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温郁金

温郁金

温郁金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250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农作物、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8篇、会议论文16篇、专利文献392篇;相关期刊99种,包括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中成药、浙江临床医学等; 相关会议15种,包括2013‘第十一届中国北方实验动物科技年会、第三届中国中药商品学术大会暨中药葛根国际产业发展研讨会、第三届江浙沪中西医结合高峰论坛等;温郁金的相关文献由528位作者贡献,包括姜程曦、袁玮、吕宾等。

温郁金—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8 占比:29.17%

会议论文>

论文:16 占比:2.78%

专利文献>

论文:392 占比:68.06%

总计:576篇

温郁金—发文趋势图

温郁金

-研究学者

  • 姜程曦
  • 袁玮
  • 吕宾
  • 赵祺
  • 吴志刚
  • 陶正明
  • 任仙樱
  • 张金华
  • 秦宇雯
  • 谢恬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乔溪莹; 瓮学智
    • 摘要: 目的建立测定温郁金药材醋制前后5种成分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色谱柱为Waters Sunfire-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5%冰醋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14 nm,柱温为30°C,进样量为10μL。结果莪术烯醇、莪术二酮、莪术醇、吉马酮、β-榄香烯的进样量分别在0.01989~0.31830μg(r=0.9995,n=5),0.12780~2.04600μg(r=0.9993,n=5),0.01905~0.30480μg(r=0.9997,n=5),0.06294~1.00700μg(r=0.9998,n=5),0.06468~1.03500μg(r=0.9995,n=5)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结果的RSD均小于1.5%;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48%,98.27%,97.14%,103.41%,101.84%,RSD分别为1.75%,1.15%,1.03%,1.42%,1.00%(n=6);温郁金药材醋制后上述5种成分含量均减少。结论该方法简单、可行,重复性和稳定性良好,能有效评价温郁金药材的质量,可为温郁金药材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 胡贝尔
    • 摘要: 目的:探讨温郁金对胃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对IGF-Ⅰ、IGF-Ⅱ表达的影响。方法:经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提取温郁金挥发油成分,选择氟尿嘧啶(5-Fu)作为阳性对照物,采取MTT法,检测温郁金提取物对胃癌细胞的影响,通过放射免疫法观察IGF-Ⅰ、IGF-Ⅱ浓度变化。结果:(1)随着剂量增加,温郁金提取物1、2对胃癌细胞的抑制率呈增加趋势,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提取物1、2的IGF-Ⅰ、IGF-Ⅱ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郁金提取物对胃癌细胞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可能与IGF-Ⅰ、IGF-Ⅱ表达有关。
    • 徐正贤; 江洁; 罗灶霞; 李江山; 周鑫媛; 龙发宗; 向太和
    • 摘要: 温郁金为浙江省道地药材“浙八味”之一,含有抗癌药用成分β-榄香烯等.从温郁金块根上端0.1-0.2cm处剪取长1-1.5 cm的芽尖作为外植体,利用0.1%升汞消毒10 min,在丛生芽培养基MS+6-BA2 mg/L+IAA 1 mg/L+ZT 1 mg/L+Cef 500 mg/L上能高效获得丛生芽,芽的再生率可达100%.丛生芽经切割后置于生根培养基MS+6-BA 0.5 mg/L+ IAA 0.5 mg/L上形成带根的完整植株.此外,利用发根农杆菌K599侵染温郁金组培苗的茎段、块根和根茎段,均成功诱导出毛状根;其中,根茎段毛状根的诱导率可达75%.研究结果为快速大量繁殖和培育脱毒的温郁金以及利用毛状根工厂化生长温郁金药用成分提供了基础.
    • 金自学; 黄建祥
