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流行病学研究

流行病学研究

流行病学研究的相关文献在1978年到2023年内共计2472篇,主要集中在预防医学、卫生学、内科学、肿瘤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439篇、会议论文31篇、专利文献68162篇;相关期刊715种,包括中国临床保健杂志、中国防痨杂志、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等; 相关会议23种,包括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中医药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分会2013年第七届学术年会、2012中国消化系疾病学术大会、第九届全国环境与职业医学研究生学术研讨会等;流行病学研究的相关文献由7863位作者贡献,包括陈伟、殷兵、刘松等。

流行病学研究—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439 占比:3.45%

会议论文>

论文:31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68162 占比:96.50%

总计:70632篇

流行病学研究—发文趋势图

流行病学研究

-研究学者

  • 陈伟
  • 殷兵
  • 刘松
  • 王海立
  • 张英泽
  • 刘磊
  • 张辉
  • 孙家元
  • 赵海涛
  • 关海霞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葛阳; 史善伟; 王莹莹; 邢云娣; 陈蕾
    • 摘要: 目的了解广州市部分牙外伤急诊患者临床情况,研究其临床特征,为临床工作和健康宣教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就诊于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综合急诊科、发生牙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牙外伤患者的性别、年龄、外伤原因、外伤类型、牙位、外伤发生时间段、外伤后就诊时间等信息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牙外伤男女发生比例为1.07∶1;牙外伤好发年龄为10~19岁,该年龄段的男女比例为2.76∶1;对于牙外伤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发现摔伤和撞伤是主要原因。牙震荡和简单冠折是发生率最高的牙外伤亚类。牙外伤发生率最高的牙位是上颌中切牙,其次为上颌侧切牙。一月和十二月份是外伤发生率最高的两个月份,周末牙外伤就诊率略高于工作日。对于外伤后就诊时间的分析,发现77.81%的牙外伤患者于外伤后24 h内就诊。结论牙外伤好发于青少年上颌切牙,损伤类型多见于冠折、牙震荡,主要原因为摔伤和撞伤。群众应注意加强户外活动中牙齿的保护,学习应急处理的方法。同时口腔医师应熟练牙外伤的处理,对于不常见的牙外伤类型更应该进行诊断排查,以免遗漏。
    • 摘要: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43-1262/R,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7-3949)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和南华大学主办的国家级专业性高级学术期刊。主要报道中医药学、预防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和特种医学中防治动脉硬化性疾病中的研究论文(含流行病学研究、实验研究、临床研究和方法学研究)、诊治经验、病例报道、文献综述等。
    • 摘要: 1总则1.1栏目和用稿范围本刊设有[专家论坛]、[流行病学研究]、[实验研究]、[临床研究]、[方法学研究]、[研究快报]、[研究简报]、[研究论文摘要]、[诊治经验]、[短篇与病例报道]、[研究成果综述]、[文献综述]、[学术争鸣]、[简讯]和[消息]等栏目。除[专家论坛]栏目为特约稿外,凡生物学、医药学(含中医中药)中有关动脉粥样硬化和动脉硬化性疾病防治研究的文章都可向我刊其他栏目投稿。
    • 解冰洁; 靳飞; 张俊丽; 徐华; 陈海峰; 张会民
    • 摘要: 目的:了解河北省结核病耐药疫情及趋势,为制定适合河北省的耐药结核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河北省14个监测县(区)作为耐药监测点,对2020年监测点的424例培养阳性肺结核患者采用比例法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对异烟肼(INH)、利福平(RFP)、乙胺丁醇(EMB)、链霉素(Sm)、卡那霉素(Km)、氧氟沙星(Ofx)、卷曲霉素(Cm)、丙硫异烟胺(Pto)、对氨基水杨酸钠(PAS)进行耐药性检测。结果:(1)总耐药:初治患者耐INH率最高[9.19%(35/381)],复治患者耐RFP率最高[13.95%(6/43)],总体耐INH率最高[9.43%(40/424)]。(2)单耐药:初治、复治、总体均是单耐RFP率最高[依次为1.84%(7/381)、6.98%(3/43)、2.36%(10/424)]。(3)多耐药:初治患者耐INH+Sm率最高[0.79%(3/381)],复治患者耐INH+Sm、INH+EMB+Sm率最高[均为2.33%(1/43)],总体耐INH+Sm最高[0.94%(4/424)]。(4)耐多药:初治患者耐INH+RFP、INH+RFP+Km+Ofx率最高[1.31%(5/381)],复治患者耐INH+RFP+EMB率最高[4.65%(2/43)],总体耐INH+RFP、INH+RFP+Km+Ofx率最高[1.18%(5/424)]。总体耐药率为34.20%(145/424),其中初治患者耐药率为33.07%(126/381),复治患者耐药率为44.19%(19/43);总体耐多药率为5.42%(23/424),其中初治患者耐多药率为5.25%(20/381),复治患者耐多药率为6.98%(3/43)。结论:河北省2020年结核病耐药形势严峻,要注意一线、二线药物尤其是Km、Ofx的规范使用,从而降低耐药率。
    • 中国癌症杂志编辑部
    • 摘要: 《中国癌症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主办的全国性肿瘤专业学术期刊。本刊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CSCD来源期刊,已被国内外多家数据库收录。办刊宗旨:服务读者,成就作者。报道内容:国内外肿瘤学领域的前沿内容,包括肿瘤的流行病学研究、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等。开设栏目:专家述评、专题论著、论著、综述、个案报道、论著选登及指南与共识等。
    • 郝玉静; 于洁; 韩全乐; 毛瑞英; 郁静; 宋丽华; 吴寿岭
