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离子交换法

离子交换法

离子交换法的相关文献在1958年到2022年内共计1277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化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99篇、会议论文155篇、专利文献274771篇;相关期刊476种,包括湿法冶金、中国钨业、发酵科技通讯等; 相关会议138种,包括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第九届学术会议、2011·中国钾盐与钾肥科学技术交流大会、第十一届全国化学工艺学术年会等;离子交换法的相关文献由2742位作者贡献,包括黄志良、延斯·埃斯基尔·托鲁索、姚东辉等。

离子交换法—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99 占比:0.33%

会议论文>

论文:155 占比:0.06%

专利文献>

论文:274771 占比:99.62%

总计:275825篇

离子交换法—发文趋势图

离子交换法

-研究学者

  • 黄志良
  • 延斯·埃斯基尔·托鲁索
  • 姚东辉
  • 张贵清
  • 李青刚
  • 肖连生
  • 冯峰
  • 廖善荣
  • 张罡
  • 曾理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摘要: 近日,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编制的《石化绿色低碳工艺名录(2021年版)》在京发布,《石化绿色工艺名录(2020年版)》同时废止。新版名录总共39个条目,较2020年版新增9个条目、10项工艺。这10项新入选的绿色低碳工艺涉及精细化工、有机化工、生物化工等领域,分别为铬盐生产过程中的铝钒同步分离技术;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及杂质脱除聚四氢呋喃(PTMEG)生产工艺;加压气相法三聚氰胺生产工艺;碳酸乙烯酯醇解制碳酸二甲酯联产乙二醇生产工艺;工业副产石膏制硫酸联产水泥技术;新型微纳态、超分散、低锌橡胶硫化活性剂生产工艺;液氮深冷有机溶剂回收技术;混合溶剂法甘氨酸生产工艺;干式回收利用副产氯化氢气体的3-氯丙基三烷氧基硅烷生产工艺;离子交换法废水密闭循环回用生产硝酸钾工艺。
    • 符德贵; 陈兴富
    • 摘要: 该研究设计了一种医用溶盐桶,通过在盐桶内安装电导率监测装置,并利用流量泵使桶内溶液循环流动,加快盐颗粒溶解,改善盐水浓度分层现象,极大地加快了饱和盐水的配置速度。此外,研究中通过电导计1、电导计2与基准值的差值来设定自动搅拌程序,无需人员值守即可完成配置,且所配置的饱和盐水符合临床透析用水水质要求,为实现自动配置饱和盐水提供了技术参考。
    • 黄立新; 杜鹏; 尹寿伟; 农立忠; 张元超
    • 摘要: 为研究辛烯基琥珀酸麦芽糊精酯(OSDE)的精制方法及其乳化性质,以麦芽糊精和辛烯基琥珀酸酐(OSA)为原料,采用水相法制备OSDE,通过乙醇沉淀洗涤法、离子交换法、膜分离法等3种方法对产物进行纯化。结果表明,离子交换法纯化效果最佳且便于后续取代度的测定,膜分离法纯化效果次之,乙醇沉淀洗涤法纯化效果最差。对离子交换法得到的OSDE进行微观形貌和基团变化分析。扫描电镜显示其呈不规则片层状,棱角尖锐,表面较光滑,略有沟状或点状的腐蚀区域;红外光谱分析表明麦芽糊精分子中引入了辛烯基琥珀酸基团。经酯化改性后,OSDE增粘能力提高,剪切变稀性质减弱,与取代度成正相关;随着OSDE取代度增大,乳液的乳化稳定性增强。和常用乳化剂阿拉伯胶相比,OSDE(DS0.0416)的大豆油乳化液乳化稳定性稍弱,流变特性、乳液的微观形态均与之相近且成本较低。这说明OSDE(DS0.0416)在乳化剂和微胶囊壁材应用方面作为昂贵的阿拉伯胶的替代品具有可行的前景。
    • 张晶晶; 吴梦怡
    • 摘要: 本文主要以国内某电厂为例对全膜法进行分析,主要分析工艺流程和构筑物及设备的参数等,然后再和离子交换法开展比较,比较结果表明,在锅炉补给水处理中使用全膜法的可行性最高,可以实现无酸碱的排放效果,所以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 赵笑益; 程倩; 王望泊; 宁新霞; 程文康; 曹欢; 康敏; 王勇
