器以及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最后对柔性气凝胶的发展做了总结和展望。
    • 杨惠舒; 李乐; 刘馨谣; 汤凯璇; 乔利
    • 摘要: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作为一种新型无机材料,具有表面积大、孔容积大以及表面可修饰化等优点,使其在生物医药领域被广泛应用。但单一的介孔二氧化硅存在生物降解低、性能单一等问题。为弥补这些功能缺陷,基于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的一系列复合材料应运而生。介孔二氧化硅在与无机、有机材料杂化复合后,表现出可控、稳定等特征,大大改善其性能。本文简述了不同形态的介孔二氧化硅及其特性,总结了介孔二氧化硅与无机、有机材料杂化形成的复合材料的特性、研究成果及其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情况。
    • 张勇; 高相东; 姚佳祺; 吴永庆; 赵祥
    • 摘要: SiO_(2)-Al_(2)O_(3)复合气凝胶(SAA)耐高温性能明显优于纯SiO_(2)、Al_(2)O_(3)气凝胶,可用于1000°C以上高温环境,对高温窑炉、设备隔热保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SAA及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研究进展,在阐明硅铝复合溶胶水解、聚合机理的基础上,讨论了前驱体种类、干燥方式、水、添加剂等对溶胶胶凝过程及气凝胶微观结构与物化性能的影响,简要介绍了SAA微观结构、高温烧结行为特点及硅铝物质的量比对孔结构及耐高温性能的影响,介绍了基于粉煤灰、煤矸石、高岭土等廉价原料的SAA制备方法,以及基于纳米颗粒组装、冰模板、壳聚糖模板的制备新方法。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方面,介绍了以纤维为分散相、纤维预制体为主体骨架两类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纤维种类(石英、莫来石、碳纤维、纳米SiO_(2)、碳纳米管、氧化锆等)对复合材料力学及耐高温性能的影响。最后梳理了目前复合气凝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其发展趋势。
    • 吴笑非; 李鑫; 许西庆; 牛书鑫; 范红娜; 杨小薇
    • 摘要: 陶瓷型芯在航空发动机空心涡轮叶片的熔模精密铸造中提供复杂内腔结构.采用不同粒径的电熔莫来石粉作为添加剂,利用热压注法制备氧化硅/莫来石陶瓷型芯,研究莫来石粒径对型芯析晶行为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莫来石粉的加入促进方石英的析晶,较细莫来石对不均匀形核的促进更加明显,会产生更多的方石英晶相;粒径过大的莫来石粉会导致型芯烧结程度低,力学性能和抗蠕变能力较差;当莫来石粉的粒径过小时,型芯内含有过多的方石英晶相,冷却中相变产生微裂纹,也会引起室温强度和抗高温变形能力恶化;莫来石粒径为19μm的陶瓷型芯表现出良好的综合性能:线收缩率为0.65%,气孔率为31.8%,室温弯曲强度为17.8 MPa,1540°C的蠕变为0.4 mm,溶蚀率为0.06 g/min.
    • 摘要: 一种利用废稀土抛光粉中的杂质铁制备硫酸铁的方法及系统申请号:CN202010810026.8公开(公告)日:2020.10.13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景翌湘台环保高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深圳粤鹏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一种利用废稀土抛光粉中的杂质铁制备硫酸铁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经过预处理的废稀土抛光粉与强酸一起加入反应釜中反应,铁、铝和稀土转移至溶液中而得到浸出液,氧化硅粉留在浸出渣中;2)反应结束后将反应釜中的浸出液排出并过滤得到滤液,余下的氧化硅粉留在滤渣中;3)将步骤2)得到的滤液用液碱调节PH值到1.0~3.0后反应0.5~2小时,过滤,得到氢氧化铁滤渣,稀土盐和铝盐留在滤液中;4)将氢氧化铁滤渣加入浓硫酸溶解反应后得到硫酸铁溶液,将硫酸铁溶液烘干后得到硫酸铁粉。
    • 摘要: 为了改善介孔材料的疏水性,常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的王红宁利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不同长径比(2.4~2.7)的棒状氧化硅材料,并引入1,2-二(三乙氧基硅基)乙烷(BTSE)对其表面进行修饰,制得掺杂不同质量分数(0~20%)BTSE的介孔材料。BTSE的引入使得介孔材料的孔径减小,其中BTSE-15%的比表面积和总孔容较大,分别为1023 m^(2)/g和3.23 cm^(3)/g。
    • 涂宝丽; 张青红; 王海风; 刘梅
    • 摘要: 用溶胶-凝胶法对氧化锆粉体表面包覆氧化硅,并用硅烷偶联剂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MPS)进行表面修饰,制备了齿科粘结剂用无机填料。以双酚A-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Bis-GMA)单体、二甲基丙烯酸三乙二醇酯(TEGDMA)稀释剂、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HEMA)两性单体、10-(2-甲基丙烯酰氧基)磷酸单癸酯(10-MDP)酸蚀剂为主要成分,将改性过的氧化锆按照质量分数为1%~10%的比例进行填充,测试了自酸蚀粘结剂的粘结强度等性能。结果表明,当填料质量分数为2%时明显提高粘结剂的粘结性能,其粘结强度为(31.63±1.53)MPa;而当ZrO_(2)填充的质量分数增加到5%后,粘结强度开始下降。扫描电镜对粘结断面进行分析,发现随着ZrO_(2)填充量的提高,自酸蚀粘结剂对牙本质小管和复合树脂的渗入作用减弱,导致粘结性能下降。超景深显微镜对样本切片观察显示,粘结剂的存在可以明显缩小牙齿与复合树脂之间的缝隙。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