    • 摘要: 背景心房颤动是医疗实践中症状最为明显的心律失常,心房颤动已经列入自1990年以来发病率增长最快的八大死亡原因之一。流行病学调查显示,65岁以上人群心房颤动的发生率最高可达9%,80岁以上人群最高可达17%;高血压患者到60岁以后将会有60%以上发生心房颤动。心房颤动增加了缺血性卒中、心力衰竭、慢性肾脏病、认知功能障碍及痴呆等疾病的发病风险,但是否会增加新发心肌梗死发病风险,尚不明确。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是否会增加新发心肌梗死的发病风险。方法选取2006年6月至2007年10月河北省唐山市开滦集团职工健康查体人群(开滦研究人群)96750例,其中心房颤动患者458例(心房颤动组),无心房颤动者96292例(非心房颤动组)。记录受试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个人史(吸烟史、饮酒史)、既往病史(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血脂异常),人体测量指标(体质量、身高、血压等);收集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每2年随访1次,即分别在2008—2009年、2010—2011年、2012—2013年、2014—2015年和2016—2017年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10年,随访终点事件为新发心肌梗死。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探讨心房颤动对新发心肌梗死的影响。结果(1)心房颤动组和非心房颤动组年龄、体质指数(BMI)、收缩压(SBP)、LDL-C、FPG、糖尿病发生率、吸烟率、饮酒率、新发心肌梗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心房颤动较非心房颤动增加新发心肌梗死发病风险〔RR=1.841,95%CI(1.118,2.869),P<0.05〕,校正年龄、性别(男性)后,心房颤动较非心房颤动增加新发心肌梗死发病风险〔RR=1.635,95%CI(1.049,2.547),P<0.05〕,进一步校正BMI、SBP、LDL-C、FPG、吸烟、饮酒后,心房颤动较非心房颤动增加新发心肌梗死发病风险〔RR=1.381,95%CI(1.087,1.573),P<0.05〕;饮酒为新发心肌梗死的保护因素〔RR=0.664,95%CI(0.572,0.770),P<0.05〕。结论心房颤动是新发心肌梗死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 殷淑娟; 况杰; 陈积标; 张晓林; 韩梦琦; 吴一帆; 贾伟杰; 易应萍
    • 摘要: 背景我国尚缺乏大样本的出血性脑卒中流行病学调查,江西省脑血管病流行形势严峻。目的分析江西省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流行特征及住院费用情况,为出血性脑卒中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信息中心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管理系统,获取江西省2015—2019年出院主诊断为I60~I61〔依据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标准〕的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信息,对其流行特征及住院费用进行分析。结果2015—2019年江西省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总计128788例,其中脑出血115254例(89.49%),蛛网膜下腔出血13534例(10.51%)。2015—2019年江西省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总住院率由64.36/10万升高至86.05/10万,呈上升趋势(χ^(2)_(趋势)=1144.969,P<0.001);脑出血总住院率由58.96/10万升高至75.22/10万,呈上升趋势(χ^(2)_(趋势)=727.089,P<0.001);蛛网膜下腔出血总住院率由5.41/10万升高至10.83/10万,呈上升趋势(χ^(2)_(趋势)=659.513,P<0.001)。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病及并发症前5顺位排序为高血压、肺部感染、脑梗死、其他脑血管病、糖尿病。2015—2019年,江西省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中位住院时长为14(14)d;患者住院总费用由14300.61元升高至15982.47元,不同年份住院患者住院总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834.590,P<0.001)。2017—2019年,药费在住院总费中占比最大,近3年均达35%以上,但3年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3.323,P=0.190)。结论2015—2019年江西省出血性脑卒中及其亚型患者住院率持续增长,高血压、肺部感染为较常见的共病,住院费用负担仍较重,预防并发症、降低药费可能有助于减轻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经济负担。
    • 摘要: 2022年2月1日,据化学观察报道,加利福尼亚州环境健康危害评估办公室(Oehha)开始收集信息,以确定是否将双酚A(BPA)列入65号提案下的致癌物清单。BPA已被列为65号提案中的生殖毒性物质,要求公司对超过没有明显风险阈值的接触提供警告。Oehha正在征集BPA致癌性的相关信息,包括:癌症生物检定;癌症流行病学研究;与癌症机制有关的研究;其他相关研究,包括药代动力学以及对生化和生理过程的影响。
    • 蒋琪霞; 展颖颖; 白育瑄
    • 摘要: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老年人因皮肤老化、多种慢性病共存、失能和半失能而容易发生多种皮肤损伤,如压力性损伤、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皮肤撕裂伤、皮肤干燥症,这些皮肤损伤可能单发,也可能多发,还有可能是多种损伤类型并存,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甚至会威胁生命。各国均在关注老年人的皮肤健康,将预防皮肤损伤作为临床护理和管理的重点。本文就老年人皮肤衰老特征、不同类型皮肤损伤在老年人中的流行病学特征和预防现况进行综述,旨在为我国老年皮肤损伤预防和管理提供借鉴。
    • 周容; 黄灵燕; 吕娇娇
    • 摘要: 衰老常伴随认知功能和运动能力的渐进性下降,对老年人健康产生重要影响。流行病学研究发现,步态障碍可能是早期神经退行性病变的外在表现,有助于认知障碍的早期诊断并对阿尔茨海默病等失智症具有预测作用[1];同时,认知障碍也会对步态控制产生不利影响,与老年人跌倒风险增加有关[2]。因此,老年人的认知障碍和跌倒可能不是两个独立的问题,两者可能相互关联且与大脑功能衰退有关。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