    • 摘要: 采用离子交换法对石煤钒矿通过拌酸保温熟化—堆浸所得浸出液进行了提钒工艺研究,主要考察离子交换法提钒工艺,树脂类型、溶液pH值、动态吸附对钒吸附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含钒浸出液经中和—氧化后调节pH=1.88得到交换前液,优选吸附性能较好的阴离子交换树脂D201,进行动态吸附,V_(2)O_(5)饱和吸附容量217.66 mg/mL湿树脂;以4%NaOH+4%NaCl配比的解吸剂对D201进行动态解吸,解吸液中V_(2)O_(5)含量最高达到119.49 g/L,在解吸液体积(mL)与湿树脂体积(mL)比为3.7时,树脂解吸率已超过99%;所得解吸液经酸性铵盐一步沉钒法制备得到品位超过98%的高纯V_(2)O_(5)产品。本试验提供了一种操作方便、成本低廉的提钒工艺,树脂D201具有对钒吸附容量大、吸附率高、处理量大等优势,富钒解吸液无需净化处理,利用铵盐一步沉钒法最终得到合格产品,并且避免了萃取工艺带来的废水处理难度大的问题,工艺适应性强。
    • 黄开成
    • 摘要: 随着新能源行业的发展,电池级碳酸锂和氢氧化锂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且随着锂离子正极材料品质的提升,业内对于原料端电池级碳酸锂和氢氧化锂的品质要求越来越严格,而钙作为锂盐产品中的主要杂质,成为各大生产企业重点关注的对象。基于锂辉石硫酸焙烧法提锂制取锂盐产品的生产实际,就常用的深度除钙工艺——化学沉淀法、离子交换法、络合掩蔽法、过滤法,对比分析与探究锂盐产品生产过程中各种除钙工艺的优劣,以及各种除钙工艺及其组合除钙工艺在锂盐生产中的应用情况,并指出离子交换法+深度精密过滤组合的除钙工艺将是未来碳酸锂生产的重点关注方向,氢氧化锂生产中宜分级拦截固体氢氧化钙且逐级加大去除力度以及悬浮固体小颗粒的拦截效率,以期为锂盐产品工业化生产中钙杂质的更精细化和有效去除提供一点参考。
    • 夏艳; 黄志良; 程怡林
    • 摘要: 选用含钾量较高的黑云母,采用铁离子交换法从中提取可溶性钾离子,制备了水合铁云母负极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探究反应时间与添加硝酸铁的质量对提钾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钾后的水合铁云母的层状结构完整,在添加10 g Fe(NO_(3))_(3)·9H_(2)O反应40 min的条件下提钾率高达95.4%。对样品进行循环充放电测试,水合铁云母负极材料在0.4 A/g电流密度下的首圈放电比电容为10.14 F/g,与相同条件下黑云母原矿(3.032 F/g)、水合钠云母(9.8 F/g)相比,电化学性能有明显提高。
    • 刘杰; 杨汉功; 朱建军; 李志鹏; 左晓宇; 刘君腾
    • 摘要: 采用离子交换法分离铜酞菁废水中的钼,筛选出D301树脂分离性能最佳。通过静态吸附实验探讨树脂用量、溶液pH、初始浓度、吸附时间、温度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树脂用量1 mL,pH=3.0,吸附时间18 h更适合作为吸附操作条件,提高初始浓度会使平衡吸附量增加,D301树脂吸附钼的过程符合Langmuir方程,为自发、熵增和吸热的过程。动态吸附实验得出,最佳进液流量为20 BV/h,树脂的饱和吸附量为181 mg/mL,钼的吸附率为31.5%。使用10%的氨水在2 BV/h的流量条件下对饱和树脂进行解吸,解吸剂用量5 BV时,解吸率可达84%,钼的富集倍数为152倍。
    • 张益帅
    • 摘要: 为了解决传统硝酸钾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纯水消耗量大、能耗高、工艺流程复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硝酸钾制备工艺,采用低浓度硝酸钾循环提取及蒸发、结晶、离心、干燥一个流程生产工艺,实现了硝酸钾的高精度快速制备。根据实际应用表明,新的硝酸钾制备工艺能够将纯水的消耗量降低93.4%,将运行能耗降低7.6%,对提升硝酸钾的制备经济性和环保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