    • 摘要: 海南省自1997年引进种植温郁金以来,温郁金病虫害流行愈发严重.本文针对近年来温郁金发生的主要病虫害进行田间调查和研究,提出科学防治方法及措施,以期为海南温郁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参考借鉴.
    • 郭月琴; 李帆; 姜程曦; 任仙樱
    • 摘要: [目的]通过试验寻找出优良的温郁金脱毒苗的制备方法及栽培方法.[方法]通过固定其中一个条件不变,改变其他因素,验证出较好的温郁金根状茎消毒方法,及其丛生芽的诱导、愈伤、继代、分化、生根培养方法.[结果]温郁金根状茎的消毒方法为流水冲洗30~50 min,再用70%乙醇和10%过氧化氢先后消毒20~40 s和6~8 min,然后用无菌水重新冲洗3~4次.丛生芽诱导培养基为MS+6-BA 3.0 mg/L+NAA 1.0 mg/L,愈伤、继代、分化、生根培养基分别为MS+2,4-D 2.0 mg/L+KT 5.0 mg/L、MS+2,4-D 1.0 mg/L+KT 0.5 mg/L、MS+KT 5.0 mg/L+NAA 0.3 mg/L、MS+NAA 1.0 mg/L.[结论]通过对脱毒苗制备过程的条件控制,使温郁金脱毒苗品质较高以及脱毒率可以达到100%,另外提供科学的栽培方法,使所制备的脱毒苗栽培育苗后成活率达到100%,且幼苗健壮.
    • 拱健婷; 李莉; 丛悦; 张金霞; 王大仟; 关佳莉; 赵艺萌
    • 摘要: 目的 研究温郁金源3种中药气味差异.方法 通过电子鼻和顶空-气-质联用技术(HS-GC-MS)分析3种中药的气味及挥发性成分,采用双标图分析传感器响应值与挥发性化合物之间的联系.结果 雷达图显示3种中药的气味响应值不同,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均能较好区分3种中药;从温郁金、温莪术、片姜黄中分别鉴定出23、19、36种化合物,三者共有成分12种;PLS双标图显示传感器LY2/G、LY2/AA、LY2/LG、LY2/gCT、P40/1与烯烃类、酮类成分具有相关性.结论 电子鼻可快速区分温郁金源3种中药,结合顶空-气-质联用技术为温郁金源中药的电子鼻响应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 胥瑞婷; 马音; 朱炜炜
    • 摘要: 中医认为肿瘤病机与"痰""毒""瘀""虚"关系密切,治疗肿瘤应遵循"抗癌解毒"以治毒;调和气血、疏肝散积以治瘀;祛邪扶正以治虚.榄香烯(Elemene)是从传统中药姜科植物温郁金中提取的萜烯类化合物,郁金入组方常用宫颈癌、卵巢癌等妇科肿瘤治疗,中医机理为散结化血以除瘀.临床研究证实,榄香烯在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多种实体瘤、脑转移瘤等方面发挥重要疗效.进一步研究证实,榄香烯抑制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多途径、多通路、多靶点的过程.榄香烯乳注射液在发挥抗肿瘤作用的同时,联合放化疗有协同作用,治疗效果显著增高,也能有效缓解癌性疼痛,提高机体免疫能力,降低单用化疗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提高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现就榄香烯乳注射液在临床应用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合理应用榄香烯乳注射液提供参考,并推动其相关研究.
    • 万涛; 袁园
    • 摘要: 目的考察温郁金不同加工方法对姜黄素类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将温郁金趁鲜切片加工,以红外干燥法、微波干燥法以及不同温度烘干法等不同方式干燥。分别选用不同溶剂,使用不同的提取方法对姜黄素类成分的提取工艺进行考察,确定最佳溶剂、最佳的提取方法。应用选取的最佳工艺,对不同加工方法的温郁金中姜黄素进行提取,进行含量测定,比较测定结果,确定最佳的产地加工方法。
    • 邹传宗; 李惠芳
    • 摘要: [目的]比较2种不同的提取方法对温郁金挥发油的产率及成分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共水蒸馏法和乙醚提取法提取温郁金挥发油,采用GC-MS联用技术分离鉴定挥发油成分,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共水蒸馏法出油率为2.91%,乙醚提取法出油率为1.68%.从共水蒸馏法和乙醚提取法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46和40种成分,共水蒸馏法所提挥发油主要成分为莪术烯、β-榄香烯酮、5-羟基-3-甲基-1-茚酮等,乙醚提取法所提挥发油主要成分有β-榄香烯、(+)-香橙烯、异龙脑等.[结论]2种方法以共水蒸馏法产率更高,乙醚提取法挥发油色泽更佳;2种方法中挥发油成分的主要类型均为萜类,其中乙醚提取法萜类含量更高,达到85%,其共有成分为20种,主要为β-榄香烯、异龙脑、β-榄香烯酮、桉油烯醇、β-瑟林烯、吉马酮等,但在含量上有一定差异,为温郁金挥发油的质量控制提供一定依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